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 第827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陛下重视尚方,是为了让牛肉变多,殿下过去曾提到过技术的重要,技术就是使牛肉变多的办法……可如今的开海,准确来说,这不是让牛肉变多,是去分别人家的牛肉……是等待分肉的人去吃别家的牛肉,绝非是增加自家的牛肉这么的简单……”

“不,不,伍公却没有能看到开海本质,本质不是在分配和归属的问题上,而是在增加的问题上,而我们要在意的也不是牛肉变多还是吃别人的牛肉……我们要在意的是如何让人吃饱,开海的优劣,这些时日里我们看的很清楚了,优势当然是巨大的,我现在是支持皇帝的开海论,可是我们该如何去发扬这个优势,如何去创建更大的优势,如何能更好的推行?”

众人七嘴八舌的交谈了起来。

同样是辩论,这里的辩论就与太学的辩论完全不同了。

在儒家们还在辩论着忤逆的时候,这些黄老的高层已经开始准备为开海提供理论依据,好让大汉动员起来,将开海作为长期的国策来推行……这大概就是常常有人感慨黄老与其他学派差距的原因吧。

因为某位野猪的缘故,本该因为新圣谋反而被一网打尽的黄老高层,此刻却迎来了最好的时机,发展迅猛,而新圣在这种变动下,思想更进一步,使得黄老直接碾压了其余学派,高度完全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刘安不在意什么话语权,他麾下的大门客同样也不在意。

他们在意的东西,不是那些鲁儒敢去想的。

在这次辩论之后,黄老学派又多出了几篇文章,统统都是关于开海的。

而在隔壁的琅琊郡,韩信的水军操练计划已经步入正轨。

韩信已经彻底扫清了周围的水贼势力,对海战是愈发的熟悉,从水军的编制,到他们的阵型战术,操练计划,甚至是饮食方面,他都进行一个初步的规定,这些让周胜之极为汗颜。

他打了一辈子的水战,都没有注意到这些。

太尉的天赋实在是有些吓人,别的都还好,当看到太尉所指定的饮食方案的时候,周胜之都不由得高声称赞了起来,对长期在外的水军将士来说,这饮食还真的就十分重要,自己过去居然都没有在意这些……可惜这造船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尤其是木材极为难得,琅琊已经有了规模庞大的造船厂,各地还在不断的运输木材,只是想要打造出一支海上无敌的水军,怕是还要一定的时日。

可韩信并没有众人所想的那么忙碌。

他还是过往的那种神仙作息,大事几乎交给了周亚夫和周胜之来操办,自己时不时出面吩咐一次,或者出个海,其余时间就是宅在家里。

周亚夫此刻正坐在韩信的面前,认真的说起了这些时日里的成果。

韩信坐在上位,身边放着什么,一边翻看,一边聆听,看起来很是认真的模样。

周亚夫看到太尉对自己如此上心,说的更加卖力了。

“胜之一路清除那些水贼,我则是从陆地上,以那些俘虏来指正与他们勾结的豪强官吏,杀的都差不多了,陛下下了诏令,要我杀完之后就回长安……我觉得是杀的差不多了……”

“混账东西!”

韩信破口大骂。

周亚夫一愣,有些不自信的问道:“您是觉得还有漏网之鱼?”

“呵。”

韩信冷哼了一声,继续翻看着一旁的东西。

周亚夫只好说道:“那我再去各地震慑一下?”

“毫无意义的事情!!”

“那我……”

“通通都该杀!”

周亚夫深吸了一口气,急忙起身,“我知道了!”

他朝着太尉行了礼,火急火燎的走出了此处。

太尉也没有看他一眼,只是继续看着身边的报纸,又看了许久,韩信忍不住再次谩骂,随即放下了报纸,抬头一看,顿时有些惊讶。

嗯??周亚夫人呢??

韩信本想派人给叫进来,可却压不住心里的困意,再次打了个哈欠,昨晚一夜没睡,使他筋疲力尽,整个人仿佛都要升天了……要不是这报纸上的内容吸引了自己,怕是早就要去睡觉了。韩信在报纸上所看到的,自然就是这次的忤逆之事,韩信颇为不屑,这些儒生,简直混账,一天到晚没事干,非要跳出来作死,看他们这意思,似乎是在指责太子,这是想要做什么??

当真是不知死活啊。

韩信收起了报纸,转身走进了内屋,浑浑噩噩的就躺了下来。

……

此刻的长安,辩论却已经结束了。

整场辩论,最终是以申培王同等人取胜而结束,面对百家的围剿,鲁儒尽管不甘,再三挣扎,也是徒劳无益的。

那些大儒们都被说的哑口无言,哪怕耍起了赖,也毫无作用。

陆贾最后总结了众人的言语,确定郑奇与卫文君等人不算为忤逆,理当释放,而郑季所犯下的诸多罪行,就得由刑部来严查了。

当陆贾宣布这个结果的时候,引起了一阵轰动。

可想而知,当这件事传到天下各地的时候,一定会引来更多的关注,引起更多的变化。

这一天,很早就有人守在了刑部大门,这些大多都是年轻的士子们。

他们将刑部围了起来,刑部的士卒都变得很是谨慎。

可他们不是怀有恶意的,他们是来迎接卫文君他们的。

当卫文君,郑奇,郑沘三人先后从大门走出来的时候,士子们发出了惊呼声,而三人也被面前的这一幕给吓了一跳,郑沘躲在哥哥身后不敢出来,郑奇也是神色惊愕,不知如何言语,卫文君是最平静的那一个,面对噪杂的众人,他上前行了礼,随即大声说道:“感谢诸位前来迎接……只是此处乃是刑部,所做的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若是因为我们的缘故,堵塞了大门,影响了他们的事,那就实在是不该了……请诸位见谅!”

众人听闻,也是纷纷高呼道:“无碍,卫君,我们只是来看看几位,不敢使道路堵塞。”

卫文君再次行礼,说道:“因为这样的事情与诸君相识,实在是不妥……往后定然要亲自拜见诸君的,我就住在太子府内,太子向来爱贤,无论身份,不管是什么学派的贤人,太子府都是极为欢迎的……我们可以一同交流学问,互相弥补……”

卫文君又在这里打起了广告,很快,这三人就上了车,各自离去。

郑奇他们并没有回自己的家,直接就去了平阳侯府。

曹奇傻笑着坐在上位,杨氏抱着自己的两个儿子,痛哭流涕。

曹奇还是很开心的,因为这件事,他居然还捞到了一些好名声,众人都说,平阳侯虽然没什么才能,但确实一个很仁义,值得结交的人,为了履行自己的承诺,居然与刑部的官员们动手,护住了郑奇等人的生母。

而郑奇在拜见了阿母之后,直接跪在了曹奇的面前,朝着他行了大礼。

“若不是因为大人,我阿母就要遭受羞辱了,多谢您的恩德,我定然以性命来报答!!”

郑奇说着,又瞪了一眼身边的郑沘,郑沘也急忙学着哥哥的模样行礼。

曹奇笑着将他们扶起来,“不必多礼,哈哈哈,因为你们的事情,连姑母都对我赞赏有加,还派人赏赐了我……看,这套华服是姑母送给我的,是否好看?”

曹奇炫耀着身上那套奢华的衣裳,郑奇急忙说道:“好看,好看。”

“往后啊,你求学的钱财,都由我来出了,我再送你们一家一套府邸,你们就过去住吧!若是有什么事情,尽管都来找我!”

“啊……这怎么敢劳烦……”

“不必多说!好好求学就是了!”

曹奇拍了拍他的肩膀,随即仰起头来,脸上满是得意。

原来这行侠仗义……也是个不错的事情啊。

ps:奇布德执义,多行仁举,救济孤寡,锄强扶弱,德昭长者,时人称贤。——《史记》

奇幼时放荡,多有恶名,帝责令其改之,后成大器。——《圣略》

第853章 打不过

“文君!”

卫文君回到太子府,诸多门客自然是要前来迎接的。

而卫文君的脸上也看不出什么庆幸,他的脸色始终都是那般平静,笑呵呵的拜见了这些人,“让诸位担忧,实在不该。”

众人本来还想要问些具体的情况,可是看到卫文君不是很愿意倾诉的样子,也就没有再多问什么,各自离去。

而迁和小猪可就是抓着卫文君的手不愿意放开了。

刘迁认真的说道:“文君啊,为了救出你,我们俩兄弟可是倾家荡产!”

“是啊!是啊!还被大父给打的趴了三天!!”

两人随即就将自己领着同学准备去劫狱的光辉事迹说给了卫文君来听,卫文君顿时大笑了起来,揉着两个人的脑袋,“你们俩啊,难道十几个小娃娃就能闯进刑部牢狱里救人吗?还好御史公阻拦的及时,否则就不是三天起不了身这么简单啦!”

刘迁却不管这个,他认真的说道:“重要的不是这个,重要的是我们想要救你的想法,我们费尽心思的想要去救你,你怎么能嘲笑我们呢?”

小猪随即附和道:“难道就因为我们没有成功,就能否定我们的壮举吗?我们为了救你而付出了代价,你不感谢我们却还要嘲讽我们,这是什么道理呢?”

卫文君急忙严肃了起来,朝着两人行礼,“是我不对,应当要感谢你们的。”

看到卫文君低头,刘迁和小猪方才得意的笑了起来,刘迁大声的说道:“无碍,能知道我们对你有恩就好,这样吧,以后我的作业啊……”

小猪急忙扯了扯刘迁,拍了拍衣袖。

刘迁恍然大悟,急忙改口说道:“我们俩耗费钱财去救你,这钱财你得补上!”

卫文君还不曾开口,却有人懒洋洋的问道:“你们不是半路就被抓住了吗?怎么还说是倾家荡产了呢?”

卫文君急忙转过身来,来人正是公主刘姈。

看到姑母,刘迁和小猪都有些害怕,后退了几步,小猪解释道:“我们当时就答应了那些同学,事成之后给与他们赏赐,虽然事没有成,可赏赐还是得给,不然下一次他们又怎么愿意跟随我们呢?”

刘姈眼前一亮,打量着面前的小东西,笑着对卫文君说道:“这小竖子将来一定能办成大事!”

卫文君笑着点了点头,随即问道:“那你们赏赐了多少,我给你们补上。”

刘迁赶忙说道:“当时告知了众人,每人赏赐了三十钱,十块蜜饯!”

“好!”

看着俩个小东西开开心心的离开了,卫文君的脸上也满是笑容,刘姈却不好气的看着他,“你又被骗啦……这俩小东西肯定是赚差价呢!”

“无碍,他们确实想要帮助我,心思是真的。”

两人边走边聊,刘姈抱怨道:“要不是你不愿意,我早就将你带出去了,何必等待那么久呢?现在不还是一样的结果吗?”

“不一样……那场辩论,是能改变很多东西的。”

“对了,你那个继父进去了……”

“我知道,他犯下了这般多的罪行,罪有应得。”

刘姈点点头,说道:“我也听说了,你说如果他的罪行特别严重,要诛族的话,你是不是就得一同被处死了?”

卫文君苦笑着挠了挠头,“按着律法来说,还真的是这样……我阿母毕竟还没有与他正式离家,诛族的话,我也躲不过去。”

两人一路走出了太子府,朝着不远处的卫文君自家的府邸走去。

卫媪就住在了这里,卫文君并不愿意让阿母住进太子府内,因为当初太子曾说过,若是质疑要嫁,那也可以,但是莫要再来寻求自己的相助。卫文君一直都记得这句话,因此,哪怕来往会麻烦很多,他也不愿意再求太子妃让阿母住进来,太子对自己一家可谓是仁至义尽了,自己是不会再去求他帮自己做什么的。

况且,卫文君现在也有自己的俸禄,虽然不多,养活阿母一家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当两人来到这里的时候,卫媪正抱着小儿子,笑呵呵的跟几个女儿说着什么,看到公主走进来,卫媪急忙起身行礼,看到跟在她身后的卫文君,卫媪的脸上满是欣喜。

只是,她似乎并没有杨氏那般担心自己儿子的安危,或许是她对儿子有足够的信心,又或者是别的缘故。

当卫文君笑着接过小弟弟的时候,卫媪忍不住说道:“前些时日,陛下亲自前来,还抱了你的弟弟,赏赐了一些钱财,让我好好照顾孩子……不成想,你都已经成长到了这般地步,连皇帝都来看望……”

卫媪自然是将这一切都当作了卫文君的功劳,卫文君却有些懵。

皇帝来了??

皇帝对自己的态度,卫文君还是很清楚的,这位每次见到自己就想要跟自己肉搏,怎么可能来拜访自己的家人呢?他狐疑的看向了公主,公主对此也是完全不知情。

“阿父这个人啊,向来都是想到什么就做什么……你猜不透的,或许他是觉得小青将来能大有作为呢!”

卫文君索性也不再想这件事。

就在几个人聊天的时候,忽然有人登门拜访。

而前来的人,却令卫媪极为的惊讶,正是杨夫人。

杨夫人脸色复杂,领着两个儿子,走进了这里。

卫文君倒是不觉得有什么,急忙行礼拜见,郑奇看到了在这里的公主,眼前一亮,又看到一旁的卫文君,眼神颇为无奈。

郑奇朝着卫媪行了礼,随即说道:“过去因为那个人的原因,我阿母与您有了些不和,今日我是带着她来与您说和的,既然他都不在了,也没有必要再继续做什么……您一个人要照顾青,这是不容易的事情,平阳侯给我们安排了住所,若是您愿意,可与与我们一同来住,也能帮着您照顾青……无论怎么说,青也是我的兄弟……”

卫媪目瞪口呆,她缓了许久,方才看向了杨夫人,将孩子交给一旁的卫文君,朝着她行礼。

“我自知冒犯了您,心里实在是愧疚,您不计前嫌,这般宽容,实在令我惭愧……过往的事情,请您恕罪。”

卫媪再三行礼。

杨夫人其实并不愿意前来此处,只是郑奇有这个和解的想法,如今儿子长大了,变得很有想法,杨夫人拗不过他,因此前来,自从经历了这件事,杨夫人的心结似乎也打开了,她发现,自己所在乎的不过就是自己的两个儿子而已,只要两个儿子能过的好,那个畜生根本就不值一提,而也不值得为了他而跟其他人起什么冲突。

加上郑奇一直劝说,这次能安全出来是因为卫文君身边的那些大学者出手,杨夫人也就跟着儿子过来了。

卫媪主动认罪,杨夫人的脸色倒是好了不少,她点了点头,“过去的事情,不必多说了……”

两人也算是和解,卫媪很懂得如何与这种妇人相处,她小心翼翼的陪在杨夫人的身边,也不知两人说了些什么,杨夫人的脸上也逐渐出现了些笑容。

而郑奇此刻却逗着卫文君怀里的小家伙。

“人还没长大,声音却这般洪亮,小家伙将来是要成大器的。”

上一篇:诸天从洪拳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