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 第522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刘如意没有回答他,只是不断的重复着,整个人都仿佛被抽掉了灵魂,没有任何反应。

……

夏无且再次来到了皇帝的身边,做出了诊断。

夏无且看起来非常的疲惫,这些时日里,皇宫里病倒的人太多了,他完全不敢休息,每一天都是在忙碌着,尤其是面对皇帝,他就更加不敢休息了,皇帝已经昏迷了很久,夏无且只能强行的喂食,喂水。

曹姝坐在一旁,发色枯黄,面目憔悴。

“如何?”

夏无且哆嗦着,没有说话。

曹姝屏退了周围的人,唯独吕禄留在了这里,她认真的说道:“请您直说吧,事关重大,需要准备的很多,请您不要害怕,说实话即可,我不会让人害了您的。”

夏无且有些迟疑,他低着头说道:“陛下今日来,呼吸愈发的微弱,脉搏也是如此……我曾遇到过类似的病例,唐国有个大夫,纵马摔伤了脑袋,昏迷了六天,虽然不断的喂食喂水,却没有能活过来……”

“如今陛下昏迷的时日早就超过了他,至今也没有半点苏醒的症状,而陛下的身体已经开始虚弱了……不知还能扛得住几天,若是陛下再不醒来,怕是再也无法醒过来了……”

“皇后饶命啊!!!”

夏无且说完,急忙叩首请罪。

曹姝沉默了许久,摇着头,“您有什么罪呢……这些话,请您不要告诉任何人。”

“唯!!”

曹姝挥了挥手,夏无且暂时离开了,曹姝看着一旁的刘长,轻轻握住了他的手,此刻,强势而平静的皇后,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眼泪夺眶而出,抓着刘长的手,越来越紧。

“陛下……没有你,大汉怎么办……孩子们怎么办……我怎么办啊……”

与此同时,长乐宫内,吕后正听着虞原为自己说书,吕后年纪大了,眼睛有些看不清东西,因此,刘长就安排虞原,在太后闲暇的时候,就让他来给太后讲一些民间有趣的故事。

太后起初很不满意,觉得刘长胡闹,可听着听着,她觉得这些经不起推敲的故事也不错,还是挺精彩的,太后逐渐喜欢上了说书,甚至主动要求虞原来给她说书,让他为自己改写故事。

虞原再一次讲完了故事,太后乐呵呵的让近侍赏赐了他。

“多谢太后!!”

“长还没有回来吗?”

吕后忽然开口询问道,不远处的近侍摇着头,“太后,陛下还不曾回来。”

吕后没有看他,却是看向了虞原,“我是在问你,长可曾回来?”

虞原也急忙说道:“太后,陛下没有回来,若是回来了,自然是要先拜见您的。”

吕后的脸色很平静,却没有了方才的笑容。

她拄着拐杖,缓缓站起身来,直勾勾的看着虞原,盯着他的双眼,语气也在一瞬间变得极为冷漠。

“长出了什么事?”

“太……太后,陛下不曾出事,您这是……”

“曹姝过往每天都要来拜见我,可如今,她有十天不曾来拜见了……安,勃,良,赐,他们好像都失踪了一般……”

“皇后不是写信告知您了吗?皇宫内爆发了恶疾,故而不敢来拜见您……”

“呵呵,你们是觉得我老了,好糊弄了?”

“我最后问你一次,长出了什么事?!!”

第538章 阿母

“诸位!!”

“天子有难!”

张相如皱着眉头,披着甲胄,威风凛凛的看着麾下的众人,李左车就站在一旁,而站在他们面前的诸多大臣,各个凶神恶煞,此刻都是板着脸,全部都是披着甲,眼里杀气腾腾,这里是唐王宫,数十位唐国的大臣猛将聚集在这里,气氛十分肃然,没有人说话,都是直勾勾的看着张相如。

“武都地动,陛下受伤,连赵国都知道这个消息了,却唯独不肯让我们知道……我上书质问庙堂,庙堂说,无碍。”

“我亲自上书给陛下,可回复的方式,压根就不是陛下的风格!”

“我怀疑,陛下病重,有人夺权,趁着陛下虚弱,监禁陛下!!”

“诸君,若非陛下,我们各个都是阶下囚,早已身首异处,我们受陛下之恩德,如今就是我们以死报效陛下的时刻!!天下之间,谁敢谋害我们的大王,我们就要将他碎尸万端!!敌人可能在长安,也可能在地方,现在,我以唐国相的身份下令,诸君即刻动员大军,李太尉,请您率领主力军队,进驻河内,控制长安对岸,一旦有异动,即刻渡水!”

“朱御史,请您率领边军,进驻上党,但凡东边的哪个诸侯国有异动,可以自行用兵!!”

“代国太尉刘不害,乃是我唐国故人,陛下当初的护卫,我已经写信给他,让他监督燕国……齐国的国相董赤,是我唐国的故人,原先济北郡的太守,我已经写信给他,让他监督东边各国,将齐国暂时扣押下来……南边的局势,我尚且不敢确定……”

将领们咆哮道:“南蛮不足为惧,谁若是敢谋害大王,让他有来无回!!灭其宗族!!”

“诸君!!开始行动!!”

很快,整个唐国都开始了动员,大军浩浩荡荡的朝着几个方向出击,骑兵开道,河内与河东的郡守几次接到唐国骑兵入侵的消息,心里无比的惊恐,赶忙上书庙堂,唐国周边的几个诸侯国和郡县,都察觉到了唐国的异动,整个唐国都开始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尘土滚滚,时不时就能听到他们甲士那独特的怒吼声。

当消息传到了河西国的时候,河西国也开始了动员,太尉周勃的军队直接逼近了陇西一带,陇西郡守魏遫站在城墙上,看着远处那河西国军队,愈发的惊怒。

“太尉!!您是要谋反吗?!”

不知何时,从对面的军队里冲出了一个人,骑着白色的骏马,披着甲,却是年轻的河西王刘祥,此刻的刘祥,眉头紧皱,愤怒异常,他大吼道:“仲父到底怎么了?!到底是谁要谋害仲父?!是觉得我的剑不锋利吗?!”

不少的诸侯国下意识认为,是大臣们要谋害皇帝。

大臣跟诸侯王的关系非常的差,以往是有刘长这个共同的领袖,可以维持他们的平衡,可皇帝出事之后,群臣坚决的认为诸侯国要谋反,因为他们的疆域太大,而诸侯国则坚定的认为大臣要谋反,因为皇帝平日里对他们很苛刻。

消息还不曾传播的太遥远,就已经在大汉掀起了滔天巨浪。

一旦处置不好,大汉就会陷入一场极为庞大的内战,比历史上的诸侯之乱更加可怕。

在东部地区,胶东国已经蓄势待发,在听闻兄长病重之后,胶东王即刻发动了国内的楼船军,封锁了海上通道,本人则是坐船要前往长安,国相都根本拦不住他。

齐王刘襄跟刘长不是那么的亲近,对皇帝更多的是有些恐惧,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他还是有些平静的,只是,他的谋臣却惊恐的告诉他,“陛下强大宽容,能容得下诸多诸侯,您犯了错,陛下都能宽恕,可若是陛下不在了,那大臣们能容得下您吗?新的皇帝能容得下您吗?以您以往的过错,就要为皇帝陪葬了!”

齐王顿时惊恐,急忙召集国内的神医,派人送往长安。

陛下可千万不能有事啊!!

诸侯国最大的仰仗,其实就是刘长,刘长能容得下他们,不代表其他人也可以,若是说与庙堂对抗,诸侯国还真没有这样的实力,不说别的,就是韩信一个人,他领着北军,哪个诸侯国能跟他对打?

地方上极为混乱,庙堂里也是如此。

只有在这般最紧张的时刻,才能看清楚群臣真正的位置,被刘长限制了太多的大臣们,不少人都是盼着刘长去死的,他们还真的联名上书,请求刘安入驻宣室殿,刘安拒绝了,可这在庙堂里也引起了轩然大波。

还不等反应过来,周亚夫直接领着人杀死了那些上奏的大臣们,诛其族,将他们的头颅挂在了城墙上,作为警告,甚至有甲士开始沿着固定的路线在皇宫周围巡逻。

每个人所看到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在群贤眼里,皇后和太子都是可能会谋害皇帝的一方,因为皇帝不在了,他们是最大的得益者。

群臣眼里,诸侯王是谋害皇帝的一方,因为没有人管的住他们,他们可以谋反了!

有人觉得周亚夫是准备伙同他的阿父,把持庙堂,架空太子,有人觉得太子是准备拉拢群臣,趁机坐上皇帝之位。

曹姝坐在椒房殿里,整个人愈发的憔悴。

各地所发生的事情,庙堂里所发生的事情,多如牛毛,她的能力还不错,可是要处置这么多的事情,还是有些不足,在这个时候,她又忍不住想起了阿母,若是阿母出面,很多事情都能很好的解决吧?

可是,她又无奈的闭上了双眼,阿母上了年纪,若是因此事受了刺激,出了什么事,那就没有人能承受的住这种代价了,陛下就是醒来了,得知这情况,估计也会彻底崩溃。何况,阿母的性格,她也是知道的,以阿母的性格,肯定是大杀四方,连韩信估计都保不住了……

“皇后!!”

有近侍慌忙的跑了过来,惊恐的说道:“太后要出永乐宫了……要朝着厚德殿赶去!!”

“什么?!”

曹姝大惊,想要说些什么,却又说不出口,曹姝从来没有想过能一直都瞒着阿母,阿母迟早会发现的,她只是想着能拖延一天是一天,她彻底封锁了长乐宫,让外人没有办法跟太后联系,太后的人也没有办法出来,对阿母那边就说未央宫里有恶疾,会传染,故而如此。

她以为刘长很快就能醒过来,只要他苏醒了,就能告知阿母。

可她也没有想到,陛下会一直如此睡着,没有任何反应。

曹姝的眼里有些绝望,她缓缓站起身来。

“我们去厚德殿。”

曹姝所安排好的人,是根本拦不住太后的,太后甚至都没有说话,只是那眼神,看向他们的时候,他们就退下了,虽然如今是曹姝执政,可她的威望远不如太后,皇宫里的这些人,对太后的敬畏,几乎是刻在心里的,根本就没办法拦着她,太后拄着拐杖,一路朝着厚德殿走去。

当她走到了门口的时候,远远的,就看到了站在门口的刘安。

刘安急忙笑着走到了吕后的面前,“大母!”

“这未央宫里有恶疾啊,您怎么来了?”

吕后抿了抿嘴,打量着面前的刘安,刘安急忙反应过来,整理着衣冠,“阿父不曾回来,这庙堂大事全部让我来操办,这给我累的,大母啊……阿父这也太……”

“让开。”

吕后的声音很平静,却藏着一丝愠怒,刘安在这么多年里,这是大母第一次以这种语气来跟自己说话。

刘安低着头,让到了一旁。

吕后走进了厚德殿。

走进厚德殿,就看到了吕禄,吕禄猛地惊醒,警惕的看向了门口的方向,此刻的吕禄,眼神黯然,向来都没有胡须的脸上,竟然奇迹般的出现了胡渣,黑色的眼袋格外明显,整个人摇摇晃晃的,也不知他在这里到底站了多久,那眼神很是吓人,仿佛下一刻就要暴起杀人。

可是在看到太后之后,吕禄的脸色就变了,没有方才的凶恶。

他的眼眶迅速泛红,“姑母……陛下……”

只是说了两个词,他的眼泪就忍不住的掉落,吕后缓缓看向了那床榻,又走了几步,终于看清了那高大的身影,刘长面色苍白的躺在床榻上,一动不动,连胸口都没有什么起伏,从没有人见过刘长这般虚弱的模样,他这么多年里,甚至都没有生过病。

看到儿子这个样子,吕后缓缓张开了嘴,却没有发出任何的声音,她就那样愣在了原地,一动不动。

仿佛有人朝着她的心口狠狠的插了一口刀,那股剧痛,让向来强势的吕后都忍不住颤抖了起来,手中的拐杖顿时落在了地上,她身后的近侍们在那一刻全部跪在了地上。

也不知站了多久,吕后再次颤颤巍巍的走到了刘长的身边,坐了下来,看着一动不动的儿子。

“先前陛下前往陇西武都……那里发生了地动……”

吕禄急忙将事情的经过详细的告知了太后,太后也不知听到了没有,伸出手来,轻轻抚摸着儿子的脸,眼神呆滞,所有人都知道,陛下不是太后的亲生儿子,只是,太后和刘长不这么认为,太后亲自将他抚养长大,看着他从一个小生命逐渐变成一个魁梧大汉,跟自己撒娇,跟自己发脾气,抱怨,一次次惹自己生气,一次次的要她帮忙。

这是她最后的寄托,这是她一生的依赖,这是她最后的温柔。

刘长总是说,待在阿母的身边,他什么都不怕。

而吕后同样如此,待在刘长的身边,她的心会是那么的安宁。

而在此处,属于她那最后的温柔,摇摇欲坠。

“阿母……”

不知何时,曹姝出现在了厚德殿内,轻声开口道。

吕后猛地转过头来,眼神里充满了肃杀,令人不寒而栗,她一字一句的说道:“不,要,叫,我,阿,母!!”

那近乎咬牙切齿一样的话,清楚的让曹姝感受到了她的愤怒。

“太后。”

“你不想让我见我儿子的最后一面?!我的儿子没了,你的儿子就能上位?!”

“不是,太后,我知道您最爱陛下,怕您……”

吕后却不听她的解释,愤怒的叫道:“来人啊!!”

刘安大惊失色,急忙上前,“大母!!”

他的声音有些发抖,夹杂着一丝哭腔,眼神里满是哀求,吕后的嘴唇微微颤抖着,最后还是说道:“让皇后前往长乐宫休息。”

皇后没有言语,转身就离开了这里。

“大母,阿母是怕刺激到您,根本就不是为了我能上位,我也不想上位,我只想让阿父早点好起来……”

“愚蠢!你也跟着去!!!”

吕后大骂,刘安无力的低下头,同样转身离开了。

吕后住着拐杖,气势无双,再也没有原先那温柔老妪的模样,“去让朝臣们进来,跪在殿外,等候我的接见!”

“唯!!!”

吕禄领命,也赶忙冲了出去。

在吕后接手诸事后,原先还复杂的庙堂局势,在片刻中就平息了,周亚夫最先前来请罪,告知了自己诛杀上书大臣之事,又将自己安排甲士监督皇宫的事情也说了出来,可吕后并不怪他。

刘长的亲信们有理由怀疑皇后和太子对刘长不利,可他们不会怀疑太后,太后是最在意陛下的人,吕家跟陛下也是一体的,太后没有任何理由去谋害皇帝。

“杀的好,跟他们接触过的人可曾杀了?”

“不曾!”

“现在就去杀!”

“唯!!”

上一篇:诸天从洪拳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