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魏世子,开局定亲孙尚香 第296章

作者:老骥卧槽

  “没有名字,姑且就叫连弩。”诸葛亮很是随意。

  “那不如就唤作诸葛连弩!”刘备为此等武器命名。

  诸葛亮微微一笑,没有纠结这个名称,继续道:“主公,臣还研制出两样东西,唤作木牛流马,可以用于在蜀道上运粮。”

  “哈哈哈~”刘备闻言大笑,“我说孔明这几天在忙什么呢,原来如此。”

  “有了木牛流马,后勤艰难的问题就能缓解。”刘备振奋道:“有了诸葛连弩,新兵战斗力不足也能弥补,这下真没什么值得担心咯。”

  新兵战力不足,但给新兵配一把诸葛连弩,那就完全不同。

  大军临战掏出诸葛连弩,一梭子直接打过去,出其不意之下肯定能造成巨大杀伤,一个照面被打崩也不奇怪。

  “眼下就等新兵操练结束,至少让这些新兵成为合格的新兵。”

  诸葛亮继续道:“同时也要加紧打造连弩与木牛流马,然后等待进攻汉中的机会出现,咱们就能对北边发动进攻。”

  “好!”刘备重拾信心,振奋道:“待到机会出现,定然要拿下汉中!”

  对于刘备而言,有汉中日后才有进一步进取的资格。

  若没有汉中,就算剑阁再坚固,不会被敌人攻破,可一直出不去也是慢行衰亡。

  ......

  (诺得好)  秣陵。

  “子敬,募兵之事如何了?”

  “回主公,咱们手上的兵力恢复五万。”鲁肃开口答道:“老兵带新兵,想来很快就能训练成型。”

  “江东如今的总兵力呢?”

  “启禀主公,刨去咱们的五万大军,另外还有十万之众。”

  鲁肃解释道:“世家没有停止招募,而是一直在扩军。”

  “虽然孔家元气大伤,但底蕴还在,依旧可以重新募兵。”

  “再加上其他世家新增兵力,就有了如今的数量。”

  “合计十五万啊。”孙权微微颔首,显然比较满意,“不少了,不少了。”

  历史上,蜀国十万,江东十五到二十万,这就是两国的巅峰兵力。

  而眼下大魏的兵力则是二十五万左右,但不同于孙刘两家,曹军的兵力实打实全是百战老兵。

  而且若有必要,大魏也疯狂征兵,同样会非常恐怖。

  孙刘两家多少带点竭泽而渔的性质,而大魏则是可持续发展,两者不可相提并论。

  “主公。”鲁肃抱拳道:“咱们抢了淮南三郡,料想曹贼定然不会善罢甘休,恐怕秋收之后就会有所动作,咱们应该早做打算。”

  “子敬言之有理。”孙权连连点头,“淮南三郡既然夺下,断然不可再被曹军夺走!”

  “子敬,秋收时节做好战争准备,定教曹军铩羽而归!”

  “喏。”

  ......

  东宫。

  身上盖着薄毯,曹冲躺在院中的摇椅上假寐。

  “咚。”

  有东西突然砸在身上,曹冲猛然惊醒,低头一看是石榴砸在肚子上。

  “吓我一跳,幸好砸肚子上,再往下点...”曹冲说着不禁抬头,看到树上的石榴全都成熟帖。

  作为张骞从丝绸之路带回来的水果,石榴已经在华夏普及。

  而石榴成熟,也意味着秋收到来。

  “石榴熟了,江东也该灭咯~~”.

第240章 曹冲致命阳谋,江东全体中计,五万海军瞒天过海,直捣江东!

  东宫。

  曹冲端坐主位之上,文武群臣纷纷赶来意识,甚至于魏王也在下边旁听。

  不过曹操看热闹的成分居多,怀里抱着孩子在玩儿,也不知道是哪个。

  一口气八个儿子,小孩儿又是一个模样,曹冲自己都分不清楚哪个是哪个。

  “令君,秋收情况如何?”曹冲开口发问。

  “启禀太子,今秋收成一般,不好不坏。”荀攸开口作答。

  “无妨,有收成就行,战事不会持续太久,何况江东也产粮食。”曹冲并未在意,吩咐道:“全国赋税不用送来邺城,直接往淮河地区调度,确保大军食用。”

  “喏。”荀攸躬身领命。

  “海军是否就位~?”曹冲再度开口。

  “启禀太子。”夏侯尚立即起身,“六万大军已经从辽东回来,如今就在渤海郡驻扎。-”

  海军是五万之数,但打下辽东之后,遣散一部分辽东军,还留下了一万多-兵力。

  “海军只需要五万,剩下的调拨到大将军帐下。”曹冲作出安排。

  “喏。”夏侯尚抱拳领命。

  “元让叔父。”曹冲对夏侯惇道:“您带着这八万多大军去淮北,与妙才叔父、张辽将军会合,作为此战的主力大军,合称十万大军即可。”

  曹冲从汉中回来时,带回来七万大军。

  海军这边调过来一万多大军。

  夏侯渊手中还有七千多大军。

  林林总总加起来肯定有九万之数,对外宣称十万大军完全没问题。

  “不差那点。”曹操突然插话道:“从家里再掉一万补进去,凑够十万之数就好。”

  “也行。”曹冲想了下答应下来。

  从驻守也邺城的部队中抽出一万,留守的兵力依旧充足。

  何况这次夏侯惇出门,魏王曹操亲自坐镇后方留守,更不会有宵小趁机作乱,抽调一万兵力无伤大雅。

  “遵命。”夏侯惇正式领命。

  如此,正面淮河就有整整十万兵力。

  这可不是新兵蛋子,更不是绣花枕头,而是实实在在的老兵,百战精锐。

  大浪淘沙,跟随曹操纵横北方多年后,留下来的虎狼之师。

  平原上,这十万曹军遇上孙刘麾下的新兵蛋子,能把另外两家直接撕成碎片。

  十万大军由夏侯惇领衔,夏侯渊、张辽为副帅。

  就算夏侯惇这位老叔菜一些,至少还有另外两位托底。

  夏侯渊是宗室中的顶梁柱,绝对历史名将级别的选手。

  张辽就更猛了,能进武庙的猛人,而且还是那种实打实凭借军功入庙,而不是其他乱七八糟的。

  “下面说主力部队的作战任务。”曹冲沉声道:“大军陈兵淮河以北,按兵不动,不要着急渡河,而是等我的消息即可。”

  “怎么说?”曹操饶有兴趣发问。

  曹冲挥手示意,令下人悬挂出一幅地图。

  拿着一根小竹竿,曹冲指在淮南三郡的位置,开口道:

  “此前,淮南地区在大魏手中,大军南下,可以直接兵临长江北岸,河岸对南岸地区施加压力和威胁,十分方便。”

  “但同时,在这个情况下,江东的大军必然会压缩在一起,全部陈兵长江南岸,阻挡我军渡河的脚步。”

  “现在则不同。”曹冲指着淮河,道:“如今淮南三郡在江东手中,对方必然以淮河为分割线,在淮河南岸陈兵抵御。”

  “当初我把淮南三郡丢给江东,就是为了把江东军拉出来!”曹冲指着三郡,继续道:“江东为了守住三郡,定然会派遣大军渡过长江,驻扎在淮南地区。”

  简而言之,没有三郡的江东,肯定会把所有兵力留在江东,死守长江防线。

  而拥有三郡之后,江东不会死守长江,留在江东的兵力就会被拉出来,提到淮南三郡的位置。

  如此江东方面就会空虚。

  “大魏十万大军,足以牵制大量的江东军在淮南守备,江东地区必然空虚。”曹冲说着指向渤海,“我带着五万海军,沿海岸线渡海南下。”

  竹竿在地图上划出一道弧线,最终指着江东地区。

  “趁江东空虚,直捣黄龙,釜底抽薪!”曹冲紧接着道:“海军抢滩登陆后,兵锋直指秣陵。”

  “后方受到威胁,前线的江东军定然坐不住,会着急返回江东救援。”曹冲看向夏侯惇,道:“届时,叔父率大军追杀即可!”

  “妙!妙啊!”荀攸连连赞叹,“如此江东必死无疑啊!”

  荀攸本就是战术大师,听完曹冲的作战计划后,惊叹连连,这简直就是绝杀之策,江东没有任何机会。

  “三郡之地丢给江东就是阳谋!”程昱拍案叫绝,“三个郡的地盘白给江东,江东不可能熟视无睹,定然生出占据之心。”

  “可只要占据,那就意味着中计,大部队全都被骗取淮南而导致江东空虚,让海军有可乘之机!”

  “怪不得仓舒说必胜呢。”夏侯惇连连摇头,“这都别说让我统兵,随便换个百夫长统兵也能赢嘛。”

  “哈哈~”曹操大笑不已,听着文武群臣称赞太子,比称赞他本人还高兴。

  “妥了妥了。”曹操抚须道:“这下江东死定了。”

  “阿翁,也别耽误,孩儿出征后,您就开始准备称帝的事宜吧。”曹冲建议道:“禅让之事,又是三让三辞,争取提前准备好,等孩儿的捷报传回邺城,您就直接顺势称帝,天下归心。”

  “届时就剩下蜀中刘备,孩儿在慢慢炮制他。”

  “好,听麟儿的!”曹操满口答应,冲着群臣吩咐道:“都听见没,准备称帝之事吧,反正麟儿也用不到你们。”

  荀攸、程昱以及贾诩等谋士苦笑,他们跟着曹操南征北战,尚且有建言献策的机会。

  可对于曹冲,他们根本发挥不出作用。

  每次曹冲出征,基本上大军还没动身,胜负就已经确定下来。

  大家都是在战争期间谋划策略,而曹冲则是在开战前就算计。

  等到开战时,就不是冲着打仗去,而是直接收获胜利果实。

  刨去第一次北伐乌桓,曹冲是参军身份,之后再出征作战,曹冲就是一把抓,大军必须按照曹冲的想法行事,根本不容其他人插嘴。

  在曹冲统兵期间,随军谋士基本不存在,只能充当摆设。

  议事结束,众人纷纷散去,开始为大军出征做最后准备。

  曹操抱着孙子离开,爱子出征江东,老家伙闲得一批。

  每天就是抱孙子玩儿,一天一个换着抱着,一边抱一边咧嘴傻笑。

  曹冲返回后宫,诸女纷纷前来送行。

  产妇都出了月子,孕妇们也刚刚显怀。

  出征前,二乔、诸葛姐妹、公孙烟、张琪瑛、甄宓、王异,外加原本就怀上的蔡贞姬,这一波也全都有了身孕。

  就目前后宫而言,依旧没身孕的只剩下孙尚香。

  “今日我就要离开邺城,你们待在家里好好的,该带孩子带孩子,该养胎的养胎,别跟我闹幺蛾子。”曹冲警告道。

  “喏。”诸女纷纷领命。

  “行了,都回去歇着吧。”曹冲挥手驱散诸女。

  后宫散去之后,只余下孙尚香一人。

  “仓舒...”孙尚香情绪低落。

  一来因为曹冲要离开,二来是因为曹冲要去打她家。

上一篇:风流皇太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