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青山铁杉
“目前自由世界的战略是,紧盯着老大,然后全力对老二大打出手。”艾伦威尔逊同样回答了这个问题。
这也是后世的战略,这个战略的核心就是,和对方老大打起来可能不好收场,挑一个看起来没这么强的往死里锤,此时此刻,正如彼时彼刻。
美国首都华盛顿,值此全世界陷入窒息的时间,肯尼迪对来到华盛顿的英法两国的外交部长大为欢迎,这样可以塑造英法是站在美国一边的信息茧房。
美国公民会看到,英法两国是站在美国一边的,从而更加有信心的支持总统。
“尊敬的总统,虽然我们在尽力让事情不会干扰到欧洲社会的正常运转。可是目前来说,确实已经造成了一些国家的公民人心惶惶。”拉博·巴特勒对着肯尼迪道。
为了转移古巴导弹危机的注意力,在相关的报道当中,英国媒体现在都着重强调德国人吓坏了,是不是真的被吓坏了并不重要,英国说德国人被吓坏了,德国人就是被吓坏了。
因为德国人被吓坏了,所以英国人很勇敢,至于英国是不是真的很勇敢,反正最近几天移民澳大利亚的咨询明显增多,有消息认为,澳大利亚远离主要核大国,一旦爆发核战争,将是地球上最后的赢家。
甚至于澳大利亚方面也是这么宣传的,这当然有以珀斯为大本营的帕梅拉蒙巴顿功劳,现在珀斯外号小伦敦,就如同某魔都外号东方小孟买一样。
肯尼迪很清楚是英法两国是过来摘桃子的,借此彰显什么传统强国的影响力,换做是其他时候他一定不会给英法两国好果子吃。
但是现在这么敏感的时刻,美国也需要英法两个旧日支配者和自己站在一起,彰显自己对古巴封锁的举动是正义之举。
过了这一次的危机,肯尼迪会慢慢把这一次的场子找回来,但是现在他必须笑脸相迎,“我们也想要和平解决这一次的危机,但是苏联咄咄逼人,采取的冒险行动,逼迫的美国别无选择,责任是苏联的,美国只是被动应对维护和平。”
稍晚些时候,肯尼迪宣布了英法两国对美国行动的支持和谅解,认可了英法这一次为美国行动正义性的背书。有这种背书,美国的行动更加的具有正义性。
“英国方面希望,苏联能够解释,苏联在非洲加丹加战争,亚洲中印的战争中到底是什么角色,很多人现在都认为,这是一场由苏联集团对自由世界发起的总进攻。”
在和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的对话当中,艾伦威尔逊体现了坚决维护英国、守护自由世界的风范,将在文化沙皇那里受到的被动,全部倾泻在了葛罗米柯的身上。
随后的中央主席团会议上,葛罗米柯大倒苦水,“英国人在想什么?加丹加战争是很重要的事情么?亚洲方面我们则根本不知情。”
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勾心斗角
“也许在英国人眼中,可能真旳相信这是我们的总进攻,很多英联邦国家的舆论确实是这么说的。”谢列平的忠实拥趸还在做克格勃主席呢,自然是很清楚现在各国舆论上的动静。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堪称是有利有弊。”葛罗米柯一愣然后道,“非洲和亚洲方面的事情加入进来,我们谈判的筹码会变多,如果古巴导弹危机偃旗息鼓的话,毫无疑问需要在这两个问题上拿分,不然无法对其他盟国交代。”
勃列日涅夫陷入到思考当中,最后摇头道,“亚洲的事情莪们不能参与,不论是站在哪一边,最后都会遭到埋怨,更何况我们的东方同志可不听话,处在非理性的状态当中,可能我们说任何一句话,他们都是在认为我们干涉内政。至少在公开场合,外交层面不适合表态。”
原来亲密的东方盟国,在现在的莫斯科眼中已经成了彻头彻尾的问题儿童。给苏联找了不少麻烦,在这种情况下任何联络都是不可取的。
“实际上除了这三点之外,我们还必须注意到东南亚,苏加诺因为美国站在英国荷兰的一边,加上澳大利亚对独立后的印尼有着强烈的敌意非常不满。印尼共的力量膨胀的很快,如果能够在这一次的危机结束之后, 在印尼事务上取得决定性进展?应该可以为这一次的危机画上一个好的句号。”
福尔采娃在这个时候娓娓道来, 阐述自己对印尼事务的看法,然后话锋一转道,“但通过伊朗摩萨台的命运,我们也应该知道几个要素, 那就是很多国家的领导人, 例如摩萨台根本不清楚事情的严重性,在基本盘上也有问题。”
“就算是苏加诺现在倾向于印尼共, 印尼军方每年都接受美国所谓的援助, 这和之前的伊朗政变情况极其类似。”
不知不觉,所有中央主席团成员都被福尔采娃的话吸引, 文化沙皇极少对涉外事务表态, 但有限的这么几次,效果都不错。
“一旦发生政变的话,苏联的劣势和这一次的古巴导弹危机一模一样,那就是我们缺乏力量来支援一个群岛国家。”福尔采娃说起来顿感无奈, “从最恶劣的角度上来讲, 说不定英美推翻印尼的计划早已经提上日程, 如果出现政变, 我们如何救援。”
中央主席团委员都沉默了, 苏联要是有办法的话, 就不会在古巴导弹危机上这么尴尬。
可能英国皇家海军不如美国海军这么犀利, 但实力仍然在苏联红海军之上。
“风险这么大, 而且一旦出事我们根本无法救援, 那就只有一个办法,我们要抢先动手, 争取最大的胜利。”
福尔采娃说到这看向谢列平,“舒里克, 克格勃在印尼的工作没有进展么?其实对于很多国家,其实进行政变不需要多么强大的力量, 一支精干的作战部队指挥权就能把事情办成,就像是在刚果那样, 我们控制或者说让卢蒙巴倾向于我们, 现在就在加丹加把英国支持的独立势力压着打。”
“就算是真的成功了,把苏加诺放在台前仍然是第一要务。”勃列日涅夫顺着福尔采娃的思路继续道,“我们的远程投射力量还不够强大,和富有威望的国家领袖合作, 并非是不能做的选项。如果把苏加诺也一并撇在一边,无法控制整个印尼的局势。”
“在给美国一个教训。”比起别人, 赫鲁晓夫的心情最为急迫, 他已经想到了古巴导弹危机可能出现的后果,但却没有想到美国把苏联卡在了极为难受的位置上。
这一次要是退缩的话,他几年来开口导弹闭口导弹对美国的讹诈,就等于是破产了。
可是真的妥协,哪怕是英法已经主动出击给了台阶下,仍然是难以接受。这对他的权威有着巨大的损害。
所以就算是最后妥协,苏联也必须在另外一个地方取得成绩才行, “舒里克, 卡佳同志的看法极为重要,考虑到伊朗的前车之鉴, 某种意义上来说印尼苏加诺的情况确实是很危险的,同志们是否同意这个判断?”
赫鲁晓夫询问同意的时候,并非是征求其他人的意见, 而是决定的事情随口习惯。在座的人自然是很清楚这点,都点头表示同意。
散会之后,勃列日涅夫离开克林姆林宫,福尔采娃在旁边跟随,就听到勃列日涅夫说道,“一旦妥协,影响将是巨大的,我们国家的国情容不得一个软弱的人领导。”
“嗯!”福尔采娃嗯了一声,勃列日涅夫是说的事实,俄罗斯人的性格就是如此。对于软弱的人没有忍耐力。两人都心照不宣的没有继续讨论下去。
英国大使馆,艾伦威尔逊正在和范西德分析,关于苏联接下来会怎么办。范西德这个名字引起了艾伦威尔逊的兴趣, 询问之下也没什么特别的,荷兰裔。
“以我对苏联人的了解,感觉苏联让步的希望不大, 常务次长这一次来莫斯科, 可能没有希望中的结果。”范西德对艾伦威尔逊的到访持悲观态度, 俄罗斯人的民族性格上,容不得软弱的人。
“那不一定,其实擅长战略收缩,远比擅长战略进攻更加考验一个领导人的能力。战略进攻谁不会?但是战略收缩就很困难了。”
艾伦威尔逊有感而发,战后英国开始战略收缩,说起来可能不太光荣。可也是权衡利弊的办法,硬撑着日不落帝国的框架,估计早就被美苏组合拳拖垮了。
大方向上,英国的战略收缩是正确的,艾伦威尔逊也知道这一点。只不过他不信任美国而已,他就觉得美国在外交上明显不如英国来的圆润。
以他现在的年龄来说,早点挂还好,万一比较长命,就算是战胜了苏联,难道看着美国战胜苏联之后,顺便转头锤了英法,然后眼睛一闭无敌于天下的气概,把英国带沟里么?
在他看来美国和苏联在战略收缩上,就大哥别说二哥了,苏联把自己收缩崩盘了。美国看见了这个后果,就在二十一世纪硬顶着不收缩,可这不是硬顶就能解决的问题。
问题不会因为硬顶着不管就消失,迟早会爆炸的,到时候别连累被挟持住的英国。
在大使馆讨论的两人,此时还不知道,苏联人现在正准备开辟另外一条战线找回场子,还是艾伦威尔逊眼中的文化沙皇提议的。
谢米恰斯内拿着印尼事务的汇总,找到了谢列平,将印尼现在的情况进行汇报。
美国和苏加诺的关系并不和睦,其中也因为美国站在英国一边,对苏加诺政权的不结盟运动采取敌意,毕竟忠诚的不绝对,就是绝对的不忠诚。
印尼总统苏加诺开始实施他所谓的“指导式民主”改革后,美国因为怕苏加诺与印尼共的关系日益密切所以向印度尼西亚右派军人和分裂分子提供军备,包括几十架战斗机。
主要军备接受者为两个不同的组织。第一是位于苏门答腊岛的印度尼西亚人民共和国革命政府,第二是以美娜多为基地的反叛运动。
美国政府不仅向这两反叛组织提供军备,而且向他派遣了特工人员到印尼帮助此两个组织实现自己的分裂梦想。印尼方不明美国的意图,请求美国的军事援助,也被美方拒绝。
在整个过程的当中,苏加诺政府已经发现了美国是这两个组织的后台。
“可以确定的是,苏加诺因此对美国疏远。”谢米恰斯内向谢列平介绍道,“并非没有把苏联影响力扩大到印尼的机会,事实上还相当的合适。”
“一点我们有动作的话,美国方面可能会采取对付摩萨台的手段。你也说了,美国每年对印尼军方采取所谓的援助。苏加诺知道美国是两个分裂组织的后台,仍然无动于衷,可见他这个人的政治水平也不高,或者说过于对自己的独立之父的超然地位自信。”
“上一个这么自信的人,已经在德黑兰被巴列维干掉了。”
谢列平摇头道,“这种情况相当危险,最危险的是苏加诺可能还认识到这种危险。”
此时谢列平还不知道,福尔采娃手里有应该清除的印尼军方将领名单,还在为怎么找到切入点伤神。
正在谢列平伤神的同时,苏联中央主席团第一书记赫鲁晓夫,给肯尼迪写了一封亲笔信解释苏联在这一次危机当中的立场。
很快,在白宫的肯尼迪接到了赫鲁晓夫的信,在这个时候肯尼迪带着炫耀之心,把赫鲁晓夫的亲笔信在英法两国外交部长的面前亮了出来,“事实证明,赫鲁晓夫对我们的海上封锁没有办法。”
“如果是这样的话,事情就有了和平解决的空间,这也是我们两个国家所希望看到的。”拉博·巴特勒松了一口气,想着回去之后如何把古巴导弹危机结束的功劳,放在这一次英国的斡旋上面。
巧了,法国人也是这么想的,不过肯尼迪并不这么想,他不想让这两个过气霸主,借着这一次美苏两国对抗,来提升自己的威望。
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占领卢本巴希
在艾伦威尔逊还在莫斯科,每天复读机一样重复比比叨什么亚洲、什么非洲旳同时。
在英国大使馆,常务次长几次发电报给北罗德西亚,告诉格雷斯两个超级大国不可能真的打起来,趁着现在诸事缠身,美国苏联都被牵扯精力的时候,必须速战速决。
“在卢本巴希北部二十公里的位置开始布雷。把将所有原住民赶出去。”格雷斯招呼自己的部下命令道,“把这些年积攒的地雷全给我放出去。”
已经扎根北罗德西亚十几年,这些斯拉夫人也研究出来一些军备,就比如布雷车,北罗德西亚的布雷车,外表看起来如同苏联在二战使用的喀秋莎火箭炮。
这一款布雷车,可以一次性将二百零八枚反坦克地雷发射出去,常规地雷的发射效率还要更高,算是北罗德西亚发展多年积累出来的看家装备,开启机构用于控制地雷从储雷架到传送带;输出机构保证布雷的雷距;转换机构使地雷进入战斗状态。
整个过程是自动进行的。无需作业人员辅助操作。配合运送地雷的重型卡车,可以在一天之内将二十公里长度的范围变成雷区。
为了加快效率,北罗德西亚的布雷车早已经集中起来,卢本巴希则储存了海量的地雷的,作为布雷车工作的原料。
整个卢本巴希以北的地点,无时不刻不在出现天女散花的一幕,甚至有些时候,会出现爆炸声,被发射出去的地雷受到震动,直接爆炸。
但总体而言堪称是有条不紊, 被驱赶出去的部落, 远远见到这一幕,顿时踌躇不前,早在冲伯被暗杀的时候,格雷斯就撕掉了伪装, 开始向北驱赶他脑海中属于自己领地的黑人部族。
在这个时候, 这些人是毫无温情可言的,不大开杀戒真无法让这些榆木脑袋动身。换做一般的殖民者还不敢这么干, 怕引起绝大多数人的反感, 但这些出身巴尔干的狠人就这么做了。
“还需要再快一点!”格雷斯拿着望远镜监督布雷的效率,深沉的吩咐道, “不能只顾着速度, 不真的炸死一批人,没准那些黑人还会回来。之后布置铁丝网把地区隔开,挂上警示牌,以后就别让卢本巴希的人接近这里了。”
“放心把, 上校, 最多一个星期时间, 五百万枚地雷就全部发射出去。”跟在格雷斯身后的军官信心满满。
“五百万只是暂时够用, 每年还要补雷。”格雷斯微微摇头道, “为了我们能够长久安定的免于种族问题, 现在这些投入是合算的。别像是南非人那样, 又要黑人做奴隶, 又要黑人不反抗, 在南斯拉夫的记忆告诉莪们,这样以后会出现大问题。”
北罗德西亚的人口才六七十万, 可没有时间和这些数量是自己十倍的黑人原住民周旋。既然有了解决问题的时机,就要一次性把问题都解决了。
截止到目前, 他们一共驱逐了五十多万人,想要反抗的黑人被射杀了好几千。都已经做到了这一步, 也不差把事情做的更加过分一点。
“上校,八万多的比利时移民全部留下么?”军官皱着眉头心有不甘的询问。
“你想我们在得罪法国人么?”格雷斯回头反问道, 比属刚果虽然是比利时的殖民地, 但比利时是说法语的,这一点之前他在和艾伦威尔逊讨论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结论。
八万多的比利时移民数量也谈不上多,要是驱赶的话可能会得罪法国和比利时, 留下则可以和两个欧洲国家搞好关系。
虽然没有拿下整个加丹加省,但拿到卢本巴希以南的土地, 已经足够欣喜若狂。比利时人控制的铜矿也已经被收入囊中。
格雷斯已经和比利时移民的首领谈好, 保障比利时人对铜矿收益的分配权利。只是原来仰仗于黑人劳动力开采的历史要结束,比利时人也要某种意义上结束殖民历史,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
莫斯科英国大使馆,范西德一脸埋怨的进来,似乎在抱怨顶头上司不厚道,在关键时刻把自己推出去接受苏联人的口水,“常务次长, 葛罗米柯要见的是你。”
“你才是英国大使。”艾伦威尔逊不慌不忙的反驳道, “在大英帝国需要你的时候,作为一个卓越的外交官, 你必须肩负起来责任。要对得起英国的培养。”
“可我根本不知道刚果的事情。据苏联人说,你前两天总是提及。”范西德很是郁闷,他觉得常务次长就是故意让自己出去挡子弹。
这个感觉没有错, 就是这个目的。艾伦威尔逊不慌不忙的宽慰道,“那你想让我怎么办呢?你要知道货币是需要实物支撑的,支撑的东西可以是黄金白银还有其他东西。但肯定不能上印版直接印钱。我们和法国在殖民时代争夺的时候,不就是我们英国讲信用,才让英镑成为世界货币么?”
“加丹加的铜矿,对英国的货币有巨大的支撑作用。”艾伦威尔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道,“钱不会因为沾了血就卑劣,同样也不会因为没沾过血就高尚,终归是机器印出来的,是人们赋予了它重要价值。”
“如果不把重要原材料抓在手中,如果没有马来亚的古晋钢铁基地,英国还是英国么?说句在到家的话, 此时此刻,我凭什么来到莫斯科坦然的坐在苏联人的对面, 你认为这是凭借英伦三国可以做到的么?”
“凭借英伦三岛,是支撑不起来英镑币值的, 而一旦英镑贬值, 手中存有英镑的国家,就会抛售手中的英镑,不管是什么结果,都是让英国极其难受的后果。”
范西德张了张嘴,他没法反驳英国外交部常务次长,不仅仅是因为对方比自己官大。
这一次英国声西击东、然后在南方落子,为的就是和智利矿山齐名的铜矿。
艾伦威尔逊又不贪,不是留下了绝大部分加丹加的土地了么?剩下的土地一样可以养活当地人,老老实实种地吧,做矿工多危险?
事已至此,借助古巴导弹危机,艾伦威尔逊本人安抚了缺乏安全感的反铁托份子。英国也得到了一个很忠诚的打手,已经算是赚了。
“但是看起来,好像已经成了定局,我们没有必要躲避苏联人啊?”范西德不解,哪怕就算是身在莫斯科,作为英国的高官,难道苏联人还能把英国的常务次长抓起来?
“我这是尊重苏联人,防止对方和英国难堪。”躲在大使馆的英国常务次长就是硬气,“吵起来有什么意义呢?我们的条件苏联不可能答应,反过来也是如此。”
避免在北罗德西亚问题上和苏联纠缠,还有一个不能说太明白的原因。那就是北罗德西亚的主要居民,不管是克罗地亚人还是塞尔维亚人,都是斯拉夫人。
巴尔干半岛的斯拉夫人和苏联的斯拉夫人、可谓同气连枝。按照当初第三帝国外交官对南斯拉夫王国的评价,这个国家一半人是亲苏的、一半人是亲俄的。
也就是说整个国家,半数人倾向于苏联、半数人倾向于俄罗斯。前者是社会主义、或者是民族主义者。这么一个国家,在巴巴罗萨行动开始之后,对德国人是巨大的威胁。
格雷斯那些人又不是战后出生的,很多人都是经过战争的余孽,就算是不亲苏,对斯拉夫民族主义也不排斥,至少在当前,这些人没死的时候,英国还不能建立这批人对英国的忠诚,也许下一代人情况会得到改观。
面对替自己接受苏联指责的大使,艾伦威尔逊也不好太过分,就告诉范西德,“你多谈谈亚洲的事情,以此来对苏联施压。加丹加的事情在重要,重要得过两个人口大国的战争么?”
归根究底,刚果在非洲是很重要,但在世界范围之内,还是不能上的了台面的。
在艾伦威尔逊躲在大使馆装死的同时,要独占荣光的肯尼迪,也甩开了英法两国的作用,对赫鲁晓夫之前的来信做了回复,但在回信之前,苏联的第二封信被送到白宫,比起第一封信,第二封信的态度明显强硬了许多,和赫鲁晓夫第一封亲笔信态度完全不一致。
“苏联国内也有强硬派施加压力。”罗伯特肯尼迪也看到了这封信,冲着自己的总统哥哥开口道,“回复第一封信可以解除这种尴尬,而且要对英法两国隐瞒第二封信的存在。”
说完了这件事,罗伯特肯尼迪没有离开,向肯尼迪汇报道,“约翰,我们得到了源自非洲的消息,英属北罗德西亚,占领了卢本巴希地区,将当地的巨型铜矿收为己有。”
“英国人等机会等待很久了把?还真让他们等到了。”肯尼迪面色不渝,甚至于对英法两国这一次来华盛顿的目的,也产生了怀疑。
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世界和平我挽救
可不是么?天知道艾伦威尔逊用了多少精力劝说格雷斯,才把这些巴尔干人旳野心拖延到这个关键时候,仔细想来,他觉得自己无愧于一个英国人,为了这个破落帝国已经做到了一切。
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来说,切下来的一块土地不到十万平方公里,当然在矿产这个层面来说,算是加丹加地区最有价值的一块,格雷斯他们算是非常克制了,压住了贪心。
不压住也不行,如果扩大占领土地,那就不是驱逐几十万人就能做到的了。
对于这个结果,艾伦威尔逊已经算是非常满意,现在北罗德西亚被截成两短的突出部解决了,根据之前的约定,北罗德西亚转变为王室领地的日程也可以安排上了。
虽然古巴导弹危机、英国其实帮不上什么忙,对两个人口大国的战争也就仅止于咋呼咋呼,最终只能在最好欺负的非洲,显示一下旧日支配者的威严。
但结果是好的,目前南部非洲的局势,无非就是英国和葡萄牙报团取暖,还有仅剩下一小块地的比利时殖民地卢旺达。
卢旺达这个后世以大屠杀闻名的国家,后来又政治强人保罗·卡加梅的统治出名。
面积不大却很有崛起的征兆,不过艾伦威尔逊觉得,到底能不能崛起还要观望一下, 非洲不是没出过政治强人, 也有一批水平相当不错。
但大多数一个不留神就被推翻,少数牢牢掌控政权的政治强人,一旦去世也会人亡政息。
保罗·卡加梅的水平相当高,把卢旺达治理的有声有色, 简直不像是一个非洲国家, 还吞了刚果加丹加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可他一旦死亡的话,后继者还能有这样的水平么?要知道埃塞之前也有模有样的。
比利时剩下的卢旺达殖民地面积不大, 在刚果独立之后估计比利时人不会把卢旺达看的太重要, 比利时在非洲势力的消亡已经可以进入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