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魏世子,开局定亲孙尚香 第6章

作者:老骥卧槽

  作为使者,既然是前去联姻,自然有做主能力拍板。

  偏偏曹冲挑的人选太过特殊,使者并没有这个权力做主。

  但在曹操的威势下,只能硬着头皮答应。

  倘若嫁一位宗室之女,使者完全不慌,可若是孙坚嫡女,孙权的妹妹,这就不是他能决定的事情。

  “主公,事情就是如此,属下擅自应下此事,还请您降罪。”

  孙权闻言不动声色,“怎么搞的?明明是嫁堂兄之女,怎么牵扯到香儿身上。”

  使者面露苦笑,拱手道:“主公恕罪,说来臣也感到奇怪,那位冲公子不仅知晓小姐的存在,还直接道破小姐闺名,更是指名道姓要娶小姐。”

  众人面面相觑,想不通为何孙尚香如此“出名”,名声都传到河北那边。

  孙家小姐虽然漂亮,但毕竟年纪尚幼,还不至于艳名远播。

  可偏偏事情就这么发生,并且还被曹操的爱子相中,要求直接嫁到河北。

  孙权听完使者的讲述后,并未表示什么,反而开始思索联姻之事的利弊。

  虽然孙权很疼爱这位小妹,但在国家大事面前,没什么是不能被牺牲的。

  就如同历史上,到了必要时候,孙权甚至可以把孙尚香,直接嫁给接近五十岁的刘备。

  究竟嫁不嫁,其实就看值不值,已经与宠爱没有什么关系。

  因为从根源上,江东就是奔着政治联姻而去,只不过嫁人的女子被曹冲更换。

  既然是政治联姻,那就没什么好说,一切都要为政治服务,为利益让步。

  若曹冲没有挑选,那么出于爱护妹妹,孙权自然会紧着宗室之女牺牲。

  可既然曹冲点名道姓,并表示非孙尚香不可,那就只能把孙尚香推到前台。

  “兄长以为如何?”孙权没有擅自决定,而是看向一名英俊男子,正是周瑜周公瑾无疑。

  “小妹远嫁北方,于感情上而言定然不舍。”周瑜缓缓开口,“可若是拒绝曹操,无疑会得罪这位最强诸侯,对江东没有任何好处。”

  “如今咱们需要时间。”周瑜沉声道:“只有拿下荆州,才能全据长江,以大江作为天堑,抵御北方曹操南下进攻。”

  “在此之前,绝对不能得罪曹操,惹得这位对江东起念头。”

  周瑜虽然没有直言,但说已经说得很明白。

  一,得罪不起曹操。

  二,江东需要时间发育。

  最终得出结论:孙尚香只能嫁过去。

  孙权听完之后看向使者,“曹操的这位公子年龄、容貌如何?”

  显然,孙权完全认可周瑜之言,开始打探曹冲的情况。

  “回主公,年龄与小姐相仿,容貌俊朗,并且聪慧绝伦,极为得曹操喜爱。”使者说道:“大象就是被此子称量出来,并且曹操当着众人就说:有此子在,他便后继有人。”

  “以属下愚见,曹操似有传位这位公子之意。”

  孙权眉毛一挑,下意识看向周瑜,周瑜也正好看过来。

  本以为要牺牲一个妹妹,若是曹冲有机会成为嗣子,那到底谁赚谁赔,那可就真不好说了。

  要知道,曹操的年纪可不小了哟。

  日后真是曹冲上位,那么孙尚香吹枕边风就有左右局势的可能性。

  而且就目前来看,曹操问鼎的机会显然最大。

  大汉十三州版图,如今七州已经打上“曹”字烙印。

  最后真是姓曹的得天下,那也是姓孙的母仪天下,不失为孙家的一条退路。

  “既然年纪相仿,外表不差,嫁给曹司空的儿子,也不失为一桩好姻缘。”张昭抚须开口。

  这下基本上就算板上钉钉,孙权不反对,周瑜、张昭文武领袖同意,联姻这件事情已经定下。

  时下孙权还称不上大权在握,文臣拜张昭,武将跪周瑜,孙十万想要一言九鼎,还得熬上一些年头才行。

  “既如此,那婚事就定下吧。”孙权最终说道:“趁着这段时间,咱们也要抓紧对荆州用兵,真等到曹操南下一切都晚了。”

  时下曹操的威势太猛,谁被盯上都不好受,都想在曹操威胁到自身前,尽可能去扩张版图、提升实力,日后好面对曹操的兵锋。

  孙权话锋一转,又道:“不过小妹年纪尚小,或许咱们可以此为由,拖延一段时间也未尝不可,之后看情况再说。”

  周瑜、张昭对视一眼,同时点头,同意孙权的拖延计策。

  孙权此举既想联姻讨好曹操,又不想立即付出代价,想着先给一张空头支票,看最终有没有糊弄过去的机会.

第11章 曹冲算计曹操!能否成功?

  “恨不能有仓舒之智!”

  蔡琰看着眼前的少年,眼睛里的神色非常复杂。

  曹冲跟着蔡琰学习一些时日,终于意识到曹冲到底有多妖孽。

  “先生何出此言?”曹冲有些奇怪。

  “家父当年藏书四千卷,但都因战乱佚失。”蔡琰一脸惋惜,“我才智不济,只能记下四百卷的内容。”

  “如此多经典,只能留下一成,此乃天下文脉损失。”

  蔡邕、蔡琰都是爱书之人,因战乱而损失太多珍贵股本,蔡琰惋惜为何没有曹冲这种过目不忘的本领。

  其实过目不忘,蔡琰年轻时也能做到。

  但蔡琰所谓的“不忘”,也是有时间限制,随着时间推移,年纪变大,最终还是会忘掉大部分。

  而曹冲的不忘是真不忘,从生下来到现在,曹冲能回忆起所有事情,甚至可以涵盖到上辈子。

  对于自身的特殊能力,曹冲也只能理解为“天赋技能”。

  “仓舒。”

  “嗯?”

  “以后...你不用来了。”蔡琰情绪低落。

  “为何?”曹冲有些疑惑,“我才跟着先生学习没几天,学生感觉近来学到很多,非常充实。”

  蔡琰闻言苦笑,无奈道:“可我已没有东西再教给你了。”

  天资如此好的学生放在面前,最大的无奈就是自身学识有限,没用多长时间曹冲就把蔡琰掏干净。

  “呃...”曹冲尴尬地摸摸鼻子,试着道:“那要不我学慢点?”

  “仓舒何必在我这里浪费时间呢?”蔡琰微微摇头。

  “就当陪陪先生吧。”曹冲善意道:“您要是不缺我这个聊天的,那就当学生没说过。”

  “好。”蔡琰莞尔一笑,顺势答应下来。

  她的孩子与曹冲也差不多大小,有曹冲陪着她,确实可以缓解她的情绪。

  “我听闻兄长要远征乌桓?”蔡琰找了个话头闲聊。

  “没错。”曹冲点头承认,道:“到时候我也会去,可能无法来陪先生。”

  “啊?!”蔡琰睁大美眸,吃惊道:“兄长为何要带你去战场?你才多大点?”

  “先生莫要小看人,有志不在年高啊。”曹冲随即又道:“并非阿翁要领我去,而是我自己想去。”

  “仓舒可以说说原因么?”蔡琰表示不解,“你小小年纪读书就好,何必上战场冒险呢?”

  “自然是...为了继承家业啊。”曹冲无奈道:“老头子就嘴上卖乖,每天说什么‘麟儿’‘后继有人’之类。”

  “但行动上很诚实,仅限于嘴上说说而已,尚未想好让谁来继承家业。”

  既然都穿越托生为曹操的儿子了,说不想继承家业是假的,难不成真无动于衷,然后坐视曹丕上位?

  虽说安安稳稳也能捞一个藩王,可魏国的藩王...狗都不当。

  徒有王侯之名,乃侪于匹夫。

  简而言之,曹魏藩王徒有虚名,跟普通匹夫没差别。

  曹冲既然想争位,自然要尽力去表现。

  官渡之战时实在太小,才刚刚五岁,说破大天曹操也不会带他去战场,故而只能打打嘴炮,弄出来一个“十胜十败论”。

  但现在年纪渐长,加之曹冲知道征乌桓是必胜局,自然生出跟过去刷军功的念头。

  “仓舒原来是想当嗣子啊。”蔡琰恍然大悟,忍不住提醒道:“可你并非嫡长...虽然仓舒十分优秀,但难度仍旧会很大,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废长立幼,取乱知道。

  不信?看看袁绍以及袁家的下场。

  诚然,能举出很多并非嫡长上位的例子。

  但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嫡长继位依旧占据绝对主流。

  大到帝王将相,小到世俗百姓,无一例外都在遵循这个规则。

  想要打破世俗的潜规则,那就要做好被反噬的准备,以及拥有足够压倒一切的实力。

  “所以啊,我就更要随军出征了。”曹冲继续道:“要让阿翁以及群臣看到我的才能,认可我曹冲!”

  “那仓舒记得小心。”蔡琰先是叮嘱一句,又道:“然后得想办法说服兄长,毕竟你才十二岁,连束发的年纪都没到,上战场未免太早了些。”

  “尤其还有子脩的事情,你想随军出征的难度只会更大!”

  曹冲闻言心中一沉,蔡琰说得非常有道理。

  经历过一次丧子之痛,曹操心中恐怕会很抵触自己上战场,越对自己偏爱,就会愈发抵触这件事。

  “先生不必担心。”曹冲自信一笑,“我已想好计策,不怕阿翁不答应。”

  蔡琰看着眼前自信满满的小少年,美眸中不由流露出几分好奇.

第12章 英年早逝,郭嘉郭奉孝!

  司空府。

  今日曹冲起了个大早,在侍女小姐姐的服侍下完成洗漱,穿戴完毕后便匆匆离开房间。

  曹冲平日里都会很早起来,两世为人,岂能不知每日之计在于晨。

  当然睡得晚会例外,毕竟还是少年人,要充分保证睡眠。

  清晨早起,乃是为了锻炼身体。

  自打生下来,曹冲的身体就弱于平均水平线。

  或许是因为头脑太强,慧极必伤,曹冲甚至怀疑这是历史上“曹冲”早夭的原因。

  自然而然,曹冲对于锻炼不敢有丝毫怠慢,每日都会进行晨跑锻炼。

  多年坚持下来效果显著,身体已不会过分孱弱,不过也谈不上雄健。

  来到府上校场,曹冲围着开着跑圈,一直跑到大汗淋漓才停下,然后在校场慢走,以便放松身体。

  “冲公子锻炼呢。”

  瓮声瓮气的嗓音响起,曹冲不用看就知道是许褚。

  回身笑着打招呼,“许将军早上好,你不也来习武么。”

  许褚闻言咧嘴一笑,双手抓起地上的石锁就开始热身。

  曹冲看得暗暗咋舌,一个石锁估摸就跟自己一样重,许褚一口气撸两个都能面不改色,尤其这对他而言仅仅是热身。

  就像曹冲的脑力,许褚的力量也是天赋怪。

  虽然力量需要锻炼,但不可否认,一些人增长的上限会格外高,例如眼前的许褚,正常人根本别想达到他这个水平。

  等到热身结束后,许褚拿起双锤,自顾自在校场上舞动。

  曹冲并未离开,而是聚精会神观看许褚习武,这同样是每日例行,跑步结束后都会看许褚习武。

  待到结束之后,许褚不禁摇头,“这双锤就是用不好呢。”

  一般而言,许褚上战场也不用双锤做兵器。

上一篇:风流皇太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