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 第265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逼父杀子,是为不仁……寡人从不做不仁之事……”

刘恒皱着眉头,“既然你有改过之意,便抓了国内参与袭击者,派往长安治罪……另外,你要真心归附,否则……我定不饶你!”

赵佗丢下了手里的剑,“多谢大王!”

刘恒冷哼了一声,转身离开了这里。

赵佗无奈的看着他离去,若是四关还在,哪怕是归附大汉,自己尚且能留住余威,可如今呢……防线尽毁……数千人乘船就能来灭掉南越国……教子无方,教子无方啊。

当他令人将赵始扶起来的时候,赵始还在喃喃着:“阿父杀我,阿父杀我……”

看到这厮被吓成了这个样子,赵佗挥了挥手,便令人将他带走。

当赵佗返回的时候,赵昧即刻走上前来,拜见了大父。

对这个孙子,赵佗反而看的更顺眼一些。

“唉……昧啊,大势已去……”

“如今,只能希望那竖子能看在情分上,饶恕南越了……”

当刘恒返回营帐的时候,刘友与诸将正等待着他。

“四哥!”

刘友即刻起身,“赵佗投降了吗?”

刘恒摇了摇头,看向了面前的两位国相,“傅相,灌相。”

“这次托大王洪福,幸而击败了南越的军队……寡人一定为你们请功!”

灌婴笑了起来,“吴王不必如此……南越王乃豪杰,而其麾下谋臣将领太子之流,皆鼠辈也!”

“整个南越国,最难对付的,唯独赵佗一人。”

傅宽也很同意灌婴的说法。

刘恒这才说道:“南越王已经答应要归附了,并且愿意将所有参与此事的将领都交出来……如此一来,他在南越的威信全失……与军中将领定然也会离心……接下来,便是如何彻底的掌控南越国了。”

“傅相,寡人欲迁南越之民与闽越吴之地,迁徙闽越之民,吴之罪役往南越之地……您觉得如何?”

“好!不过,还是得先询问唐王……这次战役,迫不得已,不曾告知……往后,事事都还是要问过唐王……”

“您说的对。”

……

宣室殿内,此刻灯火通明,群臣聚集。

刘长却随意的坐在上位,笑着说道:“这次乃是私宴,诸公不必拘束!”

虽然某位大王是这么说的,可群臣并不相信。

刘长笑呵呵的说道:“寡人拿下了河西,已经与周相商谈过了,准备在河西设立武威郡,金城郡,张掖郡,酒泉郡,以及敦煌郡……”

“恭贺大王!”

“大王开疆扩土,功德甚矣!”

不少大臣开始进入奉承模式。

刘长咧嘴傻笑着,“这件事,寡人很高兴,想必你们也很高兴。”

“只是,设立这么多的郡县,这就需要官吏啊……大汉如今哪里能找这么多的官吏呢?”

听到这句话,群臣顿时就安静了,看大王那诡异的笑容,总感觉有些不对劲。

“因此,寡人啊,准备特意为河西五郡设立一个科举……召集天下的贤才们来考核,通过的人就可以前往河西为官!当然,朝臣功劳巨大,寡人从未敢忘记你们……因此,寡人准备将这个恩赐给与你们……你们族中子弟,都可以来参与这次的考核!寡人之令,他们必须要去做官!”

群臣顿时懵了,去河西当官?是过去管羊吗??

周昌顿时起身,反驳道:“大王!天下不曾有逼人为官的道理,若不是真心为官,如何能造福一方?大王的举动,是故意逼迫贤才们前往地方,臣料定,这些人无心治理地方,甚至可能会在地方上作恶……请大王收回成命!”

“哦,是寡人说错了!”

“寡人之令,他们必须心甘情愿的去河西做官!”

“大王!不可如此!”

召平也跳了出来,“大王此举,实苛政也!如此推行,定然适得其反!”

“那你说怎么办吧!”

刘长不悦的说道。

召平长叹了一声,看着周围的大臣们,“既然官吏不足……就只能是由我们出面,请一批隐居的贤才,再从太学里挑选一批青年才俊了……让他们互相辅佐,方能治理好河西啊。”

“那就你们来操办吧!”

群臣满是无奈,陈平轻抚着胡须,再次闭上了双眼。

第294章 上有昏君,下有佞臣

夜里,刘长再一次从睡梦之中惊醒。

他坐起身来,大口喘着气。

汗流浃背。

“大王?”

曹姝握着刘长的手,“怎么了?”

夜色下,曹姝看不清刘长的脸,这些时日里,刘长常常在半夜惊醒,实在是有些频繁,曹姝对此很是担心,请了太医令来查看,可太医令将刘长上上下下检查了个遍,只得出了一个结论:壮如牛。

刘长揉了揉额头,“无碍……”

他也不知该如何跟曹姝解释,在他很年幼的时候,就常常做梦,他总是梦到一些很奇怪的东西,在那个梦里,他看到一个模样与自己酷似的人,生活在一个仙境里,可每次惊醒之后,他所能记住的东西也不多,只是一些碎裂的记忆。

他年幼时便常常对家里人告知这件怪事,可没有什么人相信他,当他告诉阿母自己去了仙岛的时候,阿母只是点头,“好,好,你去了,睡吧,睡吧。”

在众人的眼里,这个年纪的孩子似乎总是有着无尽的幻想,压根不会相信他的话。

刘长的年纪越来越大,而当初那梦境里的内容便愈发的真实,刘长皱着眉头,他去的好像不是仙岛……那……似乎是将来?

“姝啊……你说这世间真的有天命吗?”

“当然有啊……当初高皇帝创业之时,斩白帝之子……陈胜吴广崛起时,曾得鱼腹中书,夜有狐鸣呼……秦王登基之时,有人手持玉玺归还……”

刘长不由得皱起了眉头,“这么说来,寡人亦是身怀天命之人啊。”

“大王自然是有天命在身的,若非如此,岂能做成这般大事。”

“哈哈哈,那就无碍了……那定然是有仙人在梦中传道,等下次梦到了那仙人,寡人便抓了他,让他担任寡人的国相,若敢不从,便烹了他!”

曹姝大惊失色,“大王不可轻辱!”

“睡吧,睡吧!”

刘长挥了挥手,心里却做好了准备,一旦再次梦到,自己便扑上去,将那人捆绑起来,让他为恒山代郡等地降雨,让这里缺水的百姓们风调雨顺……怀着这样的想法,刘长昏昏入睡。

只可惜,或许是那人怕了刘长,整整一夜,刘长再也没能梦到那般奇异的场景。

次日,刘长正吃着饭,三公便赶来了。

周昌,召平,张不疑,韩信四人坐在刘长的面前,大汉三公有四个人,这也是常识了。

实际上,在朝议的前后,三公都会来找刘长,三公的权力极大,很多时候,也不是刘长拍案就能做出决定的,还需要面前这四人的协助。刘长令人给他们也端来饭菜,只是,他们四个都已经吃过了,刘长便一边吃着饭,一边跟他们聊天。

这模样,顿时就惹怒了周昌。

“大王便是如此对待国事吗?”

刘长一愣,随即加快了吃饭的速度,几口将饭菜吞下,擦了擦嘴,看向了他们。

周昌深吸了一口气,强忍着怒气。

“大王,授爵封赏之事,已经谈定了……”

在外人面前,韩信还是给刘长颜面的,不会直呼其名,刘长拿起了竹简,认真的翻阅了一下,“好,就这么办吧……对了,周亚夫他们还有解救陆贾之功,这也得算上!”

“唯。”

韩信在朝中向来低调,虽担任太尉,可朝议时根本不发言,也不参与任何的庙堂之争,独立与群臣之外,当然,群臣也没有想不开,没有拉拢或者排斥这位太尉的意思,就完全当作没这么个人。

只有军旅的事情,才能让韩信动心思,其余时日,他都是在看自己的书,偶尔也会写几篇兵法,他最近写的几篇兵法,都是关于塞外之战的,可以拿来给以后要出征塞外的将士们当作范本来看。

其余三人,也不理会韩信这态度。

召平率先说道:“大王,臣已经安排妥当,请各地的贤才出山,并且安排了考核的时日……很快就能选拔出一批不错的官吏。”

这科举,脱胎与秦朝的吏员考核,也就是简单的问一下律法,回答一些问题,并不是未来的那种成熟的科举,也算不上是什么开天辟地的壮举,因为这事在秦国时就有了,不过秦国是自愿参加,而刘长只是改成有组织性的大规模考核而已。

像刘长的阿父,就是闲着无聊学了律法,然后参与秦国的官吏考核,随即担任亭长。

“呵,他们都以为前往河西之地是受苦去的……不愿意让自己的子弟受苦……正好,我们借此机会,多提拔些出身贫寒之人。”

刘长脸色不屑,此刻当然是没有出现世家寒门之流,不过,开国时的功勋集团却异常的强大,连成了一片,互相勾结,互相庇护,这些贫寒的人未必就比这些功勋的后人更优秀,毕竟功勋家的子弟接触书籍之类更加容易,可还是得用。虽然他们在将来也会变成功勋豪族,可起码现在不会那么快融入。

“河西是宝地啊……这里若是治理好了,大汉就再也不会为战马所困扰,粮食问题也能缓解!”

召平沉思了片刻,问道:“大王……河西虽然是宝地,可人口太少,纵然强行迁了一次大族,分到各地去,那也远远不够……大王对河西之地关心的太多,几乎将精力都放在了那里,是否是有些本末倒置呢?”

“召平!你个反贼!”

张不疑顿时忍不住了,他骂道:“难道是有地方大族贿赂了你吗?大汉得河西,如当初秦得巴蜀,当初巴蜀不也是人烟稀少的蛮荒之地吗?治理之后,巴蜀便成为了秦国之宝地,河西为何不可呢?你别有用心,勾结豪族,图谋不轨!”

“呵,臣出身贫寒……与那豪族也不曾有什么牵连……倒是某人,世代为相,堪称是豪族之中的豪族。”

召平冷冷的说道。

“你这番话,何不说给我阿父听听呢?”

“你!”

眼看两人就要掐了起来,周昌无奈的说道:“不必争吵,二位说的都有道理。”

“大王要治理河西,这是应该的,河西治理好了,自然就是大汉之宝地,可召公的担忧也无不道理……大汉不只是有河西一个地,大王连番作战,粮仓已经空了,若是不顾国内,只治河西,河西也不能喂饱全天下的人啊。”

周昌说的比较中肯,刘长是一个能听进去他人劝谏的贤王,对周昌这番话,他也表示赞同。

“周公说的对啊!”

“既然如此,那国内的事情,便交给周相来负责,河西的事情,就交给召相来负责吧!”

刘长大手一挥,做出了决定。

周昌看到这昏君听进了自己的劝谏,也是不由得轻笑了起来,“好,大王有长进啊,未必不能成为一代贤王!”

周昌乐呵呵的离开了皇宫,韩信也不愿意逗留。

召平看到两人离开之后,就收起了那愤怒的神色。

“好了,大王,这下臣无论如何治理河西,都没有人能插手了……诸事便由我来决定了。”

刘长咧嘴笑了起来,“这还是你们两人配合的好啊。”

张不疑瞥了一眼召平,说道:“老匹夫,我跟你联手,只是因为同为舍人,你可不要觉得我是好心帮你,等帮着大王成了事,我还是要铲除你这个反贼的!”

“呵,我是反贼?”

“大王,你看!他自己都承认了!”

“好了,你们都是反贼,不要争了,寡人便是那反贼头子……召公,没外人了,你说接下来该怎么办吧?”

召平抚摸着胡须,“臣这些时日里与群臣接触,发现他们想要反对的并非是大王……而是我们。”

“哦?什么意思?”

“他们大多数人,都不担心大王胡作非为,他们只担心自己会被取代……他们之所以反对大王的政令,不是担心大王的政令会乱了国家,是怕自己在执行的时候做不好,被大王追究……”

召平这些时日里的卧底工作相当的顺利。

他成功混进了大臣的阵营里,也了解到了很多的情况。

他们三人在皇宫里密谋了许久,方才各自离去。

“大王……您这是要去哪里?”

栾布看着急匆匆往外走的刘长,忍不住拦下了他。

“哦,寡人是准备外出,在长安各地巡察一下百姓的情况……”

“那大王为何要带着弓呢?”

“哦,寡人巡察地方,若是遇到贼寇,便以弓箭还击,合理吧?”

上一篇:诸天从洪拳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