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魏世子,开局定亲孙尚香 第347章

作者:老骥卧槽

  古代民告官,别管你有理没理,进门先吃一顿杀威棒,然后再说事儿。

  一般情况下而言,杀威棒足以令人望而却步。

  受到些欺负,再三权衡估计还是会选择忍耐。

  毕竟杀威棒挨下去,要在床上躺好几个月。

  几个月不能劳作,而且还无法得到妥善的医治,基本上死定了,还会拖累整个家庭完蛋。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没有百姓原因去衙门申冤。

  这片土地上的百姓,对于衙门有一种发自骨髓的天然畏惧。

  宁愿自身吃点小亏,也会选择尽可能不去‘麻烦’衙门,毕竟衙门里的人会很不耐烦。

  普法的重要性不亚于普及教育,出一本民法典算是一举两得。

  “同理,手持医书者去医院看病,能够得到折扣方面的优惠。”

  “手持农书者,遇到农事上的难题,可以找农家弟子求助。”

  “反之,若无医书、农书、法书,则不能享受这些福利待遇。”

  曹冲也是手段尽出,利用各种惠民政策,尽可能让百姓持有这三本书籍,千万别不当回事儿,更不能贩卖,甚至拿去烧火和擦屁股。

  “如此,世家以至于儒家,就不会干涉百姓们拥有书籍。”周不疑开口道:“百姓们为了学习到各种技能,也会对书籍展现出求知欲。”

  “殿下,臣建议四书五经的发放还是缓一缓为好。”周不疑出言建议。

  “确实要缓一缓。”曹冲微微颔首,但紧接着话锋一转,道:“但绝对不能停止。”

  “?”众人面露疑惑,没明白曹冲的意思。

  眼下发放四书五经的策略,显然已经被世家之人化解,继续发下去也没有用处。

  “这次不直接免费发,而是有选择性发放。”曹冲吩咐道:“墨家放出消息,若有心需要四书五经,可以前来领取。”

  “啊?”毌丘兴吃惊道:“殿下不可啊!如此一来,那些刁民肯定会本着占便宜的心思,领到书籍后转手倒卖掉。”

  “那就不发给他们。”曹冲继续道:“这次发放的目标人群,重点放在寒门学子身上。”

  “这些人都是识货之人,他们需要书籍,得到后肯定不会倒卖,完全可以放心。”

  “至于如何分辨对方是寒门还是普通百姓,两点即可。”曹冲伸出两根手指,继续道:“其一,前来申请者出示户籍,由校事府调查其家庭背景。”

  “其二,申请书籍者必须识字,确保对方至少能看懂。”

  “通过家庭条件和自身学识,就能遴选出谁是寒门学子,谁是卖书百姓。”

  寒门听起来很穷酸,但实则跟百姓完全不同。

  ·· ·求鲜花· ·

  寒门,至少全部都是脱产者。

  小有资产,不用自己下地干活,这种人才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去读书学习。

  再加上识字的门槛,就能把占便宜的刁民全部排除在外。

  当然,若有刁民有毅力为此去主动识字,就是为了领书倒卖,曹冲也乐见其成,至少算是变相达到目的了。

  安排好一切之后,众人也就各自散去,着手实施曹冲安排的各项工作。

  一时间,曹冲再次清闲起来。

  不过清闲只是暂时的,片刻后就有侍者来报。

  “启禀殿下,近来又有多家学派求见,此前殿下没空,属下便把他们安排在馆驿,今日殿下要不要见一下?”

  前段时间捣鼓炸药,很长一段时间都没在太学。

  天下间一直有人前来太学投奔,妄图恢复各家学派,这段时间也积攒了不少人。

  “行,让他们统一过来吧。”曹冲正好得闲,见一见这些人也无妨。

  不过对于前来之人,曹冲并没有报太大期待。

  毕竟诸子百家之中,为首几个重要的已经出现,剩下的貌似没有太重量级的存在。

  不多时,一拨人率先而来。

  “名家东方谈,叩见太子殿下。”

  “免礼,坐。”曹冲饶有兴致问道:“姓东方,祖上可有人杰?”

  “家祖东方朔。”

  “哦~”曹冲微微颔首。

  确实算是个名人,不过东方朔也不是什么大人物,在大汉连爵位都没混上,只不过后世名气大。

  就当下而言,这位东方谈最多算是个寒门而已,称不上什么名门之后,毕竟东方朔本人都够不上名门的门槛,汉武帝不过将其视作俳优。

  ....

  “名家啊...逞口舌之利,孤该如何任用尔等呢?”曹冲笑眯眯发问。

  名家,通俗讲就是辩论家。

  这个学派在百家争鸣期间,可谓是大放异彩。

  但在秦皇一统之后,便迅速销声匿迹,尤其在汉武独尊儒术后,几乎可以说灭亡了。

  不管是版图的大一统,还是学术的大一统,对于名家都是灭绝性的打击。

  辩论嘛,都统一了还辩论个毛线?

  而且这个学派也确实没啥核心思想,以及扎实的学派主张。

  比较著名的就是“白马非马”的典故,但最终还是让墨子驳倒了。

  这个学派的出现,饶是聪明如曹冲,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安排。

  难道就白养着?

  丢在太学里边,让名家加入儒、法、道三家的骂战?

  这倒也是个不错的想法,想来有名家抬杠,其他三家的学术肯定会进步。

  鲶鱼效应,让名家逼着三家不断进步。

  就在曹冲思考的时候,东方谈想了下开口,道:

  “殿下,我等除了擅长辩论之后,对于刑名之道也很擅长。”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期间,我等名家以诉讼求生。”

  简而言之,当律师,帮人打官司。

  曹冲闻言顿时眼睛一亮,“不错不错,看来还是有些用处。”

  “既然你说名家擅长诉讼,那孤就交给你们一个任务。”

  “还请殿下吩咐。”东方谈面露喜色。

  “由你们担任官方讼者。”曹冲吩咐道:“日后只要出现案件,就由你们帮百姓们打官司,竭尽所能去帮百姓脱罪,做无罪辩护。”

  “啊?”东方谈有些傻眼,试探道:“敢问殿下此举用意何在?”

  “找漏洞!”曹冲沉声道:“眼下律法肯定有不健全的地方,你们存在的意义就是跟法家对着干,找到大魏律法中的漏洞。”

  有这么一群人存在,大魏律法中的漏洞,肯定会一一暴露出来。

  法家自然不会视而不见,届时在名家的逼迫下,法家就会补全漏洞,继而达到完善法律的目的。

  同时,有这群名家在,百姓们在打官司时,就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民法典给百姓们打官司的底气,而名家就是百姓打官司的胜算所在。

  有这两样在,百姓们日后才敢消除对衙门的恐惧。

  遇到不公正的对待,才能挺直腰杆走入衙门报官,如此就能减少民间的冤案冤屈。

  百姓们的不满,也会第一时间发泄出来,不会随之时间推移,而对社会产生愤世嫉俗心态。

  毕竟,当民间大部分百姓对国家有怨气,并且一直处于敢怒不敢言的状态下,那就相当于一个不断积蓄势能的火山,指不定哪天就会轰然喷发。

  而真到了那天,其实就是亡国的那天。

  平日里把不满及时发泄出来,就不会积攒怨气,百姓自然会对大魏愈发满意。

  “殿下放心,名家定然会让法家那些酷吏跳脚。”东方谈信心十足。

  “即日起,太学就有名家一席之地!”乙.

第277章 杂、阴阳、堪舆、术数、纵横、小说家!

  诸子百家不养闲人,果然没有完全无用的学说。

  本来还在发愁名家能有什么用处,这下就有了大用处。

  名家放在太学,能够‘督促’儒法道三家的进步。

  放在外边,都是一等一的优秀律师,可以鞭策司法进步,帮老百姓申冤。

  “下一个。”曹冲朝外边招呼道。

  安排好名家众人,曹冲示意对方退下,让下一家来表现才艺。

  “阴阳家邹缉,叩见太子殿下。”

  曹冲一挑眉毛,问道:“邹子后人?”

  “正是。”邹缉点头承认。

  邹衍,阴阳家创始人,被尊称为邹子。

  阴阳家在先秦时期名气很大,也是第一梯队的学派。

  但实用价值...曹冲仔细想了下,发现还不如名家。

  阴阳家的学说,提倡五德终始之说,对于封建王朝影响很大。

  五德指五行的属性,即土德、木德、金德、水德、火德。

  按阴阳家的说法,宇宙万物与五行对应,各具其德,而天道的运行,人世的变迁,王朝的更替等,则是五德转移的结果。

  用很概念化的东西,来解释王朝更迭的原因。

  前朝之所以灭亡,乃是因为“失德”。

  而新朝能够建立,则是五德更迭。

  这种带有玄幻色彩的说法,无疑更王朝血腥更迭,披上一层华丽的外衣,故而历朝历代都会承认五德之说。

  并且新王朝建立后,都会给自家找一个对应的‘德’,以此来为王朝建立提供正统性。

  大魏同样不例外,水德,故而尚玄,

  汉室有炎汉之称,刘邦是赤帝子嘛,尚火。

  大魏灭掉汉室,水灭火,就是这么个意思。

  “说说看,你们阴阳家能给大魏带来什么?”

  名家曹冲还能想到点用处,但阴阳家是真想不出来,只能让其毛遂自荐。

  “启禀殿下,按照五德之说,大魏不该是水德,应该是土德才对。”邹缉一上来就是王炸。

  “呵呵。”曹冲笑道:“大魏对应什么德行,可是诸位大臣合伙商量出来的,你这一下子可是把所有人都得罪死了。”

  “错了21就是错了。”邹缉坚持道。

  这是他的立身之本,自然要坚持,只有说服曹冲,阴阳家才能在大魏混口饭吃。

  “那你说说看。”曹冲颔首示意。

  “回殿下,汉室与大魏之间,乃是和平禅让的方式进行更迭。”邹缉一针见血道:“私以为,应该用五行相生的关系阐述,而非五行相克。”

  “有点意思。”曹冲连连点头。

  大魏灭掉汉室,虽然大家都知道是篡位,但至少在明面上,举行了三让三辞,最终刘协禅位给曹操。

  倘若大魏用暴力推翻汉室,那自然水灭火。

上一篇:风流皇太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