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魏世子,开局定亲孙尚香 第249章

作者:老骥卧槽

  ...

  邺城。

  丞相府。

  夏侯渊快步来到正殿,对着上首的曹操抱拳,道:“末将拜见魏公。”

  “妙才来了,坐吧。”曹操停笔抬头,示意夏侯渊坐下聊。

  “您有什么吩咐?”夏侯渊坐下后问道。

  “麟儿在荆州遇到一些小麻烦...”

  “可是要末将出征?”夏侯渊立即表态道:“我这就点兵出发,克日就能赶赴荆州战场,协助仓舒...”

  “你看看你这急性子。”曹操没好气道:“我话都没说完呢,你着什么急啊,闺女是真没白嫁给仓舒。”

  “大兄,我这不是担心大侄儿嘛。”夏侯渊老脸一红。

  “好了好了。”曹操摆手道:“麟儿从前线来信,需要后方帮他牵制一下江东方面。”

  “妙才你行军赶路最快,你点三万兵马出发,去往淮南方向示威,逼迫江东方面回军,就能帮到正面战场。”

  “为何不直接驰援荆州方面呢?”夏侯渊奇怪道。

  “麟儿说去了也白去,徒费粮草,到时候还是会撤走。”曹操解释道:“何况现在还没秋收,两路出兵也不现实。”

  “府库还有点存粮,估计够你吃到半路,之后秋收来临,你就地征收粮草即可。”

  “明白了。”夏侯渊随即又问,“仓舒那边真的没问题吗?”

  “放心吧。”曹操笑道:“那小子说没问题,那就肯定没问题。”

  “万一...”夏侯渊提醒道:“仓舒自信,大兄可不能跟着盲目自信啊。”

  “真有万一,他带着陷阵营跑呗。”曹操失笑道:“谁也追不上他。”

  “也是。”夏侯渊哑然失笑,“我都忘了还有一支骑兵在仓舒身边呢。”

  “去吧,你早一日抵达江表,就能早一日帮到仓舒。”

  “喏。”夏侯渊抱拳领命,“末将这就出发。”

  “嗯。”

  ......

  南郡,江陵城。

  “叮铃哐当!”

  城下正在斗将,关羽、张飞、赵云一同出战,分别对战张辽、徐晃、黄忠。

  关羽和张辽算是老对手,当关羽也有了马具之后,张辽无法在装备上占便宜,而二人坐骑都是神驹,只能看个人硬实力。

  关羽是要强出张辽一线,但没啥用,这点微弱的优势,无法转化为胜势。

  同样,张飞对战徐晃,也是类似的情况,甚至徐晃与张飞的差距,要大于张辽与关羽的差距。

  可以明显看出,张飞能够压着徐晃打,但就是打不死徐晃,二人就只能硬熬着。

  至于赵云对战黄忠,那就是针尖对麦芒,打的旗鼓相当。

  奈何黄忠的体力要差一些,而赵云则胜在年轻力壮,打着打着就陷入劣势。

  可劣势归劣势,赵云想斩杀黄忠,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没想到,曹营之中也有不弱于关张赵的大将。”鲁肃站在城头,看着下方混战唏嘘不已。

  刘备脸色比较难看,本以为对面接受斗将,今日定要大获全胜,没想到最终是这样的局面,刘备都恨不得自己下去。

  奈何对面还有一个曹仁掠阵,刘备就算下去也白搭,他不见得是曹仁的对手。

  “主公不必介怀,斗将不过小道耳。”诸葛亮宽慰道:“真正取胜,还是要依靠智谋。”

  “比如说江东军从襄阳而来,任凭曹军再能打,最终还是要饮恨败北。”

  “孔明言之有理。”刘备心情好上一些,没再继续纠结斗将之事。

  转而看向鲁肃,问道:“子敬,程普老将军那边有消息吗?”

  “还没...”

  鲁肃话还没说完,就被突然打断。

  “报~~~”信使匆匆而来,“右都督,老将军信件。”

  “念吧。”鲁肃为表大方,让信使直接念,好教刘备、诸葛亮也听听。

  “老将军言,襄阳守军不多,不日攻克,还请右都督稍作等待,待到拿下襄阳之后,再转道南下,合围曹军不迟。”

  “......”

  等到信使念完信件,气氛不免有些尬住。

  鲁肃本以为程普肯定会配合他,没曾想竟然另有打算,要先把襄阳打下来。

  此前他满口答应,跟刘备方面打包票,程普肯定会来,现在却是这个结果,这让鲁肃面子上有些挂不住。

  包括刘备和诸葛亮,一时间也不知该说什么好,心中不免失望。

  半晌后,还是诸葛亮率先开口,道:“程普老将军的想法也是好的,咱们两家只有拿下襄阳,日后才能抵达曹军的主力南下,战略上并没有问题。”

  “多谢孔明理解。”鲁肃松了口气。

  “不过...”诸葛亮话锋一转,道:“若咱们合力先吃下曹军,两家897合兵一处攻打襄阳,会不会更好一些呢?”

  诸葛亮说着给刘备一个颜色,刘备当即领悟,道:“我承诺,合力打下襄阳后,归属江东,我方绝不染指。”

  在刘备看来,六郡之地,他已经得其五,让出一个襄阳也无妨。

  而且襄阳是什么地方,那是抵御曹军的第一线。

  扔给江东,刘备就能躲在江东背后,让江东去面对曹军主力的压力。

  既得到更多的地盘,又不用直面曹军兵锋。

  “这个办法确实更好。”鲁肃连连点头,道:“这样吧,我亲自去一趟襄阳,说服程普老将军,之后带着大军赶来,如何?”

  “如此自然最好不过。”刘备自无不可。

  “子敬深明大义,有子敬在,孙刘两家定然亲密无间。”诸葛亮出言赞叹。

  “事不宜迟,我现在即刻动身。”

  “子敬一路小心呐。”

  ......

  “杀啊~~~”

  江东军对襄阳展开疯狂进攻,并且已经持续数日时间。

  但效果么...只能说总是差一口气。

  “该死的!”程普忍不住骂街道:“打了这么多天,每次就差临门一脚破城,这曹军还真是坚韧呐。”

  “老将军,曹军随曹操横行天下,战无不胜,难缠一点也实属正常。”吕蒙分析道:“但曹军终归还是人,只要咱们坚持不懈,总归能够拿下。”

  “嗯。”程普也缓缓点头,不再急躁。

  之所以战况如此,自然是曹冲有意操控。

  每次曹军顶不住的时候,曹冲就会偷偷派遣预备队顶上。

  不多,每次每面城墙派遣五百预备队,就能将江东打退。

  等到江东退下时,预备队也同时撤下。

  激战时刻,谁也不会注意城头人数。

  何况城头还有民夫鱼目混珠,人数多五百人,还是少五百人,根本就感觉不出来。

  激烈时刻都杀红眼,哪里还顾得上数人头呢?

  江东只能感觉出来,就差最后一口气就能破城,可始终都无法成功,搞得江东军十分挫败。

  城门楼上,曹冲躲在二楼窗边饮茶,直到日落西山,江东大军不得不退去。

  战事结束后,负责指挥的夏侯尚第一时间过来汇报情况。

  “军中死伤严重吗?”

  “不算严重,咱们作为守城方,只要不被大量江东军冲上来,基本上没什么折损。”夏侯尚答道。

  “对方进攻持续几天了?”曹冲再问。

  “算上第一次佯攻,已经有五天之久。”夏侯尚回想一下说道。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冲轻笑道:“四而疲,五而惫。”

  “世子的意思是...”夏侯尚眼睛一亮,“难不成要主动出击。”

  “然也。”曹冲微微颔首,吩咐道:“今晚夜袭,让陷阵营上,他们也不能一直歇着。”.

第207章 鲁肃索要二郡,曹冲加重筹码!

  “妙啊!”夏侯尚拍手叫好,兴奋道:“敌众我寡,加之我军示弱,显得守城好像都十分艰难,对方断然想不到咱们敢出城劫营。”

  夏侯尚再一次被曹冲的智谋惊艳到,如此大胆的想法,但提出来后,给人的感觉却一定能够成功。

  “世子,您这么年轻,为何用兵如此老辣?”夏侯尚忍不住问道。

  “易事耳。”曹冲轻笑道:“天下但凡能找到的兵书。”

  曹冲指了指自己的脑袋,继续道:“全都在这里边装着,一字不差。”

  “当然,全部记住不算什么,须知尽信书不如无书。”曹冲端起茶盏轻呷一口,“还要懂得灵活运用,不能生搬硬套,更不能纸上谈兵。”

  “回头你可以看看阿翁的孙子兵法注解,他写得非常...接地气。”曹冲安利道:“还有阿翁写的《新书》,也是大有裨益。”

  曹操曾给《孙子兵法》作注解,也就是曹操本人对于《孙子兵法》的理解。

  至于《新书》,也就是后世提到的《孟德新书》,乃曹操本人所书兵法,展现了曹操多年征战、用兵的心得。

  “不瞒世子,其实我也有看,就是有些不懂...”夏侯尚挠头不好意思。

  “不懂就去问,喊一声伯父,他还能不搭理你?”曹冲没好气道。

  “魏公日理万机...不好意思叨扰。”

  虽然是宗亲,可曹操的宗亲多了,夏侯尚一个小辈,没事儿还真不敢去麻烦曹操。

  “老家伙如今半退休状态,日后不懂尽管去问,就说我交代的。”曹冲径直道:“伯仁日后是我左膀右臂,阿翁定然会悉心教导。”

  “你若能学到阿翁几分真本事,足够你受用终身了。”

  “谢世子栽培!”

  夏侯尚大喜过望,有曹冲这句话,日后就能去找曹操讨教兵法。

  “世子。”夏侯尚“得寸进尺”道:“末将能跟您讨教吗?”

  “我现在不是在言传身教吗?”曹冲失笑道:“每次出征你都跟着,倘若还学不到东西,我教你也是费劲儿。”

  “也是。”夏侯尚这才反应过来,随即又道:“末将就不打扰世子,去嘱咐陷阵营晚上出击,八百骑兵突然杀出,定然能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不。”曹冲却连连摆手,“别出动骑兵,让陷阵营以步卒姿态出战。”

  “啊?!”夏侯尚大吃一惊,“舍弃战马?这不是扬短避长,自缚手脚吗?为何有战马而弃用?”

  “而且没有战马加持机动897性,陷阵营劫营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啊。”

  “首先,我提醒你一点。”曹冲强调道:“骑兵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晚上,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好用,根本无法全力冲刺。”

  “而且剧烈的马蹄声,在你出城的一瞬间就会暴露,敌人会瞬间惊醒,而步卒可以慢慢摸出去。”

  夏侯尚闻言若有所思,明白他犯了常识性错误,总感觉骑兵劫营肯定要比步卒效果更好。

  可听曹冲这么一说,反而骑兵、步卒各有优劣,而且步卒好像还更适合眼下的情况。

  “其次,骑兵是咱们的底牌,而在不能一举锁定胜局的情况下,底牌绝对不能一口气全打出去。”

  曹冲反问道:“你认为今晚出动八百陷阵营,能把城外的五万江东军打死吗?”

上一篇:风流皇太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