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魏世子,开局定亲孙尚香 第49章

作者:老骥卧槽

  当曹冲开始演示后,二人立即收起轻视,典满更是眼睛都不眨一下,因为他知道这是什么,他从曹冲的招式上,看到典韦用戟的影子。

  典满小时候经常看典韦习武,只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加之典满当时年幼,这些招式变得非常模糊,典满只能靠感觉自己练习。

  而今有曹冲百分百复刻、模仿,一下子就唤醒典满脑海深处的记忆,顿觉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不自觉跟着一起练习。

  等到典满能够自行演练后,曹冲这才停下来。

  “多谢公子!!”典满面露激动,对着曹冲下拜致谢。

  “本就是将军家学,何必言谢?快快请起。”

  扶起典满之后,曹冲又看向许仪,玩笑道:“令尊还在,我就不越俎代庖,日后每天清晨你们都可以来此,许褚将军每日都会在校场晨练,你二人可以趁机请教,想来许褚将军肯定不会拒绝。”

  曹冲没自大到要亲自教授二人,招式归招式,实战归实战,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何况二人成了自己的亲卫,日后也能天天来司空府,大可直接跟着许褚习武,何必舍近求远呢。

  “我的一百亲卫在张辽将军手中,你们稍后去找他提兵,日后就有你们二人统率。”曹冲笑道:“我被禁足一月,你们正好利用这段时间,跟一百陷阵营士卒接触、熟悉一下,避免日后生疏。”

  “喏。”二人抱拳领命。

  告别二人之后,曹冲随即返回后宅。

  另外一边。

  曹丕带着他的小团体,正在院子中聚会。

  除了四友之外,还有曹植、曹真、曹休三人。

  至于曹彰还在养伤,曹冲的两刀没杀死他,但也要了大半条命。

  尤其挨刀之后,曹彰跟着大军一起回来,路上一顿折腾险些身死。

  当然,少不了董祀这个新人,脑袋上绑着厚厚的绷带,紧坐于曹丕身边。

  不得不说,占据年龄以及长子身份的曹丕,就人脉方面有着巨大优势,这不是当下的曹冲能比的。

  但正因如此,蔡邕的那些门人弟子,对于曹冲而言无疑更加重要,能帮曹冲快速补上短板。

  众人聚在一起都没说话,曹冲已经被喊去曹操那边,他们此时全都在等待消息。

  不多时,一名下人匆匆而来。

  “公子,好消息!”

  “如何?”曹丕眼睛一亮,都忍不住从座位上起身。

  “曹冲被司空大人禁足一个月。”

  “哈哈哈~”曹丕闻言大喜过望,“好!这下曹冲别想翻起任何风浪!”

  “还是轻了。”董祀愤愤然,“不过禁足一个月,正好赶到成亲的日子,这桩婚事曹冲没机会破坏了。”

  “等我成了他师丈,就找他讨回场子。”董祀脸上露出一抹狰狞,成亲后定然要逼迫蔡琰,让曹冲来给他赔礼道歉,磕头认罪。

  “恭喜董兄,婚事万无一失。”曹丕笑着拱手。

  “恭喜董兄。”众人也很给面子,纷纷举杯祝贺董祀。

  随着曹冲禁足一月的消息传出,曹丕这边彻底放下警惕之心,哪怕是最为谨慎的司马懿,同样没有起任何疑心。

  而这也正是曹冲想要达成的效果,要不然曹冲何必主动要求禁足一月呢?要的就是一个迷惑敌人的效果。

  曹丕等人放下戒心之后,便没再继续讨论这件事,好似已经盖棺定论,开始举杯饮酒庆祝,气氛一团和气。

  “好,咱们继续饮酒。”曹丕脸上重新浮现笑容。

  再过一月就能享受胜利果实,将蔡邕门人子弟收入麾下。

  而死对头曹冲还处在禁足状态,基本上确定稳赢局面,曹丕如何能不开心呢?

  ...

  后宅。

  曹冲平躺在榻上,孙尚香小心翼翼解开扣子,将曹冲的衣服一层层脱去。

  等到曹冲的上身露出时,孙尚香一眼就看到,肋下一道长长的伤疤。

  刺客的一刀称不上致命,但留下疤痕也是在所难免之事。

  孙尚香咬着嘴唇,伸出玉指轻抚疤痕,一脸心疼道:“很疼吧?”

  “嗯。”曹冲双手抱着后脑,回忆道:“确实很疼,不过拼命的时候就没感觉。”

  “你没见不疑背上的伤口呢,背上一个大豁口,脊柱都快裸露出来。”曹冲唏嘘道:“若非不疑拼死,刀子就会砍在我身上,少说也(afee)是开膛破肚,必死无疑。”

  “该死!”孙尚香气愤不已,“以大欺小,真有脸下手。”

  “此事你心中有数就好,莫要告诉阿母和先生,免得让她们跟着担心。”曹冲叮嘱道。

  “嗯。”孙尚香轻轻点头。

  眼见衣服都被解开,曹冲索性脱掉,作势要脱裤子。

  “你干嘛!”孙尚香见状蹦跶起来,大为羞赧。

  “睡觉呗。”曹冲逗弄道:“要不要一起啊?提前体验一下洞房花烛夜。”

  “呸~”孙尚香啐道:“登徒子,早就知道你不是好人,第一次见面就对人家...”

  “怎么不说了?”曹冲揶揄道。

  “睡你的吧。”孙尚香丢下一句话,逃似的离开。

  曹冲看着孙尚香离去的背影,不由莞尔一笑,感慨回家的感觉真好,然后闭上眼睛,不消片刻便陷入沉睡。

  长途跋涉归来,哪怕每日行军不远,对于少年体弱的曹冲也是不小负荷,而且军中条件很差劲,哪里有家里的床榻舒服呢。

  然而就在曹冲入睡后,房门被轻轻推开,孙尚香去而复返,蹑手蹑脚来到床边坐下。

  看着睡得香甜的曹冲,孙尚香不由也露出笑容,脸上霎时露出两个梨涡,娇俏可人。

  ......

  西凉。

  “曹操北征乌桓,大胜而归...”

  马腾看着手中送来的军报,显得非常动容。

  曹操得胜归来之后,这则消息如同插上翅膀,飞向天下各地。

  纵横中原,吞并河北,北征塞外...

  此一役过后,当下曹操的威势,全然超过当初的袁绍,并且超出的还不是一星半点。

  当初的袁绍不过坐拥冀、青、幽、并四州。

  反观当下的曹操,除了河北四州外,还拥有中原的豫州、兖州、徐州、司隶,外加淮南、南阳。

  在西北地区,关中包括西凉之地,大大小小的军阀在名义上,也全都对曹操表示臣服。

  若不考虑西北的实际控制问题,完全可以说曹操已经统一北方,并且将草原上的问题都解决掉。

  随着曹操一步步壮大,天下其余诸侯的压力也再度增大。

  例如当下的马腾,听闻曹操北征灭掉乌桓后,就感觉一阵心惊肉跳,心中萌生归顺的念头。

  不是当下这种名义上的归顺,而是彻彻底底的那种归顺。

  生出这种想法并不奇怪,一来是曹操势头太猛,俨然有一统天下的趋势,早些投降定然能得到重视。

  其次是马腾的年纪不小,跟曹操差不多年纪。

  看着曹操如日中天,而马腾连眼前的韩遂都奈何不得,迟迟无法一统西凉,雄心壮志自然随着时间慢慢消磨。

  差距太大,眼看着曹操就要一统天下,而马腾一统西凉都费劲。

  这还玩个锤子,不如早早投降安度晚年。

  作为西北第一个归顺之人,曹操哪怕是千金买马骨,也定然会给予马腾极高的礼遇。

  “来人呐,去把孟起他们几个都喊来。”马腾好似下定决心。

  “喏。”

  不多时,马超、马铁、马休以及马云禄,兄妹四人外加一个马岱,五人纷纷赶来。

  马腾示意让小辈们坐下,开口说出心中的打算,道:“我有意归顺曹操,你们意下如何?”

  “父亲此言何意?咱们不是已经对朝廷称臣了么。”马超面露不解,没反应过来马腾的意思。

  “不是名义上的归顺,我打算真心归顺,举家去往邺城。”马腾解释道:“如今曹操势不可挡,天下虽未一统,但不出意外就是曹操问鼎。”

  “我已年过半百,连一个西凉都要跟韩遂共分,争霸无望,不如入朝颐养天年。”

  “早日归顺早安稳,趁着目前投降还值钱,换取一定的官职、爵位,确保日子过得舒坦些。”

  “父亲不可!”马超闻言大惊失色,“基业岂能拱手让人?”

  与马腾截然相反,马超可以称得上是“野心勃勃”之辈。

  其实很正常,马超正值壮年,便在西凉闯出偌大威名,世人称呼为“锦马超”、“天将军”,风头一时无两。

  在马超的视角中,未来还有无限可能,投降对他而言绝无可能。

  “不投降曹操,日后曹操来袭你能挡住?”马腾不禁反问。

  “孩儿愿为父亲抗敌!”马超掷地有声道。

  “呵呵。”马腾摇头失笑,“这些年来,咱们跟韩遂也交手不少,你领军连韩遂都无法奈何,何况曹操乎?”

  “你若能一统西凉,为父或许还有些念想,可惜啊...”

  马超脸色青一阵、红一阵,可又无法反驳马腾之言。

  连一个韩遂都无法拿下,现在说能打得过曹操?那不是扯淡么。

  别说马腾不信,其实马超自己都不信。

  但就这么投降,马超实属心有不甘。

  “好了。”马腾将话题扯回来,道:“我意已决,举家去往邺城,归顺曹操,你们不必多言,收拾一下准备启程吧。”

  马超心思急转,抱拳道:“父亲,咱们直接离开不妥,这样无疑会便宜了韩遂。”

  “没人主持大局,韩遂会立马吞并西凉。”

  “韩遂狗贼乃是咱们的仇人,绝不能如此便宜他!”马超义愤填膺道。

  马腾和韩遂有杀妻之仇,马超的亲妈就死在韩遂手中。

  “那孟起的意思呢?”马腾不由问道。

  “父亲你们先去邺城,孩儿统兵留在西凉。”马超快速道:“如此既能抵御韩遂,孩儿统兵在外,父亲在邺城说话也能有些底气,曹操自然会更加礼遇父亲。”

  “待到日后曹操有意西凉,率军前来攻打,孩儿带着大军再度归附也不迟。”

  马腾闻言陷入思索,随后连连点头,“孟起之言也有道理,那便依你之计。”

  举家去往邺城是诚意,留马超统兵在外是底气,确实是个好办法,两全其美。

  马腾尚且不清楚,让马超统兵留在西凉,正是他的取死之道,日后马超将会送给马腾一份大礼——夷三族!.

第74章 新年大宴,与甄宓第一次亲密接触

  江东。

  随着年关即将来临,江东从江夏撤兵,战事告一段落。

  关于此战的结果,自然是江东方面获胜。

  但是吧...江夏并未能顺利打下来。

  虽然战役取胜,但没达到攻城掠地的目的。

  就结果而言,对于江东无疑是失败的。

  “兄长、张公。”孙权将手中军报递出,“曹操北征乌桓成功,一战灭掉乌桓,俘虏二十万之众,斩获无数牛羊牲畜。”

  周瑜、张昭二人接过军报,先后浏览一番,看完心里都是沉甸甸。

  “曹操扫除后顾之忧,日后就要着眼南边...”张昭忧心忡忡道:“主公,此事对于咱们而言,并非一件好事。”

上一篇:风流皇太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