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魏世子,开局定亲孙尚香 第279章

作者:老骥卧槽

  一次次的挫败让刘备有些心灰意冷,眼下的局面让玄德的逆商都有些扛不住。

  “有!”诸葛亮鼓励道:“主公莫要气馁,蜀中自成一国,易守难攻,纵有十万、二十万也别想攻进来!”

  “然后呢?”刘备迫切发问。

  死守蜀中,然后呢?出不去同样没希望啊。

  “然后...然后就只能静待天变了...”诸葛亮情绪低落。

  此时此刻,连诸葛亮都没信心再喊兴复汉室,失去了那份自信心。

  所谓的静待天变,就是等待大魏出现变故。

  例如曹操暴毙,曹冲英年早逝之类,然后大魏还要出现内乱...然后蜀中才有机会反攻。

  “那只能看天意是助刘...还是助曹了...”刘备说着不禁抬头望天。

  ......

  江东,秣陵。

  “哈哈哈~~~”

  大殿内不断回荡着孙权的大笑,只见他手捧奏章,好似有什么好事发生。

  “良人遇到什么好事?如此开心呢。”

  一位俏丽佳人款款而来,手里还端着托盘,送到孙权面前,道:“给良人熬了鱼羹,天寒暖暖身子。”

  “夫人有心了。”孙权接过玉碗,就准备尝尝味道。

  “诶~”步练师伸手拦住,笑道:“良人还没跟妾身说,到底遇到什么好事儿呢。”

  “哈哈哈~”孙权闻言大笑道:“好事,天大的好事!”

  “如今江东已有十万大军!”孙权反问道:“是不是天大的好事?”

  “这么多?”步练师非常惊讶,“此前荆州之战后,不是说仅剩两万大军吗?”

  孙权闻言面露自得之色,道:“夫人有所不知,此前为夫将兵权下放给各大世家。”

  “吴中四姓,会稽四姓,八大世家,加起来组建了八万大军!”孙权继续道:“加上咱们原本剩下的两万,正好十万大军!”

  “一家一万?”步练师问道。

  “也不是,有多有少,不过说来也巧,加起来后正好八万。”

  各家实力不同,各自招募的兵力自然不同。

  比如吴中四姓,就要比会稽四姓强出不少,而顾陆朱张之间也分强弱。

  “最多的是陆家,陆家组建大军后,就由伯言率军南下,劫掠许多山越人冲入军中,如今已有两万之众。”

  兵权下放带来弊端的同时,也给孙权带来巨大利益,江东军队数量急剧膨胀。

  因为这些军队实际上属于世家,世家得到募兵的机会,自然要用最大的努力,不遗余力去扩充实力。

  百年世家积累无数钱粮,一家弄个万把人不算过分。

  至此,孙权终于成为名副其实的孙十万。

  可实际上,孙权依旧只有两万兵力。

  为此特意把孙策的女儿嫁给陆逊,以此来拉拢陆家,巩固孙家。

  在平衡方面,孙权确实有几把刷子。.

  孙权忽然自言自语道:

  “十万大军啊...或许可以试着打一下合肥?”.

第228章 孙十万亲征合肥,曹仓舒秋收攻吴

  孙权萌生进攻合肥的想法,随即召集麾下文武群臣前来商议。

  毕竟,这位江东之主今年还没三十岁。

  江东给人的印象就是一群鼠辈,不思进取。

  但不可否认,孙权第一次提兵十万打合肥时,他的心态绝对是锐意进取。

  只不过后来屡屡受挫,一个合肥打了无数遍都无法成功,并且随着年纪渐长,这才慢慢磨掉了锐气。

  还没三十岁的孙权,你说他眼下就已经不思进取,显然无法成立。

  要真的不思进取,何必去攻打荆州呢?

  不到三十岁的年纪,手握十万大军,心态肯定会张扬,甚至于张狂。

  等到孙权将鱼羹喝完时,江东众多文武纷纷赶来。

  孙权意气风发,将玉碗放在案几上,环顾众人,开门见山道:“我意渡江进攻合肥,诸位意下如何?”

  众人闻言不由一愣,没想到孙权一开口就是军国大事,旋即纷纷陷入沉思,开始权衡利弊以及此事的可行性。

  “主公,守江必守淮。”鲁肃直接开口,道:“倘若能拿下江表、淮南地区,咱们的战略纵深就能得到极大加强!”

  “先前三万曹军临近江表,就能对江东形成威胁,陷入不利局面。”

  “倘若淮河在手,就能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作为淮泗派系之人,他们都是流寓江东的“丧家之犬”。

  倘若能杀回家乡,对于淮泗派系无疑是一件大好事儿。

  作为目前淮泗派系的大哥,鲁肃立即出言支持。

  “伯言意下如何?”孙权紧接着看向陆逊。

  陆家募兵两万,陆逊作为孙权大力拉拢的对象,如今在江东官职仅次于鲁肃。

  尤其陆逊基本没有军功在身,却能荣升高位,这引来淮泗派系极大不满,他们的官职“八九七”可都是一刀一枪杀出来。

  不满?不满就对咯!孙权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面对孙权的问询,陆逊当即起身,抱拳道:“主公,臣认为可以打!”

  江东世家对外征战兴趣不高,这是建立在受挫之后才会有的情绪。

  眼下孙权下放兵权,八大世家脑子里都是一个想法。

  继续扩张!

  如何扩张?战争无疑是最好的方式之一。

  尤其在江东这种军制下,大军不属于孙权一人,那么战利品自然也要与世家分,按各自出力大小、功劳大小,瓜分战争带来的利益。

  况且孙权与江东世家,目前算是处于蜜月期。

  孙权允许他们募兵,而且还不断授予官职,抬举世家的地位。

  眼下孙权要打合肥,江东世家自然要捧场,理所当然对孙权投桃报李。

  “好!”

  眼见两边都表态支持,孙权大喜过望,当即道:“那接下来就说说该如何打!”

  “主公。”鲁肃起身发言,“据细作传回来的消息,在秋收之后,曹操便亲自提笔十万去往汉中。”

  “眼下还没消息传来,想来汉中依旧没有被攻破,并且曹军没有撤退的意思。”

  汉中那边才刚刚投降,就算江东的情报人员在汉中,想要把消息送回来,也需要一定时间。

  故而在江东的视角中,汉中之战还在持续,并未落下帷幕。

  “如此一来,曹军主力就被拖在汉中,而合肥只有区区一万曹军驻守。”鲁肃沉声道:“咱们有十万大军,趁着曹军主力无法赶来,取合肥不算什么难事儿。”

  陆逊紧接着起身,道:“主公,铁锁横江已经完成,咱们不用担心上游的五万曹军水师,他们无法顺流而下赶来,也就意味着不能快速驰援合肥。”

  “自然也无法围魏救赵,进攻秣陵而解围合肥。”

  “哈哈~”听过分析后,孙权兴奋大笑,“没想到眼下还是进攻的大好时机呢!”

  说实话,孙权其实就是一时兴起,提议进攻合肥。

  在此之前,孙权还真没去考虑局势如何,想着提出一个想法,跟大臣们商量一下。

  毕竟眼下开战与否,也不是孙权一个人说了算,也抱着探一探口风的意思。

  孙权都没想到事情如此顺利,两方人全都同意进攻合肥,并且时机还格外合适,确实是一个惊喜。

  “是主公挑的时机好,眼光独到。”陆逊笑着附和。

  孙权闻言不禁飘飘然,突然感觉自身的军事嗅觉还不错呢,心中大为振奋。

  “我意,提兵十万,亲征合肥!”孙权大手一挥,豪情万丈,“诸位速速准备,趁着眼下天赐良机,从曹操手中夺走江表、淮南之地,让我江东的战船,也能在淮河上肆意航行!”

  “喏!”江东文武群臣齐声领命。

  ...

  汉中,南郑。

  曹冲带着大军从阳平关赶来,来到城门前时,张鲁领着各级官员已经在此恭候。

  曹冲没给张鲁打招呼,带着大军直接进城。

  倘若当初大军压境,张鲁痛痛快快投降,那他定然会被奉为上宾。

  眼下投降,虽然也让曹军省了一番手脚。

  但归根结底,属于不得已而为之,不得不投降。

  大魏不至于去虐待张鲁,但同样也不会给予优待。

  说直白些,本来可以和公孙康一样,有机会获封万户侯的机会,但眼下最多亭侯。

  或许在曹操眼里,最多一个关内侯就把张鲁打发,老头子对于汉中可是很有怨念。

  看着曹冲没甩他们,张鲁这边无疑是热脸贴冷屁股,但也说不出什么,毕竟是自作自受,也埋怨不了别人。

  人,都要为自己作出的抉择而付出代价。

  而这,就是张鲁归顺刘备、抵抗大魏所付出的代价。

  事出有因,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与恨。

  “主公,世子不待见咱们呐。”阎圃苦着脸说道。

  “唉~”张鲁无奈道:“不待见是正常,能保住小命就不错了。”

  这也是张鲁唯一的要求,他已经不奢望其他,只要能够保命,就感觉已经赚到。

  曹军主力接管南郑城防,以及城中的太守府,作为曹冲的临时行在。

  “去后宅歇着吧。”曹冲对孙尚香说道。

  “嗯~”孙尚香迫不及待道:“能洗澡喽~”

  行军赶路中肯定没这个条件,这对于爱干净的女子简直无法忍受。

  想必这妮子日后再也不会有上战场的念头,当好奇退去之后,战场对于孙尚香而言毫无乐趣可言。

  曹冲来到正堂主位坐下,抬头就看到张鲁等人跟进来。

  曹冲可以给他们甩脸子,但他们依旧还是要贴过来巴结关系。

  “贫道张鲁,叩见世子殿下。”张鲁率麾下叩拜行礼。

  “我非常好奇一件事情。”曹冲直接问道:“你是猪油蒙心了?降刘不降曹?怎么?还想跟着刘备匡扶汉室呢?我看你也不像啊。”

  张鲁闻言面露苦涩,“回殿下,贫道一时鬼迷心窍,让那诸葛孔明诓骗,这才犯下大错,还望殿下恕罪。”

  “哦?”曹冲追问道:“诸葛亮如何诓骗你?”

  张鲁不敢隐瞒,将诸葛亮开出的条件一一告知。

  “嗤~”曹冲听过后不由嗤笑,道:“你知道对于一个宗教而言,什么最重要吗?”

  “自然是...信奉的人越多越好...”张鲁试着回答。

  “太平道信奉的人不多吗?”曹冲反问道:“而今安在哉?”

  当初信奉太平道的百姓不计其数,张角振臂一呼,天下景从,无数百姓揭竿而起。

上一篇:风流皇太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