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天赋聚权柄,铸天庭 第133章

作者:得一星火

  王大虎皱眉看着面前沙盘,陷入到了深深的思索之中,来回走动一阵之后,终于是重重的点了点头。

  “干了,届时我去进攻山丹卫,再次吸引明军的注意,你率领游击营伺机进攻甘肃...”

  “嗯,就这么干...”

  在经过一番商议之后,两人最终决定不去与王朝会合,而是直插敌后,准备直接捣毁整个陕西行都司的行政、指挥中心。

  而就在他们快速行军的时候,另一边的王朝也已经展开了进攻。

  虽然杨嘉谟指挥军士拼命抵挡。

  但是,当王朝一箭洞穿城门之后,一切便都结束了。

  最终,杨嘉谟率领一千残兵逃脱,王朝他们彻底占领了庄浪卫城,在略微休整,留下两哨将士驻守之后,立即便就马不停蹄的再次追击。

  一路所遇城池,全都是望风而降。

  至于杨嘉谟等人,王朝他们却是没有追上的。

  一来是因为杨嘉谟他们乃是骑兵,速度比较快;二来是因为王朝他们,需要一一接手那些沿途城池。

  当进入凉州卫的领地之后,王朝看着身后的两三千人,眉头越皱越紧。

  如果按照这种情况攻打下去的话,恐怕占领了凉州卫,他们最多也就能够剩下千多人了。

  在之后还有永昌卫等等,就算加上王大虎他们的军队,也无法按照现在的模式分兵驻守。

  “李黑!”

  “首领!”

  “传回命令去,扩大招兵规模,训练合格的新兵,全部转为正规军,调往陕西行都司这里...”

  “是!”

  随着命令的下达,一座座新兵营很快清空。

  整个救民军领地,也都是沸腾了起来,无数的民兵、百姓,纷纷涌向招兵点,又将那一座座新兵营填满。

  不管是救民军的待遇,还是那可能的传说神通,都在深深的吸引着他们。

  在这个时候,虽然救民军的统治已经算是深入人心,他们的理念、行为,也是受到了广大百姓的认可。

  但是,若说靠着那些理念、行为,来吸引百姓的加入,如今却还是做不到那一步的。

  现在的救民军,可还远远没有达到后世军队那种,真正深入人心,甚至甘愿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的地步。

  所以,如今的救民军,荣誉理念是吸引人的一部分,但是更多的却还是利益。

  超高的军饷报酬,还有早就传开,但却谁也无法确定的传说神通...

  这些,才是吸引百姓积极主动参军的主要因素。

  无数的救民军正规军,开始迅速的涌向陕西行都司,接管一座座被占领的城池。

  当后方人员跟上来之后,王朝他们便就开始了快速的进军,整个凉州卫很快便被彻底占据。

  而此时的杨嘉谟,也已经撤到了永昌卫。

  但是,他却是再也没有了后路了。

  因为山丹卫,也已经被王大虎占领。

  站在永昌卫城墙之上,看着远处渐渐围拢上来的救民军,杨嘉谟心中充满了绝望。

  双方军队的战力,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救民军武器装备等等,虽然远远达不到后世现代化军队的程度。

  但是其身体素质,力量速度,却已经远超后世军队,在这古代战场之中,那就是乱杀的存在。

  “轰!”

  伴随着一声炸响,整个永昌卫城的城门被王朝射穿,无数的救民军蜂拥而入。

  ........

  城西城墙,看着城外滔滔向北的水磨川,杨嘉谟不禁微微闭上了双眼。

  完了!

  不止是陕西行都司,就是整个大明,面对超出常理的救民军,他们又还能坚持多长时间?

  此时此刻,杨嘉谟的心中充满了悲痛,以及对于大明未来的绝望,他看不到任何的希望。

  “呼~!”

  深吸一口气,杨嘉谟脸上浮现一抹释然惨笑,猛的纵身一跃,跳下了城墙。

  “噗通!”

  随着一道重物落水之声,滔滔河水吞没了杨嘉谟的身影。

  当王朝得知这一消息的时候,却也只是赞了一句杨嘉谟的忠心,随后便将注意力,转移到了永昌卫城的战后管理上来。

  而在这个时候,王朝收到了王大虎传来的消息,他也已经占领了山丹卫,并协助李鱼占领了甘肃镇。

  在此时,他们正向着高台所,镇夷所,肃州卫的方向发起攻势。

  而在收到消息之后,王朝立即率人赶往了甘肃镇,接管了甘肃镇的一切政务。

  五月四日,王大虎和李鱼占领了嘉峪关。

  至此,仅仅一个来月的时间,整个陕西行都司,就被救民军彻底的占据了。

  可以说,大明的西北部,都已经被救民军彻底占据了。

  而在接下来,自然就是治理陕西行都司了。

  而这一切,也都已经有了相应的程序以及应对措施,再加上国运官位的存在,基本上是不会出现什么问题的了。

  站在甘肃镇城头,王朝观望整个领地。

  自临洮、巩昌等地而起的璀璨国运,正星星点点的从金县、兰州,向着甘肃镇蔓延而来,又延伸向嘉峪关。

  等到国运彻底连成一片,那么救民军统治,便就真正的、彻底的稳固了。

第131章 义军四起,杨鹤剿匪

  在王朝率领救民军攻占陕西行都司的时候,陕西东部也是风起云涌。

  安塞高迎祥,宜川王左挂、飞山虎、大红狼,洛川王虎、黑煞神,延川王和尚,庆阳韩朝宰、武都周大旺等等,各路义军纷纷趁势而起。

  一时之间,整个陕西都是乱了起来,到处都是农民起义,到处都是叛军。

  使得明军东奔西走,不断镇压各地起义军,李桥可谓是忙得焦头烂额。

  然而,他们不但没有镇压各地叛乱,反而使得义军越发壮大起来。

  而这所有的义军,又全都在名义上共尊王嘉胤,这让王嘉胤的名声彻底传遍大明,让崇祯在朝堂上咆哮连连,大骂陕西布政使李桥废物,辜负了他的期望。

  紧接着,崇祯便将李桥革职下狱。

  不过,就算李桥废物,将其革职下狱了。

  但是陕西的农民起义军,那却还是需要有人镇压的。

  而在这个时候,发表元气说的杨鹤,便就进入了崇祯的眼中。

  杨鹤的元气说认为:图治之要,在培元气。

  自大兵大役,加派频仍,公私交罄,小民之元气伤;

  自辽左、黔、蜀丧师失律,暴骨成丘,封疆之元气伤;

  自搢绅构党,彼此相倾,逆奄乘之,诛锄善类,士大夫之元气伤。

  譬如重病初起,百脉未调,风邪易入,道在培养。

  大概意思就是说,如今天下,小民元气大伤,其次封疆元气大伤,三是士大夫们元气大伤。

  所以,杨鹤建议皇帝不要急于求成,而是要慢慢恢复元气。

  而崇祯觉得元气说的说法很有道理,所以便就召见了杨鹤,欲要任命其为陕西三边总督,剿灭陕西的农民起义军。

  对此,杨鹤是不愿意的,甚至直言不讳的上表。

  说自己出任总督,是用非其人...

  认为自己没有勘定祸乱的才干,也没有防守边疆的阅历,所以想让崇祯选用他人。

  只是,崇祯显然对他很有信心,直接打断了他的陈述,硬是将其任命为了三边总督。

  而在之后,崇祯又询问他到了陕西之后,要如何剿灭匪患。

  然而,被崇祯强行任命为陕西总督的杨鹤,只是一介文臣,他又如何知道剿灭匪患?

  只能是无奈的说道:

  “唯有清慎自持,抚恤将士而已...”

  随后,在经过一番沉思之后,杨鹤又是说道:

  “陕西作乱匪军,盖解而散,散而复聚,尤弗散也。

  必实实赈济,使其糊口有资,而后谓之真解散。

  解散之后尚须安插,必实实给与牛种,使之归农复业,而复为之真安插。

  如是,则贼有生之乐,无死之心,自必贴然就抚。

  抚居既定,剿局亦终...”

  总而言之,就是赈灾,只要有钱有粮,百姓能够活得下去,那些起义乱民,自然不剿而终。

  但是他却忘了,现在的陕西起义四起,他们会给他慢慢赈灾的时间吗?

  至于具体的剿匪方略,杨鹤是没有的。

  然而对于杨鹤的回答,崇祯却是十分满意,立即就是亲切的表示,确实宜诏抚之,不可纯剿...

  最后更是认真的说道:“寇亦我赤子,宜抚之。”

  最终,杨鹤带着三分忐忑,三分无奈,以及四分报效大明、皇帝予以重任的决心,踏上了前往陕西,担任三边总督的道路。

  在初一来到陕西的时候,杨鹤对于剿匪还是十分积极的,也做出了诸多功绩。

  王左挂等攻打宜川,被知县成材打退,转攻韩城,韩城官军没有将领,杨鹤任命参政洪承畴领兵抵御,俘获、斩杀了三百多人。

  在之后,杨鹤又是调兵遣将,将诸多义军打得抱头鼠窜。

  不过在之后,他便开始实施他的想法与政策,剿抚并用,招抚为主,开始招降诸多义军,承诺只要他们老老实实的回去种地,便就不追究他们的罪责。

  面对强势的大明军队,那东一撮,西一股的所谓义军,在没有抵抗能力的情况下,自然是纷纷投降。

  一时之间,陕西境内的局势竟然一片大好。

  甚至王朝之外的第一位起义军首领,王二,也都在这个过程之中战死了。

  其手下将领王自在,率领剩余残部加入了王家胤义军队伍。

  对于外界的纷纷扰扰,王朝虽然有所关注,但却并没有怎么在意,而是将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领地的发展与建设之上。

  经过这一次次的战斗,王朝已经是发现了,救民军与普通军队完全就是两个档次。

  他完全有能力,率领救民军横扫一切军队,乃至直接占领顺天府。

  但是,那样做的意义并不大。

  因为,他们根本没有那么多治理人才,那样做的后果,只会导致天下彻底大乱。

  所以,王朝他们现在最重要的任务,除了建设发展领地之外,就是培养足够的治理人才。

  至于说国运官位,那也只是起到一个辅助作用而已。

  就算是在之前,王朝大力提拔农社社员、村长担任各级官吏,他们不也是有着作为村长的经历吗?

  至少需要有着一定的管理经验,才能将他们提拔起来啊。

  而现在,王朝他们突然占据了陕西行都司,管理人才的缺口,一下便就显现出来了。

  当然,如果不是那么严格的话,还是有着很多人愿意加入进来的。

  但是,救民军发展到如今规模,王朝却是不想太过将就了。

  所以,王朝虽然有了横扫天下的军队,但却并没有急着立即横扫天下,而是安心的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开始发展领地内政,任凭外界风起云涌。

  等到六月份的时候,陕西行都司终于是基本上安定下来,国运也是彻底连成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