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魏世子,开局定亲孙尚香 第226章

作者:老骥卧槽

  “荀采...”

  “得嘞。”曹冲从被窝里出来,让荀彧久等不好。

  问清楚名字,回去之后就能提亲,这女子自己看上了。

  起身离开床榻,曹冲临走前道:“我叫曹冲,我会负责。”

  说罢大踏步朝外而去,留给荀采一个潇洒的背影。

  楼下。

  “文若,这位真是魏公世子?”老者试探问道。

  “丞相的七公子。”荀彧淡淡道。

  大闹金殿之后,荀彧就被强制送走。

  许都在哪?就在颍川。

  当初之所以迁都许县,就是因为这里是颍川世家的大本营。

  尚且弱小的曹操需要颍川世家的支持,故而直接把都城建立在此。

  自然,城中有荀家的府邸。

  而城外有荀家的庄园,这里才是荀家的大本营,数以千计的族人都聚居在此。

  曹冲飞出来之后,好巧不巧落在这里。

  或者说被迫落在这里,荀家那座高大的阁楼,挡住了曹冲的去路。

  “文若啊。”老者无奈道:“我倚老卖老说你一句...”

  “那就别说了。”荀彧直接打断。

  曹操的面子都不给,怎么乐意听老头唠叨。

  “唉~”老者还是说道:“你是荀家的家主,你不能意气用事,要为家里着想,难道你非要把荀家毁了才甘心吗?”

  “老人家不必担心。”曹冲的声音响起,“荀家毁不了,令君也不会有事。”

  “世子此言当真?”老者惊喜道。

  “嗯,白天我跟阿翁求过情,不必过分担心。”曹冲打趣道:“倒是老人家惦记我三族的事情...”

  “世子见谅。”老者苦笑赔礼,“老朽忧心小女,一时言语激愤。”

  “戏言耳,长者不必如此。”曹冲赔礼道:“倒是晚辈确实有错在先,冲撞了荀家小姐,失礼失礼。”

  ...

  “公子,你为何会出现在此?”荀彧说着指着阁楼,“那东西是不是公子带来的。”

  曹冲顺着荀彧手指的方向看去,那栋挡住去路的阁楼,此刻上边插着半截凤凰。

  “嗐!”曹冲郁闷道:“叛军火烧五凤楼,估计是想杀阿翁,我替老头子挡灾了。”

  “这是公子弄出来的祥瑞吧?愚弄百姓的东西。”

  “诶!令君何必如此呢。”

  “为何不如此?”荀彧反问道:“我食汉禄,自然为汉臣。”

  “非也。”曹冲反驳道:“你一天汉禄也没吃过。”

  “出仕前,你吃荀家的粮食;出仕后,你吃曹家的俸禄。”曹冲继续道:“当时天子在长安,他自己连饭吃不上,还能给你发俸禄?啥时候给令君发的?”

  一旁老者有些绷不住,想笑又觉得不合适。

  荀彧也被曹冲整无语了,主要曹冲说的也没错,两个人说的汉禄不是同一种东西。

  “就算没吃过,那我也是大汉的臣子,这点总归没错吧?”荀彧反问,继续道:“汉臣侍奉汉室,难道也有错吗?”

  “没错啊!”曹冲理所当然道:“所以我没让阿翁惩处令君。”

  荀彧闻言脸色稍缓,但曹冲紧接着就说道:“可我父称公就有错吗?”

  “当然有错。”荀彧不假思索道:“这天下是大汉的天下,这是谋逆,这是篡位。”

  “不不不。”曹冲连连摇头,“这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天下从来不是一家一姓的天下,刘家也代表不了天下。”

  “这么说令君肯定不服,那我换个说法,这天下是各路诸侯的天下。”

  “我爹的地盘,也不是从汉室手中抢来的。”曹冲掰着指头道:

  “徐州是从陶谦、刘备、吕布手中抢的。”

  “河北四州是从袁绍父子手里抢的。”

  “豫州、淮南是从袁术手里抢的。”

  “荆州是从刘表手里抢的。”

  “西北是从马超、韩遂手里抢的。”

  “瞧瞧,这不也没抢汉室的领土吗?”

  “那这些领土以前也是汉室的。”荀彧强调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那汉室去找这些诸侯要啊。”曹冲反驳道:“汉室要不回来,我爹凭本事打下来了,为啥要还给汉室?”

  “现在蜀中、江东不是我爹的,令君代替汉室去索要吧。”曹冲继续道:“令君若能要回来,我做主不让我父去攻打。”

  “要不回来嘛!”曹冲摊手道:“汉室已经没地盘了,名义上汉室还在,实则天下无一寸之地为汉土。”

  “就因为有一个名义在,我父辛辛苦苦打下的基业,就要转手让人?”

  “那我且问令君,现在若有秦朝后人在,是不是一句话,就能从刘家手中要走所有地盘?”

  “若有周朝后人在,是不是也能一句话把秦朝的地盘要走?”

  “商朝管周朝要,夏朝找商朝要,我能如此理解吗?”

  “令君你年纪也不小了,为何如此...天真呢?”乙.

第191章 魏世子舌战汉令君,父子二人血腥加冕!

  “小姐,那淫贼...那人真是魏公世子?”

  “嗯~”

  二楼,荀采把窗户推开一道缝隙,和侍女凑在一起看下边。

  下方,曹冲和家中长辈并肩而立,侃侃而谈,坦然自若,十分有风度。

  以为是淫贼时,荀采是一种观感。

  得知是世子后,荀采又是另外一种观感。

  “小姐,世子是不是看上你啦?”侍女小声道:“我听世子临走时说,要对小姐你负责呢。”

  “闭嘴~”荀采羞赧道:“别胡说八道。”

  “啧啧啧~”侍女打趣道:“看来我家小姐是春心萌动咯。”

  “死丫头,看我不撕烂你的嘴。”

  “砰。”

  一不小心,碰到了窗户支杆,直接掉落下去。

  “邦!”

  “诶哟。”

  下方曹冲痛呼一声,不由抬头望去,便看到荀采猛然缩回去。

  曹冲微微一笑,继续与荀彧辩论。

  “三代之事不谈,暴秦无德,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荀彧继续道:“太祖高皇帝斩白蛇起义,最终得天下,这是义举。”

  “行。”曹冲没有反驳,“你说暴秦就暴秦,难道汉就不暴吗?”

  “还请公子言明。”荀彧淡淡道。

  “桓灵二帝失德,民不聊生,黄巾起义,天下共逐之,如何?”

  “黄巾之乱如何能说起义?”荀彧蹙眉道:“公子慎言!”

  “嘿。”曹冲哑然失笑,“赢的就是起义,例如刘邦;输的就叫作乱,例如张角。”

  “咱们不争辩这个,你就说桓灵有没有失德?”

  “有...”

  “既然秦失德可以天下共逐之,桓灵失德就不能天下共逐之?”曹冲继续道:“若如此,那大汉也忒耍赖皮了吧?”

  荀彧稍作沉默,开口道:“眼下不同于秦末,当今天子远胜胡亥,大汉还有变好的希望。”

  “就算刘协是尧舜禹在世,是三皇五帝转生,汉室该亡还是要亡!”

  “公子这是什么道理?”荀彧愠怒道。

  “这不是我的道理,这是你家的道理。”曹冲径直道:“难道令21君没看过《天论》?第一句话是什么?”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一旁老者下意识出口。

  《天论》,作者荀子,荀彧的祖宗。

  “没错。”曹冲重重点头,“上天无情,自有运行规律,不会因为龙椅上是尧舜禹就必须存在,更不会因为龙椅上是夏桀商纣就必须灭亡!”

  “桓灵二帝比之夏桀、商纣,有过之而无不及,可汉室依旧没亡在他们手中。”

  “刘协且不论是不是尧舜,可却要被迫灭在他的手中。”

  “这是刘协的罪过吗?”曹冲反问,然后自顾自道:“从他登基起,就一直是个傀儡,刘协没做过任何错误之事,因为压根就没做过主。”

  “天下落到这个地步,显然不是刘协的过错,可这个罪责还是要有他来承担。”

  “可见,国家的灭亡并不会因为一个人的意志而改变,哪怕他是天子。”

  “天子都不行,区区尚书令自然更不行!”

  曹冲沉声道:“令君,你想想看,真的是我父灭掉汉室吗?”

  “不是!是天意!是苍天要汉室灭亡!”

  “就算没我父这个人,也会有袁绍灭亡汉室,会有袁术、吕布、董卓、李傕郭汜、孙坚孙策...”

  “前汉二百年气数尽,后汉同样二百年气数尽,天意如此,天意难违!”

  “就算大汉要三度复兴,那中间也得再出一个王莽!”曹冲朗声道:“这是老天爷的规矩!谁也不能违逆,不然就是逆天而行!”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

  “天,不会配合那些厌恶寒冷的人,就停止冬天的到来。”

  “地,也不会配合那些厌恶辽远的人,就改变他的宽广。”

  “汉室,也不会配合令君的一厢情愿,就永远国祚延绵!”

  荀彧陷入长久的沉默,不再继续与曹冲辩论。

  “天意么...”荀彧口中呢喃。

  “言尽于此,令君好自为之。”曹冲说道:“我得赶紧回去,免得阿翁担心。”

  “世子请。”老者立即道:“我安排世子回许都。”

  “有劳长者。”曹冲笑着致谢。

  “世子客气。”

  没有再理会荀彧,曹冲和老者一起离开。

  荀家很快为曹冲准备好马车,并且安排随行人员护卫。

  “明公,敢问荀采小姐...”曹冲试探问道。

  “正是小女。”

  “真是抱歉,一次意外坏了令媛清誉。”曹冲歉意道:“不过既然是因我而起,我自然要负责到底。”

  “明公若是方便,还请告知令媛生辰八字,改日我让人前来提亲,不知明公意下如何?”

上一篇:风流皇太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