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大明:吾儿怎么还不造反 第35章

作者:蓝白的天

“炊饼!卖炊饼咯!”

这句话你还别说,高锦嗓音洪亮,喊出来还真有那么回事呢。

不过边上百姓们看到高锦一个外地人,扛着扁担卖炊饼,一个个表情有点古怪了,其中边上一个卖鸡蛋的喊住了高锦,说道:

“你不是咱们本地人吧,怎么跑咱这来卖炊饼了啊?”

高锦赶忙说道:

“这定远县不也是我大明疆土,我也是庐州人,为什么不能卖了?老哥,是不是有什么讲究啊?”

那卖鸡蛋的正欲说话,但眼见着不远处走过来三个穿着官差衣服的人,赶忙闭上了嘴巴,高锦本来想追问,看到了不远处走过来的官差,便不多话什么,扛着扁担继续叫卖起了炊饼。

那是哪个官差自然是奔着买炊饼的高锦来的,其中一人抬起手里的佩刀就拦下了高锦,质问道:

“看你挺面生的,不是咱们定远县的人啊,你卖这炊饼,多少钱啊?”

高锦一愣,躬着身子说道:

“回三位官爷,咱这炊饼一文钱一张。”

其中一个官差拿着佩刀将厚布挑起来看了一眼,随后说道:

“说少有一百张吧?”

“官爷,没这么多呢。”

“废什么话?”那官差眼珠子一瞪,大声呵斥道:

“你是当官的啊我是当官的啊?我说一百张就一百张,一文钱一张,收你十文钱的税,赶紧交钱吧!”

那官差把手一摊,这回轮到高锦傻眼了,十文钱对他这样跟着辽王殿下的侍卫来说自然不算什么,但对普通百姓们来说,一个人一天估计也就挣个二三十文钱,这一个税,赚的一半的钱都没了。

高锦赶忙陪笑着说道:

“官爷,不要跟小人开玩笑了,小人这炊饼都是自家做的,小本买卖,纳什么税呀。”

那官差眼睛一瞪,呵斥道:

“谁跟你说不要纳税了!你这刁民,想抗税啊?!”

高锦赶忙又说道:

“就算我这小本买卖要纳税,但皇帝说过,这天底下的税是三十税一,你怎么收的我三十税三啊?而且我这也没有一百张饼,况且我一张都没卖出去呢。”

那些个官差笑了笑,其中一人继续道:

“没错,天底下的税确实是三十税一,但这皇帝在凤阳修行宫你不知道?这多收的税前,那就是支援皇帝行宫用的,你这刁民有机会替皇上出力,那是你的荣幸,赶紧交钱吧,不交钱就跟我回去蹲班房!”

高锦露出一脸为难的神色来,那官差抬手要打,高锦赶忙从口袋里掏出了十文钱,恭恭敬敬的递了上去。

那三个官差脸色才好看了些,收下了钱,这才握着刀柄继续开始巡街,但却不是在保境安民,巡查罪犯,反倒像是在四处看看哪个摆摊的没有交税呢。

周围百姓们也是纷纷避之不及,哪敢有跟他们对视一眼的啊,甚至有个官差随手拿起一个梨子,在身上擦了擦就开始吃,那卖梨子的商贩也只能陪笑着点头哈腰半句话也是没敢说啊。

朱启看着眼前的一幕,脸色越发的凝重起来,底下的小小官吏,都敢如此大胆的欺压百姓,要说上面没问题,他是打死不信的。

收拾这三个小官差自然不是难事,但收拾他们也没多大用处,苍蝇要打,但老虎,更要打!

不过仅仅是这样,还不能就说是定远县知县作奸犯科,得有更加实在的证据才行。

边上的徐妙云倒是微微一笑,说道:

“公子,证据,咱们不是有了吗?”

朱启一愣,刚想说犯事的只是三个官差,但徐妙云继续说道:

“公子,地方官府收税都需要有专门的通告公文,这些公文是中书省统一下达的政令,放到六部来执行,可不是地方官府可以随意更改税务的。

而且这个通告,是公文,得在官府衙门的门口张贴出来才可以,若无改税的告示,就算是官府衙门想要收税,也没有依据,百姓定然会对此进行反抗,但这定远县的百姓却只是敢怒不敢言,奴婢心想,要不去官府衙门的告示牌看看?”

朱启听了点了点头,也是不废话,等到高锦换好了衣服,边带着一众人等直奔官府衙门去了,果然就见到在官府衙门的门口,贴着各种各样的告示,边上还有官差守着,其中一个告示里,赫然写着定远县的税,是三十税三!

朱启呵呵一笑,这证据,不就到手了吗?

朱启刚想上前去将这告示撕下来,但有人却先行一步,把告示给撕下来了。

朱启一愣,回头一看正要说话,但所有话都堵在了嗓子眼里了。

身后那人不是别人,正是——朱元璋!

——————(求推荐票求月票!求追读啊!)

第六十六章 闹事的人就是我(求票!)

此时的朱元璋穿着一身丝绸衣服,手里正抓着那一张从告示牌上撕下来的税务公告。

边上还站着两个人,都是较为年轻,二三十岁的模样,但看上去不像是习武之人,反倒是文质彬彬的模样。

身后跟了另外一个汉子,一看就是习武之人。

朱启愣愣的张大了嘴巴,那是话都说不出来了,按道理朱元璋这时候不是应该在应天府吗?怎么会出现在了定远县,而且还和自己一样,跑过来查看收税公告了啊?

徐妙云是认识朱元璋的,此时也是吓了一跳,原本还一脸乖巧模样站在朱启身边呢,这回赶忙就缩到后面去了,不过朱元璋似乎并没有认出来徐妙云,估计是以前没见过。

朱启还未反应过来,朱元璋便将那公文收好,冲着朱启招了招手,说道:

“这里不方便,过来说话吧。”

朱元璋话音刚落,便背着手朝着街道另外一边走去,那两个文质彬彬的男人也赶忙跟了上去,倒是不远处的官差看到朱元璋撕了公告,赶忙大喝着走过来:

“哪里来的刁民,怎敢撕……”

只是那官差话还没说完,朱启就见到朱元璋身后的汉子一个箭步冲上前去,一巴掌就甩在那官差的脸上,那官差被打的撞在公告牌上,竟然就这么昏了过去。

此时官府门口又冲出来三个官差,那汉子直迎了上去。

朱启倒是没有再看了,怀着忐忑的心情跟上了朱元璋的步伐……

——————

朱启在路上前思后想了一阵,朱元璋肯定是知道了有人检举朱桓的事情,所以才会到定远县来的,本以为太子朱标安排妥当,看样子还是没瞒得过朱元璋啊。

朱元璋一直走到了一处巷子里停着的轿子前,有内官等候在边上掀起帘子,朱元璋一拂衣摆走了上去,一边对着朱启示意过来。

朱启赶忙跟了上去,内官将帘子放下,车厢里就只想朱元璋和朱启两人了。

朱元璋便问道:

“说罢,老大是不是让你来查朱桓的。”

朱启原本在路上就想好了说辞了,却没想到朱元璋都已经知道了,这时候当然不能出卖大哥朱标的啊,自己往后还得靠大哥混呢,这要是被大哥知道了,以后还怎么混呢?

看着面前面无表情的朱元璋,朱启一口钢牙都咬碎了,拿出了平生几乎所有的兄弟义气,说道:

“是的,大哥叫我来的,没想到父皇你也来了啊。”

朱元璋点了点头,说道:

“这朱桓是我的亲侄子,是你们的亲堂兄,我也知道老大是想调查清楚再说,但我既然知道此事,让我又如何能安安心心的坐在应天府等着。”

他说完,拿起了手里的公告,语气渐渐强硬了起来,说道:

“本来我是不信的,如今亲眼所见,看来这朱桓在定远县,还真的是在为非作歹啊。”

光是这乱收税一项就已经是重罪了,洪武年间,官员贪污六十两以上,便要处以死刑。

原本的三十税一,给改成了三十税三,朱桓在定远当知县也有好些年了,贪污的数量恐怕早就不止六十两了。

其实朱启心里也有点疑惑,按照朱元璋的脾气,要是放在别人敢这样贪污,怕是早就被朱元璋给杀了,朱元璋至今没有动静,该不会真的是存了放朱桓一马的心思吧?

朱启才刚刚这样想着,便听到朱元璋命令道:

“走,去朱府。”

马车很快朝着前面行进,而在马车上的朱元璋,则是叹了一口气,说起了往事,自己小时候吃不饱饭,全家都饿死了,临到自己快饿死的时候,还是堂兄朱六九给了一口饭吃,后来他就去黄觉寺当了和尚。

这朱六九救了朱元璋的命,又是同宗的兄长,明朝建立之后,自然是富贵显赫,封了一个侯爵,还世袭罔替,就连朱六九的儿子,也跟着被封了一个定远县的知县老爷。

朱元璋本以为都这样的显贵了,朱桓也该满足了,却没想到前两日收到了朱桓贪污枉法之事,朱元璋便亲自过来定远县了。

而举报的,正是郑士元,也就是马车外面的那两个人中的一个。

朱启没想到这郑士元竟然如此的固执,举报到太子那边以后,瞧见太子没动静,竟然也不问两句,直接就来举报给皇帝了,要知道明朝这时候的政务,朱标和中书省都是先看的,做过注解建议之后再送去朱元璋那边的。

这郑士元直接跳过中书省和太子,这就是不把太子和中书省放在眼里了啊,而且他是明摆着觉得太子会袒护朱桓才这么做得。

好家伙,这一来二去的,得罪了不少人,有点唐朝魏征的架势了,果然名臣都是这么有个性的?

马车很快就到了定远县的朱府,这朱府也就是朱六九所居住的地方。

门口两尊大石狮子,红铜大门外站了一个门房,有内官上前去递了名帖,那门房离开后没多久,便见到有人急匆匆的跑过来,朱元璋这时候带着朱启下了马车。

来人是一个头发花白的男人,看上去比朱元璋都要老很多,但腿脚还是很利索的,见到朱元璋以后,就躬着身子赶紧下跪,说道:

“臣不知天子驾临,未曾迎接,罪该万死啊!”

朱元璋没等朱六九跪下,就赶忙双手扶着他起来,说道:

“我的老哥哥,都说了多少次了,你见到我不用跪的,来来来,咱们里面说话,我一路过来还没吃饭呢,老哥给我准备一下吧。”

朱六九也是脸上挂着笑容,很亲切的拉着朱元璋说道:

“皇上还没吃饭啊?那赶紧的来,我这正要吃呢。”

朱启对朱六九是有印象,虽然这记忆已经很浅了,但见到之后还是认识的,赶忙上前行礼:

“侄儿朱启见过皇叔。”

朱六九也是满脸带笑,看上去就像是个慈眉善目的老人,对着朱启说道:

“上次见到还是小孩子,这都长这么大了啊!跟叔叔我还客气什么,来来来,一起来。”

说着话,就见到朱六九带着朱元璋到了内院里,厅堂上摆着一张大桌子,上面那是山珍海味,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走的,那是应有尽有。

别的官员要是敢在朱元璋面前这么吃饭,怕不是当天就要被查办一番了,但朱元璋看到朱六九吃的好,脸上却更是高兴了。

大家总觉得朱元璋是一个诛杀功臣,屠戮百官的皇帝,但朱元璋针对的大多数都是贪官污吏,大举诛杀功臣,也是在朱标意外死亡之后所做,当然这举动直接让朱棣摘了桃子,那就是历史上的故事了。

但朱元璋本人对于有恩于自己的人,其实是非常照顾的,比如凤阳县同村的刘继祖,曾经给过朱元璋一块薄地安葬家人,后来被封了后,世袭罔替,直到明朝灭亡之后。

就连曾经对自家困难袖手旁观的大地主刘德,因为和刘继祖是亲戚关系,朱元璋不仅不怪罪刘德,反而还因此送了刘德三十亩良田,可想而知,朱元璋并非是历史上那般弑杀残暴之人。

朱启不知道朱元璋是存了什么心思,一直默默不语的跟在后面,朱元璋跟朱六九吃了一顿饭,唠了唠家长里短的,饭席上倒也没再说其他的。

而就在此时,外面有家丁过来禀报,说是少爷回来了。

这少爷,自然是定远县里的知县老爷朱桓!

但此时,可还是官府上班的时间段啊。

朱六九这个当爹的,倒是没有什么特别担忧的样子,只是对着朱元璋说道:

“皇上,桓儿回来了,你也好久没见了吧?自从他当了知县啊,可是天天都在想着为民办事,丝毫不敢懈怠啊……”

朱六九在那边夸赞着,这时候就瞧见一个穿着官服的男人走了过来,一边走还一边说道:

“爹,今天不知怎的有几个外乡人来官府闹事,耽搁了一些时……”

那朱桓说着话的时候,走到了门口,瞧见了坐在厅堂上的朱元璋,就听朱元璋悠悠说道:

“闹事的人,就是我。”

朱六九不明所以,朱桓倒是脸色刷白,膝盖一软,直接当场跪下了。

——————

(给点票吧……我每天都更新五千字呢……大家给我点票吧……)

第六十七章 我让这朱桓死的明明白白(求推荐票)

朱桓脸色苍白,一下子跪在了地上,喊道:

“微臣不知道方才是皇上来的官府,微臣说错了话,还请皇上恕罪啊!”

边上的朱六九也吓了一跳,看着朱元璋面色不善,朱六九赶忙也跟着跪了下来,说道:

“陛下,桓儿他不是有意的,这中间肯定是误会了,桓儿是最尊敬陛下您的啊。”

朱元璋将朱六九搀扶起来,也不言语,只是对着身后摆了摆手,说道:

“郑士元,你来说吧。”

就见到那两个年轻人中的其中一人走上前来,显然此人就是郑士元了,他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