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 第418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敢继续追问的都去修长城了。

虽然算起来是楚人,母族是赵人,祖上是魏人,可刘长的诸多行为,令人感慨,真不愧是出生在长安的老秦人。

刘长再次进球,举起手来欢呼。

竖子们激动的拍着手。

刘启是一位坚定的球迷,每当有蹴鞠选手挡着仲父的时候,他总是忍不住的高呼道:“打他!仲父!打他!”

然后那些选手就不敢拦了,急忙放水。

刘长擦拭着额头上的汗水,笑呵呵的坐下来,竖子们围绕在他的身边,叽叽喳喳说着他方才那惊人的表现。

“仲父这蹴鞠踢的实在是太好了,方才那一拳若是打中了,那踢蹴鞠的起码要躺半个月!”

刘祥激动的说道。

刘长尴尬的清了清嗓子,他倒是玩不起,就是力气太大,经过他脚下的蹴鞠,哪怕砸在人家身上,都能受伤,因此他总是小心翼翼的,尽量不让自己碰到别人,至于输不起之类的,那纯粹就是谣言了,他刘长为人厚道本分,整个大汉都知道,怎么会做出这种事呢?

“无趣,无趣,阻拦的人太少,每次一冲就进球了……”

刘长摇着头,都有些玩腻了。

刘长并不知道,历史上,他的某位犹孙也发出了类似的感慨,随即,在元封三年,小猪就在长安举办了大汉第一次的“运动会”。

大汉的强大跟秦国的强大是不同的,秦国的强大表现在他对基层的掌控力上,军队强悍的战斗力上,那苛刻的标准和法律条文之上。而汉朝的强大,是多方面的强大,即使用如今的标准来说,大汉在那个时代也是世界性的强大国家了,不但是国防,就是软实力,文化这方面也是空前的强大。

各种艺术萌发,绘画,小说,诗歌,笑话,雕塑,体育……各种学科进步,医学,动物医学,法医学,数学,文学,史学,建筑学……古代华夏所有的建筑样式几乎都在汉朝就成型了。

各种崭新的行业出现,全方位的发展,几乎把能做的都给做了,给后来人留下了一个标杆,开了无数的先河,这才是一个真正的盛世啊。

像秦这样大概只能算是强国,却不能算是盛世。

听到刘长的感慨,刘启笑着说道:“仲父乃是整个大汉最会玩的人,若是您都觉得无趣,无可奈何,那就没有人能找出办法了。”

看着这些格外殷勤的竖子们,刘长不由得笑了起来。

“你们这些竖子都跟着朕一整天了,你们有什么事,但说无妨!”

刘祥这才说道:“仲父,我们已经很久不曾见到安了,心里都十分思念,生怕他吃了苦,想要去看看他……”

刘卬也点着头,“长安甚是无趣,安不在,也没有人告诉我们该去做什么,整日读书……仲父啊,能否让我们去见安一面呢?我不久之后就要前往西域就国了,我离开之前,就想见一见他。”

“哦……你们都想去见他是吧?”

刘长忽然咧嘴笑了起来,这莫名的笑容,让刘启心里一紧。

刘祥还在傻笑着点头。

刘启急忙说道:“仲父这是在磨砺安呢,我是不敢打扰的,就让他们去吧,我就不去了……”

“无碍,去吧,去吧,见见他多好啊!”

“仲父!我不敢打扰!还是让祥他们去吧!”

刘启严肃的拒绝,其余几个竖子却只是傻乎乎的点着头,“我们去!我们去!”

刘长大笑了起来,“不错,看来你这竖子是没有去的必要了,禄!”

吕禄急忙走上前来,刘长低声吩咐了几句,挥了挥手。

吕禄点头,这才祥他们几个竖子跟着自己一同离开。

“多谢仲父!”

“哈哈,多谢仲父成全!”

几个竖子极为开心,笑呵呵的跟着吕禄离开了。

刘启只是看着他,忍不住的摇着头,自己这些兄弟们,还是太单纯啊,仲父是什么人,还能让你们如愿不成?

刘长让刘启跟着自己,两人一同回到了厚德殿内。

进了殿,刘长稍微活动了一下身体,坐了下来,让刘启坐在自己的面前。

“那些竖子们,朕要让他们也尝尝安吃过的苦。”

刘启并不惊讶,他早就猜到会是这样。

“宗室这些孩子里,你不是最聪慧的,可却是最有能力的,就是性格有些暴躁,有些狠辣,不过,对一个国君来说,这并不是什么太大的缺点……”

“朕将你封在西域,是有自己的想法,刘卬好武,可才疏学浅,没有什么能力,因此朕特意让他距离河西近一些,可以成为你以后的帮手,这竖子就不成器,守着河西大门总归是能做到的。”

“可你不同,朕对你寄以厚望,西庭国三个方向,都可以开疆扩土……一路向西,甚至能控制与匈奴身毒的道路……朕是希望能以你作为东西之桥梁,无论以后是讨伐身毒,或者是要从身毒运什么东西回来,你都是要起到重大作用的,你明白朕的意思吗?”

“陛下,臣遵命!”

“哈哈哈,你这个竖子,识人,用人方面,你都像你阿父,就是你这性格啊,也不知随了谁,记仇,暴躁……你阿父可不是这样的!”

“咳咳,大概是随了三伯父。”

“对!对!”

“你也长大了,要逐渐改变那些坏习惯,多学学你阿父!”

“你的国虽然很大,可户籍非常的少,二十余万民众,还不如中原的一个县……你前往封国之后,多从人口想办法,只有人多了,才好办事,什么时候都是这样的,另外,对待你的百姓,不要以蛮夷来看待,只要能为你所用,就不要在乎那么多……多挑点能人回去,让他们帮助你,你要像赵佗那样,将蛮夷变成大汉之子民。”

“另外,身毒那边人不少,那个做翻译的刘曲说,当初有个叫阿育王的,居然能出动二十万士卒进行作战,还不影响国力,那他们的户籍定然也是有数百万之众,全部加起来,或许也逼近千万吧……”

“如果可以,尽量将周围的蛮夷都变成你的子民,你知道怎么做吧?”

刘启若有所思的点着头。

“在人口这方面,朕也没有办法给与你太多的帮助,各地都需要百姓啊,这就只能看你自己的能力了。”

“所有宗室子弟里,唯独你的使命最重。”

“不是仲父不疼爱你,只是你最成器,身为宗室子弟,这就是你的义务,不可推辞,不能抱怨,明白了吗?”

刘启重重的点着头。

在宗室子弟里,刘启的封国大概是最糟糕的,他的封国西庭国,占据了西域南部的大多数地区,土地还不错,就是人太少太少,辖下一个县里的户籍只有数千人……距离中原又非常的偏远,汉人的数量更是少的可怜,周围都是西域诸国,目前虽然臣服,可要教化那还需要很长的时日,远离中原,风险最高,待遇最差。

吕后都觉得刘长做的有些过分,看在刘启生母的份上,还特意送了些人前往西庭国。

刘启听到刘长的话,顿时不由得咧嘴笑了起来。

毕竟还只是个半大的孩子,仲父如此看重自己,他心里又怎么能不激动呢?

“仲父!您放心吧!我绝对不会辜负您的厚望!!”

“我一定要将西域经营好,西域在我手里迟早会像唐国那样强大起来的!!”

“哈哈哈,好!有志气!”

刘长开心的笑了起来,对刘启也并没有任何的忌惮。

刘启正要说话,忽然意识到了什么,仲父不会无缘无故的将自己叫来说这么多话,难道是说……刘启猛地抬起头来,问道:“仲父?我要去西庭了吗?!”

“对,你要去西庭了,你不需要他们那样再磨砺什么了,你安心去西庭国就好……只是,你不要责怪仲父过早的让你扛起大任……”

“仲父说的什么话!能为仲父分忧,是儿最大的心愿!”

“好!你说吧,想要哪个国相来辅佐你,你大胆的去说,满朝的贤才们,随你挑选!”

刘启大喜,急忙说道:“曲逆侯!”

“嗯???”

“我想让陈公给我当国相!”

刘长沉默了片刻,“启啊,不是仲父舍不得给,只是陈侯的身体,怕是经不起这样的奔波,他年事已高,身体也不太好,你还是换一个身强力壮的人吧。”

刘启又沉思了片刻,方才说道;“那就请让夏侯灶将军来给我当国相吧!”

“夏侯灶??你是说夏侯婴吧??”

“不,就是夏侯灶!”

刘长愕然,不是,你这上下限的浮动这么大吗?直接从陈平跳到夏侯灶??你知道夏侯灶是个什么样的人才吗你就敢要?!

刘启认真的说道:“仲父,夏侯灶将军多次在西域作战,熟悉当地,况且他为人勇悍,没有什么太多的想法,但是比较好驾驭,我作为国君,年纪太小,若是有陈平这样的国相,我也愿意放权,可是这样重要的人,仲父是要重用的,既然无法让这样的人来辅佐,那就不如找个我能驾驭的……”

刘启这是怕自己大权旁落,什么都做不了,所以特意选了个有用的,脑子不多的来给自己当国相。

可刘长还是干脆的摇着头。

“这绝对不行,灶来当国相,你那国不出三个月就灭亡了,那厮若是犯了混,连你一块儿打……这绝对不行。”

刘启咧嘴笑了起来,“那仲父将郅都给我做御史大夫不就好了吗?”

“哈哈哈,原来你这厮的目的是郅都啊……”

刘长轻轻抚摸着下巴,认真的思索了起来。

“这样吧,以纪通为国相,以郅都……为御史大夫,以夏侯灶为太尉。”

刘长说的比较艰难,尤其是在说郅都的时候,其实他是不太想拆散陆贾郅都这对组合的,可是,没办法,他知道郅都这厮还有更大的潜力,不能只是让他成为陆贾手里的快刀,得让他早点拥有支撑庙堂的能力,郅都还年轻,这次在西庭磨砺,作为实权三公,往后再升一级,就可以直接在庙堂入九卿,进入庙堂的核心,在未来背负更多。

刘启喜出望外,他本就是随口一说,也没想过仲父真的能将郅都交给自己。

纪通胆大心细,郅都办事狠辣,夏侯灶……比较勇猛。

这三人的组合还是可以的。

“多谢仲父!!!”

“好了,读书去!读书去!”

刘长挥了挥手,便将刘启给赶走。

刘启回到了自己的殿,便跟舍人周仁说起了这件事,周仁笑着说道:“陛下对大王十分宠爱。”

“那是自然,连郅都都给我了!”

“不只是如此,陛下在这个时候让大王前往封国,是为了让大王也沾沾光啊,如今太尉正在西域,不断的抓捕俘虏,大口吃肉,而分到好处的都是西域的那些外王,陛下急着让您前往,不就是希望您能跟在太尉身边多吃几口肉吗?”

刘启反应过来,“是这个道理啊!”

“做好准备,前往西庭!”

“是否要与河西王他们告别后……”

“不必,我去跟太后及皇后她们告别,就可以出发了,仲父以大事委托与我,我怎么能让仲父失望呢?我这次前往西域,不将国大治,灭尽诸敌,绝不返回!!!”

那一刻,刘启气场全开,眼里充满了斗志。

周仁急忙附身行礼。

刘启最先就是前往长乐宫里拜见太后,来到长乐宫,刘启就忍不住笑。

那位傻大个刘祥,就曾感慨阿父实在太宠爱仲父了,众人问起原因,他回答说:“大父甚至修建了一座皇宫,取名为仲父欢乐殿!”

众人许久才反应过来,他说的是这长乐宫,也就是刘长快乐宫。

当时刘启就忍不住反驳,“大父显然更偏爱安,你看他的诗,他老人家都明说了,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刘启跟太后告别的时候,吕后也有些不忍心。

刘启的生母,曾是吕后的侍女,吕后亲自将她赏赐给刘恒。

“唉……小小年纪,也是苦了你啊。”

“大母,仲父在我这个年纪,已经能凭借一己之力来平定荆国的叛乱了,我虽然不才,但是也愿意效仿仲父的志向,为大汉镇守西边,内治国,外征强敌,定然不会辜负仲父的厚望!”

吕后迟疑了片刻,方才令人取来笔墨,写了什么,随即交给了刘启。

“大母,这是?”

“这都是我的族亲,这些人时不时来求见我,都想要个官职爵位,正好,如今西庭国有这么多的空缺,我也帮他们一个忙,你将这些人带过去,给个底层的官职,他们的家人在中原,怕是会太思念他们,让他们带着各自的家人隶臣门客一同过去吧!”

刘启一愣,随即猛地跪拜在吕后的面前。

“多谢大母!!!”

第433章 一个神仙算多少军功啊?

半岛已经彻底被平定,在马韩灭亡之后,其余的小部落即刻投降,再也没有与大汉为敌的想法。

整个半岛都彻底成为了大汉的领地,半岛上的战事也随着结束了,只是燕王还在北部与扶余人继续交战,这些扶余人,他们自称为亡民,就是逃避而来的百姓,自认为是橐离的遗民,而橐离则是出自殷商时的貊人,是我国山东的古老民族之一,在周灭商后,开始逃亡之路,前往东北建立自己的国家。

而扶余人就认为自己是这些人的后裔,他们最初的国都叫貊城(今长春),后来又在隔壁修建了一座王城,叫扶余城(今长春农安县),在经过了漫长的发育过程后,在秦末这个时间点逐渐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这大概还要归功与冒顿,冒顿将东胡人打的抬不起头来,却是给了其余这些人抬头的机会。

这东胡人也是比较惨,第一崛起后尝试着去欺负燕国,不巧的是当时的燕王叫燕职,史称燕昭王,就是千金买马骨的那个。

他麾下倒也是有些还不错的人才,像郭隗,剧辛,邹衍,屈庸,乐毅,苏代,秦开之类的,中间好像混进去什么东西……反正燕国吃了那么多年的败仗,好不容易来了个不错的君王,不错的将领天团,就让东胡人给碰上了。

上一篇:诸天从洪拳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