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 第865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刘襄说起这些事情的时候,眼里满是惶恐,仿佛等会就有甲士要冲进来,将他押到牢狱之内。

刘安平静的看着他。

其实,诸侯王有个这样的枷锁,对庙堂来说,是很好的事情,随时都可以将此人拿捏,一旦他有不敬的想法,或者庙堂想要搞定他,直接就以母族的事情来开刀,谁也不敢多说什么。

只是,刘安却不太想这么做。

如今的刘安,在很多时候,都是在思索着阿父平日里的行为,揣摩他行为里的含义,改正自己过往的性格,那一天与刘长的对话,也让他醒悟了很多。

刘安忽然站起身来,“您且等候片刻。”

说着,他就走了出去。

等到刘安出去之后,刘襄方才反应过来,心里顿时有些愧疚,这件事怎么说出去了呢?跟太子聊的太开心,居然什么都说了,这些话完全可以被理解为对皇帝不敬,对舅父之事有怨言……那自己的下场岂不是就要很惨了吗???

就在刘襄万分后悔的时候,刘安走了进来,好在,他并没有拉着绣衣进来,而是拿了纸和笔。

刘安就坐在了刘襄的面前,提起笔开始书写了起来。

很快,他就将写好的纸张递给了刘襄。

刘襄茫然的接过了书信,低头一看。

上头写道:“今赦齐王襄母族之罪,刘安。”

刘襄瞪圆了双眼,不可置信的看着手里的纸张,又抬起头来看了看面前的太子。

刘安平静的说道:“拿着吧,往后若是有人要以你母族的事情而问罪,你就拿出这个东西来。”

刘襄猛地起身,朝着刘安就要行礼拜见,刘安却稳稳的扶住了他,眼眸明亮,“我们都是一家人,不必如此……兄长起身吧。”

刘襄实在是说不出此刻内心的想法,他的眼眶通红,只是死死抓着手里的纸,不断的摇着头。

刘安继续说道:“兄长啊,这次可以安心待在长安了吧……不要急着回去,多待一段时日吧,与我聊聊齐国的情况……”

“好……好……好。”

齐王一连说了三个好字,擦了擦自己的眼泪,随即小心翼翼的将那纸张受了起来。

其实就这么一张纸张,在如今未必就真的能护住齐王,这类的纸张,除非是皇帝亲自书写,太子写的还真的就没那么大的分量,但是这个东西在齐王这里,却如同一个救命护符,让他感受到了久违的心安。

……

在齐国之后到达此处的,乃是胶东王刘建与楚王刘郢客。

刘建因为过去与商贾的争斗,在长安思过了一段时日,在他返回胶东国之后,他也就低调了许多,作为所有兄弟里最年幼的那一个,他终于也收起了自己的跳脱,成为了一个合格老练的诸侯王。现在的他,看起来就成熟了很多,而楚王刘郢客,还是原先的老样子,一副文人打扮,风度翩翩。

当他们看到前来迎接的刘安时,态度都是极好的。

楚王向来很尊重有文化的人,过去的老楚王就很喜欢刘安,觉得我们家这是要出个圣人了,而如今的刘郢客,对文化人也极为尊重,面对如今名声在外的新圣刘安,刘郢客的态度不只是亲近,甚至还有些恭敬的味道,可是刘郢客是刘安的长辈,刘安当然不能受他的礼,只能是加倍的恭敬。

而刘建就要好许多,毕竟与刘长的关系很近,他对刘安就比较随意了。

两人刚见面,他就下意识想摸一摸这个犹子的头。

可是看到比自己还高出不少的犹子,刘建还是放弃了这个打算。

在刘家的孩子里,刘安的身材仅次于刘勃,刘安看起来矮小消瘦的,可那是对比他阿父和二弟而言,刘安身高近八尺,实在算不上矮小,甚至对比其他人来说,他已经非常高大威猛了,只是对比身高接近一丈的阿父,对比九尺四寸的弟弟来说,那刘安就实在是太矮小了,刘长的诸多兄弟里,身高排名第二的乃是刘盈,刘建就比较矮小瘦弱,站在刘安面前,对比更加明显。

刘恒的个头并不高大,属于一般身高,但是刘启要比他阿父高大不少。

刘建直接开口询问道:“我兄长呢?”

“陛下正在厚德殿内。”

刘建没有多说什么,直接快步走向了皇宫,刘安一把拉住了他,无奈的说道:“仲父,得先去祭拜才是。”

“哦……对,对。”

带着两人祭拜了太后,这才去拜见皇帝。

刘郢客看到刘长之后,当即红了眼眶,开始高呼节哀。

而刘建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一脸担忧的坐在刘长的身边,小心翼翼的开了口,“七哥,我给你带了点胶东国的特产,你要不要吃几口?”

刘长已经稳定了自己的情绪,在经历了最初的崩溃,暴躁的那段时日后,刘长成功的说服了自己,让自己接受这个事实。

刘长已经不再哭泣了,也不会轻易表现出自己的悲伤。

只是,他变得有些害怕独处,当他一个人坐着的时候,心里总是空荡荡的,仿佛心里丢失了什么很重要的东西,犹如心脏被挖掉了一块,内从而外的空洞感很是令人窒息,故而,刘长需要忙起来,只有忙碌的时候,他才能无视身体的这种感受。

两位诸侯王坐在他的面前,刘长有些嫌弃的看了一眼自己的弟弟,随即上去扶起刘郢客。

在经过了一顿寒暄之后,刘安送刘郢客离开,刘长这才看向了刘建。

“看看人家,再看看你……哪有一见面就问皇帝要不要吃特产的……现在是守孝期,怎么能贪图口舌之欲呢?这是贤明的君王该去做的事情吗?你一不讲礼,二不说国事,简直愧对你这个诸侯王的身份……你带来的是什么特产?好吃吗?”

前头还在讲着道理,后头就已经将心思放在了特产上。

刘建顿时轻松了不少,他先前很担心七哥的状态,心里很是担心他会因为这件事而崩溃,故而到达长安后,就迫不及待的想要来拜见哥哥,看看他的情况。

而此刻看到兄长还是一如往常那般的不当人,没有什么变化,刘建终于松了一口气。

“此物唤作美人舌……兄长您不要这样看着我,我不吃人,这是珍贝……您放心的吃,那里还有一个传闻,我将给您听吧,据说啊,过去的西施与越国国相范蠡本来是一对情侣,后来她被勾践当礼物献给了吴王夫差……”

“不是,道理我都懂,可这越人投江自杀,跟你们胶东国有什么关系???”

“额……我也不知道,反正当地人是这么说的……”

“这玩意运过来可不容易,兄长再多吃一些……”

刘建又好奇的询问道:“平日里三哥总是往长安跑,这次怎么没来呢?”

“哦,他先前在赵国很偏僻的地方,此刻大概是要与代王一同回来。”

……

前来的诸侯王,郡守,国相们越来越多,除却诸侯王外,如国相和郡守们是在祭拜之后就可以回去的,毕竟他们要操办地方的事情,不可能在长安耽误太长的时日,刘安将这次的迎接之事操办的不错,无论是迎接的规格还是祭拜的事情,他都进行了妥善的安排,而大多郡守和国相们大概也猜出了些什么,主动与刘安拉近彼此的关系。

诸侯王们齐聚一堂,兄弟们许久都不曾相见,此刻相见,都有很多话想要说。

刘长坐在上位,楚王,吴王,齐王,城阳王,梁王,胶东王,南越王,东海王等人分别坐在两侧。

兄弟们说起了各地的情况,又讲述起了庙堂接下来的预期和进程。

“诸位都别急着走了……等所有诸侯王们到齐,我们再好好商谈,如今的交通便利,各地的诸侯王们想要回来,也不是什么难事了……”

众人皆称是。

又过了一段时日,最令人瞩目的赵王和代王一同回到了长安。

刘安再次前往迎接。

看到刘安,刘如意的脸色异常的复杂,若是说跟吕后关系最差的,那大概非赵王莫属了,可是吧,赵王跟皇帝的关系又很亲近,刘如意一时间都不知该说些什么。

国相袁盎就站在他的身边,随时做好了堵嘴的准备。

他是真的害怕。

自家这位大王向来是无法无天的性格,若是在如此严肃的场合下说出些什么来,那九族都要一同升天了……这让袁盎非常的恐惧。

而刘勃则是非常的悲伤。

看到兄长,他便哭着与兄长相拥在一起。

刘勃与太后的关系也很亲近,作为一个乖巧的孩子,大人们都很喜欢他……只是,这个曾经的孩子,如今也有了自己的孩子,是个男孩,刘勃取名为胡。

当听到刘勃带来的这个消息,刘安擦了擦眼泪,感慨道:“生老病死,大概就是如此了。”

可很快,他就意识到了自己的口误,急忙说道:“我这犹子定然是如你这般健壮的。”

刘如意却摇着头,“娃娃是很可爱,跟他阿父一样,可就是这个名字,取什么不好,非要取个胡字,非说什么:眉寿万年,永受胡福……这名字听着就像夏人……”

刘安没有多说什么,带着他们前往祭拜。

袁盎一直都紧紧跟在刘如意的身后,防止此人做出什么大逆不道的举动,好在,直到祭拜结束,刘如意都没有失礼的地方,祭拜之后,他站起身来,感慨道:“我年幼时曾怪罪太后,认为她是个坏人,可是当我真正开始治理赵国的时候,我才能稍微明白一些她的不易,治理地方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太后的才能绝对不是中人所能比的。”

刘勃就只是哭泣,什么都说不出来。

刘安又带着他们来拜见皇帝,看到刘长的那一刻,刘勃就再次哭了出来,揉着自己的双眼,恍若一个九尺多高的孩子,委屈的走到了阿父的身边。

刘如意只是长叹了一声,默默无言。

他一直都很想见到弟弟,可并不想因为这样的事情而见到他。

第895章 襁褓里的婴儿

诸侯王们坐在一起,众人都忍不住朝着刘如意的方向频频观望。

刘恒是这样,刘恢是这样,刘襄是这样,刘郢客也是这样。

刘如意摸了摸自己的脸,又看向了众人,有些狐疑的问道:“吃饭啊,不吃饭光看着我做什么??”

“吃……我吃……”

刘恢下意识就拿起饭菜往嘴里塞,刘恒却苦笑着摇头。

刘长瞥了如意一眼,对众人的反应也是心知肚明。

这也太特么像了。

在座的众人,都与高皇帝是血亲,都有些像他的地方,可是如意吧,这家伙几乎就是将高皇帝的脸贴在自己的脸上,无论是身高,体型,脸型,胡须,刘如意在所有方面都做到了与高皇帝的高度相似,这玩意要是晚上在皇宫里走行,绝对能吓死那些年过半百的老近侍……这相似度简直不科学,不知道的都得以为是高皇帝复生了。

而且相似的不只是模样,就是一些很细节的习惯,如说话时将头往前倾斜,吃饭时吸吮手指头,看人时侧着眼看等习惯,两人都是一模一样的。

其他孩子都是刘邦跟别人生的,而如意更像是刘邦自己生的。

难怪这厮以如此蠢笨的智商还能威胁到二哥的太子之位。

就这模样,实在是太加分了,可以想象,高皇帝当时看到他时有多开心,多宠爱。

刘如意看着低着头大口吃饭的刘恢,再次将头前倾,有些严肃的教训道:“你就不要吃了!你看看你!都快比长还要重了吧?还有马车能带的动你吗?!”

刘恢急忙停止了吃饭。

刘如意又看了看刘恒等人,“我说他又没说你们,你们倒是吃呀!”

刘襄沉默了片刻,方才开口说道:“仲父啊……您能不能把胡须修剪一下……您坐在这里,我就感觉是大父活过来了盯着我看……哪里还敢吃饭啊……”

有年纪小的,不曾见过高皇帝的,例如刘建,他此刻就狐疑的看着一旁的刘长,询问道:“三哥跟阿父长得很像吗??”

“不是像,是一模一样,要是给他披上冕服送去太尉府,都能将太尉吓得跳起来拔剑……”

刘建便很认真的盯着刘如意看,看了许久,随即摇着头,“那阿父长得也不好看啊……”

刘如意耳尖,顿时问道:“你个竖子在说什么?”

“我说三哥甚美,无人能及!!”

原先还有些压抑的氛围顿时就变得活跃了起来,刘如意得意的抚摸着自己的胡须,“这可不能修剪啊,我可是留了许久的,多好看啊,我这次上长安来看,一路上都有人盯着我,都是夸赞我的胡须,还有人激动的晕了过去呢。”

“那是被你吓得……你要是去长陵那边,晕的就更多了。”

众人轻笑了起来。

这些时日里,诸侯王们一直都陪伴在刘长的身边,这是刘恒的想法,他认为,此刻的刘长很需要这些亲人们的相伴,他们陪伴的不只是刘长,还有刘乐,因为这些弟弟们的陪伴,刘乐的身体都好了不少,这些时日里都可以下床了。

氛围很是温馨。

刘如意是个话匣子,言语最多,此刻,他又说起了刘勃。

“这竖子,就是不听劝告,还说读了那么多的书呢,看他取的名字,胡……为什么不干脆叫匈奴呢?”

刘长却有自己的看法,“勃不是都说了,胡福,胡福,胡乃是广大之意,并非是你说的那个胡,而且你的名字也不咋滴啊,如意……听着就不像是人的名……”

“你的名字好听,长……人如其名,又高又长!”

众人吃好了饭,相继离去,唯独刘如意和刘勃留了下来。

刘长打量着面前的傻儿子,又忍不住问起了孙子的情况。

“模样极为俊俏,酷似他阿母……就是因为长得太俊俏了,所以取了个胡字,怕他出事……”

说起儿子来,刘勃的心情便好了不少,脸上带着浅浅的笑容,在儿子的形容中,刘长大概也能猜出自己孙子的模样来,刘长脸上满是笑容,他相信就如刘勃所说的,这是一个非常好看的孩子,毕竟,张不疑的外孙啊,他们这一家的模样都还不错,虽然比自己差了一点,但是还不错,他们的脸加上自己这更加英俊的模样,这小崽子定然是个极好看的。

说着这些,刘长的心里就涌起一股想要前往代国的冲动,真的很想看看这个小崽子。

可惜,他在长安还有很多事要操办,还不能急着离开。

对刘勃的话,刘如意是可以证明的。

“确实很好看,天生的美人。”

刘如意说着,三人又说了一会,刘勃也起身告辞了,他还要去看看阿母等人……终于,这里就剩下了如意和刘长两个人。

方才还格外话多的如意,在只剩下他们两个人的时候,却又变得有些沉默了起来。

上一篇:诸天从洪拳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