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魏世子,开局定亲孙尚香 第329章

作者:老骥卧槽

  给魏军的吃食,平摊到每一家每一户百姓身上,不过一顿饭而已。

  说难听点,一顿不吃饿不死,忍一下就能过去。

  但对于魏军而言,蜀中众多百姓省下的一顿饭,足够让大军顺利抵达成都。

  ...

  成都。

  诸葛亮正坐在案几前一筹莫展,前线开战之后,需要花钱的地方更多。

  冷战时期,诸葛亮还能勉强拆东墙补西墙,可当窟窿越来越大时,就不是那么容易填补。

  但为了保障前线正常运转,诸葛亮已经连续好几天坐在这里,尽可能去全力维持运转,不让国内经济崩溃。

  “丞相!丞相!”蒋琬惊恐冲入殿内。

  “怎么了?”诸葛亮心中一惊,“前线难道出了问题?”

  见蒋琬如此惊恐,诸葛亮下意识就认为前线失守...

  “不是前线!”

  诸葛亮刚松了口气,就听蒋琬继续道:

  “是南边!魏军从南边杀入蜀中了!”

  “什么?!”诸葛亮大惊失色,猛然从位置上起身,“到底怎么回事儿?”

  “魏军和南蛮搅在一起,从南中地区出发,渡过长江进入蜀中,接连拿下多座城池,如今离着成都已经不远!”蒋琬快速解释一番。

  诸葛亮听过之后,无力跌坐在位置上,整个人完全懵了。

  蜀中就像是只刺猬,外部环绕的群山,就是最好的防御。

  但蜀中和刺猬一样,都有致命弱点。

  刺猬的肚子柔软脆弱,而蜀中一旦被敌人突破,进入腹地,那就意味着GG。

  成都平原,一马平川,无险可守。

  并且眼下大军都在剑阁、白帝城前线,蜀中地区没有任何守备力量。

  哪怕是主城成都,也不过区区几百守军而已,仅仅可以负责一下治安工作,想用这些人去抵御魏军的进攻,简直儿戏。

  “魏军有多少人...”诸葛亮看向蒋琬发问。

  “回丞相,五万魏军外加一万南蛮...”蒋琬迟疑道:“丞相,眼下咱们该如何行事?”

  如何行事?

  诸葛亮也不知道该如何行事。

  任凭诸葛亮聪明绝顶,眼下也没了主意。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诸葛亮哪怕有一万种计策御敌,可也得依靠本身的兵力去执行。

  没有兵力,一切都是白扯。

  眼下不仅没有兵力,也没一万种计策。

  魏军已经杀进蜀中腹地,纵是诸葛亮也无力阻拦。

  “快!组织民夫驻守成都!”诸葛亮立即作出安排。

  “丞相...”蒋琬为难道:“老弱妇孺如何守城?”

  诸葛亮闻言一怔,这才反应过来,眼下根本没有民夫。

  蜀中凡是青壮男丁都已经从军,家家户户留下的都是老弱妇孺,让这些人来充当民夫守城,又能有什么效果呢?

  魏军即将来袭,而诸葛亮手中没有任何底牌.. .

  没兵,甚至连临时组建民夫都做不到。

  “丞相,不行...咱们还是撤吧...”蒋琬劝道:“前线开战,粮草、物资都已经运到白帝城,成都反正什么都没有,驻守无用,不如舍弃。”

  “趁着魏军还没杀来,咱们先行离开,去前线与陛下汇合,说明情况,何去何从再由陛下定夺!”

  蒋琬话说得很隐晦,但潜台词诸葛亮也听懂了。

  魏军打进来,不出意外蜀国基本完蛋。

  究竟是死战到底还是举国投降,亦或者脚底抹油跑路,这事儿得让刘备来拿主意。

  现在讨论其他已经没意义,究竟如何行事,就看刘备的心意。

  “罢了...”诸葛亮颓然无力道:“终究还是没能为汉室留住火种...”

  魏军即将杀来成都的消息不胫而走,成都上下人心惶惶。

  诸葛亮在蒋琬的劝说下,最终还是选择弃城而走,去往白帝城前线与刘备会面。

  一部分官员选择随诸葛亮一同离开,但还有极大一部分官员没走,而是选择留在城中,这些人多为蜀中本土官员。

  这些人深知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他们身后各自的家族都在蜀中,怎么能跟着诸葛亮一起跑路呢?

  别管是刘焉、刘璋统治,还是刘备统治,这些蜀中世家都不曾离开。

  现在大魏来了,对于他们而言也没什么不同,直接投降就好,根本不用为难半分。

  数日后。

  夏侯尚、孟获二人带着大军赶来成都。

  没等大军接近,城门就直接打开,大量官员从城中出来迎接。

  “恭迎大魏王师驾临!”

  “刘备何在?可在城中?”夏侯尚当即发问。

  “回将军,陛下...”

  “嗯?!”夏侯尚虎目一瞪,“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刘备不过一介反贼耳!”

  “是是是...”官员们忙不迭点头,解释道:“反贼刘备在白帝城前线,率军抵御王师。”

  “城中何人主事?”丁廙紧接着问道。

  “反贼诸葛亮,不过在王师抵达前,已经弃城而走,前去白帝城找刘备。”

  了解过城中的情况后,夏侯尚看向丁廙,问道:“舍人,咱们怎么办?”

  “将军给我一部分人手,我来驻守成都城。”丁廙安排道:“至于将军,带着大军去往白帝城,正好与陛下前后夹击,刘备插翅难逃!”

  “舍人言之有理!”夏侯尚重重点头,“就这么办,成都这边有劳舍人坐镇,我拨你一万兵马。”

  “可以,不过大军最好先进城一圈,展示一下大魏的武力,同时宣扬大魏的仁政,将军再离开不迟。”丁廙笑道:“免得路上没东西吃。”

  “哈哈哈~所言极是!”

  随后,六万大军进入成都,然后在街道上游行,口中同时宣布免税以及三十税一的政策。

  一时间,成都大1.1街小巷沸腾,百姓欢欣鼓舞,相互庆祝。

  然后就是魏军最期待的环节,百姓们纷纷从家中取出食物送上,欢迎王师解放成都。

  丁廙还找到留在成都的世家官员,隐晦表达了大魏王师需要粮草资助。

  蜀中世家正愁没有表现的机会,立即慷慨解囊,权当给大魏递交投名状,奉上大量粮草物资。

  反正因为蜀汉沉重的赋税,许多百姓给他们当了佃户,今年这些世家收成增加许多。

  把这部分拿出来,对于世家而言也没啥损失,还能交好大魏,何乐而不为呢?

  有了足够的粮草,夏侯尚不再耽搁,立即踏上去往白帝城的道路。

  与此同时,派人前去给前线通报消息,告知前线已经拿下成都。

  随着夏侯尚入蜀之后,这场持续近一年的战事,基本上已经失去悬念。

  刘备已经没有任何翻盘的可能性,蜀汉大势已去,以及开始亡国倒计时,就看前线的刘备收到消息后,选择何去何从。

  ......

  白帝城

  “杀啊~~~”

  四十万魏军还在猛攻白帝城,昼夜不停,守城的蜀军肉眼可见地疲惫。

  “陛下,丞相从成都来了。”

  “嗯?”刘备一愣,“孔明怎么来了?人呢?”

  “回陛下,丞相邀您到城内一叙。”

  “知道了。”刘备答应一声,转身离开城头。

  来到城内后,刘备一眼就看到诸葛亮,不由问道:“孔明,你怎么从成都来到前线?”

  “陛下,借一步说话。”

  诸葛亮脸色沉重,刘备顿生不妙之感。

  来到无人处之后,刘备向诸葛亮投去询问眼神。

  “陛下,六万魏军杀入蜀中,成都已经丢了...”.

第264章 桃园之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成都丢了...”

  听到诸葛亮之言,刘备神色一阵恍惚,脚下不由趔趄,差点摔倒在地。

  “陛下!”诸葛亮连忙搀扶,“陛下没事儿吧。”

  “没事...没事儿!”刘备摆摆手,自行稳住身子。

  诸葛亮见状这才松手,紧接着说道:“料想魏军不久之后,肯定会从成都杀来白帝城,前后夹击咱们。”

  “眼下该何去何从,还请陛下定夺!”

  投降?宁死不降?或者跑路?

  在诸葛亮看来,刘备大概率会选择跑路。

  毕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保住性命才能保留可能性。

  何况从徐州开始,刘备一直都没少跑路。

  刘备作为一个幽州人,硬是从大汉的最北方开始,颠沛流离,如今跑到西南部的蜀中,足迹贯穿大江南北,继续选择跑路也不奇怪。

  但这次刘备没有开口扬言跑路,而是陷入长久沉默,久久无言。

  半晌后,刘备反问道:“孔明,你才智过人,你说咱们眼下该如何行事?”

  “陛下,早走为妙。”诸葛亮不假思索。

  “走?”刘备惨然一笑,“往哪走啊?”

  “在徐州败了可以跑荆州,在荆州败了可以跑益州,在益州败了...天下之大,却无我容身之地啊!”

  “大汉十三州,现如今尽入曹贼之手。”刘备愤懑道:“既然魏军从南边杀入蜀中,显然交州也已经归附伪朝,我还能去哪?难不成要远遁海外荒岛?”

  “这...”诸葛亮闻言无言以对。

  刚才光想着跑路的问题,却没仔细想过该往哪里跑路。

  蓦然回首,发现当下连一个跑路的地方都没有。

  “陛下,先走再说吧,总比留在这里坐以待毙强啊。”诸葛亮再度开口。

  确实没有什么太好的逃亡目标,但留在原地更加完蛋。

  眼下哪怕如同无头苍蝇乱撞,也远比留在原地好得多。

  “孔明,你看我。”刘备指着自己。

  诸葛亮不明所以,目光看向刘备。

  蓦然,诸葛亮心有所悟。

上一篇:风流皇太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