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 第399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他??还圣贤??”

“我太清楚这竖子是什么德性了,不知从哪本古书里背了点东西,就出来在人前显圣,其实没什么学问,他能有什么学问,想来都是抄的!”

做父母的在孩子失败的时候总是对他有种盲目的自信,而在孩子成功的时候又总是对他有种盲目的否定,就如刘老太公一直都不相信自家那没出息的孩子居然能登基为皇帝一样。

“背点东西拿出来给别人炫耀这种事,朕是最熟的!”

刘长自信的说着。

吕禄却说道:“可方才我听太子的话,有种韩子新圣论的味道……”

“看吧,朕就说了是他抄的吗,肯定就是抄了韩子的书!”

“这竖子志向还不小,还想要做子呢,他若是做子,那朕都能做太一了,哈哈哈~~~”

吕禄没有再多说什么。

“去把晁错给我叫进来!”

“唯。”

晁错这些时日里,改变巨大,在经历了武最之事后,晁错收起了原先的张狂,从天上正式掉落在了地上,开始脚踏实地的为刘长办事,庙堂的诸多奏表,落在他的手里,他能准确的进行甄别,重要的部分交给刘长来亲自批阅,而一些问候的,表达忠心的,上表功绩的,就由尚书自己来处置掉了。

刘长倒是很乐意看到晁错的这种改变。

袁盎此刻还在济南跟着伏公学习呢,等他学成回来,他跟晁错所组成的内朝应该就比较稳当了。

晁错很快就出现在了刘长的面前,沉默下来的他,倒是比以前还要英武了些。

“错啊……稍微留意一下河西国的奏表。”

“若是栾布和周勃所发的,直接就给朕拿过来。”

“唯。”

刘长示意他坐下来,不慌不忙的说道:“这段时日里,你坐镇内朝,诸事有条不紊,你是有功劳的,这就很好,像从前那样的争执有什么作用呢?不过,今日内,我看尚书的官吏们总是日夜忙碌,你那里是不是有些缺少人手?”

“陛下,并非是缺少人手,只是陛下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各类奏章的数量不断的增加,官吏们的数量还足够,就是有些内容我们不敢自作主张,要多次商谈,要得到陛下的答复,故而速度有些缓慢……”

“你们如此劳累,朕也实在有些过意不去,这样吧,就在尚方阁外修建一个屋,你们可以住在那里办事,这样一来,你们也就不必来回的奔波,倒是省去了不少的麻烦。”

晁错呆愣了片刻,随即急忙说道:“多谢陛下!!!”

陛下实在是太体贴官吏了,生怕官吏们太晚回家,直接就让他们住在尚方办事,不必再回家了,多好啊。

面对圣天子的大仁大德,晁错都不知该怎么感谢他。

“这内朝,朕还会进行扩设,你也不必太担心,最近所召集的郎中,就会抽调一部分进入内朝……这些都是些很优秀的后生,到时候,你要好好的管理他们,绝对不能鲁莽,做事之前,要多去思索……”

刘长交代了不少事。

晁错的脸色却变得苦涩了起来。

作为刘长的舍人之一,他对这位陛下也算是比较熟悉了。

陛下不会无缘无故的将他叫来吩咐这么多话。

陛下肯定是有目的的,那是什么目的呢?

晁错问道:“难道陛下又准备外出不成??”

刘长清了清嗓子,“怎么会外出呢?上次外出的结果,朕可没有忘记……朕只是要送别一下自己的老师和朋友们,太尉因为有事要前往河西,西域等地,而群贤要跟随他前往,朕得好好款待一番这些群贤,接下来这段时日里,你就不要因为这些事情来打扰朕了,除非是栾布和周勃的,其余的事情,你们内朝自己看着办!”

“可……陛下,若是辽东战事的呢??”

“辽东战事??要是徐厉刘不害这些人需要远在千里的庙堂为他们出谋划策才能打仗,那就不要打了,回家去放羊吧!!”

刘长大手一挥,晁错满脸的无奈。

“唯。”

……

次日,刘长与群贤们出现在了唐王府里。

群贤们即将前往辽西等地,据说韩信是要进行试探和推进之事,而这都需要人手,韩信准备带上一些群贤前往那边,群贤们在长安日夜不停的操练,早就想要出去了,听到又有军功可以拿,他们也很开心,不过,离开之前,韩信特意给与了他们三天的假期,让他们用来处理家里的事情,白天处置好了家里的事情,晚上他们就聚集在了唐王府。

“哈哈哈,他之?你坐直啊,怎么,你是把一次出征的量都给留在家里了吗?”

吕禄看着时不时揉着腰的卢他之,笑着嘲讽道。

卢他之只是瞥了他一眼,说道:“是啊,我要外出,家中娇妻依依不舍,话说你什么时候成家啊?是没有人看上你,还是跟胜之说的那样,你也沾染了郎中的风气??”

“乃公是侍中!!不是郎中!!周胜之胡说八道!!”

“那不是更危险吗?”

“哈哈哈~~~”

群贤们大笑了起来,樊市人也忍不住说道:“话说我们许久都不曾聚集起来吃羊啊……陛下也不带着我们去偷羊了……”

夏侯灶骂道:“还偷什么偷,自从那些竖子们长大之后,就总是来我府里偷,我每次出府的时候都吩咐家里人,要小心把守……我们当初也就是偷羊,这些不当人子的,连我家的酒都给掏空了……”

“早知道我当初就好好对待家中大人了,这都是报应啊!!”

“谁说不是呢?廷尉难伺候啊,不敢抓,又不敢不抓……”

宣莫如吃了一口酒,骂道:“我那竖子,已经被我连着抓了四次……家门不幸啊……家门不幸啊。”

周坚无奈的说道:“反正我现在是看到周升就想跑,那厮见到他阿父不敢说话,见到二哥也不敢说话,唯独见到我,一口一个仲父,我这家底都要被掏空了……”

夏侯灶长叹了一声,“我家的战车都被霍霍完了,等阿父回来的时候,我要怎么解释呢?陛下……你要赔啊……”

夏侯灶忽然想起了什么,看着一旁的樊市人,“不对啊,你是他们的舅父呀,为什么他们唯独不祸害你呢??”

“他们是不祸害吗?他们是没办法祸害啊,我那大哥什么德性,你们难道不知道吗??他每次被祸害了就来祸害我啊!他还好意思说安,祥他们祸害他家里的酒,那东西不都是我的吗??我府邸都被他给掏空了,还轮得到那些竖子们来祸害吗???”

夏侯灶好奇的问道:“可他不总是说自己是给了钱的吗??”

“他给我十钱,拿了我四坛子酒啊……”

“你还没成家,你那个嫂又管的严,你大哥又能怎么办呢?你还是多体谅一下!”

卢他之忍不住劝说道。

樊市人的嘴唇抖动了片刻,“我也得成家了……”

“你急什么?”

“再不急娶妻的钱都没了……”

卢他之笑了起来,说道:“娶妻钱没了怕什么,不是还有吕郎中吗?跟他凑合凑合过日子也可以啊!”

“乃公是侍中!!!!”

群贤们闹成了一团,周亚夫很是平静的看着众人,忽然开口问道:“陛下是要远征身毒吗?”

群贤们也很好奇,纷纷停止了争吵,看向了刘长。

刘长摸了摸下巴,“现在还不是远征的时候,师父他老人家过去,就是铺路呢,派遣斥候去打探情况,派遣商队去贸易,尽快弄清楚那边的情况,地形,人文环境,当然,你们肯定也有机会过去,不过夏侯灶这个路痴大概是不会去的……反正你们这次就是去做好准备!”

“那我大哥和伉呢?他们打完仗会来吗?”

“他们俩以后可能就要负责水军,可能也要前往身毒,可跟你们不是一条路,不必等待他们。”

“亚夫啊……这些事情你得多上心啊。”

刘长看向了周亚夫,周亚夫点着头。

“陛下不必担心,我不会让夏侯灶单独出去的。”

“哈哈哈~~~”

难得周亚夫还能开个玩笑,众人都不由得笑了起来。

在吃喝玩乐之后,刘长又忍不住的开始了高歌,众人纷纷起舞,哪怕是周亚夫,也被群贤们推了进去,要求在众人面前起舞。随着年龄的增加,群贤们越来越没办法聚集在一起,分散到了各地,不知不觉之中,当初那些祸害了长安近十年的竖子们,都已经长大成人,拥有了自己的家庭,自己的使命。

可当他们高声唱着歌,走在道路上,横行霸道的时候。

他们都已经不在意这些了,每个人都喝的醉醺醺的。

若是路过王恬启的府邸,还会骂骂咧咧的丢上几块石头砸他家的大门。

那些二代的群贤们,偶尔有外出的,看到这个架势,也是急忙躲避。

兄弟们玩的很是开心,哪怕是一向平静的周亚夫,此刻都是跟这些人勾肩搭背的,完美的混入了群贤的分段,丝毫看不出北军统帅的半点风范。陈卖和灌阿去了巴蜀,萧延去了滇,周胜之樊伉去了辽东,如今这些人又要前往西域。

众人心里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再次聚集在一起,也不想知道下次聚集的时候是否大家都还安康,只是,这些竖子们也不会去想那么遥远的未来,去平阳侯家拿了些酒,去南越王府拿了些肉,点上篝火,开着玩笑,痛饮美酒,说些不能被司马喜所听到的笑话,时不时就有不胜酒力的依偎在朋友边深深睡去。

如此痛玩了几天,直到第三天的清晨,当刘长再次醉醺醺的睁开了双眼的时候,身边就只剩下同样醉倒的吕禄了。

唐王府内一片狼藉,刘长站起身来,拍打着身上的灰尘,茫然的看了看周围。

空荡荡的府邸内,翻落在地上的酒盏不再滴下酒水。

篝火燃烧出的黑色灰烬凝固成了污渍。

被舔的干干净净的骨头上有蚂蚁在爬动。

刘长沉默着,注视了许久,随即,刘长又大笑了起来。

“这群狗入的!!把乃公的酒都给带走了!!!”

第415章 没别的意思

长安群贤是不能聚集在一起的,他们只有分开了才是好群贤,但凡三个以上聚集在一起,那就要开始拆家了。

刘长的时代,是一个权力从老臣逐渐过渡到年轻大臣手里的时期。

而刘长做的很出色,这个过渡的过程很是平和,并没有出现什么矛盾。

“竖子不足与谋!!”

周昌使劲拄着自己的拐杖,那拐杖落下的很重,几乎要将地面凿开,周昌脸色涨红,神色激动,双眼死死盯着不远处的竖子,几乎忍不住要动手。

而让周昌如此破防的人,并不是张不疑,乃是典客冯敬。

典客冯敬原先唐国的大臣,后来跟随刘长来到庙堂担任九卿,这位跟张不疑一样,也是大贵族出身,他祖上乃是战国时韩国上党郡守华阳君冯亭,这位因为不愿意献土与秦,向赵称臣,引发了秦赵之间的一次小误会,史称长平之战。

而他的后裔却都投奔了秦国,始皇帝身边有名的武信侯冯无择,右丞相冯去疾,御史大夫冯劫都是冯亭的子嗣。

而冯敬就是武信侯冯无择的嫡长子。

他继承了先祖的衣钵,年纪轻轻的就担任了韩国的郡守,然后就遇到了韩信加曹参的这对组合,这两人但凡抽出一个都够他受的了,何况是两个人一起来呢。

然后韩国郡守就变成了大汉将军。

在历史上,这位在景帝时战死,成为了汉匈战争期间汉朝阵亡的最高级别官员,前三公。

目前,他在朝中担任典客,所谓典客,就是负责外交,不只是负责邦交和边陲部族事务,还要负责国内诸侯,他们的纳贡,拜见,出兵,平时的行为等等,都是由典客来进行负责或者监督的,权力还是很大的。

同时,这个位置也是晁错最渴望得到的位置。

冯敬在任职之后,做的还是不错的,无论是对内部的诸侯,还是对外王,都能做到公正不阿,赏罚分明,礼仪周道,先前有西域几十位外王前来,他能将这些人同时照顾好,面子里子一起挣,刘长对他还是很满意的。

而周昌此刻为什么会暴怒呢?

主要就是因为冯敬此刻的上奏。

冯敬在今日的朝议时上奏,希望庙堂能给与典客一项权力,兵权。

至于一个负责外交的部门要兵权做什么,按着冯敬的说法,是为了更好的对外建交,冯敬想要组建典客的行人军,这个行人,乃是指典客内部的一个署,就叫行人署。这个行人署是负责来往各地的,兼任出使的要任,而典客如今想要组建的行人军,就是“使节团”,要离开大汉,前往大汉的四面八方,拜访远处那些小国。

若只是这样,周昌也不会这么生气。

“要甲胄三千??还要强弩四千??你这是去拜访还是去灭国??”

周昌瞪大了双眼,这家伙哪里是要组建使节,这是要组建斥候,前往各地探查地方的情况,可能还要从事一些挑拨战争的举动啊!若只是出使,百人就足矣,哪有披甲带弩去出使的??

冯敬平静的说道:“周相,沿路会有猛兽,贼寇,这是为了以防万一啊。”

“什么样的猛兽和贼寇需要用这么多的甲胄强弩啊??你这是想要组建一支北军吧??”

周昌不悦的说道:“况且,您还想要私下招募,也不肯透露具体的数量,您这是准备要谋反吗??”

“当今陛下好大喜功,连年的战事不断,您身为人臣,不去劝阻,为了奉承他,还准备派人去周边挑起战事!你这样的人怎么配得上九卿的位置呢?!”

“大胆!!!!”

张不疑猛地跳了出来,指着周昌骂道:“老狗!你怎敢辱骂陛下?!”

周昌看着这满朝的奸贼,深吸了一口气,悲愤的叫道:“奸贼当朝!这是上天要灭亡我大汉啊!!”

张不疑叫道:“居然敢咒骂大汉!原来是武最余孽!!廷尉何在?!”

刘长只是挥了挥手,就结束了这场无意义的争吵。

上一篇:诸天从洪拳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