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 第409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这件事吧,说小不是很小,说大也不是很大。

主要就是启蒙的事情,刘长重视教育,并且开了启蒙之先河,先后设立太学,国学,县学,而刘长最大的理想,就是让大汉的每个县都有自己的学堂,能承担启蒙的重任。只是如今的启蒙工作有些混乱,大家都是第一次干,还没有明确的标准,只好按着叔孙通生前所写的那几本书来进行摸索,如今陆贾承担了这重任,继续探索。

可刘长在几次巡察后发现,各地因为老师不同的缘故,启蒙程度差距巨大,教材也不统一,学派的人是什么学派的,就用哪个学派的教材来进行教学,这让刘长觉得非常不合适,因此决定统一全国的教材,采用标准教材。

陆贾先前召集群贤,就是商讨这件事。

可这群贤里,却混进去了一个张不疑。

眼看他们就要开始动手编写了,周昌坐不住了,急忙前来拜见刘长,希望陛下能让张不疑去祸害别的什么,不要祸害启蒙这样的大事。

周昌本以为自己是无法说服这个暴君的。

可没想到,刘长很干脆的答应了周昌,随即提出了一个要求。

周昌倒是无所谓,只要不让张不疑来参与编写,什么要求都能接受啊。

然后刘长就提出了自己的条件。

张不疑不要参与了,朕来吧!

那一刻,周昌对张不疑的鄙夷甚至都动摇了。

陛下有没有真才实学呢?肯定是有的。

这位的著作,如今可还被各地的士子们所学习呢,可陛下能不能参与进来呢?

有才学归有才学,可这启蒙的事情,经不起祸害啊,周昌都不敢相信大汉这第一版的全国统一教材会在陛下手里变成什么样的。

张不疑肯定会在上头写满陛下的事迹,奉承之事。

那陛下呢?会讲吃肉喝酒,还是会讲入美人呢??

想一想,还是陛下这个更恶劣啊。

刘安编写了一本《圣天子》,其中就对刘长的思想有着详细的记载,甚至还出现了几个入字,成为华夏有史以来第一个记录了脏话的圣贤之书。

周昌实在被吓到了。

此刻刘长又提起了这件事,周昌轻轻摇着头,“还是让张不疑来吧。”

“这样吧,周相是担心朕做不好对吧?朕先写几篇给您过目,您看完之后,再做决定,如何啊?”

周昌狐疑的看着刘长,“臣知道陛下有才略,只是,陛下啊,这有知识和写书是不同的,您精通数,可是您……”

周昌实在没好意思说,刘长的知识很好,就是写的不咋地,那几本数学的著作,还是有人帮忙改写的,这写文章可不是刘长所拿手的事情啊,陛下会编,但是那笔力。

不过,看到刘长那炽热的眼神,周昌也不好继续拒绝这位暴君。

“好,陛下可以先试写,若是不可以,臣宁死也不会让陛下采用。”

周昌说的很认真,而刘长也知道,以周昌较真的性格,若是自己写的不好,他真的会这么做。

刘长很是自信的答应了下来,送走了周昌。

吕禄狐疑的看着刘长,说刘长会写书,他相信,可说刘长会写教材,那他就完全不相信了。

自家陛下的本事,他是最清楚的,那就不是个写文章的料。

可他也理解,每当冬季,陛下总是很无聊,因为无法外出,不能狩猎,而后宫也不敢跟陛下相处太多天,很多时候,刘长就只是吃肉,然后在皇宫里纵马,拿着木棍,让吕禄他们扮演敌人,来一场刘长的超真实扮家家酒!

除了扮演敌人,有些时候这些人还要扮演商户,小贩,反正陛下怎么开心就怎么来。

陛下这是无聊坏了呀,还想要编写教材。

吕禄摇着头,“陛下,臣这就去取笔墨……”

“不必,这种事,不急着去做!”

吕禄瞪大了双眼,自家那位做什么事都火急火燎的陛下,什么时候改了性子呢?

……

当刘安严肃的走进厚德殿的时候,闻到了那烧烤所散发出的香味。

他一愣,急忙看了过去。

刘安没有继承刘长诸多的不良嗜好,唯独继承了好美食这一点,刘安很喜欢吃,而且跟刘长一样,能精准的说出各地的美食,他看到烧烤,咧嘴一笑,急忙坐在了阿父的身边。

“安啊……你来了啊,我家的乳虎……”

当看到阿父那满脸的笑容的时候,刘安并没有感动,他只是忽然警觉了起来。

大母曾告诉自己,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对阿父的警觉甚至超过了对烤肉的渴望,他猛地站起身来,就要逃走。

奈何,刘长早有准备,一把将他抓住,笑呵呵的拉到了自己的身边。

“来,吃,多吃点!”

刘安吃一口,就要抬起头来看一眼阿父,仿佛正在偷吃粮食的耗子。

刘长却问道:“安……你说治理天下,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是人。”

“不错,就是人,人方才构成了社稷,构成了这个天下……可我所说的人,是贤人,是有才能的人……当初我阿父身边人才很多,因此他做了皇帝,如今大汉的人才比谁都多,所以大汉成为了强大的国家,如此看来,想要让国家强大,就需要培养出更多的人才,你说是这个道理吗?”

“阿父说的对……”

“朕准备编写一整套教材,作为启蒙天下所用。”

“既然要做,那就要做的很好,做的完美,恩泽百年!”

“朕认真想过了,其中要有文,数,射这三门课。”

“随着孩子们的年纪增加,逐渐增加课程的数量,你觉得如何啊?”

刘安点了点头,“薛肃侯当初不就是这么想的吗?阿父说的很对。”

“哈哈哈,这数的教材,朕自己就能办好,可是这文嘛……朕倒是知道该如何编写,只是啊,最近这手臂酸痛无力……”

刘长展示了一下自己的胳膊,刘安看着那雄壮的过分的手臂,不由得点了点头,“看得出来……”

“因此,就需要你的帮助,我们父子俩该一同来办成大事,你觉得呢?”

“阿父,若是我不答应,你会揍我嘛?”

“会!!!”

“那儿臣自然是愿意全力协助陛下,为社稷成就大事的!!”

第424章 国相之威

“竖子!”

刘长将刘安所书写的文章丢在了地上,神色很是不悦。

刘安有些惊愕,自家阿父的要求居然这么高?

这文章他也是下了功夫的,运用各种简单典故,按着阿父的要求,传达各种道德思想,孝,睦,信,忠等等,刘安都觉得自己已经写出了精髓,便是现在拿去交给郅都,都能直接拿来发表,不需要任何的修改。

可就是这种程度的文章,都没有被刘长所放在眼里。

看着愤怒的阿父,刘安无奈的解释道:“阿父,您是没有看懂吧?我来为您解释……”

“放屁!”

“谁让你写这样的文章了?朕是让你来这里做学问嘛?若是朕需要这样的东西,干脆让浮丘伯,陆贾他们来不就好了?难道你的文章还能好的过他们不成?”

“那可说不好……若是论道之文,儿臣也不惧他浮丘公……”

刘安按着规矩抬了个杠,可面对阿父那发黑的脸,还是知趣的没有继续说。

“这就是为什么朕想要参与进来的原因了,浮丘伯他们想用论语进行启蒙,王生他们说用道德经……这是能给孩子拿来启蒙的东西嘛?刚刚认识字,就要学习这个难度的知识,简直胡闹。”

“周昌,陆贾这些人,也都是将这件事当作搞学问来做,这些文人啊,就是不懂得简单好用的道理!”

刘安明白了,他狐疑的问道:“阿父是觉得太复杂了??可是这已经是很简单粗略了啊……”

“简单什么,运用那么多晦涩难懂的典故做什么呢?”

“我来说,你听完之后来写!”

“唯。”

刘长迟疑了片刻,说道:“我们要以故事的形式,写出数十篇趣闻,让孩子们能开心的去学,而不是去背这些典故,这些典故,可以在后来进行教导……我大汉以孝治国,那这第一个故事,便选择一个孝顺的故事吧!”

“这第一篇,不如就用鸟鸟反哺之事。”

“啊?阿父是说鸦反哺?可这不过是民间传闻而已,并无事实根据,儿臣曾……”

“重要的是有没有根据嘛??重要的是能不能体会出孝!”

刘安无奈了,也只好点着头,低声嘀咕了起来。

“写吧……就写某个鸟,小的时候常常有大鸟来喂食,等到大鸟老了,飞不动了,它就开始反哺双亲……写的欢快写,好了,快写!不要太繁琐,越简单越好!”

刘安提笔书写了起来,连着写了四五篇,刘长都不满意,始终认为太复杂,直到第六篇,刘长认真看了许久,又令人将刘勃叫过来,交给他来看,对刚刚在接受启蒙的刘勃来说,这故事还是不错的,他认认真真的看完,只有几个生字认不全,大概意思都能明白。

刘长这才满意的点着头,好,就按着这个程度来写!

刘安本来还想夹杂几件真事,比如当朝的季布,就可以作为信的典范,还有自己,则是也可以当作孝的典范。

奈何,刘长却以简单为由,还是多以动物为主。

忙碌到了晚上,樊卿和雍娥的到来,方才打断了父子俩的大事,到这个时候,刘安已经是晕晕乎乎的,脑子里都是什么小鸡小鸭小狗什么的。

刘安做梦都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居然会写这样的东西,那说教方式的简单粗暴程度,令人发指啊。

你好歹让我用个典故啊,实在不行,你让我稍微润色一下啊!!这都是什么啊。

刘安只觉得自己遭受到了一种羞辱,我是治黄老的,你就让我写这个??

曹皇后并不在皇宫,曹窋的妻又为他生下了一个孩子,曹皇后去看自己的犹女去了。

樊卿和雍娥看到父子俩身边堆满了各种纸张,都有些好奇。

难得啊,这父子俩能和睦相处,居然还没有掐起来。

今天曹姝不在家,皇宫里的这些家伙也就彻底放飞了自我。

“安??你们这是在作什么??”

樊卿笑呵呵的坐在了刘长的身边,好奇的看着地面上那些纸张。

刘长得意的说道:“朕与安可是办了一件大事,这都是启蒙教材,乃是我们父子两人合力而作!”

刘安却急忙摇着头,“不,不,这都是阿父的功劳。”

刘长不悦的说道:“朕难道还能抢自己孩子的功劳嘛?你放心吧!朕绝对不会贪墨你的功劳!”

“不,不,阿父,天下人都知道您精通数,却不知您作文章的天赋,若是让我出面,只怕他们都要以为这是我的功劳了,儿臣也不过是给您代笔而已,儿臣恳求阿父,千万不要对外说这是儿臣所书写!”

刘安认认真真的朝着刘长附身大拜。

看到孩子这么懂事,刘长心里都有些感动。

我的儿子终于长大了啊,还知道为老父亲着想了。

刘长看着樊卿和雍娥,好奇的问道:“对了,今天怎么一天都见不到你们,如此大的风雪,你们去了哪里?”

“我们去太仆那里借了马来骑!”

“哈哈哈,我赢了!”

樊卿得意的说道,雍娥瞥了她一眼,说道:“那还不是因为我身体抱恙……”

在座的众人,很好的诠释了什么叫“今天曹姝不在家”。

趁着她外出的时候,这伙人做出了很多“姝见打”的事情,此刻还是洋洋得意的样子。

刘长咧嘴笑着,说道:“要比骑术,何必去外头呢,直接在内屋……”

“咳咳。”

樊卿示意了一下刘安,刘长方才停下了话题,开心的拿起了面前的纸张,“来,都看看吧!这就是刘安所写的啊!”

刘安大惊,劝阻不及,急忙起身。

“阿父,那我先去见大母了……”

刘安迅速逃离了这里。

而樊卿和雍娥则是认真的欣赏着刘安的文章。

上一篇:诸天从洪拳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