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 第701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田先生欲哭无泪,顿时瘫坐在地上。

“让他进来吧。”

很快,韩安国就出现在了田先生的面前,韩安国的脸色有些苦涩,朝着老师大拜,随即说道:“请老师莫要怪罪,我也不想来惊扰,只是我又有几个地方想不明白,故而前来请教……”

田先生欲言又止,假笑着问道:“为什么不去问问周公,刘公他们呢?”

“唉,弟子愚钝,大概是气到了他们,他们都闭门不见,游学去了远方,不愿意再教导我……也就是老师宅心仁厚,不愿意放弃我。”

我特么是跑的太慢了!

田先生暗骂了一句,随即问道:“好了,你说吧,你又有什么想不明白的?”

“老师,这些时日里,我苦读韩非子的书籍,又有了些疑惑的地方,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也就是说,所有政策都是要按着发展而去拟定的,这种发展是永恒的,是不会停止的,荀子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更是阐述了这种变化不只是存在与天下大政,更是自然的一种变化,黄老也曾说过人要顺应这种自然的变化,自然的变化之中存在着大道理,而墨家却认为天下人政跟自然的变化是紧密联系的,我在想,这天下大政的演变跟自然的变化是否也是同一种呢?其中作为治理政务的人对自然和天下大政的认知是否会影响这种进程呢?若是今日的政务……”

田先生深吸了一口气。

“你的想法啊……你这想法,是因为改制的事情吧?”

“是啊,都说过去的政策不再适合与当下的国情,因此弟子方才有些疑惑……弟子本以为的改制与贵人口中的改制不同,这是因为我的才能不足,看不到其中的变化还是因为在不同的人眼里的中的变化是不同的呢?”

“我……”

田先生的额头上不由得开始滴下汗水。

“那你自己是怎么觉得呢?”

田先生顿时用出了老法宝,反问法。

“弟子觉得,这种变化或许是不可捉摸的,因为变化无穷,因此政策才需要不断的调整,就是为了附和这种变化……但是……”

田先生觉得压力越来越大了,支支吾吾的回答了几句,就实在是说不下去了,他当即引用了韩非子的几篇文章,也不管他合不合适,然后就让韩安国自己回去领悟。

韩安国有些无奈,“弟子愚笨,辜负了老师的教诲。”

“其实你并不愚笨啊……你所问的这些东西,说实话,我已经无法回答了,那些人外出游学,也是因为回答不出啊……你这学问在这几年增长的太快,诸多学派都有贯通,这谁还能教你啊……你不要再这般妄自菲薄,你真的很有才能……长安那边有考核,你为什么不去参与考核呢?你现在什么都会,去参与那些的考核,绝对能打破记录……”

“老师说笑了,长安人才济济,我哪里有这个资格,去了也不过是被人所耻笑。”

“耻笑?!我看你是故意来耻笑我的……”

“老师不必来安慰我了……我遇到了几个贵人,其中也有年纪与我效仿的,治政能力却强我很多。”

田先生终于忍不住了,“好,贵人是吧?这样吧,你下次去跟他们问这些问题,那些什么变化不变化的,都去找他们问!!你就看他们能不能回答的出来!你这都已经脱离了经学的范畴,我有的时候都搞不懂你问的是什么……你去问那些人吧,等到他们也回答不出来,你就明白了!出去吧!我往后要关门来修书,再也不教人了!!!”

田先生愤怒的将韩安国给驱赶了出去。

韩安国站在门外,朝着府邸附身行礼,既然田先生不愿意再教导自己了,那自己就得去找其他的老师,可最近,这梁国的名士都纷纷外出,不再教学,也不知是什么原因……或许,自己得去其他地方找一找名士来学习了,听闻那齐国的名士极多,学术氛围很不错,要不就去齐国求学,拜访一下那边的老师吧。

而刘长一行人此刻也在朝着梁国都城前进着。

吕禄此刻有些好奇的询问道:“陛下啊,我听那个叫韩安国的年轻人复述,怎么感觉他说的人有些熟悉呢?”

“肯定熟悉啊,不就是曲逆文献侯吗?”

“好嘛,这厮这般倒霉啊,这是刚去长安就被曲逆文献侯给教育了一番,故而失了信心,才变成了如今的模样啊……”

李左车摇着头,“我觉得也不全是。”

“或许刚开始是如此,信心被摧毁了,人就变得自卑,觉得自己的学问不值一提,但是我看他,不完全是蠢材,怀着谦逊之心来学习,总是能感受到自己的不足,越是有天赋的人,越是能轻易感觉到自己的进步,因此,他学的还不错,定是这种学习让他明白了自己的不足,才会变得愈发的谦逊……我当初也是如此,读的兵法越多,就越是觉得自己原先是个废物……人都是这般成长起来的。”

吕禄沉默了片刻,“可他看起来似乎有些谦逊的过了头。”

刘长却哈哈大笑了起来,“无碍,若他有真才实学,这种谦虚会让他走向更高的位置,对这种年轻人还是要多磨砺才行啊。”

“梁人大多桀骜,这样的人,在梁国也算是另类了。”

“若是有缘,说不定以后还能相见。”

走在道路上,忽然听到了远处传来的争执声,似乎有人在围观,刘长等人都被吸引了注意,刘长好奇的推开了面前的众人,走到了最里头。

只见有几个游侠打扮的人围住了一老一少的两个人。

为首的那人正在大声的叫嚷道:“我看你这厮年迈,不与你计较,你却敢偷我的佩剑!”

“若是你将佩剑交出来,我还能放过你,否则,我就要抓你去见官!!”

“哦?有贼偷?”

长老爷咧嘴笑了起来,可等他定睛一看,却是脸色大变。

游侠头子此刻死死拉着老人的衣袖,脸色很是嚣张,“把我的佩剑还给我!!否则我就在这里打杀了你!”

他面前的老人和年轻人都没有说话,只是冷冷的看着他。

忽然,游侠头子觉得有人拍了下自己的肩膀。

“哎……”

游侠猛地转过身来,就看到一个极为高大的壮汉站在自己面前,比自己起码高出了两个头来,脸色不善,带着极大的压迫感。

游侠忍不住后退了两步,“你是什么人?!”

“乃公!!”

刘长一脚踹出,那游侠惨叫着就飞了出去,周边几个游侠大惊失色,急忙大叫了起来,刘长猛地扑了上去,顿时,犹如虎入羊群,这些人纷纷哀嚎了起来,被刘长丢来丢去,片刻之内,全部倒地。

刘长很是愤怒,“犬入的!连我的舍人都敢抢?!!”

“来,给我将他们的衣裳都被扒了!!”

被围住的季布一愣,急忙上前,抓住了刘长的手,来不及寒暄,低声说道:“算了吧,不要拔掉他们的衣裳。”

“季公?这些人明抢您的佩剑,您怎么还要为他们说情呢?”

“这佩剑就是他的。”

“嗯????”

第724章 佩剑

刘长沉默了下来,看着远处那倒在地上,昏迷不醒的游侠头子,又看了看身边那几个痛苦哀嚎的游侠们。

“季布啊……你便是再缺钱,也不该去偷人家的佩剑啊……这成何体统。”

“这下好了,你偷人家的佩剑,我还将人给痛殴了一顿。”

“这不就成了明抢嘛?”

“大汉律法是不允许抢劫的,哪怕是皇帝,也不能抢人东西啊……”

季布长叹了一声,看着远处那个游侠头子,“他不配拥有这把宝剑,也算不得是抢,我与他家中长辈有亲,算是管教家中不肖子孙吧……陛下怎么会来到这里呢?”

刘长听到季布的解释,终于是松了一口气。

不是抢劫就好,若是抢劫,那自己现在就得拉着季布跑路,免得被当地的官吏给抓住,既然季布有自己的理由,那长老爷可就不怕了,他笑着说道:“我是没有想到能在这里碰到您,我还以为您在南边呢,我这是去北方巡视民情,准备返回长安了,就顺路从这边返回,先前听闻您去了南边,为什么又会出现在梁国呢?”

季布想要说些什么,却又看向了那个倒在地上的游侠头子。

“还是先将这厮送到医馆吧,免得伤了性命。”

众人一阵手忙脚乱,围观的百姓们也渐渐散去,当地的官吏却并没有露头,这让刘长觉得有些困惑,甚至是有些生气,早听闻梁国的官吏慵懒,难道慵懒成了这般模样?这边出了这么大的事都不来看一眼?这巡逻的甲士都是干什么吃的?!

等到随行的人将那些人送去了医,刘长拉着季布的手,找了一处食肆,坐下来慢慢聊。

季布认真的说道:“臣先前确实在南边,调查了不少的情况,后来去了齐国,去拜见一位故友,可是当我去了才知道,我那位故友早已逝世,他的孩子们因为一件大案受了牵连,便逃走了……我先后打探,终于得知他们跑到了梁国,前来搜寻,方才您所打伤的那个游侠,就是我那好友的后人……是他的嫡长孙。”

刘长更加好奇了,“齐国的好友?躲避案件?详细说说!”

季布缓缓回忆起了从前,“当初臣曾辅佐霸王,陛下或许知晓?”

“当然知晓,敢问季公,我与那楚霸王,孰勇?!”

刘长猛地抬起了胳膊,露出那健壮的肌肉,兴致勃勃的询问道。

季布打量着面前的刘长,平静的说道:“楚王更甚一筹。”

“什么?!”

刘长脸色一黑,顿时极为不悦,“朕天生神力,十余岁便有举鼎之力,横行朝野,不到立冠之时,舞阳侯都已经不是我的对手了,楚王难道就比我更强嘛?!”

季布正要说些什么,他的儿子急忙开口说道:“自然是陛下更强,只是以后人比之前人,后人总是要吃亏的,就如淮阴侯之强,若是问之与白起孙武,怕是也不好回答……”

“谁说不好回答,我师父天天都骂白起和孙武,说若是干起来一定能生擒他们……”

刘长无奈的挥了挥手,“算了,您继续说吧。”

季布这才说道:“楚王败北之后,我为高皇帝所通缉,乔装为奴,躲在了朱家的府内,朱家为了保护我,独自去拜见了汝阴侯,汝阴侯被他说服,上书高皇帝,这才保下了我的性命……事成之后,他却再也不肯与我相见,只言不能以恩相挟,故意躲着我……我一直都很想要见见他,故而去拜访他,至于他们家里被牵扯的,则是先前的晁错遇刺案,那位游侠田仲,乃是朱家的弟子……”

刘长听清楚了前因后果。

季布皱起了眉头,“朱家乃是天下闻名的豪侠,而他的子嗣,却如此不堪……欺行霸市,为所欲为,玷污了他大父留下的那宝剑,我一时气急,这才抢了他的剑……”

刘长听懂了,“若真的是行善不图报答的人,也能算是一代豪侠了……您代替他来管教一下他的后人,也说的过去。”

“您这些年里四处游走,可有什么成果啊?”

季布看向了自己的儿子,季训急忙离开了这里,过了许久,季训再次返回这里,却是拉来了一辆车,那车上满满的都是些文书,几乎压得那车都走不动了。

季布取出其中一本,放在了刘长的面前。

“臣起初巡视各地,调查各处的官吏情况,上奏庙堂,但是如此行为,耗力却并不能起到太大的作用……臣又年迈,只恐时日无多,因此,臣在调查官吏的同时,顺道也探查了各地的民风习俗,民生情况,百姓诉求,地理气候等等……”

刘长猛地站起身来,惊愕的看向了身后那马车。

没有人比刘长更能认识到这些文书的珍贵性了。

虽然庙堂对地方是有着统计的,但是肯定不会去统计民风习俗,诉求什么的,季布过去曾打过仗,对地理气候的观察很详细,他擅长治政,对民生民风的调查肯定也很到位。

若是这些能出书,刘长觉得,这会是大汉第一本地理学著作。

所产生的影响力非同小可!

看到皇帝都被惊到了,季布那向来沉稳的脸上终于是浮现出了点笑容,“臣为高皇帝所赦,为陛下所重,直到现在,也不曾有机会报效其恩,有了这些文章,倒是能报效其中一二了……”

“何止一二啊……您现在就是去打赵王一巴掌,我都可以赦免您!”

刘长抚摸着面前这些文书,对一旁的吕禄吩咐道:“将这些都收起来,找这里的官吏,多备份一些,一部送回长安,交给陆贾,他知道该怎么去做。”

刘长又看向了季布,问道:“对了,既然著作,可有书名?”

“不曾,陛下可亲取。”

“那就叫刘长观天下论?”

吕禄抿了抿嘴,“陛下,您的名字要避讳的……岂能出现在书籍之上,况且……这本书跟陛下有什么关系……”

“咳咳,他观看的天下不是我执政之时吗?就是刘长时观天下论啊,就是简化了一下而已。”

“哦……”

反正无论怎么说,吕禄还是拿着这些书去找当地的官员去了,而刘长对季布的态度当然也好了很多,方才他说的那些大逆不道的什么楚王更强之类的谎话也被刘长下意识的给忘记了。

“不愧是朕的最强舍人啊,您写的这个东西,完全可以留名青史啊!”

季布平静的问道:“陛下既然是从唐国回来的,那可曾拜见召公呢?”

刘长挥了挥手,“见过了,去赵国之前特意去拜访了一趟,这老头现在是越活越滋润啊,家里三个孩子都当了官,见到我,他很是激动,宰杀了家里的牲畜来款待我……最后我离开的时候都是热泪盈眶……”

“他现在被贬为民,陛下居然还去抢他家里的牲畜来吃……这是不是有些太欺负人了?”

“无碍,我给他留下了钱财,足够买更多的牲畜了,况且,我也没抢啊,都是他自愿给的……对了,还有个好玩的事情,他有个邻居,哈哈哈,居然是过去那个只会算凶的巫,他大概是闻到了肉香,走进来,一眼就看到了我,吓得脸色苍白,只是喃喃着大凶,转头就跑……”

“召公的身体还算硬朗,家里的孩子也很孝顺,他今年又开了两处瓜田,还雇了些人来打理他的瓜园……我看他靠着卖瓜发了财,我去的时候,直拉着我的手,说这卖瓜比当官有趣多了……挣得也多。”

季布轻笑了起来,“如此最好。”

朱蒙急忙惊醒,他睁开双眼,却发现自己居然在一处医馆里。

他只觉得胸口有些疼,刚才发生了什么事?

记得先是一个老头抢了自己的佩剑,然后他的同伙出现,然后自己就飞了出去……是被人打了??对!乃公被抢了!!

他急忙握住了一旁的医者,“我要报官!!光天化日,朗朗乾坤啊,居然有人敢明抢我的东西!我要报官!!”

那医者看向他的眼神里满是厌恶。

这样的游侠,他几乎天天都能看得到。

梁国就是太赋予了,导致出现了一大批无所事事的游侠团体,这些人平日里无恶不作,就是这个朱蒙,那也不是生面孔了,被送到这里都有了四五次。

医者都不用动脑子,就能想清楚发生了什么事。

大概就是这厮上路,看到一个外乡人佩戴着好剑,然后就说对方偷了自己的东西,结果被过路的壮士给收拾了,他只是没有想到,这朱蒙居然如此的无耻,计划不成居然还想要报官?报官抓你自己吗?!

“你莫要动弹……你的骨头都断了,需要休息。”

上一篇:诸天从洪拳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