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 第453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唯!!”

里正很害怕,作为从中原前来的百姓,他完全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能看到太尉,还是来给自己送粮食的。

交代好了事情,夏侯灶就骑上了自己的战马,离开了这里。

目前西庭国有六个县,虽然县城很少,可是县城与县城距离却相当的远,而且刘启前来西庭国之后,一直都是在想办法进行更改,最初刘启想要改国名,他准备将国名改为雍。

他认为所谓的西庭是按着当地胡人的叫法所制定的,并不合适,同时,他将县名也按着中原的方式来进行命名。

夏侯灶骑着骏马,看着身后的队伍,长叹了一声。

最初听到自己要担任太尉,他是那么的开心,可是真正上任之后,他才发现,什么太尉啊,还特么不如中原一个县尉呢。

秋天操练的时候,中原一个县尉都能操练一两千人,其中也有数百甲士,而他自己呢,全国兵力差不多才这么一点。

而这里几乎没有他可以做的事情,最初还能外出打几个贼寇,如今贼寇都没得打,夏侯灶实在找不到事来做,最后就上奏大王,主动承担了护送粮食种子的事情。

刘启大概也看出了太尉心里的郁闷,就让他去干这事去了。

夏侯灶在各地转了这么一圈,返回了治所七泉城,这里如此命名,是因为这里有七座古泉,刘启亲自命名七泉,改掉了原先的名字。

这都城放在诸侯之中,那也是相当的寒碜,城内有百姓近两万人,占据着全国三分之一的人口,夏侯灶很快就来到了王宫,这王宫放在中原也就是个土财主的府邸,还得是乡野之中的,城里的富户那都看不上。

进了王宫,走过一条小路,左转,就来到了刘启的书房。

门前甚至都没有甲士,夏侯灶直接就走了进去。

刘启正箕坐在案前,看到夏侯灶进来,连忙改变了姿势。

“太尉回来了??来,请坐!”

刘启乐呵呵的,无论是什么人,来到西庭国都一定会失望,如夏侯灶,还有那些跟着刘启来的吕姓官吏,唯独刘启,无论面对着如何困难的情况,脸色都没有半点的变化,稳如老如意。

比起他阿父来说,刘启的缺点很明显,他更加暴躁,收不住自己的脾气,也不太在乎自己的名誉,可是,这些缺点同样也是他的优点,暴躁的性格让他充满了魄力,没什么不敢做的,而不重视名誉则是让他可以不择手段的完成自己的目标。

“大王……种子都已经送到了。”

“那各地的情况呢?如何啊?”

“还能怎么样呢,就跟过去一样,不过几千人,唉……”

夏侯灶长叹了一声,脸色愁苦。

“大王你到底是做了什么得罪了陛下,能被派到这个地方来担任诸侯王……哪怕是北庭呢,北庭都有十余万民众啊,河西几十万,唐国齐国那都是数百万人口的大国……怎么到你这里……”

刘启笑了起来,“治理一个有百万百姓的国家,耗费了数年的时日,最终增加了几十万的人口,没有人会觉得惊讶,可如今我们治下,百姓不过六万余人,若是几年的时日,我们能将这个数量变成几十万人,那天下惊愕!”

“寡人就会变成天下闻名的贤王,而您也会成为类比酂文终侯那样的贤臣啊!这里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可以捞取政绩的机会也更大,这是一片任由我们施展才能的宝地,您怎么可以叹息呢?”

刘启这么一说,夏侯灶觉得他说的还挺有道理的。

“那我们要怎么去增加户籍呢?要不去北庭国抢?或者逼迫百姓们多生子,不生子就施以肉刑??”

听到了太尉的如此良策,刘启也不生气,他认真的说道:“如今,就是我们最好的机会!”

“淮阴侯在西边作战,所抓捕的俘虏和物资极多,寡人正在给仲父写信,给他讲述西庭国之贫苦,若是能稍微留下淮阴侯的一些战功,那对西庭国也是大好事啊,况且……寡人还准备组建商队,从这里出发,出西域来贸易……”

刘启认真的说着,又看向了夏侯灶。

“太尉啊,您是国内的名将,往后就请您来负责护送商队,运输战俘物资,我们可以帮着庙堂往淮阴侯那里运输物资,当然,淮阴侯自然也不会亏待我们……”

夏侯灶大喜,“你放心吧,我自会率领我西庭国大军,前往战场,让淮阴侯的北军也看看我们西庭大军之威!!”

刘启笑了起来,这就是他想让夏侯灶给自己当太尉的理由了,没别的,就是好糊弄,好说话。

刘启几句话,就说的夏侯灶满脸的得意,恨不得现在就带着西庭国大军去跟匈奴碰一场,对此,刘启的建议,别去,去了容易笑死匈奴人。

西庭国各方面都非常简陋,包括甲士们的装备,主要还是因为刘启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农耕上,全国的匠人都被他征召,停止打造其他东西,全力打造农具,国库的积累早就被他给用光了。

为了增加财政支出,刘启开辟出了一条新的商业思路,派遣太尉领着大军去周围抢劫盗贼。

有些时候,还得这位太尉去帮着其他小国做事,西域还有很多的外王小国,夏侯灶就常常被派去负责调解他们的纠纷什么的,给自家大国挣外快。

刘启还效仿着刘长的模样,不断的给中原写信,他的书信,不只是给自己的仲父们写,就连一些素不相识的大臣,乃至地方的名士大家,反正如今书信的支出也是西庭国的一个重要财政负担。

不过,刘启这么疯狂写信,也不是没有成果的,庙堂就增加了对西庭国的诸多援助,太子也没有忘记这位好兄弟,从唐国运输了不少的好东西,其中就包括两万只羊。

乃至是北庭国的刘卬,也援助了不少的铁器,河西国的祥是最豪横的,直接送了七千多多罪犯给刘启,这罪犯可是好东西,西庭国最缺的可就是人口。

其余诸侯王也都是如此,除却诸侯国,那些大臣们的私人援助也是有的,他们的私人援助对西庭国来说,都是巨大的帮助。

“先前不是还送了不少的种子,马车,还有牛羊吗?这竖子怎么又写信了?!”

刘长不悦的看着手里的书信。

“他西庭国贫苦,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那我庙堂的百姓就不贫苦了吗?这长安的百姓也很贫苦啊,河边都是些衣不蔽体的百姓……”

吕禄抿了抿嘴,去河边洗浴可不得衣不蔽体吗?

刘长抱怨了几句,还是拿起了笔,书写了片刻,方才交给了吕禄,“拿去给冯敬吧,让他迅速准备好东西,送往西庭国……也是苦了这竖子了,国库一穷二白,该给的时候还是得给。”

吕禄点了点头,“陛下,那西庭王说要讨伐西羌,设立商队的事情……”

“无碍,让他随意去做吧,他便是以举国之力攻打西羌,都未必能拿得下,我看他就是想抓些俘虏,让他去抓吧,若是这都不允许,那他一辈子都只能当县令了!”

“唯。”

“周勃今日又来求见了,还是要将他赶走吗?”

“又来了?”

刘长撇了撇嘴,这些时日里,刘长所操办的事情并不少,因为要准备今年的耕作了,而自从兴农成为当今最严峻的工作后,春耕就变成了大汉头一等的大事,任何事都要为春耕让路。

周勃在家里修养了很长一段时日了,这些时日里,他不断的上书求见,就是希望能返回河西国,而刘长也是一直晾着他,就是不肯相见。

此刻刘长却沉吟了片刻,“好,你让他进来吧。”

周勃站在皇宫门口等待着,对于他这样的将军来说,闲居在家,便是最大的折磨,他很想要回去,哪怕是担任个寻常的士卒,也比在家里带着要好很多,他如今还不算年迈,孔武有力,不该就这样在家里待着。

当周勃以为自己今日又要见不到皇帝的时候,吕近侍终于走了出来,笑着跟周勃拜见,领着他走进了皇宫之内。

“陛下!”

周勃行礼拜见,刘长看起来却相当的无礼,只是斜着眼打量着周勃,也不让他坐下来,“你来这里是有什么事情啊?”

“陛下,臣闲居在家,已有多日,不奢求能继续返回河西国为太尉,只求陛下以我为将……”

“呵,想要返回河西国啊……这好办啊,朕可以卖给你啊,当士卒要一户食邑,校尉要一千户,裨将要两千户,嗯,九卿要四千户,三公要五千户,你想要什么位置啊?”

周勃面露难色,说不出话来。

“不愿意卖啊?那就回去吧!”

周勃猛地抬起头来,坚决的说道:“臣请陛下免去我的彻侯爵位,收回所有的食邑,臣愿意前往河西国担任一个校尉,为陛下领军作战……”

“呵,朕要是这么干了,胜之不得哭死?”

刘长也收起了一些无礼,“绛侯啊,朕并非是为难你,只是啊,你先前的行为,实在是令朕不悦,朕便是罢免了你,也是应当。”

“只是,因为你过去的功劳,朕才没有问责……你先前犯了三次错,一次错一千户,就减你三千户食邑,然后去河西继续当你的太尉,提前说好,若是你再犯了错,别说爵位,就是性命你都保不住了……明白吗?”

周勃猛地想起了牢狱内所发生的事情,认真的点了点头。

“好,明白就好,你看,这是西庭王所送来的,他们准备从西羌那里抓些俘虏回去,你这次返回河西国,就要多帮衬北庭和西庭这两个国……他们国力薄弱,你得给与适当的帮助……”

“记住,他们要的是人,可以种地的人,如果你不能让头颅去耕作的话,就别再干斩首的事情!!!”

“唯!!”

将这厮送走之后,刘长才无奈的摇晃起了脑袋。

但愿这厮能长个记性,不要再胡作非为,若是再出了事,那自己也就顾不得亚夫,胜之他们,只能是狠心斩首了,顶多就是不牵连这几个群贤。

刘长起身,走出了厚德殿,今天天气还不错。

他舒展了一下身体,拿起了强弓。

听闻乡野有猛兽为患,这难道不正是自己去为民除害的好时机吗?

就在刘长往外走的时候,大老远的,就看到了匆匆赶来的一个身影,正是申屠嘉,申屠嘉似乎也看到了刘长,急忙加快了脚步,刘长脸色大变,转身就快步离开这里。

申屠嘉这厮做事太较真,他如此匆忙前来,肯定没什么好事,又得弹劾哪位大臣,或者是对哪项政令表达自己的不满,刘长并不希望这样的事情阻碍自己的狩猎大计。

刘长越走越快,几乎都在跑了,而申屠嘉也开始跑动了起来。

“陛下!!陛下!!”

刘长只当是什么没有听到,就在这追逐战开展到皇宫门口的时候,刘长还是被抓住了,不是刘长跑的太慢,而是前方出现了同样来找皇帝办事的陆贾……

刘长一脸悲愤的坐在了上位,陆贾和申屠嘉各自坐在他的身边,陆贾正在认真的说着报纸发行的事情。

“按着您的吩咐,已经将农报的发行量定制最大,并且要求各地最先发行,各地的通文府都在进行印刷,分发,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文章不够用啊,农家所书写的还是太少了,根本达不到七天一期的程度……”

“而地方上所呈来的技术,我们还得要进行再次试验,确定成效,农业的事情,成效太慢,严重的拖延了报纸的发行,几乎变得没有什么用处……”

“那您准备怎么办呢?”

“我准备让地方上直接负责对技术成果的监控以及审核,若是出现了差错,便从地方上问罪,节省一些时日……另外就是农家文章的限制,能否降低一些标准呢?”

刘长摇了摇头,“要求是不能降低的,天下农书那么多,你若是找不到别人的文章,那就将这些农书里记载的技术抄上发行就好,这农报的方式跟其他的不同,是要去推广技术的,文章的好坏也不要加以干涉,有用就好……”

“具体的事情,你自己去跟栾布进行协商吧。”

跟陆贾聊着大事,申屠嘉看起来也不是很急,只是平静的坐在一旁,刘长时不时就偷瞄他一眼,看到他还是没有离开的打算,也只能是无奈的先将陆贾给送走。

“你来又是因为什么大事啊??”

“并非是什么大事,只是有事要禀告陛下,不过,陛下方才为什么要跑呢?”

“朕急着去见陆公,商谈大事,不曾见到你。”

“你就直说吧,这次又是要弹劾谁?”

“并非是要弹劾,陛下将上林苑的一半拿出来给农家,早些时日,农家向看守上林苑的甲士禀告,说上林苑有大量的野兔泛滥,破坏农家的试验田……想让我们派人清除,臣想着陛下好狩猎,故而想请陛下前往,跟随甲士一同射杀……”

“啊??你来找朕是要朕去狩猎的??”

“是啊,可陛下诸事繁忙,想必此刻甲士们都已经射杀了不少……”

“这么重要的国事,你为什么不早点说呢?!”

第466章 我长弟不易啊!

骑着骏马,刘长弯弓射箭,那强弓在巨大的臂力下发出了呻吟般的声音,随着箭矢崩出,那兔子几乎是直接被扎在地面上,强大的力道使其尸骨无存,而刘长不做停留,继续奔驰。

甲士们从地面上捡起了那半拉兔子,跟随在陛下的身后,刘长射击的速度都变得越来越快,这是刘长今日所击杀的第八十七只兔子了。

在得知野兔为患,开始祸害农家耕地之后,刘长怒不可遏,农家那试验田是何等的大事,岂能纵容那些兔子来危害耕地呢?

于是乎,刘长亲自前来这里狩猎。

“不错,开窍了,知道要为陛下做事的道理了。”

站在道路边等候着天子归来的张不疑,赞许的朝着申屠嘉说道。

“你是想要做什么,才如此大费周章?”

面对庙堂左相的询问,申屠嘉并没有无礼,申屠嘉很不喜欢当下的三公,可是他却从不违抗他们的命令,这并不冲突,厌恶是因为他们不守成规,不违抗则是因为他自己很守成规。

“朝中大臣们铺张浪费,从庙堂到地方,宴请之风盛行,朝中大臣前往地方,则地方定然用庙堂之款来进行接待,耗费国力,实在可恨,我欲请陛下下令,惩治这类情况。”

申屠嘉是个很正直的人,只是,他不太懂得学问,治政的本事也不太强,做国相还是有些勉强,可做个御史之类的还是足以胜任。

“所以你就先请陛下来狩猎,让陛下开心,然后再上书劝谏?”

张不疑笑了笑,申屠嘉的这个操作,怎么说呢,属实是有些太简陋,太低级,几乎把自己的想法都刻在了脸上。

不过,这对申屠嘉来说,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了,起码知道了如何让皇帝接受自己的劝谏。

按着张不疑对陛下的了解,申屠嘉这番操作还是很可行的。

陛下只要心情好,大臣的劝谏都还是能听一听的。

“你这是准备抢季布的活?”

申屠嘉严肃的说道:“季御史为人正直,近期内大力整顿吏治,以身作则,罢免了诸多官吏,只是,季御史不足以威慑群臣,手段终究是太温和。”

自从船空司县出现了吏治的问题后,季布就开始全力整顿这个问题了,他首先是给委派到各地的御史们写信,禁止他们居住在自己的府邸,要他们每个月都要在地方各县衙之中待满二十天。

并且将他们一年一报的工作变成了两个月一报,季布还发布了《大汉官令》,在其中提出了对地方官吏的要求以及各项标准,改变政绩考核各部分的比重,并且表示要将民间风评纳入在政绩考核之中。

季布也是在费尽心思的做事,可他的这些作为在申屠嘉看来,大概就是有些太过于温和了,甚至有些不知轻重。

面对没能按时完成庙堂目标的大臣,季布只是口头批评了一番,而对于一些提前完成目标的,或者谎报成果的,季布则是给与罢免,乃至是处死的惩罚。

申屠嘉就觉得他的做法不是很公正,惩罚力道忽轻忽重。

上一篇:诸天从洪拳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