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拿命教太子,皇帝求我别死 第193章

作者:李夏蝉

  正阳门。

  午时,洪钟的队伍已经准备出发。

  幸好秦尚书来的及时,他急忙找到洪钟,将陈策叮嘱的事事无巨细告知洪钟。

  洪钟惊愕的问道:“那小子去过潮河川?”

  秦紘摇头道:“不知道,总之纯简不会无的放矢。”

  陈策,字纯简,王越赐之。

  此时秦紘已经亲昵的开始用字称呼陈策,不免让洪钟有些意外,看来秦尚书对那小子是真的格外看重啊!

  洪钟道:“我知晓了,待本官到了潮河川再说吧。”

  秦紘叮嘱道:“你切记要将这些事记在心里。”

  洪钟笑道:“晓得了。”

  ……

  密云县衙。

  潮河川作为“燕京门户”、“京师锁钥”,这里是东出的隘口,也是走私的最佳地带。

  现在听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要来修缮潮河川,密云县令等地方权贵心中一万个不愿意。

  此时,县衙后堂一群权贵正在秘密商议。

  有权贵开口对密云县令道:“他们若来修缮潮河川口,你县衙切勿告知那边之具体情况,等其凿山,势必酿成事故,若如此,则可弹劾其罪……”

  (本章完)

第313章 就你陈策最聪明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四月的西南,淅淅沥沥下着小雨,缅甸宣慰司内。

  唐寅单独召见了莽纪岁,并且赏赐了他一笔金银、丝绸、茶叶,以及上千亩的封地,让他代表明廷赏赐给治下土民。

  莽纪岁只当唐寅是在拉拢自己,也没多想,依旧保持高傲。

  最初明朝改土归流,剥夺了他缅甸宣慰司主官的位置,他一直怀恨在心,不过等唐寅上任这么多天却依旧没有作为,活脱脱的像个傀儡,这才让莽纪岁放下心。

  实际他最开始就不该高看汉人的官吏的,土司内的情况如此复杂,他们的势力根深蒂固,又岂能是汉人能治理明白的?

  这不,这名明朝官吏现在认清了现实,得知谁才是缅甸宣慰司真正的王。

  莽纪岁虽然表面恭敬,但内心的傲慢已经快要跃然于纸上,对唐寅道:“唐大人以后安心配合下官的工作,下官保证唐大人在缅甸宣慰司平平安安。”

  唐寅笑着颔首,目送莽纪岁离去,唐寅脸上才浮现一抹阴霾。

  他淡漠的吩咐道:“去派人抓捕穹召和浪里两位大土司。”

  两名缅甸第二大势力的大土司很快被唐寅抓捕到宣慰司内。

  唐寅冷漠的道:“你们私下毁坏本官的屯田水利工程,莽纪岁大土司已经全部交代,你们可有话说?!”

  唐寅自然不会真的抓捕他们,按照老师陈策的交代,想要将缅甸的势力全部控制在手中,就必须要让对方狗咬狗。

  这些土司的智商平均都不高,这些计谋要放在明朝都上不得台面,任何一个州府级别的官吏都能看得出来唐寅在分化他们。

  当初唐寅来到这里也先入为主,不过经过陈策提点后他才知道,治理这些土司们,不必用明朝官场的思维去治理。

  这时候唐寅才幡然醒悟,这群蛮夷和大明的政治精英们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如此简单的离间计,他们却深信不疑。

  等唐寅将穹召、浪里两位大土司放出去后,他们已经对莽纪岁怀恨在心,又听闻明廷给莽纪岁赏赐一大批财富丝绸和田地后,更确信了莽纪岁将他们卖掉的事实。

  于是缅甸境内的三方势力平衡被打破,变成了莽纪岁大土司和另外两名大土司的斗争,唐寅则坐收渔翁之利。

  假以时日,等他们斗的你死我活的时候,就是唐寅收网的时候。

  这种事,急不得,只能等时间去消化。

  同样的情况还在王守仁、王务弼和祝允明等下辖地方上演,他们现在唯一的目的就是先将土司境内的人事任命权牢牢掌控在手里。

  等土司分崩离析后,他们才开始颁布一项项惠利土民的政策,一步步取得土民的信任。

  这些都是治理西南的大方针,目标确定好后,余下的就交给时间,成功治理西南将会水到渠成,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万事开头难,陈策将最难的一关给他们解决了。

  虽然王守仁四人在不同地方,但夜深人静的时候都在独自感慨,陈策虽不在这里,但却在千里之外影响着西南时局!

  他这种贡献,也不知道朝廷能不能知道,会不会知道?

  ……

  江西,临江府。

  傅瀚这些日子一直在上火,嘴上起了不少水泡。

  他这辈子起起伏伏,幼年家贫,从临江府一步步杀出来,科考中进士,翰林院,到礼部左郎中。

  距离吏部侍郎也仅一步之遥。

  却因唐寅案被摔的一落千丈,革职回乡。

  这些事他都不在乎,人生起起伏伏,他已过古稀之年,对这些事也看淡了,即便他最后知道是自己自负的儿子和另一名聪明绝顶的天才在博弈,儿子将自己当棋子去博弈。

  他也不在乎。

  他更在乎自己的儿子,傅瀚是老来得子,对两个儿子都很宠爱,尤其长子傅元。

  傅元智近如妖,绝顶聪明,虽然现在不做官了,但他们傅家在临江府依旧是第一首富。

  这一份诺大的家产都是自己长子傅元运营出来的。

  但最近傅元被做局了,对方是临江商会的副会长,十万匹布匹,一个月内要上贡给朝廷。

  这个难度实在太大了,周边的所有纺织机全部提前被对方收购,傅家想要再调纺织机,也需要最少半个月时间。

  半个月时间十万匹布,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自负的傅元接受不了这样的失败,当初在京师和陈策的竞争中失败了,傅元虽然生气,但最后他只能感慨自己技不如人。

  但现在他被人用这种方式官商勾结的做局,让他接受不了。

  看着长子日夜消瘦茶饭不思,甚至萌生死的念头,傅瀚怎能不上火,他现在一天十二个时辰都派人盯着傅元,就怕自己长子忽然会做什么傻事。

  “爹,从京师来的信,给大哥的。”

  二子傅完找到傅瀚,傅瀚一愣,急忙道:“信件给我!”

  他没有拆开看,他知道自己的长子一直都在等这封信,不用看傅瀚都知道这是谁寄来的。

  只有在京师那名将他击败的妖孽来信,才有可能给自家长子一丝希望!

  傅瀚颤抖的拿着信件推开了傅元的房门。

  傅元如同行尸走肉。

  “儿呀,失败了咱们从头再来便是。”

  这些话,傅瀚不知说了多少次,傅元一直无动于衷,整个人像是游魂一样。

  傅瀚叹口气,将信件拿出来,对傅元道:“京师那边的信件,寄给伱的。”

  听到这话之后,傅元浑浊的眼神忽然恢复一抹生机,急不可待的道:“给我!”

  信件被拆开,傅元双手抱着信件一个字一个字的看着。

  【傅兄,见字如面,程敏政已经帮过我了,谢谢你这份大礼】

  【你留给我一笔财富,我也不能什么都不报答】

  【我们的两年之约还没达成,等两年后你再死,现在最好活下去】

  【这不是什么大事,我送你一台纺织机,半个月吧,十万匹布,这不难织】

  傅元抱着信件,在书房内来回走动,双手在微微颤抖,脸上渐渐展露出笑容,到最后仰天大笑:“哈哈哈!”

  “王八蛋!”

  “你都不在我面前了!却还要如此打击我,天下就你陈纯简最聪明!”

  陈策的字写错了,前两张我改了,作者还在写外站的宋朝书,把主角的字弄混了,抱歉。啰嗦都啰嗦了,干脆顺便求个月票和推荐打赏罢。

  (本章完)

第314章 陈策的威胁

  五月初,天气已经有些炎热,陈策穿着一席白色薄纱长衫,于落日时来到李梦阳府邸。

  突然的造访,在明朝来说并不礼貌,但相较于李梦阳的无礼来说,陈策觉得自己已经是君子了。

  李梦阳听到陈策来找自己,心中一咯噔。

  讲道理,他真的有些惧怕陈策这个妖孽了!本以为工部那边就算不能整死陈策,最起码也能让他身陷囹圄。

  可结果却让他心惊胆战。

  朝廷为了保住陈策,竟能抹杀工部如此多的官吏,这本身就令人不寒而栗!

  陈策缓缓踏步进入李府的中厅,落座后端着茶水微微呷着,不多时李梦阳便走了过来。

  他耻于开口称呼陈策为师,含糊其辞的道:“有什么事么?”

  陈策抬眸看了一眼李梦阳,道:“因为张家两位侯爷?”

  陈策昨晚思忖过前因后果,问题大概率出在张家两位国舅上,上次他们那么无聊的要收自己学生,陈策固然不在意,但现在后知后觉的才知晓缘由所在。

  他们收徒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羞辱李梦阳,毕竟顶着李梦阳师祖的名分,李梦阳恐怕以后也不敢再弹劾他们。

  想到这里的时候,陈策不由无语,你说张家兄弟蠢吧,他们时不时还真能想出一些骚主意来。

  这段时间李梦阳果真没有抓着张家兄弟不放了。

  李梦阳不置可否,也没开口回答陈策的话。

  陈策淡淡的道:“这是我的失误,我不知张家兄弟会因此来裹挟你。”

  顿了顿,陈策乜他一眼,道:“他们顶多是不想你再弹劾他们而已,并没有再做出赶尽杀绝的事。”

  “伱要报复,也该报复他们,转而用一些见不得光的手段来报复我,这对我不公平,你说是么?”

  李梦阳眉宇微蹙,哼了一声,道:“你既甘愿委身在张家两名奸佞之名下,岂非说明你贪图富贵利益?”

  “你本就不怀好意,现在又在本官面前装什么纯洁?”

  陈策想了想,道:“我无法改变你的想法,你这么想无可厚非,我也不想与你浪费口舌。”

  “但你既然利用工部对付我了,说明你就是我潜在的危险所在,我也不能当做什么都没发生。”

  “我时间有限,不能一直防着你随时可能的报复。”

  “我给你两个选择,明日你主动请求调离京师,去地方任官。”

  “或者我帮你,但可能会调的更远,更偏僻。”

  陈策说的漫不经心,好像这件事对他来说微不足道一样。

  李梦阳很难相信,这是一名民间商人敢说出来的话。

  简直太狂了!

  但凡换个商人这么说,李梦阳会觉得对方贻笑大方不自量力。

  可现在说这话的人是陈策,陈纯简!

  他不得不慎重考虑,可那自尊心又让他无论如何也不能拉下脸来。

  陈策微笑道:“你是官,我是商,你考虑利益,我也考虑利益,商人讲究的是利益最大化,所以我建议你选择前者。”

  “你自己离开,走个体面。”

  “也不会有人说三道四,他们只会佩服你李梦阳不愿在京师和奸佞同流合污,保全了你的名声。”

  “当然,如果我帮你的话,百官也会同情你,认为你李梦阳在和张家奸佞斗争中失败,从而被贬到地方。”

  “这固然也能成全你的名声,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