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兴霸天
沉默片刻,欧阳春缓缓地道:“我没有逼你这么做,但确有利用之心!”
“好!好啊!”
柴丹姝骨瘦如柴的身体颤抖起来,半张完好的脸上浮现出不自然的潮红:“我这一辈子,前半生为柴家所用,拼尽一切去搏一个根本实现不了的野望,最终我废了,他们反倒缩了!后半生躲在那个狗洞里,活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临了离开无忧洞,以为能完成昔日的夙愿,没想到……还不如不知……不如不知……噗!”
伴随着一口血箭狂喷而出,清秋的身影从屋外扑了进来,大惊失色地到了面前:“师父!!师父!!”
眼见柴丹姝唇角不断流出鲜血,清秋目眦欲裂,猛地转头喝道:“欧阳帮主,你和师父说了什么?到底说了什么?”
欧阳春眉宇间浮现出伤感,伸了伸手,又缩了回去。
柴丹姝蜷在弟子的怀里,不再看欧阳春,气若游丝地低声道:“徒儿……为师已经……油尽灯枯……为师不想你看到……这副临死前的丑态……你走……走吧!”
“不!不!”
清秋连连摇头,泪流满面:“师父,徒儿不要离开你,不要!”
“四个弟子中……你最孝顺……也最有能耐……别在这里蹉跎……回去……回去!”
柴丹姝奋起余力,捏住她的胳膊,颤抖着道:“走!走啊!”
清秋是江湖里厮杀出来的,昔日盗门的大弟子,眼见这位的反应,眼角余光斜了斜,巨大的悲伤之余也涌出了一份惊惧,嘶声道:“徒儿……谨遵师命!”
在柴丹姝欣慰的注视下,清秋将之缓缓平放在地上,对着欧阳春行了一礼:“欧阳帮主,还望你照顾好师父,晚辈刚刚失礼,还望见谅!”
欧阳春淡淡地看了她一眼,一指点出,清秋即便有所戒备,也根本躲避不开,被定在了原地。
“你要做什么?”
柴丹姝见状瞪大眼睛,直起上半身,哆嗦起来:“欧阳春,你刚刚支走了她,她没听到……没听到啊……你为何……”
“丹妹,对不住了!”
欧阳春毫不迟疑地摇了摇头:“换做平常,我会放走她,她便是怀疑了什么,也误不了我的事!然现在大延琳造反,是我马帮崛起的最佳时机,你的弟子这段时日在寨内,熟知帮中情形,万一她由此恨上我,对旁人泄露了消息,于马帮就是大祸害!我不能留下她,将来后悔……不过她终究是你的弟子,我可以让她死得没有痛苦!”
“从最初认识你时……我就知道……你是做大事的……成大事者……果然要狠……要狠……”
柴丹姝定定地看着他,眼神里的光彩逐渐散去:“哥……愿你得偿所愿……别和我一般下场……”
声音戛然而止。
那瘦弱的身躯,终于软软地倒下。
“丹妹……”
欧阳春眼眶红了,但粗大的手掌同时探出,捏住清秋的颈脖,猛地一转。
咔嚓!
第二具尸体倒下。
静静地立于原地片刻,欧阳春深吸一口气,走出屋子,很快取了两个袋子回返,将柴丹姝和清秋的尸体装入其中,一肩扛了一个,施展轻功,朝着堡寨后方而去。
大半个时辰后,他返回寨子,脸上已无悲戚之意,寻到马帮弟子后,直接问道:“那个同样参与寻找密藏的喻平,这些时日居于何处?”
“喻平?那个匠人?”
马帮弟子想了想,才想到了那个为人小心的匠人,回答道:“他被狄十一娘带走了。”
欧阳春问:“什么时候的事情?”
马帮弟子道:“也就是这几日的事情,狄十一娘去黄龙府前,将他特意要走了。”
“几日前?”
欧阳春看向北方,目光深沉:“狄十一娘,这件事,还是被你知道了么?”
……
“假的渤海密藏居然与欧阳春有关?那位柴娘子是这么说的?”
狄湘灵一袭红衫,立于黄龙府城头,擦拭着铜锏上血迹的同时,聆听着喻平的禀告。
相比起北上之前,喻平也削瘦了不少,显然探查这个密藏花费了不少心血:“我也不知柴娘子为何会这么说,我只是发现密藏内的布置,绝非百年前的机关结构,至于如何与欧阳帮主扯上关联,就不清楚了……”
“柴娘子与欧阳春二十多年前就有交情,显然知道不少隐秘,她的判断,可以相信!”
顿了顿,狄湘灵也不禁感慨道:“我不奇怪密藏是假,却还是没想到,幕后之人会是欧阳春!”
渤海密藏是假的,狄湘灵确实不惊讶,早在得到秘卷时,狄进就分析过,一个被辽国压迫得节节败退,最终灭亡的东海之国,不可能藏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宝藏,多为后人以讹传讹,或者是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
反正在这件事上花费心血,根本不值得,所以他才十分爽快地将秘卷交予盗首,降低了官兵攻灭盗门,清扫无忧洞的难度。
但渤海密藏的假冒,与欧阳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倒是真的出乎了意料,年纪对不上,总不会从小就布局了假的密藏吧?
不过有鉴于马帮这些时日的宣传,甚至不惜赔上了一些昔日的名声,让不少江湖人士丧命于假藏之中,狄湘灵的表情变得郑重:“欧阳春之前拒绝了大延琳的招揽,不准备直接参与到起义里面,我本以为他无意于这等纷争,如今看来,根本不是如此!”
长风镖局的左膀右臂武行者和公孙二娘,正立于身后,前者沉声道:“若非渤海密藏闹得沸沸扬扬,大延琳如今的起义也没有这般声势,如此说来,欧阳春是早有谋算了?”
狄湘灵点了点头:“马帮原本就有五百精骑,三千精锐,横行辽东,还立有数处堡寨据点,积蓄粮草,在我宋地,朝廷哪能安心这种随时能够割据一方的江湖会社存在?”
“但欧阳春一直以来,就没有显现出任何的逐鹿野心,只是在江湖里称雄,这也降低了辽庭的戒备!”
“可这回大延琳一反,马帮的许多弟子,马上投入起义军中,担任了要职!”
“以欧阳春的威望,能完全压住这帮兄弟,让马帮置身事外,偏偏这位帮主此前离开了辽东,手下的几位头目按压不住帮中兄弟仇视契丹人的心思,才让他们入了起义军……”
武行者神情凝重:“马帮有如今的规模,就不可能没有野心,现在帮中的人手更多了,还与起义军中下层有了紧密的结合,欧阳春此时再回来,恰好避开了风波,不损威望,这位马帮帮主,手段好生厉害!”
公孙二娘则看向黄龙府中逐渐消散的厮杀声:“大延琳这次起义,最终必然是失败的,但辽军若不能速速镇压,最终说不定要便宜马帮啊!总镖头,那我们怎么做?”
狄湘灵不喜欢这种算计人心的勾当,也从不忧虑那些:“欧阳春的野心与我们无关,戒备着就是,我们的目标,始终是李元昊!”
话音刚落,一道灵巧的身影几个起落,风驰电掣地来到背后,正是迁哥儿:“十一娘子,李元昊率众从西门闯出去了!”
“西门?”
狄湘灵侧头:“那里本是金龙会的地盘,也投靠了李元昊么?上次该杀干净的……机宜司的消息放出去了么?”
“散出去了!”
迁哥儿道:“李德明准备立三子李成嵬为世子,辽国也准备扶持二子李成遇,继嗣党项李氏的大权,他如果再不回去,继承人之位就与其失之交臂了!”
“好!”
狄湘灵笑了笑:“我们走!”
说罢直接从城头跃下,落在骏马背上,一马当先,长风镖局的精锐齐齐跟上。
所过之处,无论是辽军、起义军还是江湖子,都纷纷避让,以畏惧的眼神目送这道策马扬鞭的身影,如一团火云,煊赫而出。
这段时日,相比起西夏世子李元昊的声名鹊起,长风镖局总镖头狄十一娘的赫赫凶威同样是远近闻名,一旦发现这两位起了正面冲突,各部勇士也会退避三舍,避免殃及池鱼。
而等到西门口,发现尸体横七竖八,堆叠如山,但大部分都是起义军和黄龙府守军的模样,远处的烽烟下,一群精悍的江湖大汉,簇拥着身材并不高大的李元昊,虎视眈眈。
“果然来了!”
为首的李元昊端坐马上,直指过来:“诸位看清楚了么?本王当初一个人来到辽东,就是被这群宋人和辽兵一起追杀,但他们始终奈何本王不得,如今有了你们相助,本王更要带着诸位兄弟,一同回归我大白上国,永享荣华富贵!”
“吼!吼!吼!”
当百人之数喊出千军万马的威势,李元昊得意地望了一眼以狄湘灵为首的追兵,调转马头,奔向更加广阔的江湖之地:“这里有太多的勇武之士等待着招募,借着辽东造反的机会,本王要组建出一支强军,威震辽国,风风光光地杀回去!!”
第464章 世上再无一起案子,比它重要!
“报!我军夺取罗兀城!”
“报!驻守在银州的西夏援军,被我军于马户川击溃!”
“报!!辽东大延琳反了,已占据辽阳府!!”
狄进和杜衍立于堂上,听着传令的士兵一轮轮通报,而最后那句叫囔得最高,众人的反应也最大:“呦!辽国有人起兵造反了?”
那可是兄弟之国啊,出了这等事,大伙儿顿时眉飞色舞,说不出的乐呵,高兴得今晚恐怕要睡不着觉。
杜衍更是老怀大慰:“仕林料事如神,一切真如你当时所言!”
“杜公过誉了!”
狄进确实在辽国内乱上助了一把力,但以他的地位和功绩,这等事是不必承认的:“国家内乱,终究不外乎三点,政治腐败、百姓困苦、军队衰弱,而辽东的矛盾重重,还要更增一条,各族混居,契丹盘剥过甚,方有今日起义军如燎原之势,在辽东蔓延开来,一发不可收拾!”
“是啊!我朝亦要引以为鉴!”
杜衍颔首抚须,又请教道:“依仕林之见,辽东之乱,会持续多久?”
“大延琳来势汹汹,各地都有呼应,连之前被辽主火烧王城的高丽,都按捺不住了……”
狄进仔细看完信报后,沉声道:“即便萧孝穆再通军事,非一年半载不能收复辽阳府,若说完全平息,则要更久!据我预估,两年之内,辽国都要被辽东的局势所牵绊,无法干涉我朝战事了!”
杜衍欣然:“好!好!如此一来,当真是我朝收复河西的天赐良机啊!”
如果完全以辽国的局势来看,大延琳的造反操之过急,辽帝身体固然很虚弱了,但头脑显然还是清醒的,第一时间将被元妃疏远的萧孝穆,调去辽东平叛。
如果是辽帝死了,太子继位,元妃和皇后死掐,能否有这么正确且迅速的应对,就很难说了。
但放眼整个大局,倒是正好帮了宋朝这边的大忙,以致于杜衍兴奋过后,马上拟奏劄,呈报中书。
狄进则走出大堂,第一时间吩咐机宜司,前往雁门关外进行准确的查探。
大荣复快马来回,得到了一个不出所料的消息:“萧惠退兵了!三万骑兵已经撤离了西京道!”
“很好!”
狄进早就看清楚宋辽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懦夫游戏,谁先怯弱,谁先退让,谁就是输家。
但宋廷上看不透的是大多数,或者说很多人不敢赌,那辽军囤聚于关外,终究是一個压力,此时一去,就海阔天空,可以全力对付西夏。
大荣复由此还带来了一些消息:“萧孝穆所率的辽军与大延琳的起义军初战,副部署萧蒲奴轻敌迎战,被起义军所败,如今起义军声威大壮,看来这次我渤海,真的复国有望了!”
他的语气,既带着振奋,又难免有些失落。
渤海复国有望,但那个光复国家的,并不是自己……
“辽军平叛,初战受挫么?”
狄进听了,却不觉得这就是渤海复国有望的好消息,安慰道:“渤海人想要复国,需前仆后继,数代努力,大延琳的起义或许只是拉开了一场浩大的序幕,后面还会有更多的抗争!”
大荣复目光微动:“下官明白了!”
狄进道:“将这个消息,以契丹文写就,散入银夏各部,一定要在最短时间内,告诉那些党项部族,辽国自顾不暇,再也不可能来救西夏了!”
“是!”
大荣复领命去了。
在宋朝大军压境,直逼银夏时,李德明虽然及时地前来坐镇,但他稳定人心的方法也不会多,无外乎两种。
一是李氏的旧有威望,二是辽国不会放任河西被宋人占领。
前者是李继迁、李德明两代的统治积累,短时间内确实撼动不了,但光有这点也不够,必须求助于外力。
所以李德明反复强调,只要在这个冬天守住银夏,辽国一定不会让宋人得逞,宋军必定会无功而返!
可现在辽国爆发内乱,辽军于雁门关外撤退,就基本上断了短期内得到辽人援助的念想。
就算这些人一时半会不动摇,李德明恐怕都要对各部的忠诚产生忧虑,这般上下相疑,患得患失,西夏军的战力势必又下降一个层次。
前线的战报源源不断地传回,后方的军需补给源源不断地送出,眼见着冬日的寒风越来越冷,机宜司在前线的又一位提点回归。
眼见风尘仆仆,一年不见好似苍老了五六岁的雷濬来到面前,狄进都颇为激动:“雷提点,此行功勋卓著,辛苦了!”
雷濬重重抱拳,哈哈一笑:“不苦不苦!我能去夏贼的老巢走一遭,也不枉我父从小的教导了!”
机宜司三位官员来到前线后,刘知谦坐镇西北,统筹全局,大荣复往河东,兼顾辽夏谍探,雷濬则寻了个机会,干脆亲自前往西夏的老巢,兴灵之地。
在得知这个消息时,狄进都是一惊。
以雷濬如今的功劳和地位,完全没必要这么冒险,但他的深入腹地,并非纯粹的为求立功,而是从小耳濡目染,受到雷老虎对西夏戒备的影响,不愿错失这个大好机会。
也正因为雷家与党项人早有接触,雷濬有惊无险地回来了,第一时间前来禀告:“相公,李德明战败后,回归兴灵,整顿军务,安定人心,如今后方已是稳住了……”
狄进道:“李继迁当年占据灵州以后,就着手于开渠垦荒,把在战争中虏掠来的大量人口安置在那里,扩大农业,发展经济,使得那片拥有瀚海地形保护的区域,变成了李氏政权的大后方,反而他的家乡银州和夏州一带,沦为激烈交锋的前线,这种高瞻远瞩的策略,能让李德明稳住阵脚,并不奇怪!”
“是啊!七百里瀚海真是天然的屏障,易守难攻!”
雷濬亲自去了一趟兴灵之地,也深刻地体会到那里有多么难以攻打,沉声道:“卫慕一族也被李德明分化打压,原本亲近我朝的族人,多数都被处死,剩下的则被关押,我观察后,觉得营救出来的效果也不大,便没有轻举妄动!”
“你做得很对!卫慕氏的作用不在现在,而是等到李氏政权分崩离析后,如何收拢剩下来的党项各部,到时候才会用的着他们……”
狄进点了点头,又问道:“李德明带着其子李成嵬来了银夏,后方的兴灵交予哪位臣子坐镇?”
雷濬目露怪异之色:“确有臣子坐镇,但那些只是摆设,我以为真正安定兴州人心的,是居于青羊宫内的‘上师’!”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