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 第866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他迟疑了许久,方才开口说道:“长……你……”

刘长看向了他,主动接过了话,“我无碍……人之常情,有人逝世,有人出生,这就是天地的道理了……”

刘如意点了点头,在这种时候,他也显得有些嘴笨,实在不知如何劝慰,还不如太尉呢。

不过,在刘长接过话头后,他终于表现出了兄长的模样,“长弟啊,想来阿母也不愿意看到你难过的模样……你这些年里,将大汉治理的很好,我是最清楚的,自从你登基之后,赵国可是越来越富有了……这大汉,才是阿父阿母留给你的最重要的东西,你一定要治理的更加好,而且,总是有人说你是捡了便宜,因为有阿母在,你才能治理好天下,你这次就是要给众人看看,你的能力到底有多强!”

这劝慰甚至还带点激将法,仿佛在哄一个六七岁的孩子。

刘长对此只是笑了笑,“我知道了,三哥。”

刘如意下意识颤了颤,“你每次喊我三哥,都没什么好事……我现在听到都害怕,都这把年纪了,我已经是你最大的哥哥了,你总不能还害我吧?”

听到这句话,刘长终于是忍不住大笑了起来。

随着时日的推移,越来越多的诸侯王前来此处,燕王和长沙王几乎是同时到达的,一人从北,一人从南。

刘濞看到前来迎接自己的人乃是刘安,愣了一下,随即皱起了眉头。

刘安很明显的感受到了他的情绪。

刘安很清楚刘濞的为人,刘濞向来是自己阿父的忠实支持者,在庙堂里,除却阿父,几乎没有人被他放在眼里,他未必是轻视自己,觉得不该让自己来迎接,只是他心里肯定更希望由阿父继续执掌大权,不放心自己这些小辈。而长沙王刘友,还是一如既往的热情,刘友是刘长兄弟里最矮小,最瘦弱的那一个。

自幼身体不好,不受重视。

但是他对刘长的感情也是很直白的,当初刘长晕厥的时候,这厮是敢直接带兵北上的,要不是灌婴拦的及时,那就得出大事了。

刘安当然还是原先的那套流程。

见到皇帝的时候,两人都格外的激动,一左一右,拉着刘长的手,抢着与刘长说话。

刘长也颇为无奈,只好让两人坐在自己的左右侧,两人都有数不尽的话要与刘长说。

刘濞认真的说道:“陛下,您不必再担心燕国的事情了,燕国如今诸多事情进展都很顺利,自从罗公在那里发现了大量的物资后,燕国是一飞冲天啊,应有尽有,变得格外富裕,就是这个市场还不太好,我们准备组建船队,前往中原各个地区进行贸易,由我们来提供铁,煤,铜等等……”

“对各地的部族,我也进行了安排,相互迁徙,反正是闹不出事来了……”

刘濞主要说的还是地方的情况,说起了这些年里燕国的成果,燕国一直都算不上是太富裕的国家,而这些年里,燕国是真的有了起色,情况越来越好,刘濞遇到谁都想要多说几句,夸一夸自己的燕国,刘长听到他说的那些成果,脸上也挂满了笑容,当初那个混乱贫苦的燕国,能变成如今的规模,刘濞有巨大的贡献,当然,这成就还是自己的,毕竟是在自己的治下啊。

而比起刘濞,刘友就要沉默许多,他只是心疼的看着弟弟,用着很蹩脚的话来劝慰弟弟。

刘长知道六哥的情况,便调转了话头,询问道;“长沙国的情况如何呢?”

刘友很是认真的说道:“很好。”

“那灌相呢?他还是不愿意回来吗?”

刘友摇了摇头,“他说走不了这么长的道路了。”

刘长满脸的无奈,灌婴这个老头,实在是太倔强了,这也是大汉开国猛男天团的特征之一,一个比一个倔,死活不愿意放手。

灌婴的身体情况并不好,他实在是太年迈了,而治理长沙国需要极大的精力,不是一个老头所能做到的,因此,刘长下了命令,想要将这老头给换下来,奈何,灌婴死活不答应,他之所以不答应,却不是因为舍不得权力,只是他觉得,自己在长沙国的谋划还不曾完成,不放心交予别人来进行。

刘长也不好直接罢免他,毕竟开国天团也没有剩下多少人,如此对待功臣是不妥的。

可灌婴却如陆贾那般,出现了疲惫晕厥的情况,刘长知道,不能再让这厮扛下去了,因此就安排了人来接替他的位置,而没有正式宣布,因此,长沙国出现了两个国相,这是从来不曾有过的,灌婴自己当然不知道,只觉得新来的这个陈拾是自己的助手,庙堂派来帮助自己的,而群臣们也都相当的配合,每次遇到灌婴都高呼灌相,完全没有让他知道。

陈拾则是接过灌婴手里的不少事,主动操办着灌婴要操办的事情,在灌婴面前,他就以相府长史来自居,弄得灌婴都对他很是喜爱,常常对外说自家的长史非常的靠谱,能干。

长沙国的两位国相,齐心协力,使得长沙国整整日升,直到如今,灌婴都已经走不动路了,可还是倔强的要前往那些部门来监察,陈拾还会跟他汇报工作的情况,这次太后逝世,灌婴其实很想来的,但是陈拾自告奋勇,提出要代替他前来,灌婴同意了。

灌婴到底知不知道长沙国有了新国相,众人都不知道,但是他们都知道,这老头活得很开心,随着长沙国的逐步富裕,他的心情也越来越好,总是能看到他坐在车上,笑呵呵的看着远处繁荣的市区,直到天黑了方才回家。

这种事情,大概也只会发生在刘长的治下,这是属于大汉皇帝的温柔。

刘友讲述起灌婴的情况,丝毫不掩饰自己对这位老人的敬意。

刘濞都忍不住感慨了起来,“贤臣啊。”

刘长赞同的点着头,“阿父向来是不缺贤臣的……”

刘濞此刻忽然开口说道:“陛下,您的身边也不缺乏贤臣……在臣看来,全天下也没有人能比得上您……我在前来的时候,听到一些小人在议论,说陛下有隐退的想法,要让太子来继承位置。”

“有些话,我本来是不该说的……若是说了,定然会有人说我对太子不敬,有谋反之心,可是我还是要说。”

“太子安是个贤能的人,可是他远不如陛下……有陛下在,大汉才能愈发的强盛,各地的诸侯才能心安,一切都是离不开陛下的……何况陛下身强力壮,远远还不到隐退的时候,还请陛下以国家为重,以大汉为重……若是陛下执意要这么做,臣不会反对,但是陛下可以领着臣前往,臣近来操练水军,燕国水军足以阻挡一面,而我的太子贤已经磨砺了很久,完全可以接替我的位置,我愿意陪着陛下一同前往,杀敌立功!!!”

刘长笑了起来,“您都是诸侯王了,还如何立功升爵啊?”

刘濞却摇着头,“陛下,您勿要看我年迈,可我双臂还是有力气的,还能拉的开强弓,若是陛下要走,我留在国内又如何呢?倒不如跟随陛下一同前往,杀几个敌人,与陛下吃酒,死在路上,倒也值当!”

刘友急忙说道;“我也一起走……”

刘濞有些不悦,“长沙王掺和什么……长沙王这般年轻,孩子都不到足以接替的程度,何以一同出征呢?”

刘长劝住了面前的两个人,他很了解刘濞这个人,刘濞向来桀骜不驯,庙堂一直都将他当作一个潜在的威胁,可是,他对刘长是真的很尊敬,他现在说要跟着自己出征,未必不是真心,当然,其中也有自保的意思,他并非是高皇帝的子嗣,而且庙堂又不喜欢他,若是刘长不在,鬼知道庙堂会不会对他下手,刘安或许不敢对自己的亲仲父们下手,但是燕王……

而且燕王的黑料并不少,齐王有个母族的问题,燕王的问题可就多了,他曾私自对外开战,领兵出国界,杀俘,滥用刑罚,拒绝庙堂的诏令……他过往所做的这些事情,每一个都能被当作是除国的罪名。

他当然是不愿意轻易接受的。

刘长心里其实也想过要不要带走一些人,刘濞的话再次提醒了他,他认真的说道:“燕王不必着急,那些不过是他人的谣言,我是不会退隐的,我还身强力壮,怎么可能让安来接替呢?我只是想要外出征战,众人不知情况,误以为我要让位,燕王放心吧,等出征的时候,或许就真的要仰赖您的水军了!”

刘濞这才松了一口气。

很快,他们俩都出去了,说是要去拜见其余诸侯王。

吕禄站在一旁,开口说道:“我终于知道陛下为什么要说不能退位了,这情况,陛下确实不能退位,否则会造成极大的恐慌,就如这燕王,除了您,谁还能容得下他?您当初重用他,是因为燕国混乱,只有他这样强势的人才能压得住,可是他为了治理燕国,用了很多不正当的手段,这些庙堂都是知道的,可庙堂却不在意他的成就,只是知道他不听话,是个威胁。”

“就是太子不会对付他,他只怕也会自己吓唬自己,没准就会弄出大动作来。”

“而各地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只相信陛下能容得下他们,不相信庙堂的大臣可以……陛下一旦表露出要退位,他们都会很惧怕……”

刘长叹息着,“是这样的,这也是正常的,毕竟他们一直都与我相处,而不曾与安相处,不知道安的治政风格,害怕自己遭受追究……看来,这件事还是要妥善的安排。”

“陛下就非要前往海外不可吗?”

“哈哈哈,告诉你,大汉的未来,就是在工部和海外……唯独这两个,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让大汉崛起……”

“现在还不算是崛起???”

“当然不算,现在的大汉,不过是个襁褓里的婴儿,顶多个头有些大,想要让大汉变成真正的巨人,这过程还有很长很长,我们是看不到的,就是刘安,刘迁,怕是也看不到……但是总会有那么一天到来,我只是希望,那一天能来的更快一些……海外是必须要开拓的,婴儿若是得不到充足的奶水,要如何长大成为巨人呢?!”

“陛下英明!!”

“莫要学张不疑!!”

第896章 贤人

西北三王终于赶到了。

三人心里都颇为感慨,总算有一次赶上了这样的诸侯聚会。

在过去,因为道路和地理的原因,等他们到达长安的时候,往往都是诸侯王们已经离开的时候,其实刘祥还好一些,距离长安不是那么的远,但是,他还要等自己那俩不成器的弟弟,西北三王,尽管内部有些不合,可还是要统一行动的,他也不敢独自回长安,主要是怕被仲父揍,带上俩弟弟,这火力输出就能分散一些,自己也就不会被集中开火。

事实也正如他们所想的那样,到他们三个前来长安的时候,来迎接的不只是刘安,还有吴王。

吴王眯起双眼,盯着他们三人看了许久,完全不掩饰眼神里的腾腾杀气。

大概是因为还要祭拜的缘故,吴王也没有急着与他们发难,在小心翼翼的拜见了刘安和刘恒之后,三人方才去祭拜了太后。

太后的葬礼其实已经结束了,采用了大汉皇帝的葬礼规格,与高皇帝进行合葬。

大汉百姓需要为她守孝五日,而刘长等人则是需要守孝一个月。

这时日是越来越短了。

诸侯王们现在赶来,做的只是祭拜而已,没有其余要做的事情,在完成祭拜之后,两人起了身,刘启却久久不曾起身,与两个兄弟不同,刘启的眼里能看到真切的悲伤。

刘恒这一脉与太后的关系比起其他宗室成员来说,要好了很多,尤其是刘启,太后虽然骂他,可对他也是真的喜爱,将他当作三代宗室里最有出息的诸侯王,常常给与相助……刘启在这些年里,也常常与太后写信,若是遇到解决不了的事情,就让太后出面,太后是西庭王曾经最大的助力,国内外有很多事情,都是在太后的相助下顺利解决。

而今日,这股庞大的助力却不复存在了。

刘启的心情也因此而低落。

他认真的看着太后的灵位,默默的在心里说道:大母,我一定会治理好西庭国,成为您所称赞的贤王。

众人起了身,刘恒领着他们三人来到了厚德殿。

三人刚走进了门口,刘恒就暴露了本性,一脚就将站在门口的刘卬给踹了进去。

然后,他关上了门。

刘长摩擦着拳头,站在前头,刘恒冷笑着,站在身后。

刘祥,刘启,刘卬三人脸色都有些苍白,看了看前头那个,又看了看后头那个,还是刘启鼓起了胆量,上前一步,很是流畅的一个滑跪,直接跪坐在了刘长的面前。

“臣知罪!!!”

其余两个也是有样学样,都跪坐了下来,就是不给对方任何殴打自己的机会。

“呵呵呵,有出息了啊……内斗是吧?觉得我们俩去不了西北是吧?”

刘长轻轻脱下了自己的鞋履。

三人都已经意识到了不妙,刘启赶忙开口辩解道:“仲父,这不过是正常的商谈而已,我们都已经和解,而且也意识到了彼此的错误……仲父啊,诸多诸侯王齐聚一堂,请您与我们留下些颜面……”

刘长觉得这竖子说的有些道理,就看向了四哥。

四哥点点头,“他说的对,别打脸。”

“嗷~~~”

……

至此,大汉的诸侯王们,除却北边的夏王,南边的滇王,以及身毒那些胡王,其余众人都已经全部赶到。

刘长坐在上位,看着面前的诸王们。

其中有老有少,有贤明的也有昏庸的,有刘姓的也有外姓,反正什么人都有。

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地方都治理的不错。

大汉已经不是过去那个贫穷的大汉了。

这些年里,地方上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在刘长的梦里,此刻的大汉就已经开始全面崛起模式,飞速发展,在五十年后正式达到巅峰,而现在的大汉,远比刘长梦里的那个大汉要强大太多,强横的无法无天,就说面前这些诸侯王和他们的领地,一个比一个富裕,就是像西北那样偏僻的地方,都因为商路的原因,发展的像模像样。

刘长敢肯定,大汉的强大放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此刻这个情况,将世界上的其余强国全部绑在一起,也不是大汉的对手,就如安息,安息很强大,与其他国家不同,但是,这里的诸侯王,随意拿出一个,就能暴打安息,若不是因为距离的问题,大汉都能将安息王抓过来给自己跳舞了。

无论是粮食产量,人口,疆域,军队,乃至是文化思想,大汉都足以吊打全世界了。

虽然刘长很早就开始喊自己乃是天下第一,可直到如今,这个天下第一方才是被坐实了。

光是对海外那些岛屿的控制,对身毒的远程管理,似乎就已经超过了历史上的诸多朝代,能做到如今这个地步,刘长大概也变成了往后帝王们共同的噩梦,一个无法超越的天花板。刘长治下的大汉,不是因为武力而强,也不是因为经济而强,他的强是全面的,文化水平,科技水平,军事水平,各方面都来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当然,这种水平不能与后世进行纵向的对比,但是如果做横向对比,大汉的水平起码超越了全世界近千年。

光是火炮这个大杀器,就不知碾压了他们多少。

而疯狂的黄老科学家们还在不断的进行着研究,科技的意义深入人心,随着开商,民间思潮涌动,思想禁锢进一步的被打开,只要再经历几次工业革命,往后就一定能成为全世界思潮的起源地。

刘长看着面前的这些诸侯王们,眼里闪烁着光芒。

最初,诸侯王们是为了哄皇帝开心,开始讲述着各地的成就,可随着这种炫耀的继续,众人忽然就有点较上劲了,彼此开始了隐晦的竞争,纷纷诉说着自己的强大。

如赵王和燕王就为谁的钢铁产量更高而杠上了,险些就要大打出手。

刘如意知道自己打不过刘濞,一个劲的叫道:“刘勃!揍他!!打这个爱吹嘘的昏王!”

刘恒制止了两人,认真的说道:“四个轮子同时朝着一个方向才能前进,若是各自为政,只能是南辕北辙,无法前进啊……诸侯王们需要团结一心,齐心协力,可以竞争,却不能攀比,更不能争斗。”

他说着,又看向了西北三王。

西北三王哆嗦了一下,“御史公说的极是!!!”

众人再次吃起了美食,就在他们谈笑风生的时候,刘安忽然站起身来,朝着众人行了礼。

“在座的不少人都是我的长辈,我本不该贸然开口,只是今日难得聚集了天下贤王,我有些心里哈,想说与众人听。”

刘长一愣,狐疑的看向了太子。

刘如意大大咧咧的挥着手,“你说就是了,大家都是亲人,何必如此多礼呢?”

刘安点点头,这才说道:“是这样的,我们这次是因为太后的事情而聚集起来,心里都很是悲痛,但是,大汉乃是高皇帝与太后一同缔造的,我们自然要治理好大汉,才能不辜负太后与高皇帝。”

刘安认真的说道:“方才听到各位的言语,心里甚是激动,有些想法,想要与众人说。”

刘安最先看向了燕王,“方才听到大王的言语,大王境内有诸多矿物,但是市场却不多,想来,庙堂可以帮您解决这个问题,由庙堂来设立港口,推动燕国商贾们前往中原乃至南方,将燕国的东西卖到天下各地去,另外,我准备召集匠人,在燕国设立大量的造船厂,燕国的位置极为重要,是庙堂往后往北部探索的要道……”

刘濞浑身一颤,猛地看向了太子。

“还有工厂的问题,大王方才说了,境内有很多的胡人,不愿意耕作,而且有不少地方也不适合耕作,可是您那边矿物很多,若是庙堂扶持商贾们,在燕国设立大量的工厂,是否就能让那些胡人有事可做?将他们变成匠人,谋取生计,窃以为对燕国是有利无害的,另外,畜牧也不能不重视,我听闻燕国有骏马,而南方是缺乏骏马的,燕国可以直接与南方进行骏马的贸易,这也是我一直都想推动的。”

刘濞脸色潮红,顿时想要开口。

“您方才说起了贤才不足的问题,其实这也是边塞诸国的问题,很少有士子愿意前往受苦,那我们是否能调整一下太学,单设一科,放低录取标准,而毕业者必须要前往边塞为三年之官吏?又是否能设立资助,针对那些家境贫苦的学子们,这些家境贫苦的学子,往往是能吃苦耐劳的,庙堂资助他们完成学业,可他们得要前往边塞诸国为官吏三年,往后自行决定去留?”

这下,不只是刘濞,刘启,刘友等人都是瞪圆了双眼。

上一篇:诸天从洪拳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