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 第578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禄啊……我们商量个事情吧。”

吕禄看着刘长那笑容,心中顿时警觉。

陛下一笑,生死难料。

他很是警惕的说道:“陛下……您想要做什么?”

“也没什么,你替我去一趟相府……跟张相问一下各地的降雪情况,然后将国库里的棉交给张相,让他分发掉,让各地的百姓都穿上厚衣裳,争取今年不要出现百姓被冻杀的情况……如果国库的棉不够用,你就暂时借给张相一点,自掏腰包,到时候我挣了钱就还你!”

吕禄满脸茫然,“那陛下干什么去?”

“我当然是有正事要操办,我要跟长安里的贤明之士商谈来年的大计!”

“在何处?”

“五鼎楼。”

吕禄顿时气的跳脚,“我去操办这件事,还得自掏腰包,你们却要在五鼎楼相聚吃酒?!当真是不当人!!我不去!!”

刘长板着脸,“来人啊!!吕禄违背诏令!拖下去烹了!抄其家!!”

吕禄复杂的看着刘长,“那你们的酒得给我留点……牛肉也得留点。”

刘长咧嘴笑了起来,“好,这个没问题,但是这件事你可要办好了,若是有一个百姓被冻死,我就抄你家!”

“何必如此麻烦,陛下直接诛我的族就好了。”

“好你个吕禄!!居然敢对太后不敬!你要是不办好这件事,我就把你的话告诉阿母!!”

吕禄给了刘长一个不太友善的目光,还是朝着张苍的府邸赶去了。

刘长上了车,在几个甲士的陪同下,朝着五鼎楼赶去。

寒冬向来是大汉的大敌,对贵族们来说适合娱乐的冬季,对平民百姓而言却是一个凶险的鬼门关……大汉死亡率最高的季节就是冬季,哪怕是那些大臣们,从历史记载来看,大多也是死在了冬季,连贵族都是如此,更何况是寻常百姓呢?冬季死亡率高的原因有好几个,首先就是太重的税赋,直接搬空了老百姓的粮仓,老百姓在冬季没有粮食,外头都是冰雪,想挖点东西都挖不到……最终只能饿死。

然后就是温度的骤降,在大汉,衣服是优先级最高的奢侈品,是贵族们的陪葬品。

很多百姓家里,像样的衣裳只能只有一件,大家轮流着穿,至于冬衣……那就更不敢想了。

在秦二世到高皇帝时期,天下十室九空,战死的人却不是最多的,饿死和冻死的人才是最多的,秦国的君王,哪怕是最残酷的季节里,也会大量的抽调百姓来服徭役,完全不顾他们的死活。

高皇帝初期,每年冬季,各地被冻杀的人不计其数,房屋简陋,挡不住风雪,没有厚衣服遮蔽身体,甚至没有被褥,百姓卷缩在家里,彼此拥抱在一起,或者就是在屋内不断的来回走动,通过各种方式来逃避死亡。在那个皇帝赶车都找不到同色马的时代,民间的穷苦是难以想象的。

到了刘长时期,情况逐步好转,农业的发达,税赋的明显降低,让老百姓有了过冬的资本。

商业的发达,则是让冬衣的流通量增加,很多地区的百姓也能通过本地的特产来换取过冬的衣服。

萧何时期所建立起的国家福利机构,也是在此刻完全发挥出了自己的作用,各地的官吏会关注境内百姓的情况,对没有衣服过冬的百姓会进行补贴,进行救济。

可以说,高皇帝,萧何,吕后,曹参等人的不懈努力,在刘长的时代发挥出了光芒。

正如汉武帝的光芒来自父祖的积累,文景的光芒同样也是来自前几代的积累。

当吕禄来到张苍府邸的时候,张相有些忙碌。

吕禄就在门口等着,从内屋里走出了四个妙龄美人,随后张苍方才邀请他进来。

吕禄有些羡慕的看了一眼脸色红润的张苍,随即表明了来意。

“陛下要拿出国库里全部的棉去救济各地百姓??”

张苍抚摸着胡须,有些迟疑的说道:“可是我已经下令,将这些棉优先拿去分配给戍边的士卒,还有屯田的大军……这要救济各地百姓的话,可能有些不够用啊。”

吕禄无奈的说道:“陛下早就想到了这一点,缺少多少,您告诉我便是……我来出。”

张苍眼前一亮,看着面前的吕禄,急忙让自己的儿子为吕禄倒茶,表示要坐下来详谈。

吕禄早就做好了大出血的准备,可当张苍说起自己需要两百万件棉衣的时候,吕禄还是忍不住跳了起来。

“两百万件??您当我是神仙不成??”

“一件合格的棉衣起码要八百钱啊……两百万件需要多少钱??一百六十亿钱???您倒不如让陛下直接将我抄家了吧!!”

看着吕禄暴跳如雷,张苍却严肃的说道:“建成侯!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你是天下有名的巨富,如今天下百姓,穷苦潦倒,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何其苦也,钱财都是身外之物,你不该如此自私啊,要为天下人所思……”

这句话,吕禄都不知听了多少次,听的耳朵都快长茧子了。

“道理我都懂,可是这一百六十亿钱……我这怎么出啊?我若是出了这钱,我全部的产业都要倒闭……身无分文……”

张苍眼角抽了抽,这厮居然真的有一百六十亿钱???

“当然,我也不会为难你……不是跟你索要完整的棉服,只需要你提供棉……制作和运输都由我来进行……这样如何啊?”

吕禄咬着牙,“那也太贵了……两百万件,我出不起!”

“那就一百万件……救不了天下的所有人,那至少救下一半吧。”

“我……出。”

吕禄尽管还是有些肉疼,但总归是出了这钱。

张苍大喜,急忙跟吕禄商谈起具体的事情,吕禄只是麻木的答应了张苍的一系列要求,最后满脸无奈的离开了这里,在他离开之后,张苍的儿子方才上前,“阿父……国库里的棉应该不缺乏吧……先前身毒人不是才……”

“咳咳……缺,当然缺……大汉穷苦,什么不缺?你这个人啊……这辈子就是干不了大事!”

张苍训斥了几句,方才拿起了面前的奏章,脸上却不由得浮现出了笑容。

“奉啊……这大概会是大汉建国以来……百姓所度过的最好的一个冬季了。”

“在这般冷风萧瑟的时候,能有一件过冬的衣裳……多好啊,我的老师期盼了一生,都没有能等来这样的光景……不成想,我却亲眼看到了。”

张苍非常的开心,他笑起来,那胖乎乎的脸都皱成了一团。

张奉开口说道:“阿父,这都是您的功劳啊……做成了这件事,天下人都要去铭记您的功德了……就是后来人,也定然为您设立祭祀……”

“你不要在这里插嘴,去忙你自己的!”

张苍不悦的挥了挥手,尽管张奉的年纪也很大,可面对阿父的训斥,他还是极为乖巧的接受,转身准备离开这里。

“对了,派个人去将晁错叫过来!!”

……

当吕禄板着脸来到了五鼎楼的时候,气氛极为的热烈。

刘长坐在上位,宣莫如,周亚夫,周坚,卢他之等人分别坐在他的左右,众人面前是热乎乎的酒水,散发出雾气,那些肉也是被烤的很好,配合上调料,散发出浓浓的香味。

“哎呀!禄来了!”

“事情如何啊?”

刘长招手,让吕禄坐在了自己的身边,吕禄坐下来,有些不情愿的说道:“办好了……一百件冬衣呢……唉……”

“好,不愧是朕的建成侯啊!来,吃肉!”

刘长殷勤的将肉夹给了吕禄,吕禄则是狠狠的咀嚼着嘴里的肉,这里的每一块肉现在对他而言可是值百万钱的。

“禄这番做的是真不错……他做到了我祖师荀子所说的,达则救济天下啊!”

樊市人不由得说道:“是孟子吧……”

“就你有学问是吧?赏你明日去跟浮丘公辩论去!”

众人笑了起来,吕禄感慨道:“反正我都习惯了……那张相不愧是您的老师……这胃口可好了……一见面,居然跟我索要两百万件成型的冬衣……抄家都不过如此!”

“禄啊……无碍的,这玻璃厂建立后,你还是能挣回来的……以后还有更多好东西,这点钱不算什么……但是对天下百姓来说,这就是他们可以活命的东西啊……你这散财,不知救下了多少百姓呢……每年的冬季,其实我都很不自在,每次吃肉喝酒的时候,总是想起地方上还有受冻挨饿的百姓……很不自在……今年我总算是可以安心跟大家一同吃肉喝酒了……吃的心安理得,朕让那么多人穿上了冬衣,一顿吃他五头牛也不过分吧?!”

“不过分!”

樊市人急忙回答道:“反正吃的还是吕禄家的!”

“放屁!今天这顿饭,我出一钱,我就不姓吕!!”

吕禄骂道。

众人再次大笑,刘长很是得意,“那始皇帝,高皇帝都办不成的事情,却被我办成了……吃完了酒,我就得去一趟祖庙,给我阿父那昏君好好吹一吹!”

吕禄却说道:“得利最大的还是张相啊……政策是陛下想的,钱是我出的……他最后只需要去执行,就能收获巨大的功德了……百姓们就只会当是他做的这件事,司马喜估计也会记他的名字……到头来,名声和功劳都是他的……与我们倒是没有什么关系。”

刘长大笑了起来,“大臣们的所有功劳,可都是要算在皇帝头上的!我是不怕的!”

“不过这次,我这位老师确实很幸运啊!他的名声终于能好起来了!”

……

晁错有些狐疑的坐在张苍面前,自从他担任三公之后,心里唯一有忌惮的就是张苍和韩信。

这两位是群臣里唯独能给与自己威胁的人。

因此他尽量不去招惹这两位……不知今日张相为什么忽然要来找自己,难道是他决定要帮着那些奸贼来对付自己嘛??

张苍很平静的看着晁错,认真的说道:“你不必担忧……我是因为要事而找你的……陛下准备将国库内的棉运往各地,让地方官吏救济那些无法过冬的百姓……准备了很多,今年会是一个不错的冬季……我想过了,这些棉价值不菲……地方官吏中难免会出现从中贪墨的情况,我准备让你来操办这件事……运输,制作,将棉衣分发到各地去,监督他们的分配,具体的执行……”

晁错一愣,他想了片刻,有些迟疑的询问道:“为什么您自己不来操办这件事呢?”

张苍表现的很不在意,他挥了挥手,不屑的说道:“他们不怕我……却很害怕你……你来做,会比我做的更好。”

晁错郑重的起身,严肃的朝着张苍大礼参拜。

“唯。”

第599章 连张不疑都像个贤臣

“开门!!”

“开门!!!”

有官吏站在门外,穷凶极恶的叫道。

随着官吏的敲打,那大门上的积雪都在不断的掉落,落在官吏的身上,官吏极为不满,拍打着自己身上的雪花,脸色通红,再次拍打着面前的门,“快开门!!”

随着官吏的吼叫声,大门缓缓被打开。

一个身形消瘦的农夫走了出来,尽管是在寒冬,此人却穿着极为单薄的衣裳,嘴唇被懂得青紫,浑身都在哆嗦着,官吏看到他的模样,直接推着他就进了院里,随即对身后的人说道:“就是这里,有六人,送两套!”

有几个士卒拿着东西走进来,直接递给了那农夫。

官吏又拿出了书册,“你听清楚了,陛下仁慈,大赐天下,这是特意赠送给你的冬衣……一共两套,衣裤,帽,鞋履,你都看清楚了……在这里写你的名字!”

“我不认字……”

“那就画一个圆!”

那人哆嗦着画下了圆,随即又按下了手印,官吏有些粗暴的夺过了他手里的书册,“很快就会有人来询问,到时候你就说自己领取的衣裳,然后给他们看!!”

“我知道了……”

“走!!”

那官吏领着人就要离开,农人这才反应过来,抱着怀里那厚厚的冬衣,他急忙冲到了那官吏的面前,“请君留步,在我家里吃些东西再走吧……我们刚做好了饭……”

“不必!记住,我可没在你家里吃饭啊!”

那官吏说着,也不理会此人,直接走向了下一个门口。

这农人抱着那厚厚的衣裳,傻笑着走进了内屋。

内屋门一开,狂风顿时涌进了屋内,正抱着两个孩子的妻顿时哆嗦了起来,农人急忙关上了门。

“有徭役吗?”

“不,没有……这是圣天子派人送给我们的……冬衣,整整两套呢……冬衣!!!”

男人的脸色有些泛红,也不知是因为激动还是因为冻伤,他小心翼翼的将这两套衣裳放在了妻的面前,两个孩子好奇的伸手去拿,却被男人所制止,男人和女人摸索着那冬衣,神色都有些不可置信。

“来,我给你穿上……”

男人手忙脚乱的给妻换上了冬衣,妻笑得满脸灿烂,两个孩子叫道:“我也想要!!”

男人就将衣挂在了两个孩子的身上,两个孩子蜷缩在衣服里,在床榻上嬉闹打滚。

男人与女人对视了一眼,轻笑了起来。

实际上,张苍为这一年的冬季准备的很早,早在春天的时候就开始准备了,他将大量从身毒运来的棉变成了冬衣,都存了起来。因此,他有好几个专门制作冬衣的工厂,一直从春天忙碌到了现在,在吕禄送来棉后,庙堂也有能力可以迅速进行纺织……各地的常平仓里,除了粮食,其实还藏了不少的冬衣,都是张苍过去完工后送到各地去的,这些都是第一手的准备。

在降雪之后,各地就迅速开始了救济。

晁错那里,还在源源不断的进行纺织,输送,各地的御史都行动了起来,开始监督官吏的执行,他们监督的非常严格,而晁错的名声却确实很不好,也很少有官吏敢在严打的情况下去搞贪墨……过去贪墨可能是免爵,现在贪墨一定是弃市,而且可能是带着整个县城乃至郡的人一同弃市,官吏之间监督的都很紧,就怕吃了连坐。

相同的一幕,出现在了很多地区,首先是当地官吏的评定,从里一级开始计算,计算出自己辖区内有多少百姓可能无法靠自己来度过这次寒冬,然后经过层层上报,最后由县令负责各地的分发工作,众人的目标很简单,争取在今年内让自己辖区内没有人员被冻杀,上有所好,官吏们自然是要全力配合的,谁人不知,当今陛下最是好这一口,只要能证明如今是千古难逢的盛世,陛下那里可不缺赏赐。

尽管官吏的态度可能不是那么的好,尽管这冬衣可能做不到一人一份,尽管可能依旧存在着贪墨虚报,可确实有很多人都因为庙堂的仁政而得到了过冬的保障。

在燕国等气候极为严酷的地区,冬衣更是一车一车的从道路上经过,有很多一生都不曾见过雪景的人,终于有了一件在冬季允许他外出的衣裳。

炊烟缓缓上升,百姓们的笑声从四面八方传来,有孩子披着明显不合身的冬衣,在雪地里跑来跑去。

上一篇:诸天从洪拳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