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 第568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张苍却冷笑着,“还是算了吧,我可是贾谊的老师啊,你们自己说了,我参与他的事情,会徇情枉法,既然如此,我还参与进来做什么呢?你们是外人,你们自己来处置吧,我还是回去继续我的历法!”

大臣们顿时哑口无言。

陆贾此刻却陪在张释之的身边,脸上满是后怕,“你啊,你……你说你没事去得罪太尉做什么?!”

“太尉今日是真的差点要了你的命,要不是我及时派人告知陛下,你就死在这里了!”

张释之皱着眉头,“我无错,这本来就是我的职责。”

“你还年轻,庙堂将来还需要你这样的人,你要记得,你的命不能搭在这样的事情上,你不是还要为大汉编写律法,完善律法吗?”

“你要是就这样死了,那这些事情谁来做呢?”

听到他的话,张释之总算是沉默了下来。

“不要再去招惹太尉了,太尉跟其他人不同,你还年轻,你不知也。”

陆贾又劝了许久,然后说道:“这段时日里,你就安心在家里修养吧,多读书,编写你的律法,等太尉解气了,还得你回来继续担任廷尉。”

两人聊着天,缓缓离开了这里。

而此刻,在厚德殿里,氛围就截然不同了,刘长的脸上写满了得意,他看着面前的贾谊和季布,“如何啊?这下可就解决了吧?”

“太尉还年轻,起码可以顶个二十年,二十年的时日,这些老狗早就死了,到时候,庙堂里就只剩下了我们的人,也没有人会这般反对,何况,二十年的时日,也足够让天下都见识到开商的好处了,到时候若是再有人反对,那就肯定不是真心为国,而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朕那时就可以大开杀戒,不必顾忌!”

贾谊听着皇帝的话,也是忍不住的感慨道:“陛下英明啊。”

季布瞥了一眼贾谊,张不疑的病怎么还传给你了呢?

季布开口说道:“陛下,这么做,还是有些冒险,太尉本来就不擅长政务,若是他执意要自己来做……”

“这你就放心吧,当初曲逆文献侯还在的时候,常常跟我老师在一起聊天,当时肯定是给他说了不少东西,老师自有办法。”

“不说了,我得去拜访一下老师了。”

刘长很是开心,这是陈平逝世后,他第一次如此的开心。

很快,刘长就出了门,带着诸多的礼物,朝着淮阴侯的府邸走去。

当刘长来到老师府邸的时候,韩信并非是独自在家,大汉双婴也在这里,灌婴和夏侯婴分别跪坐在韩信的面前,低着头,神色极为恭敬。

“师父!!!”

刘长大喊着冲进了府内,正在交代着什么的韩信抿了抿嘴,还来不及反应,那竖子就已经冲了进来,看到府邸内的几个人,他也是笑着问候,然后直接坐在了灌婴和夏侯婴的中间,跟他们一样跪坐在韩信的面前,不知道的还以为韩信才是皇帝呢。

“竖子,你想方设法的让我前往朝议,就是为了将我推出去担任那什么食货令?”

韩信有些不悦,“为什么不提前告知我一声呢?”

“我这不是担心您拒绝嘛,庙堂里那么多大臣,您肯定就不好拒绝朕了。”

“想的还挺多,我若是想拒绝,庙堂和私下里也没有什么区别。”

“师父英明!!庙堂里有师父在,我还需要担心什么呢?师父坐镇庙堂,我可以说是高枕无忧也!”

刘长将自己从张不疑那里学来的话全部用在了韩信的身上,韩信倒是满脸的嫌弃,对这些话不以为然,他只是平静的看着夏侯婴,“你这个廷尉可要好好干啊。”

“唯唯!!”

刘长狐疑的看着夏侯婴,“您几天前不是还说自己年迈,无心功名,要将机会让给年轻后生嘛?”

“咳,淮阴侯有令,岂敢不从?”

刘长低下头来,低声嘀咕道:“又是怕淮阴侯不怕我是吧……你给我等着吧你……”

“陛下说什么?”

“没什么,对了,师父,往后你担任食货令,就不能再待在这里什么都不干了,贾谊会来找您的,这个家伙虽然年轻,可还是有些能力的,勉勉强强,你要多听听他的话……食货之事,非常的重要,可不能轻视……”

“不需要你来教我。”

刘长又将自己带来的东西都送进了内屋,当他准备离开的时候,灌婴却死死拉住了他,“陛下啊,臣这辈子,不喜爱其他的,唯独喜欢这个强弓,我收藏了八张强弓,那是我最后一张了,请您还给我吧!”

“啊?什么强弓啊,我怎么听不懂您的话呢?”

“陛下,您先后拿了我七张弓,我都没说什么,这最后一张您也拿,这就有点过分了,我现在连个自己用的强弓都没有……”

“那可不是我拿的,是夏侯将军亲自递给我的,您不去找他,何以找我呢?”

看着满脸无奈的灌婴,刘长笑着说道:“仲父,这样吧,我跟您交换……这把强弓啊,就留在我这里,您年纪也大了,就不要再用弓了,如何啊?”

被刘长拿走的东西,基本上是不可能拿的回来,灌婴也是很早就明白了这一点,他只能是长叹了一声,接受了事实。

当灌婴失魂落魄的回到家里的时候,有家臣却走了出来,笑着说道:“恭贺家主!恭贺家主!”

“你恭贺个屁,我现在连把可用的弓都没有……”

灌婴骂着,又问道:“出了什么事?”

“今日一大早,陛下就派人送来了礼物,可是您不在……”

“礼物?”

很快,家臣就将皇帝的礼物带到了灌婴的面前,共有十三张强弓放在灌婴的面前,灌婴茫然的上前,接过了强弓,那强弓都不是他自己的,无论是材料还是装饰,几乎都是顶配,每一把做工都不一样,不是出自同一个人的手里,灌婴摸索了许久,“这不是大汉的强弓吧??”

“陛下说,这是各地的外王给他进贡的强弓,多种多样,都是最好的,他将全部都拿来赏赐给您……”

灌婴拉起了强弓,对着远方,缓缓用力,以他的力气,想拉满了都很费劲。

灌婴大喜,一会儿拿起这个,一会又拿上那个,脸上满是欢喜,爱不释手,甚至都开始像刘长那般傻笑。

“这竖子啊……早知道让他多拿几个……”

……

“我认为诸侯王的能力不是在治理国家,而是在辅佐帝王,我不需要学习治理国家的本事,因为我的兄长很爱我,所以他一定会给我最好的治理国家的人才,我不必去打扰他,可有些事情,是只有诸侯王可以做到,而国相做不到的,若是有大臣联合起来对付我的兄长,若是有敌人想要对我的兄长图谋不轨,那我就可以通过自己的权势,给与敌人压力,让他们不敢对付我的兄长。”

“我的性格,群臣都是知道的,因此,若是我做了诸侯王,他们当然也会担心惹怒我的后果。”

“这才是我真正应该要学习的。”

刘赐坐在公孙弘的面前,说起了自己的理解。

公孙弘满意的点着头,“殿下学习的很快,确实是如老师所说的,乃是一块璞玉。”

“我是璞玉?我是璞玉!!”

刘赐顿时现出了原形,开始咧嘴傻笑。

就在这个时候,门外忽然传来了一个后生的声音。

“请问,这里就是公羊学派吗??”

第588章 韩信独特的治理方式

正沉浸在师侄的称赞里不可自拔的刘赐,被这人忽然打断,心里顿时不爽,甚至都没有起身,对着门外叫道:“不是!你走错了,这里是母羊学派!”

公孙弘脸色一黑,又不好多说什么,连忙起身,快步走到了门外。

在门外,站着一个富态的中年人,以及一个半大的孩子。

这中年人看起来文质彬彬的,穿着儒服,身材并不是很高大,而面有雅色,看到有人出来,急忙行礼拜见,公孙弘回礼。

而站在他身边的那个孩子,看起来就很瘦弱,眼神有些怯弱,呆滞,有些不太聪明的模样,此刻也是傻乎乎的站在中年人的身边,中年人狠狠推了一下他的肩膀,他才反应过来,急忙朝着公孙弘行礼拜见。

“这里就是公羊学派,不知您有何指教?”

公孙弘询问道,刘赐不知何时也走了出来,看到有同龄人,他先是一愣,随即打量起了那个傻小子。

“在下是特意来拜访公羊寿老先生的,不知道他是否在家呢?”

“他早上出去了,现在还不在,请您进来等待吧。”

得知公羊寿不在,那人急忙摇着头,“不敢进去劳烦,既然老先生不在,那我们就在这里等着他回来吧。”

公孙弘几次邀请,那人也不敢进去,公孙弘也只好带着刘赐回了屋,刘赐有些疑惑的询问道:“这个人真是奇怪啊,他为什么不肯进来呢?”

“这是想要表示自己对祖师的敬重。”

“他祖师也是公羊寿?”

“不是……唉……师叔啊,我们还是继续学习吧。”

公孙弘在这段时日里,确实教了刘赐很多东西,这竖子的性格虽然极为顽劣,可还是聪慧的,经过公孙弘的解释,他也能听懂很多东西,难得的是,这竖子还很有自己的想法,不会死记硬背公孙弘的教导,很擅长将他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在这方面,还颇有其阿父的风格。

公孙弘倒是不讨厌他,这竖子虽然有些蛮横,但是很重情,而且亲和力极强,向来不会持着自己的身份,他跟任何人都能处好关系,无论对方是什么身份,这一点也是类父,他虽然年纪小,可刘安的那些好友们,也很乐意带着他去玩。

公孙弘继续以养猪为例,开始讲解天下的局势。

公孙弘并没有以理论和书籍的知识为本,他主要是给刘赐解读如今的局势,包括整个大汉的情况,庙堂的情况,各个政策的拟定情况等等,算是直接教他如何治理天下了,刘赐也是有样学样,在公孙弘的教导下,这厮对天下的局势乃至各地的情况,还真的就有了不少的了解,他甚至能说得出吴国他们在治理国家上的得失。

外头的中年人听着里头传出的声音,脸上的欢喜却越来越多。

而那孩童是没有什么反应的,低着头,也不知在想什么,看起来笨笨的,倒是颇有些萧延年幼时的神态。

中年人又低头看了孩童一眼,长叹了一声。

等了近半个多时辰,有人急匆匆的来到了这里,中年人急忙上前拜见,“敢问可是公羊公?在下久闻您的贤名……”

“您认错了,我是胡毋生,您说的是我的老师。”

“啊,原来是胡公。”

胡毋生的声望并不比公羊寿要低,甚至还要超出不少,这主要就是因为如今有报纸,而胡毋生的文章又是报纸的常客,他的文章常常被儒家其他学派拿去引用,其他学派虽然不喜欢公羊,但是对胡毋生没有恶意,都觉得这是一个生在淤泥里的白莲花,冰清玉洁,要不是拜错了老师,走上了歧途,其实是有圣贤之资的,浮丘伯都曾评价他说,他未来的学问一定会超过自己。

可胡毋生对这些话是不以为然的,当初若是没有老师,他还是个穷困潦倒的后生,连学都上不起。

大概也是因为贫穷的出身,他才会主动接纳公孙弘这样的学生,在公孙弘的身上,胡毋生是可以看到自己的缩影的。

胡毋生领着两人走进了院落里,又让公孙弘弄来茶水,两人坐下来寒暄,中年人先是奉承了胡毋生一会,然后说出了自己的来意。

“我是广川人,姓董,这是我的儿子,名仲舒。”

胡毋生看了一眼孩子,随后点了点头。

中年人抿了抿嘴,随即说道:“是这样的,我早听闻您的贤名,我的孩子也是非常的喜欢读书,好文,我这次是特意带他前来,想要让他拜在您的门下,成为您的弟子……”

胡毋生急忙说道:“我的老师还在,若是您愿意,可以等一等我的老师,他肯定是愿意收下良徒的。”

胡毋生并没有同意,实际上,他并不想收徒,手下公孙弘只是因为公孙弘的身世,让他联想到了自己,他自己目前已经很忙了,整个学派都是他在打理,也实在没有精力传授弟子,生怕耽误了别人。

“那我就再等等公羊老先生吧。”

这位中年人看起来是读过不少书的,虽然爵位不高,但是很知礼,看出胡毋生不愿意收徒后,也没有盯着不放。

胡毋生便陪着他一同等待,而中年人看着一旁的儿子,低声吩咐道:“稍后见到了老师,你要机灵点,知道了吗?”

孩子的眼神依旧有些呆滞,过了片刻,他才转过头来,问道:“什么?”

中年人再次叹息,眼里有了些失望。

又过了一个多时辰,公羊寿这个老醉鬼方才摇摇晃晃的走进了院内,胡毋生急忙上前,闻到他身上那股酒味,他皱着眉头,不悦的质问道:“您怎么又一大早就出去吃酒了呢?这可不符合礼法啊,您这天天吃酒,成何体统啊……”

“礼法岂能是为我这样的人而设立呢?”

公羊寿笑着说道:“那是用来限制你这样的君子,对我这样的人来说,只有律法可以限制了。”

胡毋生又急忙将拜师的事情告诉了他,公羊寿有些狐疑的打量着那对父子,“你是来找我求学的?特意从广川来找我求学??我何时有了这般名望?”

那人笑着回答道:“您的威名,在广川也是人所皆知的,妇孺都知道您的名字,何况是我们这些略微读过书的人呢?”

公羊寿大喜,招了招手,让那个孩子走到自己面前来,摸着他的脑袋,“你叫什么名字啊?”

“董仲舒。”

“你愿意当我的弟子吗?”

那孩子瞥了一眼他阿父,然后有些畏惧的说道:“我愿意。”

公羊寿很干脆,“好,那就来跟着我读书吧!”

中年人大喜,他也没有想到,这位儒学大家如此好说话,只是见了一面,就愿意收下自己的孩子,他再三拜谢,又对孩子吩咐了很多,然后询问拜师所用的东西。在得知这一派不需要什么拜师礼后,他更加开心了,仿佛是觉得来对了地方,对着公羊寿再三拜谢后,他终于离开了这里,而那孩子有些拘束的站在院落里,也不敢说话,只是害怕的打量着周围。

刘赐却凑了过来,“你的口音好奇怪啊,可以教我吗?”

“啊??”

“可以……”

“你阿父怎么把你丢下来就跑了?你是他亲生的吗?”

“应该是吧……”

“应该??”

刘赐都懵了,再次打量着他,两人聊了会,刘赐知道,这家伙还比自己大了好几岁,主要就是他看起来有些太瘦弱,显得年纪也小。

上一篇:诸天从洪拳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