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 第706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两个年轻人迅速离开了这里,那老丈站在原地,骂骂咧咧的,看着两人离开了,想起那游侠的狂言,又忍不住笑着摇了摇头,转身回了屋。

“安国啊……我想跟着你学习,你是个很有文化的人,不妨就当我的老师吧?”

走在路上,朱蒙说起了自己的想法。

“我也想做点能对得起家门的事情,想要拿回我大父的佩剑,但是我没有什么文化,我想先好好学习,知道些道理……”

韩安国长叹了一声,无奈的说道:“你有这样的想法,这很好,但是我这个人没什么学问,连自己都学不好,怎么能教导别人呢?我的学问,根本不值一提,实在无法教导你,若是你有求学的想法,我可以陪你先去祭祀了父祖,然后一同去拜访那些真正有学问的人去学习,你觉得如何啊?”

朱蒙自认为了解韩安国的性格,知道他不会是嫌弃自己的,随即也点点头。

“难怪你要外出求学啊……无碍!学问低也不要紧,我们一同求学!定然能学有所成!”

就当两人走过一处岔路的时候,朱蒙脸色大变,他盯着远处,猛地拔出了自己的佩剑。

“当心!!有贼寇!!”

“啊??”

韩安国有些惊讶,这中原之地还有贼寇??他顺着朱蒙的目光看去,就看到远处渐渐出现的一行人马,足足有四十多人,他们各个都很精壮,脸色凶狠,有的还佩戴着武器,浑身的煞气,绝非是什么善类,而他们的前进速度还很快,韩安国也急忙拔出了佩剑,胯下的骏马都变得有些不安了起来。

而看到两人拔剑,从另外一道岔路走来的这一行人似乎也不意外,只是很平静的看着他们。

从他们之中忽然走出了一个强盗头领。

这头领身材极为高大,看起来就带着很强的压迫感,朱蒙都纵马后退了几步,这身材让他想起了某些不太好的回忆。

那人骑着骏马,很快就来到了他们的面前,脸上带着些歉意。

“两位君子莫要害怕。”

“在下是从长安而来,前往齐国拜师求学的。”

“求学??”

韩安国和朱蒙对视了一眼,看向了他身后那些人,这看着可不像是去求学的,像是去打劫的!

这来人便解释道:“这些都是我的门客,虽然模样凶狠了些,可都是些好人,有些武艺,沿路保护我前往齐国……免遭盗贼之害,两位君子莫要害怕,若是惊扰了你们,还请恕罪……”

虽然不太相信对方的话,但是听到这人如此有礼,模样也温良,两人还是放下了佩剑,回礼。

朱蒙看着那些人,“你们真的不是贼寇吗?”

“你们若是,现在就动手,莫要欺骗,我看到了你们藏在车里的强弩……我们是跑不掉的,要杀就杀。”

这来人当然就是刘勃,刘勃苦笑着说道:“他们在过去是犯了些过错,可如今都已洗心革面,愿意跟随……况且,就是盗贼之中,也有些被逼无奈的好人,倒是走投无路,如今他们跟随我,自然不会再作恶……”

朱蒙沉默了片刻,似乎又是想到了自己。

“我相信了。”

韩安国此刻却皱起了眉头,“吕种??”

“您莫非是建成侯之……”

“对,是建成侯之弟。”

韩安国大惊失色,看到对方要掏出身份证明,他急忙摇着头,“不必如此,不成想原来是天下仲姓,我过去曾跟着老师读书的时候,听老师点评过吕家之人,其中就有您……我们俩都是要前往齐国求学的……”

三人的方向居然一致,韩安国和朱蒙也不害怕,自然就与他们同行。

只是这一路上,却少不得那种盘查,沿路的亭长们只要是看到了这一行人,就一定会将他们叫住,认真的盘查,没有一个是例外的。

夜里,三人坐在篝火前,韩安国和刘勃聊起了学问。

韩安国惊讶的发现,这位吕家子的学问居然很不错,没自己老师所点评的那么不堪。

而刘勃也觉得韩安国的学问还行。

“你的学问,确实很不错,比起我大哥要差了很多,比起我老师也差了很多,比起我那几个师兄,也差了点……比起……”

朱蒙脸色一黑,“好了,不要再比了,安国都说了自己没什么学问,何必再这样羞辱他呢?等他这次求学有成,未必就不能超过你所说的那些人!”

刘勃沉思了片刻,“在学问上想超过我老师和大哥,这可能有一点难度……”

“可不要这么小看人啊,说不得连你祖师都给超了!”

“那就更有难度了……”

韩安国瞥了朱蒙一眼,“可不要这般言语了,令人笑话……都说齐国能人无数,贤才遍野,这次前往齐国,一定要找一个足够优秀的老师来教导我们……两位可有什么去处?”

“我听闻齐国有个治尚书的伏公,我先前就是想要去找他。”

“我听说有位治黄老的尹公,家传《尹文子》,我先前是想去找他的。”

比起韩安国,显然刘勃知道的大家更多一些,他陆陆续续说出了好几个大贤的名字,就在几个人畅想着该去找谁求学的时候,远处忽然传来马蹄声。

众人脸色大变,荒郊野外,又是深夜,在此时纵马奔驰的,一定是看到了篝火的贼人!

刘勃激动的站起身来,开始解下包裹,翻了起来。

“您在找什么???”

“辩论用的书籍!!”

“嗯???”

第729章 得道者

“晁公啊……我求您了。”

“我给您行礼!”

“放了吧!放了行吗?!”

沛郡守刘嘉此刻瞪圆了双眼,死死拉着晁错的手,眼里满是惊慌失措。

当初晁错刚刚来到这里的时候,刘嘉还用出了祖传的激将法,想让晁错大刀阔斧的帮着他整顿一下当地……想起那个时候自己所说的话,刘嘉现在就急得想要抽自己几个耳光。

他是知道晁错这个人很狠辣果断的,但是没想到居然狠辣到这种地步。

刚来到地方的晁错表现的人畜无害,被豪强,大族,游侠们联手欺负,甚至连下属官吏都玩不转,被弄得焦头烂额,一事无成,成为了当地的笑话,无论是那些原先对他格外警惕的大族,还是对他不满已久的地方大官,乃至是庙堂大臣,都在谈论着这位当初指点江山的三公如今连个小县城都治理不好的事情。

最戏剧化的是,束缚住他的这些制度,居然还都是他自己所设立的。

来吧,用你自己的办法来打败你自己的制度吧!

看你有没有脸去钻自家制度的漏洞!

就在众人等着看好戏的时候,沉默的晁错忽然爆发。

晁错证明,真正有才能的人,是不会被不同的环境所舒服住。

他先是对自己的县衙进行了清洗,采用三轮考核,淘汰掉了一大批大族子弟,吸纳了一大批有才能的底层出身的官吏,然后通过自证清白的机会,通过刺史和都邮的联系,要求他们派遣人手,与自己联合调查,当地大族得知这个消息,顿时慌了神,晁错即刻出手,接见了这些大族,指责他们勾结游侠,包庇游侠,践踏大汉律法,要从中处置,大族们生怕游侠的事情会牵扯到自己,顿时撇清了对游侠的暗中支持。

很多出身大族的游侠头子都被家里人给带了回去,不许再外出。

游侠团体失去了支持,晁错重拳出击,他们直接落败,纷纷逃亡。

到这个时候,大族方才明白,原来晁错的目的是这些游侠,游侠一丢,大族很多见不得光的事情就没有人去操办了,除非他们冒着巨大的风险,亲自下场。

在切断了大族与游侠的联系后,晁错将目光放在了豪强之上。

晁错领着官吏们直接入驻地方乡里,就住在那些百姓的家里,每日都让人拿着一大堆的纸张返回县衙,做出一副收集罪证的模样,甚至放出了一些风声,豪强当即坐不住了,开始急忙清理自己的罪证,对一些知情者开始灭口,晁错再度出击,通过跟踪豪强,保下了大批的知情者,对县内的豪强势力来了一次清洗,抓捕了四百多位犯下了重重罪行的豪强族人。

大族此刻开始瑟瑟发抖了,开始急忙打点上下,疯狂的上书庙堂,告晁错动用私刑,贪污,滥职,就差要告他谋反了。

而晁错等的就是这个,在刺史府再次来调查他的时候,晁错表示接受他们的诉讼,但是若是没有罪证,请反坐。

大族吓得头皮发麻。

这那里能经得起反坐啊,急忙派人撤诉,可这已经来不及了,刺史开始调查晁错之案,而诉讼他的人都被带上,要进行反诉,大汉是不许匿名诉讼的,匿名诉讼不被庙堂所接受,因此诉讼者的身份轻易都能找得到。

若是证明晁错没有犯下那些过错,那上诉他的人就要同样的罪行来入狱。

晁错满脸的笑容,这都是自己制定的规则,难道自己还会玩不转自己的规则?这些野人也太小看自己了!得让他们看看什么叫大汉三公了。

晁错通过反坐弄倒了不少大族,其中甚至有彻侯之家,不少人还是他县的,因为诸县相邻,彼此利益交织也很严重,牵一发而动全身,晁错将这些人弄下台后,再次与他们交涉,要求他们揭发他人的罪行,揭发的越多,就越能赦免他们本人的罪行,鼓励他们相互揭发,并且将他们分别关押,给与他们一种对方已经揭发了你诸多罪证,人家都已经回家了的错觉。

于是乎,他们开始互相揭发,开始了大型的狗咬狗现场。

整个沛郡,被揭发的大族超过了十六家,其中还包括了建成侯一脉,芒侯一脉,酂侯一脉,还有宗室……晁错即刻上书郡守府,要求对他们进行抓捕,处死!

刘嘉双腿一软,连夜赶来拜见晁错。

此刻,他死死拉着晁错的手,脸色苍白,“晁公啊……您这上书要抓捕的人,足足有一千多人啊……其中不是姓吕便是姓刘,各个都是彻侯之家,甚至还有几个人萧相的近亲……这些可都不是远亲啊,其中半数人,我见到了都得附身行礼……这件事,还是要认真考虑啊,不能这么急切……我虽然是宗室出身,可若是真的要查办这么多人,庙堂明日就要炸开了锅……宗正都要被惊动了。”

刘嘉向来是个胆大包天的,长这么大,就不曾怕过被诛族。

但是这一次,情况有些特殊。

大族可以抓,但是没必要连根拔起啊,你这拔其他几个大族也就算了,但是拔皇族和后族就有点太过分了啊……你这是要整顿地方还是要谋朝篡位啊?要将丰县宗室给杀的一干二净是吧??

晁错不为所动,板着脸,很是愤怒的训斥道:“此地的情况之所以如此败坏,就是因为有你这样的人啊!!”

“身为郡守,居然不敢秉公处置,难道还想要庇护这些罪人不成吗?!宗室如何,后族如何?!就是那吕禄犯了法,我也敢砍了他的脑袋!不过是些寻常宗室,难道比诸侯王还要强吗?!任由他们在地方上吸百姓之血,你就是这么当郡守的吗?!”

明明是上级,被晁错这么一顿训斥,刘嘉脸色苍白,低头不敢反驳。

“我们可以妥当办事,先抓住那些作恶最多的,其他人慢慢处置……太后护短是出了名的,建成侯这一脉,是太后最亲近的一支……至于宗室,陛下当然不会庇护他们,可是,宗正肯定出面干预,这些人与各地诸侯王都沾亲带故的,这件事真的很棘手,晁公啊,这里是地方,不是庙堂,您麾下只有一百余士卒,身边没有陛下,更没有南北军……”

晁错听闻,忽然大笑了起来。

“大丈夫,一心为国效力,以忠孝为本,以仁直为纲,则胸怀百万雄兵,何惧他人?!虽万死而不辞也!!”

晁错拿起了佩剑,对着不远处的小吏说道:“叫上士卒,与我去拿人!!”

“不可!不可!”

刘嘉大叫着,“就是要拿人,也要等郡中士卒前来!!你麾下不到百人,这些大族,家里的隶臣佃户便是千余计……而且不少大族还是外县的,您觉得外县的官员会帮着您来对付他们吗?!”

“那正好,坐实了他们僭越,勾结当地官员的罪证,若是他们对我动手……那您也就有了机会来铲除他们!”

晁错直接推开了刘嘉,一身甲胄,手持佩剑,就朝着门外冲了出去。

刘嘉呆滞在原地,想要挽留,却什么都说不出来。

这人疯了啊。

晁错走出县衙的时候,面前站着的都是些年轻的官吏们,这些人看起来有些害怕,看向晁错的眼神里闪烁着光芒。

而站在他们身后的那些士卒们,此刻也是大口喘着气。

晁错皱起了眉头,“诸位,不是我急着去立功,而是因为这些人如今就在消灭对自己不利的罪证……多拖延一日,他们的罪证就少了一处……若是没有足够的罪证,他们罪不至死,那他们就还会回来欺辱百姓……我来到县里,不曾做出任何事情,整日都是在整顿,整顿了官学,整顿了医馆,整顿了市,整顿了游侠……只是如此,整个县却热闹了很多,事实证明,只要这些人还在,那地方就不可能被治理好,施行一万件仁义的政策,不如去干掉一个作恶的歹人……这里是各位的家乡,诸位可与我去除贼!!”

“唯!!!”

众人纷纷附和,晁错带头走出了县衙,其余诸多官吏没有丝毫的迟疑,直接跟了上去。

其中有几个老人,是在晁错之前就在这里担任官吏的,也是通过考核的。

看着众人离开,他们对视了一眼,然后苦笑了起来。

“要去吗?”

“这些年里碌碌无为……本以为就会这般熬过去……去吧,杀他几个,咱们命贱,死了也不亏。”

“哈哈哈,走!!”

晁错最先冲向的就是当地大族吕更始的府邸。

这位吕更始,是吕家的近亲,封了滕侯,曾担任刘盈的郎中,资历很高,吕禄见到他都得喊一句表哥。

他先前在南军担任校尉,周亚夫去了南军,就将他给赶出去了,他没有返回自己的侯国,却来到了此处,因为他的产业都在这里,他跟吕后都是单父人,但是当初吕家得罪了人,他就跟着家里人逃到了谯……在他不在这里的时候,他的孩子们就凭借着他的名声四处作恶,结交游侠,庇护罪人,勾结官员,横行霸道,他们做的最严重的事情,就是染指了当地的盐矿,贩卖私盐,私自冶铁进行贩卖。

而如今吕更始回到了家,他们更是不可一世。

整个县里,唯独他们这一族的实力最强,晁错没有先去搞那些杂鱼,直接扑向了这个最强者。

当晁错领着士卒,浩浩荡荡的走出县衙,朝着他的府邸扑过去的时候,引起了百姓的惶恐,沿路的百姓纷纷躲避,看着他们一往无前的朝着东边行驶而去,那些商贩们缓缓收起了自家的摊位,农夫们转身准备返回自己的家,而那些读书人却显得有些激动,大声的议论了起来。

“晁公终于要对滕侯动手了啊!”

士人们大声交谈了起来,百姓们低着头,听着他们的交谈。

“晁公这是彻底豁出命了,那滕侯可不是好招惹的,据说在南军打过仗,还是太后和陛下的亲近……过去就是负责看守长乐宫的。”

“呵,他们家这些年里,做了多少恶事?欺行霸市,连书肆都被他们所霸占,可笑的是过去年年进太学的有德之人还都是他们家的,哪里来的德行?!”

“晁公虽然有些酷吏风范,但是为人还是值得敬佩的……当真有胆魄啊,若是真的能除掉此恶,我从此就不骂他了。”

“晁公可是陛下过去的舍人啊,滕侯虽然强势,但是也未必敢对他动手啊……”

此刻,吕更始坐在府内,身边坐着一大众的当地大族家主,吕更始的脸色看起来很是难看,眉头紧锁,他是真的不想要招惹晁错这个疯狗啊。

可是曾经长期在长安的他,又十分清楚晁错的为人。

上一篇:诸天从洪拳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