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 第1096章

作者:瑞根

  究竟谁当户部尚书,这很关键,黄汝良入阁,谁来继任户部尚书。

  “存之今日提交了辞呈,我和六吉、道甫他们商量了,同意了。”齐永泰语气淡然平和,“他愿意回乡筹办书院,户部和江南省都会给与支持,……”

  虽然这和冯紫英询问的话题看似无关,但是冯紫英知道高攀龙的辞任,意味着吏部尚书空缺出来,就要好办许多。

  “当时(缪昌期字)希望到吏部或者户部,我没有同意,也和嘉宾(汤宾尹字)交换了意见,还是让当时去礼部,子舒到户部担任尚书。”

  冯紫英心中一下子就笃定了。

  柴恪担任户部尚书那就再好不过了,自己就再无后顾之忧。

  兵部那边张怀昌等到河北战事彻底结束孙承宗回来继任兵部尚书,那自己有柴恪和孙承宗的支持,对阵努尔哈赤,自己就有把握了。

  “那吏部和都察院这边呢?”冯紫英现在也有资格过问这些情况了。

  “都察院左都御史我有意让自强(崔景荣字)接任,吏部尚书我有意让汝俊(乔应甲字)来接任,虞臣(韩爌字)接任工部尚书。”

  崔景荣性格平和公正,在工部尚书任上口碑极佳,即便是江南士人对其都颇有好感,接任吏部尚书应该是一个皆大欢喜大家都能接收人的人选,韩爌接任工部尚书也没问题,但是顾天埈接任左都御史却又是一个什么路数?

  要知道汤谬朱顾这四人可是原来义忠亲王在江南士人的四大金刚,汤谬被收编也就罢了,什么时候左都御史这样的位置都还能轮到顾天埈来了?

  似乎是看出了冯紫英内心的疑惑,齐永泰淡淡一笑:“升伯(顾天埈字)和六吉都是昆山乡人,关系素来不差,现在六吉都是次辅了,他提出来希望让升伯去都察院,我也就同意了,你这个右都御史改为挂任,文孺(杨涟)任右都御史,修龄(杨鹤字)任左副都御史,……”

  顾天埈口碑不是很好,但是遇上杨涟这个铁骨头,也够他受的,再加上杨鹤这个与杨涟同为湖广士人的角色担任左副都御史,那顾天埈要想在督察院里兴风作浪,就没那么容易了。

  两名湖广士人进入都察院担任都察院的二三把手,也对官应震是一个交代,这也是北地——湖广士人联盟的一个合作。

  冯紫英也不得不承认齐永泰一旦坐上首辅之位,如何权衡取舍和平衡运作就迅速进入了状态。

  对这些冯紫英自然不是太关心,自己去辽东的后续事宜能够得到保障即可。

  “老师,现在其他的我倒是不担心,我最担心的还是你的年龄和身体,这首辅的活儿可不是人干的,一切压力都得要压在您肩头上,我也不是贬低六吉公,若是您要指望他来替您多分担一些责任,恐怕要失望,道甫公和您一直有嫌隙,这一次您又没支持他去争这个次辅,我担心……”

  冯紫英没有说下去。

  齐永泰倒是很清楚自己弟子想说什么。

  李三才这次没能争到次辅之位,相当于也就是绝了未来的首辅之位,这里边很大原因就是因为自己没有全力支持他。

  但从大局来说,齐永泰也不可能让李三才接任次辅,那样一来,自己在朝中就很难赢得江南士人的合作了,就算是有湖广士人的支持,但缺了最重要的江南士人一环,朝局肯定运行不畅,这是他绝对不想见到的,所以他只能把李三才按下来,让顾秉谦上。

  何况顾秉谦的性格要比李三才好处得多,齐永泰更愿意和顾秉谦来合作。

  “我的身体还过得去,三五年估摸着还能扛得过去,我也希望三五年里你能在辽东那边把该做的事情做完,回来之后,我下来,自当举荐你入阁,六吉和明起这两位江南士林首领对你印象颇佳,加上有东鲜的支持,应该可以入阁,哪怕敬陪末座,那也总是可以入阁,……”

  齐永泰是第一次如此坦率地谈到他对冯紫英的安排,这也让冯紫英心中震动之余也是感动无限。

第六百四十五章 梦想开启,谁来见证

  五年后,齐永泰要致仕的话,李三才年龄比齐永泰甚至还要大一岁,也肯定要下才对。

  北地士人中两个退出阁臣,至少也要补上两个进来,估计崔景荣或者乔应甲二人也有可能,但自己三十岁之龄入阁,能行么?

  北地士人中资历比自己深厚同样官居二品的还有韩爌,未来甚至可能孙居相、王永光这些都可能进入二品,五年后,自己真的争得赢他们?

  就算是齐永泰威望高隆,但是要强推自己得意门生入阁,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毕竟涉及到一个官员一辈子的命运,自己进了,也许另外一个人就一辈子都失去了这个机会。

  而相对来说,自己才三十之龄,哪怕再拖上三五年,一样还有大好的机会,这种情形下,能赢得其他重臣们的支持么?

  “齐师,三五年后,弟子也才三十岁,入阁是否会有些难以服众?”冯紫英沉吟着道。

  “资历年龄固然是一方面,但我历来主张唯才是举,唯绩是举,你的表现有目共睹,虽说到时候你年龄才三十岁,但是你入仕经历也有十多年了,也又庶吉士和翰林院修撰的资历,又是从州府一步一步脚踏实地走上来的,又多次赶赴最艰难困苦之处救民于水火,若是哪一个还对这些有什么异议的话,我相信不用我说,其他人都会不答应,……”

  这一点齐永泰肯定也是早就考虑过。

  冯紫英最大短板就是年龄,若是论资历,他这十多年经历的职位可不算少,少说也是五六个,并不比有些在某个位置上一坐就是七八年的官员差,甚至正因为他频频擢升,也能证明其优秀。

  “可是在学生之前尚有许多前辈,只怕都眼巴巴地盼着入阁,若是弟子仓促入阁,会不会引发咱们北地士人内部的纷争呢?”冯紫英又问道。

  “紫英,你能问出这一点来,说明你内心无私,要说有没有纷争,哪里又没有?即便是没有你说的这些,一样会存在各种纷争,我们要做的就是坦然面对,有理有据有节地处理好,偌大一个朝廷,要想人人都满意,怎么可能?我们能做的就是让绝大多数人都认可满意就足够了。”

  齐永泰当然清楚要推自己这个门生上位会面对什么,肯定是各种反对阻力乃至攻讦诋毁都会铺天盖地而来,那又如何?

  自己把李三才按下来推了顾秉谦上位不也一样?李三才不一样牢骚满腹怨气冲天,那又如何?

  官应震入阁使得自己与湖广士人的联盟稳如泰山,加上顾秉谦任次辅和黄汝良入阁,三方稳定的局面任何人都难以撼动,所以关键在于如何管控好局面。

  当然,齐永泰也深知现在看似稳固的局面三五年后未必会一直如此,汤宾尹是一个不稳定因素,万统帝现在隐忍蛰伏,肯定不会一直如此,太子之位的争夺最终还会激化,现在大家都在积蓄力量而已,不过齐永泰有信心控制住局面。

  “师尊这般考虑,弟子自然感激,但求朝野安宁,弟子也能安心做事。”冯紫英只能这样假模假样的谦逊一番了。

  “这些事情都不是你该考虑的,你现在要做的就是这三五年间好好把辽东整治好,你任蓟辽总督,加挂的右都御史,已经是大周朝能给总督加挂职衔的最高位了,之前还从未有过加挂二品职衔的总督,蓟辽之事你一人可处之,我只要你诛灭建州,还辽东一个安宁。”

  齐永泰的语气严肃。

  建州女真对北方边境的威胁实在太大了,随着以察哈尔人和土默特人为首的蒙古人逐渐式微,建州女真这个心腹大患解决掉,大周就可以从容面对蒙古人,必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时期。

  齐永泰希望自己成为这个承前启后时代的担当者,日后也能在青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至于说你给为师提交的这些东西,有一些很有启迪意义,还有一些可以探讨,为师和自强探讨过一些,他跟感兴趣,也有些担心,觉得需要一步一步来,如你所言找一些地方搞一搞试点,应该是一个好的路子,……”

  冯紫英最关心的《考成韬略》也是齐永泰觉得很有价值的东西,他把即将出任吏部尚书的崔景荣招来细细探究了一番,觉得内里的确有不少值得认真琢磨的东西,也有不少可以尝试着实验一下,看看效果究竟如何,但不宜一下子铺开。

  得到这样一个回复,冯紫英也心满意足了。

  在整个《考成韬略》中,冯紫英也列举了许多自己预设的情况,这其实就是一种代入,也能够让齐永泰和崔景荣先入为主地将比如发展工商、推广新作物、兴修水利等等优先代入作为考核地方官员的一个指标,哪怕是试点,只要搞起来了,对地方上的好处也是肉眼可见的。

  冯紫英相信只要扎扎实实搞下去,朝廷是看得到效果的,那么持之以恒的推广下去,哪怕是步伐迈得不那么大,也一样会产生积累效应,最终实现从量变到质变。

  齐永泰还和冯紫英提及了朝鲜和日本的问题。

  朝鲜的国王李珲在大周丢失宽甸六堡努尔哈赤日益显示出强势之后态度就有些变化,从原来的一直追随大周慢慢变成了两边不得罪,甚至开始和建州加强了往来。

  这也是冯紫英一直坚持要尽快组建东江镇的缘故。

  如果不能及时遏制住朝鲜的这种态度转变,冯紫英担心日本也会效仿。

  哪怕不谈虾夷的利益,日本一旦与建州女真有了勾结,也会在海上给大周带来很大的麻烦。

  或许整个大周其他人不清楚未来东北亚的情形,但是冯紫英这个穿越者就太清楚了。

  虾夷(北海道)被日本吞并,苦兀(库页岛)乃至整个本来是属于大周势力范围的前明奴儿干都司地区都会慢慢被从西面不断拓殖征服过来的沙俄所吞并。

  这是冯紫英绝对不能接受的。

  这也是当初他为什么一定要保留在甘宁镇那边的兵力和补给线,就是要在解决了东边建州女真威胁之后,大周应该重新启动向外拓垦探索之路。

  偌大的西伯利亚和西部地区本来是蒙古和亦力把里这两方边陲势力的活动区域,时移世易,居然就成了沙俄的盘中餐,而大周这个正主儿却被置身于事外了,天下哪有这个道理?

  东控、北扩、西进、南拓,这是冯紫英确定的大周未来疆域推进原则,随着人口的增长,要么是内战消灭或者灾荒饿死,要么就是对外的拓垦来不断为百姓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冯紫英当然只能选择后者。

  哪怕北面和西面很多土地现在还并不适宜大规模的人口居住,但你首先得从法理上确立属于自己的疆域领土,在文字档案上确立这个依据,日后你才能证明自己的合法性。

  这一切都需要时间和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有些时候冯紫英又觉得自己这个穿越者真没有做出什么像样的事儿来,十多年了,除了在官位上的不断升迁外,其他好像真的乏善可陈,一切都还是和前世中晚明或者明末时差不多,这未免太有损于自己这个穿越者的形象了。

  但历史的惯性,或者说这个时代社会的固有属性又让自己这一个人显得无比孤独和无力,想要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社会无疑是不明智的,自己只能选择借势、用人乃至培养人开始做起,这需要一个持续几十年的长久大计,冯紫英希望能够随着自己地位升迁,这个步伐可以不断加快。

  ……

  “怎么想到到我这里来了?你不是很快就要离京了么,该和她们在一起多待一待才对。”秦可卿奉上枫露茶,这是冯紫英很喜欢喝的。

  “不希望我来你这里?”冯紫英现在也有些搞不清楚自己和秦可卿的关系了。

  要说是情人或者外室吧,自己和她还没有那种关系,不过冯紫英觉得自己如果想要的话,秦可卿应该不会拒绝,但冯紫英不愿意打破这种特定的亲密却又保留着最后一道防线的关系。

  或许这可以算是一种另类的红颜知己,她的特殊身份以及对自己的了解认知,让自己有一种很刺激很愿意去挑战的感觉。

  “如果我说我会跟着你去辽东,你会怎么想?”秦可卿笑了起来。

  冯紫英挑了挑眉毛,似乎对这个女人做出任何决定都不感到意外,“真的?”

  “嗯,有此打算,否则我留在京中又有何意义?我想一直在你身旁见证某些东西。”秦可卿话语里充满了玄机。

  冯紫英笑了起来,很恣意狂放,“你会看到的,或许未必和你猜测和想象的一致,但是肯定会让你觉得很有新鲜感和成就感,建州女真会在我的手底下变成历史记忆,还有一些你想不到的东西,甚至我自己都很期待这一切的发生。”

第六百四十六章 不仅于此,步步玄机

  “真的?建州女真在你手下变成历史我倒是不觉得惊讶,但是还有没有更多的我所期待的东西呢?”

  秦可卿目光里多了几分耐人寻味的探究,手里捧着的茶盏微微晃悠。

  “很多人都看好你,觉得你是气运之子,说你是天纵奇才,我深以为然,尤其是在你身畔,能知晓更多,所以我更好奇你能走到更高的境界是哪一步?而不仅仅是依靠于你的师长们的助推扶持,你应该可以凭借自己走出他们眼中的你自己。”

  “可卿,你这话里话外都有些挑拨撩拨的意思啊,你这是要送我走上不归路么?”

  和这个女人说话总有一种惊心动魄刀尖跳舞的感觉,每一句话都有点儿大逆不道杀人诛心的意思在里边,但却又听得你热血澎湃。

  “紫英,你会怕这个么?若是怕,你就不会去尝试,可你这么说了,也就意味着其实你内心早就确定了要去尝试,谁也阻挡不了你,不是么?”

  秦可卿笑起来像一只狐狸,冯紫英突然发现秦可卿骤然间媚态浓了几分,对自己的话语语气和神态都变得更随意和亲近,在别人眼里也许就是妖媚轻浮了。

  “可卿,我或许有一些雄心壮志,但未必有你和你所提及那些人那样的想法,但你们似乎很期待着,甚至很愿意看到,对你们来说,又有什么好处呢?”冯紫英反问。

  “呵呵,紫英,有时候是事在人为,但有时候却是大势推动着你自觉不自觉就往那条路上走,你未必退得下来,你不是一个人,甚至不是几个人,是一大堆人,涉及面太多。”秦可卿好整以暇地放下茶盏,扭动着腰肢走到冯紫英身畔依偎着他坐下,“到那时候,你能辜负你背后一直支持和追随着你的这些人么?”

  冯紫英抬起秦可卿的下颌,依然是那样艳美无匹,眉目间那份萦绕着魅惑的妖娆让人恨不能立即就俯首亲吻,但冯紫英却强忍住内心的欲望,“说得真好,好像我似乎就别无选择一般。”

  “你不是别无选择,关键在于你只会选择你的本心,若是你真的无意走那条路,谁也逼不了你,但如果你想走那条路,谁也拦不住你,不是么?”

  秦可卿此时倒是轻描淡写起来,“看吧,也许你走到那一步时心意又变了呢?所以我才说我想要站在你身边,见证一切,看看究竟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引领时势,看看是不负本心,还是顺应大势,又或者二者并不矛盾?”

  冯紫英不得不承认这个女人也是一个装逼犯,拿住了自己心中一些想法,便在那里尽情显摆起来了,好在这女人口风甚稳,还不虞有太大风险。

  在秦可卿这里冯紫英并未指望得到什么,纯粹就会一种排解情绪。

  但不得不承认秦可卿的悟性嗅觉都是一流的,在京中也就利用她这个不尴不尬的身份,居然有如鱼得水的感觉,既能和万统帝一系的人手拉得上关系,还能和龙禁尉那边也牵扯上,再加上和自己这边的瓜葛,反而成了消息灵通人士了。

  “紫英,你悠着点儿,别的女人也就罢了,那秦氏女什么来头你很清楚啊,而且他和皇上那边,还有英太妃,包括顾诚下边那些人都有往来,存着什么心思,孤不确定,但能游走于这些人之间,不简单呐。”

  能这么推心置腹地和冯紫英说话的皇室中人,也就只有忠顺王了,不过经历了几番风波交情之后,忠惠王也加入了进来。

  “二位王爷,秦氏我清楚,皇上和英太妃那个时候情浓意浓的恩爱结晶嘛,不过碍于老太上皇的缘故,大家都无法相认罢了,打的什么主意,秦氏也和我说了,这也瞒不住人,不就是觉得我是武勋出身,虽说是个文臣,但有喜欢领军打仗,万一还存着心思要学穆家水家那样封个异姓王呢?开出个世袭罔替的条件,没准儿我就脑袋一热信了呢?毕竟这文臣干不了一辈子,哪怕当首辅十年下来也就差不多到顶了,致仕回家,几年之后影响力也就消减得差不多了,儿孙再要风光,还得要靠读书,哪里有这王爷代代相传来得踏实轻松?”

  忠顺王和忠惠王两兄弟面面相觑,脸上都是露出震惊之色,“皇上连这个条件都开出来了?”

  “怎么可能说得这么露骨?我才多大年龄?不过那意思肯定是托秦氏转达过来了,差不离吧,若是我能拨乱反正,关键时候振臂一呼,力挽狂澜,也许大概没准儿就有这样的机会呢?”冯紫英笑吟吟地道。

  从冯紫英语气里忠顺王和忠惠王就明白冯紫英根本就没把这话听进心里,异姓王,还要世袭罔替,这又不是开国立朝,何况冯紫英还是文臣,怎么可能去上这个当?

  倒是忠惠王很实诚:“紫英,别听这些,皇兄那些话你听着就好,而且还是托人转达来的,再说了,他有这个机会么?他现在自顾不暇,为了太子之事成日里愁眉不展,真要做那等事情,哼哼,我看他也没有那份胆魄。”

  冯紫英也笑了起来,点头:“还是惠王爷说话耿直,当下的情形,哪里轮得到皇上封王许爵的?不过是画个饼在哪里引人上钩罢了。”

  忠顺王也微微点头,“老大一辈子就是那样,若非四哥遭遇不幸,若不是他身边那些人推着他走,这皇位什么时候轮得了他来?现在连汤谬朱顾都把他给丢了,武勋们现在也是凋落落魄,他还能有什么机会?看看讨好齐相,能不能有点儿可能吧?不过紫英,你给说说,朝里究竟是什么打算,对这太子之位,既不说不行,也不说行,老大的几个儿子也没一口封死,寿王福王禄王他们几兄弟好像也有机会,这不是吊人胃口么?”

  冯紫英对内阁的这个策略也有些疑惑,但是齐永泰没有向其解释其中原因。

  不过他能大略猜测得出来,内阁还是倾向于由永隆帝的子嗣来接替皇位,而万统帝其实就充当了一个类似于前明景泰帝那样的角色。

  不过永隆帝五个子嗣,选谁也是一个麻烦,但主动权掌握在内阁手中,内阁还可以用这个主动权迫使万统帝不敢轻举妄动。

  若是早早暴露了意图,反而可能会导致朝局出现变化,这也是齐永泰不愿轻易表态的原因吧。

  “二位王爷,内阁的心思,咱们不好猜度,谁让咱还不是阁臣呢,或许等到我从辽东回来,灭了建州女真,没准儿还能去争一争大周朝最年轻的阁臣这一个噱头,现在咱们还是不去考虑那些事儿了。”

  冯紫英乐呵呵地岔开了这个话题。

  忠顺王背后还是有些想法的,永隆帝几位皇子好像都和他有往来,但是具体对方究竟支持谁,或者说态度有没有变化,不好说,不过这反正不影响自己和对方的关系。

  见冯紫英不愿意就这个话题深谈,忠顺王和忠惠王也知道肯定和齐永泰的态度有关系,好在冯紫英没有明确态度,也说明万统帝想要推动的事儿肯定暂时也没戏,所以也算安心。

  “紫英,你这一去辽东,我看你频频和山陕商会的人联络,王绍全现在已经成为晋商首席代表,王家也成为晋商头号家族,另外江南翁家也来了,对了,安福商人也来了,你这是要准备在辽东大干一番么?”忠顺王对这一点也是很感兴趣。

  “王爷,我这一去辽东可不是一年半载能回得来的,而且内阁交给我的任务可不是简单铲除建州女真那么简单,还要震慑朝鲜和日本,辽东镇和东江镇都得要建成我大周东部边陲的百战雄师,可你们也清楚朝廷财力,就算是再支持我,几年里能拿出多少?远远不够啊。”

  “我就琢磨着和户部商量,以辽东战事发行债券,那整个辽东包括原来前明奴儿干都司的整个辖地的采参权、采金权、毛皮交易权就可以作为抵押物,甚至也包括整个建州女真一族的人口苦役,都可以用作抵押,我也不要银子,就要粮食、草料、军械、车辆以及各类物资,甚至也包括夫子的劳役都可以折抵为银两,他们只要能做到帮我输送来,一切都好说,……”

  忠顺王和忠惠王听得目瞪口呆。

  这仗还没有开始打,冯紫英就已经把整个辽东一战之后的所有一切都已经拿出来打包发卖了?

  这仗现在还可以这么打法么?

  朝廷也不管不问?

  “紫英,你是说这些商人都是应约而来?”

  忠顺王都忍不住要吞一口吐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