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魏世子,开局定亲孙尚香 第42章

作者:老骥卧槽

  眼下曹操除掉乌桓这个祸患,百姓们是切切实实都受到好处,日后不用再担惊受怕。

  游街一圈,曹操这才回到司空府邸。

  “恭候主公得胜凯旋!”

  “哈哈哈~”曹操面带笑容,双手下压道:“都坐,都坐!”

  “谢主公。”

  “此番北征乌桓取胜,全赖诸君用功,现在开始论功行赏。”曹操大手一挥道:“荀彧、荀攸、程昱、贾诩...”

  曹操率先赏赐了五谋其四,这让众人大为不解,他们四个可是极力劝说曹操出征之人。

  “主公何故封赏我等?”荀彧不解发问。

  “此番北征乌桓确实凶险,若无麟儿屡屡化险为夷,此战危矣!”

  曹操提起曹冲便一脸欢喜之色,这句话无疑更是肯定了曹冲的功绩。

  “确实。”郭嘉接话道:“出征前咱们想的太简单,一路上麻烦不断,若无冲公子,此战胜负还在两可之间。”

  “是啊。”曹操感慨道:“所以你们四个的劝阻是对的,若以后还有类似之事,一定要继续劝阻,不能任由我一意孤行,明白吗?”

  “喏。”四人连忙领命,心中对曹操愈发信服。

  “奉孝力主出征...”

  “主公,属下就免了。”郭嘉连忙推辞道:“属下懒散惯了,不宜担当重任,军师祭酒刚好。”

  “这...也罢。”曹操稍加思忖便答应下来。

  不是郭嘉不要高官厚禄,而是他不适合继续升官,更不适合管理具体政务。

  无他,因为郭嘉已经掌管校事府,这个机构的隐形权力很大。

  倘若明面上的官职也高升,暗地里还掌握着校事府,未免有些不太合适。

  郭嘉不想犯忌讳,一个军师祭酒外加校事府,刚好合适。

  曹操也考虑到这一点,便没有坚持,不过还是给郭嘉加了食邑,在爵位方面补偿一二。

  “麟儿此番立下大功,你们说该如何封赏?”曹操看向群臣问道。

  “主公。”曹纯第一个起身,“冲公子研制马具三件套,此乃骑兵利器也!可以让虎豹骑纵横天下无敌手,绝对是第一功!”

  三件套对骑兵帮助巨大,尤其曹冲还挂着副统领的职位,眼下曹冲不在,曹纯自然要起身为副手请功。

  郭嘉紧接着起身,“提纯海水之术,解大军饮水之急,此为二功也!”

  程昱想了下,提醒道:“临阵不惧,指挥若定,启用张辽将军大获全胜,此为第三功也!”

  “嗯!”曹操连连点头,不断抚须,脸上的笑容都没停过,“那就...”

  “主公。”许褚突然插话道:“还有医术。”

  “对对对!”曹操直拍大腿,“麟儿立功太多,我险些忘记,多亏仲康提醒。”

  荀彧等没随军出征之人,闻言脸上全是惊讶,没想到曹冲立下这么大一串功劳。

  反观曹丕的脸色就差劲儿到了极点,曹冲越出风头他越不安。

  “封侯吧!”曹操拍板道:“他年纪小不适宜担任官职,给他封个列侯便是。”

  “主公打算将何处作为冲公子封地?”下边有人问道。

  “嗯...”曹操稍加思索,道:“就邺城,封一个邺侯。”

  “嘶...”

  群臣全都心中狂震,没想到曹操对曹冲如此看重。

  封侯不可怕,若封在其他地方,哪怕是最高级别的县侯,众人也不足以震惊,毕竟曹冲立下这么多功劳,一个县侯并不过分。

  但邺侯不同啊!

  明眼人都没看出,曹操从许都搬迁来邺城,这是打算以邺城为核心呢。

  在没有明确立下嗣子的情况下,诸公子之中出现一个邺侯,是不是一种暗示呢?

  曹丕低着脑袋,死死攥紧双拳,指甲陷入肉中都不自知,显然内心愤怒到了极点。

  ‘我才是长子!!!我都没有封侯,凭什么他能封侯?还是邺侯?!’曹丕心中咆哮。

  “咳咳。”曹操轻咳一声,群臣立即安静下来。

  “北方已定,没有后顾之忧,下一步就该考虑南下之事。”曹操朗声道:“我意,明年征讨荆州,这个冬天你们多多准备。”

  今年出征肯定是不行,别的不说,大军起码要休息一下,打仗最忌讳连轴转。

  不如休整一番,待到来年春暖花开时,再马踏长江战荆州。

  历史上的赤壁之战,很快就要来临了!

  “若无事,那就散了吧。”曹操说着打算起身。

  这时郭嘉突然开口道:“主公且慢,还有一人未曾封赏。”

  “谁?”曹操不由疑惑,思来想去也没谁啊。

  “自然是本次出征的统帅,也就是主公您啊。”郭嘉笑道:“主公赏赐三军,为何独独遗忘自身呢?”

  “扫荡北境,永绝边患,日后边关再无蛮夷叩边。”郭嘉拱手道:“如此大功,应当上表天子才对。”

  “可主公已经位列三公了。”荀彧蹙眉道:“没办法继续加官晋爵。”

  官职位列三公,曹操也早就是列侯,对于正常臣子而言,这已经到头了。

  “主公总领国事,应当废三公而改丞相。”程昱起身说道:“如此,主公行事也名正言顺。”

  “丞相已经多年不设...”荀彧似乎比较抵触。

  “此言差矣。”程昱摇头道:“总不能打了胜仗没封赏吧?那日后还有谁愿意为汉室效力呢?”

  “好了。”曹操适时开口道:“此事再议。”

  议事散去,曹操溜溜达达来到后宅。

  “良人回来了。”等候多时的卞夫人迎上来。

  “哼!”曹操没给卞夫人好脸色,“你生的好儿子!扬言与我不复父子。”

  “良人息怒。”卞夫人苦恼道:“黄须儿什么性子,您还能不知道?他就是个没脑子,良人何必置气?”

  卞夫人也没辩解,而是选择摆事实。

  曹彰天生没脑子,这玩意只能埋怨爹妈没给他脑子,而爹妈就是曹操和卞夫人。

  怪来怪去,曹操发现怪到自己身上,顿时觉得无趣,也就没那么大火气。

  卞夫人跟随曹操多年,能混到代理正妻的位置,早已摸清楚曹操的脾气秉性。

  “良人放心,日后妾身定然好好管教。”

  “得了。”曹操摆手道:“我都管不住,更别说你,随他去吧。”

  “对了,有件事情要跟良人说下。”

  “什么?”曹操本打算去找环夫人,闻言停下脚步发问。

  “是关于昭姬的婚事。”

  “昭姬的婚事怎么了?”曹操蹙眉道:“没有合适的人家?还是说没人愿意娶?”

  .... ......... 0

  想到蔡琰流落草原的经历,曹操担心没人家要蔡琰。

  “倒不是没人愿意,陈留人董祀是个才子,一表人才,我说媒之后他也愿意迎娶昭姬。”

  卞夫人说着露出苦恼之色,“可惜昭姬不听我的,明明答应见一面,事到临头却反悔离开,搞得妾身很是难堪。”

  “去哪了?”曹操不禁追问。

  “去找人家嫂子了。”卞夫人说着赌气转身。

  曹操闻言一愣,见状随即明白过来,肯定是去找丁夫人。

  “唉~”曹操拉着卞夫人,宽慰道:“我对丁氏有愧,这些年苦了你,日后定然给你一个交代。”

  因为曹昂的事情,虽然丁夫人提出离婚,但曹操最终没答应,名分依旧留给了丁夫人。

  而对于卞夫人,曹操这些年总体而言,还是非常满意,要不然也不会让她代理后宅事务。

  但给不了卞夫人名分,曹操心里感觉也是有些亏欠。

  “妾身倒是无所谓,可昭姬跑丁氏那边,妾身便无计可施。”卞夫人抱怨道:“明明是给她说亲,弄得我好像在害她似的。”

  “行了,我这就派人把昭姬喊回来。”曹操来到房间坐下,“那个董祀呢?正好让我见见,昭姬的婚事不能马虎。”

  “良人。”卞夫人来到曹操身边,帮着敲打肩膀,道:“依妾身之见,昭姬八成是不想嫁人,要不算了吧?”

  卞夫人这一手完全是欲擒故纵,免得让曹操怀疑她对亲事过于积极,从而生出什么疑惑。

  “那怎么行?”曹操当即道:“女大当嫁,难不成昭姬后半生孑然一身?等她年迈后又该依靠谁?”

  “再者说了,蔡师后继无人,昭姬若能多生几个儿子,到时候我便做主,过继给蔡家一个,延续蔡师的香火。”

  “昭姬若不嫁人,那不是让蔡师断子绝孙么。”

  “那还是良人亲自操持吧。”卞夫人话里带刺道:“您是兄长身份,妾身可不是嫂子身份,平白惹人家厌恶。”

  “行了。”曹操无奈道:“昭姬以前没见过你,抵触你也正常,这事儿我亲自跟昭姬说,之后你来操办便是。”

  曹操身份在这摆着,总不能亲自去当“媒婆”,只能委托卞夫人去操持。

仦 裞 羣 七 六 三 四 八 零 一 五 七

  说话间,董祀得到通知后立即赶来。

  一见面,曹操感觉长得不错,挺周正。

  而且简单聊了一下,发现此人也确实有些学问在身,并非那种只有容貌没有墨水的草包。

  “不错,不错。”曹操连连点头,“你先下去吧,等昭姬回来后你们尽早完婚。”

  “谢司空赐婚。”

  不仅能娶大儒蔡邕的女儿,还因此能成为曹丕身边的人,对于董祀这种小角色而言,不亚于天上掉馅饼。

  等到董祀离开后,曹操一脸赞赏道:“这个人不错,看来夫人是在用心挑选。”

  “瞧良人这话说的,您吩咐下来的事情,妾身敢不好好操办么。”卞夫人略带撒娇。

  “哈哈哈~”曹操不由大笑,“今晚就在你这里歇息。”

  卞夫人把曹操哄开心了,曹操也没去环夫人那边的心思。

  能以妾室的身份脱颖而出,成为代理正妻,卞夫人定有不俗的手腕和心计川.

第69章 孙尚香拜丁夫人为母,曹冲嫡子有望!

  谯县。

  “先生、夫人,快看我~~~”

  孙尚香手持袖剑,正在院中翩翩起舞。

  廊下两位美妇人闻言看去,脸上同时会心一笑。

  “这丫头真活泼。”蔡琰不禁感慨。

  “是啊。”丁夫人出言附和,“香儿来这段时间里,我感觉家里热闹许多呢。”

  为避免卞夫人“说媒”,蔡琰带着孙尚香离开邺城,直接来到丁夫人这边,一住就是好几个月时间。

  “嫂子若是喜欢,将香儿收为义女便是。”蔡琰出言建议。

  知道学生想争夺嗣子,蔡琰作为先生,自然要不留余力帮忙。

  要知道,丁夫人如今可还有正妻的名分。

  倘若曹冲能获得她的青睐,那从身份上来就,曹冲就有可能直接成为嫡子,优先级对于嫡子就是碾压存在。

  毕竟从当下的法理而言,妾室生的所有孩子,全都是正妻的儿子。

上一篇:风流皇太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