三国:大魏世子,开局定亲孙尚香 第216章

作者:老骥卧槽

  也就是曹叡年纪小,估计等曹叡长大后,少不了去折磨曹丕,将童年的仇恨都报复回来。

  看到爱子乖孙和谐的场面,曹操老怀大慰,又一桩心事了解,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今日之事,一死一疯,但曹操却并未太过悲伤,反倒认为他们是咎由自取,活该!

  “阿翁。”曹冲看向曹操,道:“叡儿我认下了,不过家谱上别过继到我名下。”

  “麟儿有什么安排?”曹操疑惑道。

  不安排在曹冲膝下,安排在谁膝下?

  “继我大哥香火吧。”曹冲提议道。

  曹操、丁夫人都是一怔,随即感觉这个主意非常好。

  曹昂死前都没成亲,自然不可能留下孩子。

  作为曹操和丁夫人心中永远的痛,若让曹叡继承曹昂香火,也算是让曹昂有后,不怕未来没人祭祀,这无疑是最大的安慰。

  “麟儿有心了.. 。”曹操感慨万千。

  曹昂、曹冲二人几乎没交集,没想到曹冲还能想起这位大哥。

  曹冲能想起来,一来是记忆力好,二来此前刚和丁夫人去宛城祭奠。

  眼下机会合适,让曹叡继曹昂香火,丁夫人也会开心。

  “夫人的意思呢?”曹操征询丁夫人的意见,这事儿还需丁夫人点头。

  “麟儿孝心,我岂会拒绝?”丁夫人满眼欣慰。

  能在晚年有这么一个孝顺儿子,丁夫人感觉非常幸运,是老天爷给她的恩赐。

  “既如此,那就让叡儿继子脩香火。”曹操当即拍板。

  “阿瞒。”丁夫人突然开口道:“剥夺子脩嫡子的身份吧。”

  “嗯?”曹操闻言一愣,随即反应过来,道:“好,还是夫人想得周到。”

  曹昂虽然死了,但他嫡子的名分还在。

  曹叡继承曹昂香火,那曹叡直接跃升为曹家的嫡长孙。

  虽然喊了曹冲为阿翁,可曹叡毕竟不是曹冲亲生儿子。

  为避免日后出现麻烦,丁夫人主动建议,取消曹昂嫡子的身份。

  以曹叡免日后长大,对曹冲和孙尚香的孩子造成威胁。

  “阿母...”

  曹冲想说什么,丁夫人直接打断,“我意已决,麟儿不必多言。”

  “麟儿有孝心,娘不能给你添麻烦,何况麟儿也是我孩儿。”

  “谢阿母。”曹冲不再多言,出言致谢。

  丁夫人与曹冲虽然不是亲生母子,但对曹冲确实没得说。

  说到曹昂,曹冲不禁想起丁夫人拜托报仇之事。

  如今自己已经成为世子,条件成熟,已经可以和张绣谈一谈。

  ...

  成都。

  “拜见刘益州,恭喜恭喜。”

  作为江东使节团,鲁肃带着随行人员前来成都,并携带大量礼物前来。

  “子敬,江夏一别,许久没见呐。”刘备也表现得很热情。

  下方,原益州官员看到这一幕,心情都非常复杂。

  刘璋当了多少年益州老大,江东也从未派人前来拜码头,双方没有任何往来走动。

  刘备刚刚鸠占鹊巢,江东就前来祝贺。

  由此可见,刘璋与刘备之间的巨大差距。

  “孔明啊孔明!”鲁肃看向诸葛亮,苦笑道:“没想到你在这呢,害得我与公瑾愧疚不已,很长时间都没敢跟子瑜说话。”

  江夏之战后,江东方面都以为诸葛亮死了,甚至诸葛瑾也是这么认为。

  “见谅见谅。”诸葛亮致歉道:“那晚遭遇突袭,我慌乱中走散,正好遇上主公,便一起逃命去,来不及告知诸位。”

  “行了。”鲁肃没好气道:“你就别蒙我了。”

  如此拙劣的谎言,鲁肃自然一眼看穿,只是碍于面子不拆穿罢了。

  “不提这些旧事。”刘备连忙打岔道:“子敬快快入席,上酒宴!”

  鲁肃没在纠缠诸葛亮之事,他也不可能把诸葛亮带走。

  接下来还要谈联盟之事,闹僵了总归不好。

  何况鲁肃也不是周瑜,对于诸葛亮没有那么大的执念。

  鲁肃入席,歌姬舞女纷纷上场,宴会就此开启。

  别管有啥大事儿,按规矩也得沉住气,什么事情都要等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流程都走完后,刘备挥手示意歌舞停下,这才看向鲁肃,问道:

  “子敬此番前来,不知所为何事?”

  “回玄德公,其一自然是前来祝贺,这其二为曹贼所来。”鲁肃开门见山,“曹贼篡逆之辈,僭越称公,图谋汉室之心昭然若揭!”

  “大汉吴侯有心杀贼,奈何势单力薄,正巧听闻玄德公兴于蜀中,特此前来联盟,商议共击曹贼之事。”

  “好!”刘备重重一拍案几,道:“高皇帝曾言,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我身为汉室宗亲自然不能置之不理,吴侯有心,亦为大汉忠臣。”

  随着曹操称公之后,道德的制高点就来到孙刘这边。

  哪怕曹操的公爵是刘协下旨册封,但孙刘可以拿刘邦的白马之盟说事儿。

  “玄德公,我主有意进攻荆州,先把曹操赶出南方。”鲁肃直接道:“咱们两家左右夹击,事后平分荆州如何?”

  刘备闻言不由看向诸葛亮。

  此前,刘备拿下益州之后,安定内部的同时,诸葛亮便提出先打汉中的策略。

  毕竟汉中张鲁弱小,并且汉中还是益州门户。

  秦岭是一道天然的屏障,然后才是汉中,汉中之后又有巴山蜀道,最后才是天府之国,成都平原。

  这一道道天然地理防线,才是益州自成一国的原因所在。

  而且只有拥有汉中作为跳板,兵锋才能指向关中。

  反之,若汉中落到敌人手中,敌人就能以汉中为跳板进攻蜀中。

  如此看来,汉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可眼下江东前来邀约进攻荆州之事,刘备一时间拿不定主意,只能让诸葛亮来发言。

  “子敬,这打荆州对江东大益,对我等无甚好处啊。”诸葛亮开口道:“有了荆州,江东就算全据长江,安全得到保障,但对益州裨益不大。”

  益州需要汉中做门户,江东需要长江做天堑。

  “唇亡齿寒,无需多言。”鲁肃淡淡道:“就一句话,是否要合作?”

  “昔日在江夏,江东尚且不嫌弃玄德公弱小,愿意与之联盟。”

  “难不成玄德公一朝得势,就看不起我江东?”

  “子敬言重了!”刘备赶紧道:“这么说岂非伤了孙刘两家的感情?”

  随即佯怒看向诸葛亮,道:“孔明,不可如此无礼。”

  “戏言耳!戏言耳!”诸葛亮歉意一笑,拱手道:“跟子敬开个玩笑。”

  “如此说来,玄德公和孔明是答应了?”鲁肃想要一个确切答复。

  刘备再次看向诸葛亮,诸葛亮轻摇羽扇,刘备便心中有数。

  “嗯,我愿与吴侯联手进攻荆州,算是帮吴侯个忙。”刘备微微颔首答应。

  “玄德公高义!”鲁肃喜出望外。

  “子敬远道前来,还是快快去歇息吧。”刘备笑着示意。

  “那就不打扰了,改日再来拜访。”鲁肃也很识趣,知道对方要商议一番。

  待到筵席散去,就剩下刘关张赵诸葛几人,刘备集团的核心人员。

  “¨. 孔明,你不是说要打汉中吗?为何答应联合江东打荆州?”刘备迫不及待问道。

  刘备已经答应下来,在诸葛亮的暗示下。

  但刘备本人不知道为何答应,可见其对诸葛亮的信任程度。

  “主公,您不觉得刘璋旧臣太过“人多势众”吗?”诸葛亮反问道。

  刘备闻言若有所思,试着道:“孔明是想...拿下荆州,然后招揽荆州的贤才入蜀,来制衡这里的本土势力?”

  “然也。”诸葛亮重重点头,“打荆州既可以联合江东,促进双方关系,又可以吸收新鲜血液来注入内部,一举两得。”

  “此前打汉中,一来是汉中确实重要,二来咱们也没第二个选择,只能进攻汉中。”诸葛亮继续道:“眼下江东前来,两家联手,自然能打更多的地方,荆州也是个不错的目标。”

  “打汉中,灭的是张鲁,然后加强自身。”

  “打荆州,重创的是曹操,然后加强孙刘两家。”

  “故而属下一番权衡,绝对还是打荆州更好。”

  听诸葛亮这么一分析,众人连连点头,全都明白了。

  打汉中只能增强刘备一家,并且对曹操没伤害。

  打荆州孙刘两家各持所需,两家得利,并且还能削弱曹操的力量。

  “那汉中如何处置?”刘备紧接着问道。

  “区区张鲁,灭之不难。”诸葛亮自信道:“打完荆州再拿汉中也不迟,反正汉中就在北边,张鲁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咱们此前都在筹备进攻汉中,粮草军械也一直往那边调集,现在打荆州,还要把东西撤回来。”刘备无奈道。

  “不必。”诸葛亮打断道:“成都粮草堆积如山,无需把送出去的粮草撤回,反正迟早要打汉中,就当提前准备,说不定还能起到迷惑曹军的效果。”

  诸葛亮微微一笑,道:“而且属下在荆州有不少朋友,或许能够帮上忙,让战事变得更加轻松。”

  “那好,咱们就先打荆州,把曹操的势力全部赶去北方。”刘备下定决心。

  “主公。”诸葛亮拱手道:“此番若与江东联手成功,就能奠定三足鼎立的局面,孙刘两家联手抗衡曹操。”

  “益州自称一国,江东有长江天堑,两家全都易守难攻。”

  “孙刘再相互扶持,立足不难,待日后天数有变,就是兴复汉室的机会!”

  听着诸葛亮的言语,刘备不由开始憧憬。

  虽然毁了个人的私德,篡夺刘璋基业,但此刻刘备并不愧疚,也不后悔。

  因为匡扶汉室的机会,现在终于能够看到!

  刘备颠沛流离多年,为的不就是这个机会么?

  ......

  江东。

  秣陵,码头。

  “主公!公瑾!”

  鲁肃还没上岸,就在甲板上冲着岸上招手。

  鲁肃出使成都归来,孙权和周瑜特意前来迎接。

  停船靠岸,鲁肃迫不及待上岸,给二人通报好消息。

  “主公、公瑾,刘备答应联手进攻荆州!”

上一篇:风流皇太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