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114章

作者:寂寞剑客

崇祯反问道:“你是不是想问朕,为何不直接征召川东以及浙西两地之乡野老实之人编新军?反而要多费周章征召勤王士子?”

“是。”朱慈炯道,“还请父皇解惑。”

崇祯指了指朱慈炯手中的绩效新书,说道:“答案就在书中。”

“答案就在此书中?”朱慈炯有些茫然的重新拿起绩效新书。

片刻之后,朱慈炯脑海中有灵光一闪而过,当即兴奋的说道:“父皇,儿臣明白了,儿臣明白父皇你的意思了。”

“哦,是吗?”崇祯笑道,“你倒是说说看。”

朱慈炯说道:“川东白杆兵是怎么训练的儿臣暂时还不得而知,但是戚少保编练浙兵的秘诀就是这本绩效新书。”

“第一卷 束伍篇,说的是如何选兵。”

“第二卷 号令篇,说的是军中号鼓。”

“第三卷 军法篇,说的是军法条令。”

“第四卷 赏罚篇,说的是赏罚之目。”

“第五卷 行营篇,说的是行军驻营。”

“第六卷 兵器篇,说的是火器操控。”

说到这稍稍一顿,朱慈炯又接着说:“只要记下这本绩效新书,并照着书中所载的内容去训练乡野老实之人,就能得到一支精锐之师!”

“但是父皇你只有一个人,穷半年之力也就训练一支百人之旅。”

“所以父皇才要征召士子,因为士子识字,短时间内即可记下绩效新书全篇内容,然后照着书中之内容练兵,如此六千士子便可在半年之内编练六十万人!”

“真孺子可教也。”崇祯亲昵的摸了摸朱慈炯的小脑袋,这小子的政治敏感性远远不如朱慈烺,但是军事上的悟性却要远远胜过乃兄。

朱慈炯这话说到了点子上,这个就是学生兵的厉害之处。

学生兵因为识字,有文化,不仅成材速度快,壮大的速度也要快得多,因为每个学生兵都可以担任基层军官。

稍加磨炼就能够担任主官。

就说眼前这六千勤王士子。

到徐州战场的血水中滚几个来回,只要活下来三千士子,再把他们散回家乡募兵,等到再次聚兵时,就是三十万大军!

这三十万人或许不如浙兵、白杆兵,但也绝不会差太多。

再辅以大量的火炮、火枪,与建奴进行野战就有了底气。

到那时,明军就再不用龟缩在黄淮防线之上,一味的被动挨打,而是可以更为积极主动的向建奴发起凌厉反击。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绩效新书真是一本宝典!

当然,崇祯印发给勤王士子的绩效新书已经不是原来的那本绩效新书。

崇祯在戚继光的基础之上,删除了长兵短兵、短兵长用、射法拳经布城诸器等篇,对号令军法及赏罚也做了大量精简,但其精髓都保留。

最后又增加了火器操控篇,共六卷一万余字。

第一百四十七章 杀鸡儆猴

三天时间很快就过去。

经过三天的艰苦跋涉,六千多士子开到了滁水北岸一个名叫石梁镇的小镇,尽管只是中午时分,崇祯仍下令宿营。

照例不许进入镇上扰民。

而只准许在镇外空地露宿。

镇上的耆老商贾听闻是当今圣上亲率六千勤王士子途经石梁镇,便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凑了二十多口猪几石酒来犒军。

崇祯收了这二十几口土猪和几石酒。

又回给镇上的耆老商贾五十两银子。

按南京物价,一斤猪肉不过二分银,一石酒也不过一两五钱银,石梁镇地处偏僻,物价要比南京低得多,五十两银子足够买下百斤左右的土猪五十头又或者五十石酒,所以,反而是石梁镇上的耆老和商贾赚了。

耆老商贾千恩万谢的离开。

镇上的妇孺却纷纷跑出来看热闹。

崇祯也不派兵驱离,而是任由百姓看热闹。

要想把明军打造成“人民子弟兵”肯定是痴心妄想,但是崇祯仍希望能够尽可能的拉近明军和百姓之间的距离,尤其是江南地区遭受的兵灾少,还没有被边军祸害过,所以还是有机会改善一下明军在南方百姓心目当中的形象。

崇祯命八百夷丁把猪杀了,放在大锅里煮。

煮了不到半个时辰,浓郁的肉香就弥漫开来。

这下不光是那些寒门士子,世家子弟也是食指大动。

因为自从离开南京,他们已经整整三天没尝过肉味,是真馋了。

这三天净吃水泡饭、皱饭,再配一点醋蒸饼、豆豉以及硬盐块,跟他们之前在南京时吃的山珍海味相比简直就是猪食。

不对,他们家的猪吃的都比这个好。

所以,一闻到肉香,都是馋得不行。

崇祯将六千多个士子都召集到一起,又挑了百来个嗓门大的充当“大汉将军”,负责将他的话传递给每个士子。

“煮肉的大锅有五十多口!”

“每口锅里有三十多斤猪肉和猪杂。”

“所以不必心急,每人至少可以分到四两肉!”

“不过,这猪肉和猪杂不是每个人都能吃的。”

说到这,崇祯扬起手中的绩效新书,又说道:“只有将绩效新书第一篇背下来,才可以吃肉,如果背不下来,不光是没有肉吃,还得挨顿鞭子!”

“现在,可以到各组的士子长那里去背书了,通过即可吃肉,还有酒。”

“通不过的再到朕这里来,温习一刻钟后再给你们一次机会,如果还是背不下,那就对不起,只能请你们吃二十鞭子!”

绩效新书第一卷 束伍篇不过两千字。

原版的束伍篇有四千多字,让崇祯精简了一半字数。

用三天时间背诵两千多字,对于这些士子来说不难。

绝大多数士子都是一次过,欢欢喜喜的吃上了猪肉喝上了酒。

少数脑子确实笨或者之前偷了懒的,温习一刻钟后到崇祯那里也顺利的过关了,崇祯并没有故意刁难,非要士子做到一字不差。

有些士子甚至整段都遗忘,也给过。

但是顾杲,却是怎么放也放不过去。

因为顾杲一个字都没背下,在郑森面前一个字没背,到了崇祯的御前,还是一个字都没有背,甚至就没有背诵的意思。

显然,顾杲这是在较劲呢。

要不然以他的才学,不可能背不下。

“顾杲。”崇祯目光冷下来,盯着顾杲问道,“为什么不背?”

“回圣上话,不会。”顾杲这一刻似乎被顾宪成附体,或者在他内心始终存有想要效仿父辈的心思,这会终于找到机会。

“为何不会?”崇祯再问道,“是郑森没传达清楚朕的旨意,还是郑森挟私报复故意没有把朕的旨意传达给你?又或者……”

顿了顿,崇祯又道:“是你根本没把朕的旨意当回事?”

顾杲不亢不卑的道:“圣上的旨意表达得很清楚,郑森也没有挟私报复,草民也没有藐视君父之意,统统不是。”

崇祯道:“所以,你就是单纯的瞧不上绩效新书?”

“英明莫过圣上。”顾杲拱手一揖说,“戚继光只是一介武夫,不过粗通兵事,竟也敢效法先贤古圣著书立说,简直就是贻笑大方,此等乡野村夫之呓语,草民不屑读之,以免污了我辈清贵士子之双目。”

“好一个清贵士子。”崇祯怒极反笑。

“所以,朕的眼光竟不及你一介士子?”

“圣上言重了。”顾杲道,“草民绝无此意。”

“那你是什么意思?”崇祯道,“朕说得非常清楚,所有勤王士子务必在三日之内通背绩效新书第一卷 束伍篇,三日后抽查,若不会则鞭二十!”

顾杲眸子里陡然泛起异样的神采:“圣上若欲施鞭刑,请自便。”

“顾杲,你这是想要效法茹太素、魏良弼,通过廷杖扬名天下?”崇祯冷笑,“朕今天偏不如您愿,同时再给你一个弥补过错的机会。”

顿了顿,崇祯又说:“朕再给你一刻钟时间,背下束伍篇第一段,今天就算你过关,你也就可以跟着郑森他们一起吃肉喝酒,如若不然……”

顾杲显然豁出去了,昂然道:“如若不然又如何?”

崇祯盯着顾杲眼睛,一字一顿道:“如若不然,斩立决!”

顾杲闻言顿时瞳孔猛然一缩,他只是想要扬名,搏出位,通过一条剑走偏锋的道路来实现胸中抱负,可没想过搭上性命。

正在喝酒吃肉的士子也纷纷停下。

吴应箕、方以智等人更已经急得不行。

方以智更是冒着触怒崇祯的危险,上前将绩效新书打开,翻到第一页束伍篇并且展示在顾杲的面前。

“子方,赶紧背下!”

一边还低声的哀求。

然而顾杲却只是哂然一笑。

顾杲在赌,赌崇祯没有胆量杀他。

他顾杲不仅是东林党创始人顾宪成从子,更是复社领袖,无锡顾氏也是江南一等一的世家大族,除非崇祯不想要江南的民望,也不再在乎士林清议,否则他就绝不敢因为区区一本绩效新书就杀了他顾杲。

且,今天他顾杲只要不死,就必然一默成名,名震天下。

想到这,顾杲干脆把眼睛给闭上,不肯看绩效新书一眼。

“顾杲!”方以智急得真想上前把顾杲眼睛掰开,哀求道,“快背啊。”

吴应箕、冒襄等几个与顾杲交善的世家子弟也纷纷上前来,试图说服顾杲背书,然而顾杲对此却始终不予理会。

“方以智,你们不要喊了。”

“你们再喊,也喊不醒装睡的人。”

崇祯冷哼一声,又对顾杲说:“顾杲,你是不是觉得朕没胆量杀你?想你顾杲乃无锡顾氏嫡支,叔父顾宪成乃东林巨孽,你自己也是复社领袖兼江南文坛翘楚,朕若杀你,就必然遭到江南士林非议,就必然尽失江南民望,是也不是?”

顾杲淡淡一笑,说道:“草民只是想坚持自己的操守。”

“只想坚持自己的操守?真只是操守?”崇祯气极反笑,“你难道就没有觉得,你的政治野心已经超出了你的能力?”

顾杲神情一僵,沉声道:“草民不懂圣上在说什么。”

“你确实不懂。”崇祯道,“你根本不懂,你顾杲不是你叔父顾宪成,你也不懂,你顾杲代表不了无锡顾氏,你更不懂,你顾杲的肩膀根本担不起江南士林清议及民心民望,你就只是个无锡县学生员,靠着父辈的余荫才进到国子监读书!”

说到这里一顿,崇祯又道:“所以朕今天杀了你顾杲,不会招致任何严重后果,而只会使得六千多勤王士子牢记军规,从此令行禁止、纪律俨然!”

顾杲的脸色变得更加难堪,原本紧闭的眼睛也募然睁开。

崇祯脸上却露出遗憾之色,摇摇头说:“朕给过你机会,可你没珍惜,现在后悔已经晚了,今天朕就借你的这颗人头来明正典刑,是规矩就得遵守,包括朕在内,所有人都必须遵守规矩,士子违反了规矩,由士子长处置,士子长违反规矩,由朕来处置,若是朕违反了规矩,自有天道和万民处置!”

“圣上,草民错了!”顾杲终于破防,噗嗵一声跪地上。

“求圣上再给草民一次机会,草民这就背诵第一卷 束伍。”

“晚了。”崇祯冷酷的一摇头,喝道,“兀把炭,处以斩刑!”

“遵旨!”兀把炭拱手一揖又反手拔出腰刀,另外两个夷丁则早已抢上前将顾杲摁倒在地,兀把炭走上前只一刀,便把顾杲人头斩下来。

六千多勤王士子顿时一片凛然,突然觉得口中肉也不香了。

“这,就是军队,这就是军纪!”崇祯又把目光转向众士子,沉声说,“三天前在金川门外,朕曾经问过你们,是否想好了?”

“你们回答朕说,都已经想好了。”

“你们的回答朕记着,朕也当真了!”

“所以,从那一刻起,你们就已经不再是士子,而是士卒!”

“既然是士卒,就必须遵守军纪,再有违令者,顾杲便是尔等榜样!”

第一百四十八章 未来科学院长

正如崇祯所说,顾杲确实高估了他自己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