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诡大明,我是人类之主帝皇 第8章

作者:两只猫爬架

  朱厚熜侧身,眼前的妖鬼的脑壳被铁弹整个打的稀碎。

  污秽之物坠落于朱厚熜的脚下,却进不得朱厚熜分毫。

  朱厚熜所用的这柄火枪用的还是洪武时期的实心铁蛋。

  自从土木堡战败之后,明军对北方的军事政策转攻为守。

  也影响了明军的武器设计。

  原本贯穿力强,威力大的实心铁弹逐渐被铁珠铁屑所取代。

  扑面而来的铁珠增加了攻击范围,便于明军防守。

  但也意味着明军对北方军事政策的彻底转型。

  此物还是三年前朱厚熜恢复记忆,暗自感觉不妙,托锦衣卫千户骆安从附近卫所军库里找来的。

  朱厚熜平日里勤加练习,没想到今日倒是有了用武之地。

  而至于那怪物一击不中,自然是朱厚熜提前布置好的小迷踪阵的功劳。

  筑基以下修士基本上无法识破,除非练气圆满修士以蛮力破之,否则极难应对。

  而这被转化而来的妖鬼显然只是普通人水平,顶多灵活一些。

  而底下,身上插着三只箭的那妖鬼的无头尸体便被身旁的军士一拥而上,用长矛反复穿插,确认死透了这才罢手。

  朱厚熜让众人暂时退下,没有理会满脸写着庆幸的陆松,招来那名似乎对房内的东西并不惊奇,反应迅速的卫所军官军官问道。

  “你叫什么名字。”

  听见朱厚熜的话,那名被召来的军官强压心中的激动,行礼答道。

  “末将原江夏卫总旗官王猛,受朝廷之命驻守安陆,搜捕江蛮,见过世子。”

  江夏卫属湖广武昌府统辖,但征讨江蛮恐怕为假,清扫宁王余孽才是真。

  “你认得这东西?”

  朱厚熜指了指地上之人的尸体。

  那名为王猛的将官见朱厚熜向自己问话,有些激动的回答道。

  “末将先祖曾奉太祖之命,随沐王爷征讨西南群蛮,留下的两本行纪中记载了蛮烟瘴雾,诸蛮茹毛饮血,酋长祭祀崇拜恶鬼邪神,享人牲血祀,率众兽而食人。”

  “昔日太祖曾言:戎狄者,四方之异气也。蹲夷踞肆,与鸟兽无刖。若杂居中国,则错乱天气,污辱善人,是以圣王之制,羁縻不绝而已,不以伤害中国也。”

  “故命平西侯沐英率军入川,教化群蛮,劝课农桑,礼贤兴学,使之沐浴王化,一路所见,设土司行羁縻之治理,一时邪祭淫祀除尽,人民不受蛮夷君长欺压之苦,民心大悦,有封沐氏子弟为西南王,此千秋万世,固为中国之土。”

  朱厚熜当然清楚这一段历史。

  明初国家初定,西南、川藏、东南亚等地不服王化,断绝道路,企图趁元明交替之际脱离明廷管辖。

  太祖震怒,一方面大军出塞,继续北伐和西征,派蓝玉徐达等率军深入漠北和西域继续剿灭残元余党。

  另一面则命傅有德沐英等人分别率军入川入藏,向四方蛮夷炫耀武力,表明元庭已亡,这些地方土司日后当向明廷朝贡。

  同时对南方北元残部和叛乱势力继续进行残酷的军事打击。

  战争一直持续到洪武二十五年定边之战后明军大胜思伦发的东川叛军,西南战事才算逐渐平息。

  而沐英也在同年病逝。

  获封黔宁王,谥号“昭靖”子孙后代永镇西南。

  不过——

  朱厚熜可从不知道,这个世界所谓的‘蛮夷’竟然是这种玩意。

  “率兽而食人”不应该是形容统治者失道的形容词,怎么到了这个世界就成了这个鬼样子。

  朱厚熜又踢了提脚下的“山蛮”。

  “你们是怎么解决……这种东西?”

  通过观察,朱厚熜已经确定这玩意就是类似于某种修仙界人类被诡异杀死后有概率形成的诡奴类似的东西。

  如果不彻底消灭源头,那么随着时间的流逝,又会滋生新的诡奴。

  “当寻其巢穴,捣其庙宇,绝其种类,以耀明廷武威。”

  说这话间,王猛微微抬头,像是又回到了那个动荡的岁月中,祖先随着朝廷一道命令,大军深入西南,销毁恶鬼邪神庙宇,教化群蛮,大开蛮荒。

  “用何物?”

  “以火焚灭!”

  果然,朱厚熜不禁眯起了眼睛。

  但……还有些东西要确定。

  他用脚踢了踢脚下的尸体。

  “除了这些,难道伱的祖先就没有记录下别的东西……”

  “您的意思是?”

  “怅鬼恶奴用刀剑诛杀尚可理解,但他们祭祀的恶鬼邪神,也可受刀剑之刑吗?”

  朱厚熜盯着眼前的王猛。

  而王猛突然笑了起来。

  “自然不可。”

  “那该如何?”

  朱厚熜追问道。

  身旁的陆炳黄锦在一旁屏息凝神,听着这些因为岁月的洗礼,早就已成传说,不知真假的神鬼故事。

  “应对之策,不就在殿下脚下吗?”

  而王猛补充道。

  “这些僧侣道士为大明无寸尺之功,却能屡获朝廷恩赏,不光免除徭役,更不收田产之税,百年来豢养了如此之多的徒子徒孙,无功而受恩,到了要给朝廷用命的时候,又岂能逃得了他们。”

  明廷优待玄门,无论僧侣道士乃至是飘洋过海的传教士一视同仁。

  自然是为了到需要的时候要他们用命去应对那些不受刀剑之刑的“恶鬼”“邪神”。

  “具体些呢?这些僧侣玄修是如何应对那些东西的?”

  好不容易碰见一个懂行的,朱厚璁当然要问的详细一些。

  “以血以命,夺其寿数。”

  王猛犹豫了一下。

  “殿下可知当年西南思伦发之乱,朝廷最终是如何平定的。”

  朱厚熜隐约感觉自己已经接触到了这个世界更本质的东西。

  隐藏在这个世界那看似正常的历史之中,人们遗忘的,却又习以为常的东西。

  洪武二十一年,此前接受明廷册封的麓川平缅军民宣慰使思伦法趁明廷西南军备空虚之际,举兵三十万,战象五百头悍然反叛。

  沐英闻讯当即从昆明出发,率轻骑三万,在定远大破叛军。

  此战斩首四万余人,生获三十七头象,其余战象全被明军用长矛火器杀死,思伦发单骑仓皇西逃,沐英凭此大胜之威,会合傅友德的军队,继续东进讨平东川,越州及广西阿赤部。

  “洪武二十五年,思伦发战败之后,仅余东川叛逆固守祖庙,不肯归降,斩杀牲畜万余祭祀宗庙,同年云南瘴气突起,大军中又生了瘟疫,军士死伤泰半,甚至就连沐大帅也患病倒下。”

  王猛说着他的祖辈世世代代给他讲的故事,语气中不禁夹杂着一丝不知是激动还是恐惧的颤抖。

  “瘟疫甚至波及到了京城,汉民将士死伤无算,朝廷不得已从刚刚平定的藏地抽调高僧活佛二百人,又从汉地抽调高功道士僧侣三百人,大军斩杀牲畜,收集土石,于东川上铸造定南台。”

  “上万将士顶着病痛瘟疫,齐心协力,原本一月之功竟然三日便完全落成,而即日大军便收到朝廷密令,护送五百番汉高僧大德们在定南台上圆寂,以英魂永镇东南。”

  说到这里,他停下了。

  他实在无法向面前的这位年轻的天家贵胄描述当时的情形。

  自然,高僧大德们慈悲心肠,自然多数是愿意主动坐化,为万民开以生路,使黎民不再受恶鬼邪神残害之苦。

  可终究还是有人在死亡面前失去了理智。

  而为了警示天下道门,以绝其不该有的求生之念,他们的下场无疑是可怕的。

  试图逃跑的人全部被在四处游猎巡逻的骑兵们抓回,无视他们的哀求,明军用一寸长的大钉将他们全部钉死在了石台的天柱上,同那些主动坐化的僧侣一起迎接最后的时刻。

  据说当时哀嚎不断,明军的看守沉默的看着他们,任由其血流三日方才彻底死去。

  而之后,疫病终结,明军随即屠灭东川,将一切埋葬在烈火和废墟之下,西南战事至此终于算彻底结束。

  从对方的表情中,朱厚熜像是猜到了什么。

  恐怕西南之事,并不像他说的那样铸一座台就能平定。

  洪武二十五年发生了很多事,同年四月,太祖朱元璋的太子朱标病逝,随后,征讨西南的黔国公沐英也同样病逝,九月,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

  觉得还可以的老爷们可以投资下啦!

第10章 刘源清

  朱厚熜第一次为自己的傲慢而感到抱歉。

  纵然没有超凡力量,这个世界的人类依然在用自己的勇气和鲜血为自己的族群争夺着生存之机。

  哪怕对方是那些传说中的仙人都无法理解,怪诞可憎的诡异鬼神。

  门外传来了一阵嘈杂的脚步声,显然是刚刚的那声火铳的声音惊动了王府的侍卫。

  “此次我下乡,王府缺少些得力的护卫,你可愿随我一同前往。”

  “敢不从命!”

  王猛脸色激动的说道。

  朱厚熜缓缓的点了点头。

  他需要专业的人才来协助自己。

  可以想见,等他按照历史入住紫禁城后,面对天下此起彼伏的动乱和灾难,没有一支忠诚的力量来帮助自己是完全不可想象的。

  不过……

  自己似乎无形中又化劫了一次王府内部劫难。

  若是今日这帮道士的异状没有被自己发现的话,恐怕到时整个王府都难以幸免。

  感受着体内化劫法的欢腾。

  体内真气涌动。

  练气二层如水到渠成一般,并且一直突破到练气三层才罢休。

  法力增强了三成,体力也略有增加。

  而这只不过是安陆的灾难的些微一角罢了。

  可以想见,若是能彻底解决这场安陆的灾劫,朱厚熜将得到多少好处。

  怕是筑基之日就已然不远了。

  “解长史……”

  看见来人,朱厚熜让众人收好尸体,起身迎接。

  “听闻几位道长不幸遇难,世子可有受伤?”

  面前面容儒雅中带着一丝狠厉的中年男子看着朱厚熜,又扫过了身旁的甲士和地上的尸体,眼中闪过了两分不满,问道。

  “万幸,全赖军士用命,并无什么伤势……”

  朱厚熜见解昌杰有趁机向众人问罪的架势,回答道。

  “世子可千万别为他们开脱。”

  陆炳王猛等众多侍卫听到感激的看了朱厚熜一眼,连忙低下了头去。

  解昌杰轻笑了一下,像是看穿了朱厚璁的想法。

  “保护世子本就是他们职责所在,让主人身临险境怎么能不算失职呢?”

  “是我下的命令,他们奉命行事罢了,长史又何必怪罪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