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 第569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我很喜欢读书,我阿父起初很高兴,可后来就反对我读书了。”

“什么时候开始反对你读书啊?”

“大概是我读着书一路走上山,在山里迷路的时候开始吧……”

“那我就知道你阿父为什么要反对你了,你继续说!”

“阿父为了让我玩,就在院落里修建了假山,可是我不喜欢玩,我就拿着藏书,在院落里读,我的姐姐倒是很喜欢读书,天天都往假山里跑……”

刘赐打量了下面前这个家伙,看着他端正的五官,白嫩的皮肤,不由得问道:“你姐姐多大啊?是亲姐姐吗?”

“是亲姐姐……比我大一岁。”

“哈哈哈,好兄弟,来,来,你坐着说,喜欢读书,这多好啊,你阿父就不该阻止你的,你继续说……”

“后来阿母也不许我读书了,他们把藏书房给关了,我就四处借书去看,每一天都在读书,阿父阿母越来越担心,最后听闻公羊学派没有书……就把我给送到这里来了。”

刘赐恍然大悟,“好家伙,原来是这样,我说你阿父怎么那么急,你阿父为了你也是拼了,走那么远……”

董仲舒点着头,随即问道:“你们这里有书吗?”

“没有……我们这里什么书都没有,不过我住的地方书倒是不少,你想要什么类型的书啊?”

“什么都可以啊,天文,地理,阴阳,黄老……我不挑的,只要有书就好。”

这个看起来笨笨的孩子,是一个正儿八经的书呆子,刘赐是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人,他对书的沉迷,简直比自己的兄长还要离谱,他本以为自己大哥已经是世界上最爱读书的人了,没想到这里还有一个远超自己大哥的,这厮只要丢给他一本书,他能看到天荒地老,刘赐觉得这都不是爱好,这已经是疾病了,实在是有点可怕,按着他的话来说,他因为读书,惹出了不少的麻烦。

例如他阿母让他出去买点东西,他一路读着书,不知不觉就走上了山,一夜未归,第二个父母发疯了似的去各地找他,找到他的时候他居然还在读书……

例如他阿父宰杀牲羊,让他帮着按住腿,自己进行捆绑,结果这厮按着按着就掏出了书来读,那羊直接给了他阿父一蹄子,他阿父应声倒地,起来后追着就打……

他姐姐跟他玩捉迷藏,结果姐姐藏起来后他拿出书就开始读,让他姐姐在假山里藏了整整一天……

刘赐听完,顿时惊为天人。

兄弟,你这是准备当个圣贤还是怎么滴???

至于公羊寿,自然也是很快就发现了这个弟子的特性,他看起来愚笨,实际上非常聪明,甚至都聪明过了头,自己教一句,他能反问二十多句,弄得公羊寿都是哑口无言,这孩子是个神童,公羊寿都不知道他到底读过多少书,无论公羊寿说什么,这孩子都能接的上,跟他聊天,公羊寿感觉自己不是在跟孩子聊天,而是在跟一个年纪跟自己差不多的学识渊博的老头子聊天。

至于他平日里的呆滞,那其实是他在心里默默的读书,在翻阅自己脑海里所记下来的知识。

这还是个人吗??

公羊寿跟他较量了几天,就决定不干了,直接将这个弟子也丢给了胡毋生,自己则是去喝酒去了。

至于胡毋生,也是本着师门的优良传承,将这孩子直接丢给了公孙弘,自己则是编书去了。

就这样,公孙弘喜提第二位师叔。

虽然这师叔读过的书似乎比他读过的还要多……

刘赐跟他的关系反而是迅速升温,刘赐觉得这小子很不错,为人老实,知道礼让自己,而且没有什么坏心思,人长得好看,还有个亲生的姐姐……

……

韩信人高马大的走向了食货府的时候,这里的官员们早已排成了两列,站在大门两旁,准备迎接太尉。

韩信看了他们一眼,顿时皱起眉头,训斥道:“何以不披甲?!”

众人懵了,贾谊急忙上前,说道:“太尉……我们这又不打仗……”

“好,不披甲也可以,但是何以不执锐??”

贾谊急忙下令,众人很快再次站在韩信的面前,各个手持利刃,还有个哥们甚至弄来了一张强弩,韩信瞥了他一眼,点着头,众人都站的笔直,犹如甲士一般,韩信在众人的簇拥下走进了府内,人高马大的巡视着府内的一切,然后做出了部署,最后,他坐在了上位,众人分别站在他的两旁,这里顿时就不像是食货府,反而变成了北军的军营。

“不错,往后办事,就是要保持这样的精神,不可怠慢!”

“唯!!!”

“贾谊何在?!”

“末将……臣在!!”

“汇报情况!!”

“唯!!!”

整个府的官员们大声的汇报着情况,各个都是保持身体笔直,目不斜视,韩信一一听完了他们的禀告,也不知是否懂了,随即下令:“若是我不在了,便由贾谊来负责大事,若是贾谊不在,就由直不疑来负责!”

“贾谊,你跟着我进来!其余人,卸甲!”

官吏们激动的看着太尉进去,随后迫不及待的聚集在了一起,“天哪,真的是淮阴侯啊,我亲眼看到了淮阴侯,还被他操练!!”

“是啊,他方才还训斥我呢,淮阴侯啊!”

众人无比的激动,直不疑却缓缓说道:“淮阴侯以治兵的方式来治理政务,当真是令人想不到。”

“我觉得吧,最想不到的是图唐手里这把强弩了,你是什么时候将强弩藏在这里的……你这是想干什么?我们中有谁得罪了你不成?”

那个被称为图唐的年轻人无奈的笑着,“其实这是我阿父的强弩,他总是嫌弃我太文弱,怕我丢了他的人,特意送了我强弩,让我留着护身……”

有官吏笑着说道:“还是太仆凶猛啊,这玩意都敢拿出来送给你……”

“是啊,陛下给我阿父赐了二十张强弩,所以也不违背律法……”

而在内屋里,韩信正在给贾谊交代以后要操办的事情。

“打仗的时候,最好的机会是敌人还没有防备的时候,如今就是最好的机会了……你要趁着群臣还没有防备,直接下令推行,我稍后就在这里接见那些大臣,你出去办事!”

“唯!!!”

当那些大臣们无奈的前来食货府的时候,一进来就看到了一群人披坚执锐的做事,这可是将他们吓了一跳,一天不见,这些人就像是吃错了药一般,每个人都是甲士的神态,皱着眉头,格外严肃,班规班距的,他们走到内屋的时候,韩信就坐在上位,一旁还有人记录他们的谈话。

“你弹劾食货府,说食货府滥用庙堂的财力,好,你说说,怎么个滥用啊?”

“臣……臣并非是指责,臣只是觉得,食货府作为负责贸易的部门,应当由食货府来负责全部的财政,而不是少府……您实在是误会了臣……”

“在这里签上你的名字,然后滚蛋!”

“唯!!”

韩信在府内办了一天的公,成功的解决了所有的误会,原来那些弹劾他们食货府的人,都是言不由衷,还有更深的想法,他们是被误会了……在韩信的帮忙下,他们成功的说清了自己的观点,纷纷自愿上书,请求对食货府进行全面的扩展,增强等等。

韩信处理好了手里的事情,有些不屑的站起身来,“我还以为这政务有多难办啊,原来就这么轻易,你们这些后生,以前都是没有用心吧!”

一旁记录言语的直不疑一愣,随即猛地点头。

对,对,对,过去我们都没用心!

您说什么都是对的!

您现在就是拉头鹿来说这是马,那都是对的!

第589章 猛药

“他家里贫穷,实在是买不起书籍,可他依旧是在坚持读书……”

“他为了能读到书,五六岁的时候,就外出为他人做事,自食其力,如此好学的人,我平生从未见过。”

“我寻思着不能让好学之士无书可观,因此仗义出手,帮助他,阿父你不是常说得学会帮助他人吗?”

“这就是你偷我藏书的理由?!”

面对刘赐的狡辩,刘长看起来依旧是很愤怒,自己活了三十多年,向来只有自己偷别人的份,如今居然被人偷到了自己头上,当真是不可忍也!

吕禄拍打着刘赐的小脑袋,忍不住笑着,“赐都开始偷书了,罕见,罕见啊。”

“看来这公羊还是有些东西啊,你想要书,说一声便是,你阿父又怎么会不给呢?何必去偷呢?”

刘长的注意力却在另外一件事上,他狐疑的问道:“你刚才说你那个师弟叫什么名字?”

“董仲舒。”

刘长眯了眯双眼,“董仲舒啊……不错,不错,难得你这竖子突发善心,想要帮助别人,好吧,这些书我就不计较了,可你往后不许再偷了!”

“唯!!!”

刘赐很是开心的逃离了这里,刘长却不由得皱起了眉头,董仲舒啊,未来那个被称为董子的儒家圣贤吗?刘长知道,这是一个风评极为两极化的人物,喜欢他的人将他尊为儒家第四尊圣贤,厌恶他的人将他当作华夏之祸源,可无论怎么说,这是未来领着儒家击败了黄老,坐上了圣贤之位的人物,学问是当世无双的。

他甚至比安那个竖子还要年轻很多,这两人将来肯定会是很不错的对手吧。

一个黄老之圣,一个公羊之圣,这两个人要是撞在一起,那很有孟子撞墨子的感觉啊,到时候自己就拿点吃的,坐下来看他们干仗,对了,还得将浮丘伯给叫上……免得自己听不懂。

“陛下,今日要过去吗?”

吕禄开口,打断了刘长的沉思。

刘长抬起头来,“当然要去,你先去准备一下……朕再换个衣裳!”

很快,刘长穿着一件全新的齐国风格的衣裳,戴着扁平而长的冠,一摇一晃的就走了出来,他甚至还能说上一口流利的齐国口音,任谁看都是一个齐人无疑,吕禄就很佩服自家陛下的这一点,这是何等夸张的语言天赋啊,陛下跟着百乘王待了几天,连身毒的口音都给学会了,陛下真的是穿什么衣服就能变成哪里的人。

刘长上了马车,便朝着食货府的方向赶去了。

太尉在食货府办事也有四五天了,说实话,太尉着实处理的不错,短短几天内,食货府风评急转,从人人喊打的不堪部门变成了人人歌颂的重要部门,不再有大臣继续弹劾,反而是开始上书,劝谏刘长要用心发展食货府什么的,刘长都觉得莫名其妙,自己这个委任简直就是天才般的举动,一石多鸟,莫过如此。

他这次前往食货府,就是要简单巡查一下,看看师父他老人家做的如何,同时也是对那些年轻的后生奖赏一波,让他们鼓足了劲头,继续办事。

当刘长来到了食货府门口的时候,他就感受到了这里的变化。

在门口迎接来客的两个官吏,此刻都是披甲执锐,目不斜视,笔直的站在门口。

皇帝前来,他们急忙行礼拜见,随即站在两旁,让开了道路。

刘长狐疑的看着其中那个守门的,“唐?你这是什么意思??你们这是在跟谁打仗?”

“回陛下!!臣在遵从太尉之令!!迎接往来之宾客!!”

“有你这么迎接宾客的吗?这商贾来办事不得被你给吓死??”

“回陛下!!这是太尉之令!!”

“他这是在治政还是在治军啊?!”

刘长走进了食货府内,里头的急急匆匆的忙碌着,各个都是格外的严肃,一板一眼的,好家伙,这是真的在治军啊,刘长在一位甲士,哦,是一位官吏的带领下,走到了最里头的屋子里,还没有走进去,就听到从里头传出来的训斥声。

“今年的通商,耗费那么大,才拿回这么一点东西??我带着一千骑兵转一圈都不至于才这么点!!给我下令,让他们想办法提高收场!再敢这般糊弄,按着军法处置!!”

“唯!!”

刘长惊疑不定的看着那位走出去的官员,缓缓走到了太尉的身边,坐了下来。

“师父,您这是什么情况??”

“治政。”

韩信回答了一句,随即拿起了面前的奏章,认真的看了起来,刘长抿了抿嘴,又小心翼翼的问道:“贾谊他还活着吧?”

“他去找几个大商贾谈点事。”

韩信说着,忽然看向了刘长身后的吕禄,“还有你!你为什么不在大商贾的名单之中?!你是想要逃税吗?!”

吕禄顿时就慌了,急忙解释道:“太尉,并非如此,我的一切执照都是办好了的,而且每年的商税都是交齐,陛下是知道的……”

“师父啊……您别吓唬他了,您这治政方式,我真的是闻所未闻啊。”

“您这坐在这里下令还是有点委屈了,你干脆将张相叫过来记录您的命令好了。”

“哦?这样是否会有些不妥呢?”

韩信好奇的询问道,其实,韩信从成年到如今,从未治理过地方,也不曾处理过任何政务,他一直都是在打仗,后来当了诸侯王,也是麾下在帮着他操办,后来担任太尉,主要也是制定战略外出打仗,处置操办还是交给了大臣,他自己什么都没有做过,在这方面,他完完全全就是一个萌新,不过是一个很可怕的萌新。

“师父啊……您这么治下去可不行啊,这治政毕竟跟打仗不一样,干这事要讲道理的,不能随心所欲的想怎么来就怎么来啊……我让您来担任,是让您给贾谊撑腰,不是让您派贾谊四处乱跑啊……”

韩信脸色一黑,从一旁拿出了诸多文件,直接放在了自己的案牍上。

刘长还以为他要暴起打人,躲了一下,看到老师拿出的这些东西,他疑惑的问道:“这又是啥??”

“成果,这几天里的成果,当初陈平迟迟没有能推行的政策,全部都推行了,而且没有人反对,操办的非常顺利。”

刘长顿时就哑口无声,只是呆呆的看着那堆积起来的文书。

从这里离开的时候,刘长还是觉得有些头痛,“禄啊,我第一次看到有人这样来治理政务的……我师父这是个暴君啊,直接强行推行,也没有人敢说个不字,他在这里再待个半年,这些人都可以拉出去打身毒了……”

吕禄也是有些后怕,“是啊,而且我觉得往后商贾们肯定都不敢不办执照……尤其是长安的那些大商贾,我觉得他们宁愿去河西国跟刘敬打交道,都不愿意再跟食货府打交道了。”

“这也是他们自己找的,谁让他们没事去弹劾贾谊呢?”

“现在知道贾谊的好了吧?可有什么用?”

“他们这个啊,就叫自作自受,不过,我们也得稍微看着点老师,可不能让他治过头了……”

君臣两人缓缓聊着天,忽然间,有人冲向了皇帝的马车,吕禄还不曾反应过来,从四面八方就涌出了一大堆的甲士和绣衣,直接将那个敢冒犯皇帝车架的人按在了地上,整个街道上一片混乱,众人纷纷逃离,甲士们迅速簇拥在了皇帝的周围,整个氛围顿时就紧张了起来,吕禄都拔出了腰间的佩剑,盯着周围,护在刘长的面前。

唯独刘长,一脸的平静和无奈。

“那不是刺客,是个手无寸铁的老百姓,让甲士起来吧,别把人给压死了……”

上一篇:诸天从洪拳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