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魏世子,开局定亲孙尚香 第322章

作者:老骥卧槽

  倘若刘备站在剑阁的城头,面对四十万摩拳擦掌的魏军,恐怕心里还能沉得住气。

  可白帝城不是剑阁,防御能力与剑阁相去甚远,刘备没底气拍着胸脯说,绝对能够顶住四十万大军的进攻。

  “孔明,眼下咱们该如何行事?”刘备没有回头,径直开口发问,“茫茫多魏军,咱们要如何抵御?是否要继续募兵?”

  “陛下,继续募兵压力会很大,导致耕田的劳力不足,同时军费开支也会增加...”

  诸葛亮没再继续说下去,但意思不言而喻,蜀汉力有不逮。

  “可若不想办法挡住,眼下咱们都守不住,还谈何未来?”刘备沉声道:“曹贼应该招募了一些新兵,眼下这些新兵没有练好。”

  “恐怕新兵练好之日,就是对方进攻白帝城之时,时不我待啊。”刘备语气坚决道:“再征召一些士卒入伍吧,至少...再增兵五万!”

  十五万大军抵御四十万大军,刘备底气稍微足一些,但还是发虚。

  因为新兵的战力会很差劲,尤其刘备手下几乎都是新兵,原有的兵力也不算老。

  “孔明,除此之外,还能如何继续增加战力?”刘备继续问道。

  “那就只能在军械上想办法了...”诸葛亮无奈道:“加大连弩以及弩箭的生产,依靠弩箭的火力抵挡魏军的进攻。”

  “言之有理,那就拜托孔明了。”

  诸葛亮闻言一个头两个大,不管是增兵五万,还是打造诸葛连弩,想要达成这些事情,都需要海量的钱粮作为支撑。

  “陛下...朝廷府库的钱粮...”

  “怎么?”刘备回身看向诸葛亮,“可是钱粮不足?”

  “确实。”诸葛亮只能点头承认。

  刚刚举办刘备的登基大典,封赏百官,奖励士卒。

  再加上这次魏军来袭,十万蜀军被迫应战,每天无时无刻不在消耗钱粮。

  饶是诸葛亮精打细算,也经不住如此霍霍,根本没有多余的钱财募兵、打造军械。

  “这可如何是好?”刘备顿时心慌。

  “陛下,臣有一计。”一旁有人突然开口。

  “子初有何计策?”刘备眼睛一亮。

  “铸造大钱!”刘巴不假思索道:“朝廷可以铸造一种新钱,比五铢钱稍微大一些,但朝廷规定一枚可以兑换一百枚五铢钱。”

  “如此,朝廷拿着这种新钱去民间消费,就能淘换到大量的五铢钱。”

  直百钱,这玩意最终还是被提出来。

  “如此岂非洗劫百姓家产?!”诸葛亮又惊又怒。

  铜钱的价值在于本身的含铜量,含铜量越高自然越值钱。

  也就是说,当下货币的价值,其实就是铜本身的价值。

  现在直百钱问世,明明就是一枚铜钱,偏偏说它价值一百枚铜钱。

  蜀汉铸造一枚直百钱,在民间消费出去后,就相当于从百姓手中抢劫九十九枚五铢钱。

  这么一遭下来,足以将蜀中百姓洗劫一空。

  这也不是什么稀罕操作,汉武帝当年为洗劫民间财富,就用过这种套路。

  篡汉的王莽也实行过,刘巴不过照猫画虎罢了。

  但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种快速吸金的手段,又是太特么缺德。

  直百钱一出,民间百姓定然破口大骂。

  毕竟百姓不是傻子,对方用一枚铜钱,换走他们一百枚铜钱,百姓自然也明白吃亏了,届时定然民怨沸腾。

  “陛下,此举恐怕有失民心呐。”诸葛亮劝道:“万望陛下三思!”

  “子初,这件事情就交给你来操办。”刘备面无表情道。

  显然,刘备决定丧良心行事,洗劫民间财富。

  诸葛亮无力闭上双眼,知道无力阻止,刘备显然已经下定决心。

  “陛下,还是臣来操办吧。”诸葛亮突然开口,将脏活揽在身上。

  “孔明?”刘备很是诧异。

  刚才看诸葛亮不太乐意,他才下令让刘巴来操办此事,没想到现在诸葛亮又主动揽在身上。

  “臣知道陛下的苦衷和难处,知晓陛下出此下策,乃不得已而为之。”诸葛亮继续道:“臣来想办法,争取既能缓和朝廷财政,又不伤蜀中百姓。”

  “孔明...”刘备鼻子一酸,“拜托了!”

  洗劫百姓钱财,也非刘备所愿。

  可面对来势汹汹的魏军,为了大汉不被彻底灭掉,刘备只能硬下心肠。

  刘备确实爱民,但刘备更爱大汉,更爱刘家的大汉。

  坐视大汉灭亡,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还是为了延续大汉,苦一苦百姓?

  显然,刘备选择后者,为延续大汉而不择手段,一再降低自身的道德准则.. .

  城外。

  曹操站在高高的瞭望塔上,三百六十度巡视下方大军,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道:“刘备匹夫,乃公吓不死你?!”

  四十万大军,哪怕交给宗亲统领,都显得不那么稳妥,曹操绝对亲自在此坐镇,反正有太子监国。

  “奉孝,你说刘备现在心中如何作想?”曹操随意问道。

  “臣若是刘备,恐怕已经寝食难安,生怕大魏会发动进攻。”郭嘉不假思索。

  “哈哈~”曹操抚须大笑,“料想刘备匹夫,此时肯定会被迫扩军,以图抵御大魏兵锋。”

  “陛下,臣需要提醒您一下,咱们的粮草...”郭嘉迟疑道:“今年秋收可没有收成,恐无以为继啊。”

  曹操登基,大魏立国,天下免税一年。

  如今大军出动用的是去年秋收的赋税,而今年由于免税,肯定是续不上。

  “不行!”曹操沉声道:“冷战不能半途而废,要不然就会前功尽弃。”

  “可是...”

  “没有可是。”曹操径直打断道:“既然是太子提出的策略,那就让太子去想办法,告诉他前线缺粮,让他想办法搜集一些粮草送来。”

  “嘿!”郭嘉打趣道:“陛下还真是有难题,全都甩给太子啊。”

  “哈哈~谁让朕有个好儿子呢?”曹操得意洋洋。

  ......

  邺城,东宫。

  曹冲看完手中的军报,忍不住吐槽道:“都是儿子找爹要钱,怎么到我这反过来了?”

  不过吐槽归吐槽,这个问题还是要帮老爹解决一下。

  “踏踏踏...”

  急促的脚步声响起,曹冲抬头看去发现是周不疑。

  “不疑?有急事儿?”

  见周不疑行色匆匆,曹冲立即开口发问。

  “殿下,蜀国开始扩军以及打造连弩。”周不疑汇报道。

  “这是好事儿啊。”曹冲脱口而出道:“这说明冷战起到了应有的效果,不管扩军还是军备,这些都是要花费钱财。”

  周不疑说着拿出一枚铜钱,放在曹冲面前,道:“殿下先看看这个,蜀国新铸的钱币,直百五铢,一枚能换取一百枚五铢钱。”

  曹操将直百钱拿在手中把玩,讥笑道:“这种生孩没屁眼的事情,没想到刘备也能干出来啊。”

  虚发货币,饱读史书的曹冲,一眼就看穿这个把戏的本质,无非就是洗劫民间老百姓的财富。

  刘巴提出直百钱,不过是效仿前人,拾人牙慧。

  而诸葛亮将直百钱与蜀锦挂钩,这才是真正的天才构想,不亚于后世的美元与石油挂钩。

  本来是收割本国财富,这一下通过蜀锦,代价就能转移给魏国。

  周不疑得知此事后,就感到不是很妥当,因为大量的五铢钱流向蜀国。

  “剑阁和白帝城都堵死了,竟然还有贸易?”曹冲有些诧异。

  1.1  “殿下,两国交战,不伤白衣。”周不疑解释道:“这是潜在规则,就跟不斩来使差不多。”

  白衣,指的就是商人。

  打仗归打仗,双方都知晓商贸的必要性,没理由去为难往来的商贾。

  曹冲微微颔首,下令道:“传令,铸造大魏直百钱,蜀中商人想要买酒府仙酿,必须拿大魏直百钱购买。”

  打经济战,曹冲手中也有“刚需。”

  蜀直百可以与蜀锦挂钩,那魏直百就与高度酒挂钩。

  如此,蜀国就别想割大魏的韭菜。

  相反,大魏的体量更大,还能反过来小赚一笔,让蜀国在这上边吃亏。

  三言两语之间,曹冲就化解诸葛亮的妙计。

  “再传令给羊发,让他把酒府这些年间积攒的粮食,全部运送到前线,供陛下征战所需。”

  酒府的高度酒,一直都需要用粮食购买。

  这些年来,只有曹冲打西北马超时,动用过一次酒府的存粮。

  之后数年间都没再用过,粮草一直在府库积攒,这次正好拿出来给大军使用。

  “不疑,让校事府密切注意蜀中,关注民间情况,另外寻找一个叫谯周的人。”曹冲开口吩咐道。

  曹冲打算双管齐下,一边与蜀国冷战,一边挑动蜀国内部局势。

  在内忧外患的高压下,且看刘备和诸葛亮二人,还能坚持多长时间。

  “臣遵旨。”周不疑抱拳领命。

  “丁廙已经去往交州,且看何时能跟南蛮联系上。”曹冲唏嘘道:“小小蜀国可真难灭,真是手段尽出,还需旷日持久。”

  “再难,终归还是难敌殿下手段,我看蜀国灭亡指日可待!”

  “去吧。”曹冲微笑颔首,“让夏侯尚来见我。”

  “喏。”.

第259章 海军出动,联合南蛮,三管齐下!

  “末将拜见太子殿下。”

  “伯仁免礼,自家人无须这么客气。”曹冲摆手道:“先坐。”

  “谢殿下。”

  待到宫女上茶之后,曹冲这才开口道:“陛下在前线缺粮,孤打算派伯仁带着海军前去送粮草。”

  邺城到白帝城,哪怕只算直线距离也很恐怖,更别说路上弯弯绕绕,不可能沿着一条直线行军。

  陆路运粮,人吃马嚼,速度慢且消耗大,非常划不来。

  而海运则没这个问题,船只不同于牲口,无需耗费粮草。

  从渤海出发沿着海岸线南下,然后拐进长江之中,逆流而上能够直达夷陵。

  至此,粮草只需走七百里就能抵达白帝城,这个消耗就要小太多。

  “末将明白。”夏侯尚抱拳道:“末将会率一万海军出发,将粮草送往前线。”

  酒府积攒的粮食很多,毕竟积攒多年,数量恐怖。

上一篇:风流皇太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