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 第455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张苍没有一天是闲着的,几乎将自己所能办到的事情全部都给做了。

可是张苍的神色还是很严峻,虽然做了这么多事,可是距离今年所要达到的目标,只怕还是会差很多。

最开始的时候,粮产暴增还是比较容易的,可是这越往后,想要迎来再一次的大爆发,就不太容易了,目前来说,粮产最能迅速提升的,就是戍边军屯了,可这屯军的粮食大部分还是要留给戍边卒自己吃,作为边军粮仓。

张苍轻轻的揉捏着自己的额头,看着远处热火朝天的场景,不由得出了神。

“张公,真好啊……如此一来,陛下所言之盛世,怕是不久就会出现!”

田叔站在张苍身边,看着远处的场景,脸上满是笑意。

其实张苍之外的大臣们,还是比较乐观的,就连朝中一些大臣,都是如此,他们难得齐心协力的来操办同一件事,如今的大汉,将兴农当作了第一目标,几乎所有府邸都是在农桑而服务。

包括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医家,医家也是为了增加大汉可以耕作的人口数量啊。

在付出了这么多之后,这些人都在等待着今年的收成,并且都对今年有着极大的热情和信心,经历了这么多的辛苦,今年的秋收,定然是能无比的成功。

这就给与了张苍更大的压力,他好不容易将庙堂紧紧联系起来,将他们拧成了一股绳,朝着同一个方向用力。

如今朝臣的希望,几乎都是张苍所给与的,他本来只是想要鼓舞一下这些人,可看如今的情况,似乎是鼓舞的有些过头了。

张苍就很担心,若是事与愿违,成果并不大,那自己这些时日里的精力倒也不算什么,就怕大汉会失去了斗志,失去了信心,再次回到那种群臣勾心斗角的状态,想要第二次再掀起这样的风潮,那就要很困难了。

“嗯,是啊,定然是大有收获的。”

张苍点了点头,在官员们的陪同下朝着自家府邸走去,比起那些人的欢呼雀跃,张苍却一直都在沉思着,自己到底还有什么事没有做到呢?还应该去做什么呢?

群臣所抱有的希望太高,张苍一时间也不知道,今年的成果是否能让群臣满意,最重要的是,刘长同样也是如此,张苍就怕自己的这位弟子失控。

刘长若是发现平稳做事不能成,是否会按着自己的想法来将农业的发展变得极端化呢?那对大汉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巨大的灾祸。

任何东西,一旦过了头,好事就能变成坏事。

春种的热情大概也传染了长安内的百姓,一路都能看到那些满脸欢笑,扛着各类农具急匆匆朝着自己目的地走去的人。

当张苍回到了自家府邸的时候,他看起来有些憔悴。

也没有理会前来迎接自己的那些美人,有些茫然的走进了书房,坐下来之后,张苍长叹了一声,看着面前这堆积如山的奏章,险些再给自己一个耳光。

就你能,当初怎么就那么想不开呢??

就在张苍准备翻开面前的奏章的时候,有家臣走了进来,急忙禀告道;“张公,汾阴侯周昌前来拜见。”

听到这个名字,张苍只觉得心里满是苦涩。

这厮来的真不是时候啊,当真是觉得自己事情太少了吗?

“让他进来吧……算了,我亲自去迎接吧。”

周昌早已没有了当年的架势,大病一场后,周昌甚至都无法自己走路,得有人来扶持着,整个人哆哆嗦嗦的,一副命不久矣的样子,谁见了都得害怕,同为开国大臣,周昌的资历比起张苍还是要高的。

周昌也算是最早跟随刘邦的大臣,在周昌担任御史,成为三公的时候,张苍甚至连九卿都不是,还在地方上担任计相呢。

正如张苍所想的那样,周昌的脸色并不是很好,在张苍行礼拜见之后,这厮也只是冷哼了一声,就令人扶着自己进了书房,张苍也不怪罪,跟在他的身后,两人坐在了书房内,周昌便让人出去了。

“张相这些时日里,可谓是兢兢业业,给大汉上下都指明了一条旷阔的道路啊……可这农忙已经开始了,不知今年的秋收,又是否能让天下人都满意呢?”

张苍抿了抿嘴,“我不知也。”

周昌摇着头,“你看看,这就是我说你不适合担任国相的原因了,若是连你都说不知道,那怎么让天下人相信呢?”

“你知道当国相最重要的是什么吗?”

“我不……我知道。”

周昌看到张苍上道如此快,不由得笑了起来,“其实啊,当国相最重要的就是要会骗人。”

“骗人??”

“不错,首先要骗自己,然后骗天子,最后骗群臣。”

周昌认真的说着,张苍大吃一惊,“您说什么?”

“论处置政务,我是不如你的,可是这权衡庙堂啊,你就远不如我了,你光办事不行,还是得要懂得怎么去说话……要知道每个人想要听到的是什么,换一种说法方式,任何政策呈现出来的效果还是不同的。”

“当然,这还是要靠你自己的领悟,你是个很聪慧的人,可惜,你不喜欢与人打交道,更不喜欢在这些事情上耗费时日,不过,现在学了也不晚。”

周昌在庙堂之内,向来都是以诚实君子的形象。

张苍万万没有想到,有一天,他居然会来找自己,想要教会自己怎么去骗人,可仔细听周昌的意思,张苍却明白了他想表达的想法。

“可这些对实事完全没有任何的帮助啊,不过是诡辩之术而已。”

张苍最薄弱的环节应该是在辩论上,主要是他懒得跟人去争什么,也不愿意跟男性打交道,有这个时间做什么不好呢?

周昌摇着头,“你不能轻视。”

“我在府内,让人将报纸都给我听,大家都在谈论今年的农桑,你如今定然是压力巨大,不知该如何应对天下的热情,是不是?”

“大汉究竟是什么样,我是知道的,你在上一年,已经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今年的成果便是比上年要多,只怕也多不到哪里去,农桑之事,不是一朝能成的,不过,这也只能怪你给群臣描绘的盛景太过……”

按着后来人的理解,就是张苍画的饼太大,到如今饼正式出来的时候,张苍就开始担心这个问题了。

“你要弄明白天子所想要的是什么,群臣所想要的是什么,同一间事,只需要不同的说法,就能让上下满意……”

周昌开始滔滔不绝的讲述自己这些年来的经验,周昌并不觉得这是什么令人羞耻的事情,作为国相,最大的作用就是要起到一个均衡协调作用,这种协调包括了庙堂的安宁。

张苍认真的听着周昌传授经验,周昌说的这些东西,张苍并不难以理解,一点就透,可他有些不明白,周昌为什么要来给自己说这些。

周昌皱着眉头,认真的说道:“我时日无多了……难得,你如今能有些成就……但愿你所期待的事情能顺利完成吧。”

“我知道你是能办实事的,可是我还是要提醒你,庙堂的平和稳定,才是最重要的,这才是发展的前提啊……对了,你遇到一些困难的时候,可以直接找陛下来说明。”

“陛下看似昏庸,可对这些事情还是相当上心的,你不必对他隐瞒,若是有他相助,很多事情反而会很好解决……”

“政务上,我就不能给与你任何的帮助了,你做的太多了,很多政策我连想都不曾想过……”

周昌说着,便大声的呼唤着外头的家臣,让他们将扶起来,带出去。

张苍站起身来,准备送他。

周昌摇着头,“我无能啊……这么多年了,也没有拿得出手的政绩,连一个驰道的事情,我都没有能办完,当初跟随高皇帝的大臣里,唯独我没有什么才能,却被委以重任。”

“这些时日里,我一日都不敢休息,日夜忙碌,生怕愧对高皇帝的恩情,愧对陛下的重用……只是忙碌了那么久,也不如你一年之成效。”

“其实,这并非是……”

张苍正要解释,周昌却打断了他。

“不必多说了,你安心操办自己的事情吧,我先前处理各项奏章的时候,都有抄写下来的注释,稍后,我会让家臣给你送来,那些都是我从前所在意到的问题,还有一些不能广泛传开的要文……都送给你啦。”

周昌说着,转身缓缓离开了这里,那脚步声越来越轻,直到消失。

张苍再次坐下来,没有思索的时日,就开始整理起自己面前的奏章来,他想要看看,还有什么地方是自己所没有注意到的,可以更进一步的,可以提升成效的。

在翻阅了大量各地的资料后,张苍发现自己果然是遗漏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倭岛的事情。

就在张苍急切的书写着什么的时候,有人走了进来,张苍甚至都没有抬头,只是吩咐道:“给我取些水来。”

当那人拿来水的时候,张苍放下停下了笔,抬起头来一看,这才惊讶的发现,站在身边的居然是刘长。

“陛下??您怎么来了?”

“哈哈哈,今日您不曾来厚德殿里蹭吃的,朕就想着这里是不是出了什么事,特意前来查看……”

“哦,是因为周……是因为国事忙碌啊。”

张苍急忙改了口,让自己看起来更加勤奋一些,自己绝对不是因为周昌忽然拜访而错过了去皇宫蹭饭的事情。

刘长坐在一旁,看着张苍面前那堆积如山的奏章。

“老师当真是幸苦啊……今年的成效是不是不会太高?”

“陛下怎么会这么想呢?”

“您这纸张上写满了增加产粮的办法,每一个都被您自己给否了,您如此急切……朕自然是能看出来的。”

张苍沉吟了片刻,“成效会有,只怕不会太大,很多东西,都是需要时日的,而且……我们已经做了目前所有能做的事情。”

刘长的脸色也严肃了起来,他轻轻叩打着面前的案,“老师啊,为了增加粮产,我们今年已经制定了诸多的政策,不过,同时进行,做的还是不够精细,我觉得,其实每个政策,都有能更进一步的潜力……”

张苍活了这么久,几乎是看着刘长长大的。

这是他第一次看到刘长认认真真的跟自己商谈国策,没有再语出惊人,也没有那些荒诞的想法,而是很切实的从目前的政策出发。

这个模样的刘长,让张苍看着都有些不太真实。

真的是一点都不符合他昏君的人设。

而且这昏君甚至还给出了不少的建议,这建议听着那么合理,然后这就变得非常不合理。

“反正您不要急,朕觉得,其实等一切都安排妥当之后,往后粮食增加会越来越快,越来越多……毕竟这基数是在增加的,耕地面积的增加已经是很快的了,农家也是越来越多……”

“政策的成效也都需要时日。”

听到这里,张苍顿时明白了,陛下这是专门来劝慰自己,是来开导自己的啊。他还在想着怎么去开导这位弟子,让他不要那么急切,没有想到,对方却先一步来劝说自己了。

张苍机上心头,顿时说道:“这时日实在是太久了,要不还是强行下令地方,让他们直接发动全部的百姓开垦土地,给他们制定一个量,不能完成的直接烹杀,短时间内就能让大汉的耕地面积增加好几倍……”

刘长大惊失色,“老师啊,这样的行为如何能行呢?治理国家,是不能急切的,这样的政策,那完全就是在抽水打鱼啊!!”

站在门口的吕禄,听着他们的对话,伸出手来,掐了掐自己的手臂。

嘶,疼。

自己是不是从马背上摔下来的时候,头受了什么伤?

听到刘长的话,张苍却忍不住的笑了起来。

“臣还担心陛下会等不及,发动类似的政令,惹出大乱,没有想到,是我轻视了陛下啊,陛下的急功近利,是给大臣们看的?”

“这倒也不是,只是,有的事情可以着急,有的却不能急啊……”

刘长也笑了起来,果然,他也只是陪着张苍在演戏。

张苍不由得感慨道:“真高皇帝之子也……”

“陛下,那具体的执行办法,我们再详细的聊聊?”

“好啊,朕主要也想看看这几年的产量……”

两人在内屋商谈了起来,而吕禄就站在门口,为他们两人站岗,门外时不时有妇人经过,看着他,窃窃私语,吕禄只是板着脸,目不斜视。

可那时不时传出的近侍,阉人之类的话,却让吕禄愈发的火大。

他下意识摸了摸自己光滑的脸颊。

也不知是什么原因,他脸上的胡须很少,只有下巴上有依稀可见的胡渣,连他的兄弟吕种,那胡须都已经覆盖了整张脸,他还是面白无须……这实在是让人有些无法忍受。

在大汉,也只有未成年的孩子和阉人是没有胡须的,其余人,胡须巴不得越浓越好,越能彰显出自己的威武不凡。

这时不时得抽空找夏无且看看了呢??

乃公堂堂建成侯,不能总是被人当成阉人啊!!

第468章 群贤本色

张相和刘长齐心协力,天底下就没有什么不能解决的问题。

张苍可以解决问题,而刘长可以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大汉上一年的粮食总产量为两亿六千七百万石,这个数值已经是非常高了,因为在上上一年,也就是张苍还窝在家里入美人的时候,大汉的粮食产粮只有这个数字一半多的规模。

可若是想要再次取得这样的进展,将目前这两亿六千七百万石粮食变成三亿,那困难就比从一亿到两亿要大太多了。

可是刘长半点都不急。

刘长早在准备着手缔造盛世的时候,便已经做好了准备,而大汉的军粮标准是一个月三石粮,一个甲士一个月要吃掉三石的粟,那么一年就得要三十六石粮,如今大汉人均大概是十二石左右,每个月大概就只有一石。

就算寻常百姓吃的没有甲士这么多,以两石来计算,那也只是勉强能吃个半饱,一年到头几乎都是饿着的,甚至,这还只是人均而已,并非是人人都能一个月拥有一石的口粮。

刘长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将如今百姓人均十二石,变成人均四十石,争取让天下人都能吃饱饭。这个人均口粮的目标哪怕是在后世也有些高的离谱,可是后世不同,后世不只是以粟麦为单一口粮,还有很多选择……

另外,后世的人口跟如今的人口也是不一样的,亩产是如今的十倍有余,可人口都几乎是百倍有余了,人均值自然就不高。

“老师也很不容易啊……你看他愁的,今年居然都没有新出生的子嗣了!”

刘长不由得感慨道,吕禄迟疑了片刻,按着张相如今的年纪来说,今年没有新子嗣出生,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对吧??

“老师如此辛苦,朕也不能怠慢,定要全力为之,今年的产粮若是能提升到三亿石以上,那就是再好不过了……”

“陛下已经做了全部能做的,便是不成,也不必沮丧。”

“朕当然不会沮丧,今日不成,明日未必不可!”

上一篇:诸天从洪拳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