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茅屋秋雨
“怎么说?”
“主要是两方面。干掉那个奴隶制城邦的上层,解放奴隶,粮食产量又能提升一些,这是肯定的。但是那些自由雇工们分到的新垦地,如果不进行强制手段的话,他们会尽可能种植烟草靛蓝甚至是棉花之类的收益较高的作物。那咱们这些已经开垦出的熟地和大片的可以进行大范围马耕的土地,就还是要保证粮食的生产,也就是说彻底放弃利润,沦为大荒城地区的粮食保护地。”
说话的人笑了笑,有些无奈地说道:“咱们在大荒城面临的问题,是怎么在城市中留住人。雇工的生活比起农民要差太多,大片的适宜开垦的土地,分出去的农户日子过得要远胜于雇工。一旦彻底放开,咱们在大荒城的几个大作坊想要留住人实在有些难。”
几个和陈健一同参与了环球航行,见过黑天鹅河以及附近那些土地的人也都皱眉。这是个当初就要考虑的问题,和地少人多的地方不同,在地多人少的地区、工业化城市的魅力还远远没有显现出来的时候,做个拥有百十亩地的农民这样的梦想不是雇工能比的。
“还一个。咱们一直致力于十个半小时工作制,以及一旬休息一天这样的底线,再加上城镇建设的花费,咱们雇工的成本要远高于闽城的作坊。这里的童工、女工之类的工资很低,每天十四五个小时的工作,这个成本是咱们根本无法比的。”
陈健考虑了一下道:“的确,往国内销售棉布、玻璃之类,就完全不如在闽城建厂。但是咱们也有个优势,距离欧洲很近,咱们作坊生产的东西可以外销欧洲。这就比从闽郡运省了一个海运成本的优势。再者,那里的盐咱们可以自己生产,是无税的,原料也更便宜。再一个第一批移民的劳动积极性还是很高的,同一个小时的效率肯定要高于闽郡的作坊。”
那人也道:“这个问题我们也考虑过,但是这种不合理的竞争,我们真的是没有优势。世外桃源要是仅仅自给自足,并无问题,可是外部世界的规则已经确定,我们又不太可能在短期之内争取到工厂法和十一小时工作制,长久竞争下去我们会撑不住的。”
旁边一人嘿了一声道:“之前大家也讨论过这个问题。有一部分人的意见,是暂时不顾咱们的理念,别的作坊工作十四五个小时,咱们的工厂也是一样,法律所没有的福利一律取消,只要保证咱们的目的不变,积累钱财推动变革,争取十一小时工作制立法。只要我们的目的确定不变,必要的时候可以放弃一些底线,我们不是要建世外桃源,也不可能在一郡建成,除非我们关上门不参与外部的一切竞争,也不再管国内的这些事,包括贫民、失业者、流民的事,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海外那些无人之地……”
立刻有人反驳道:“那这样的话,只要目的确定,咱们就可以参与奴隶贸易?到时候你确定咱们这些人还会坚守咱们的信念?”
“但现在的问题是这件事不解决,咱们党产所控制的许多不能垄断技术的产业,全都不可能赚钱,只能拿着那些垄断技术的产业往里面贴钱。如果只满足内部需求,这个可以,基本上可以做到不比外面的成本高。但如果想要参与到外部的市场竞争中,根本争不过那些毫无底线的工厂。你看看现在的闽城,一个童工一个月才拿多少钱?怎么比?”
“莫吵,莫吵。要我说,这也是件好事。至少有一点,咱们可以确定,建世外桃源的这种想法绝对是不可能的,对吧?如果关于这件事的争吵能够把这个意见统一了,我个人觉得这件事引发的讨论还是值得的。”
陈健站起来制止了双方的争吵,这个问题很重要,既是底线、目的、过程的正义性问题,又是一个无解的廉价劳动力冲击下怎么赚钱的问题。
“关于大荒城的事,咱们以后再慢慢讨论,至少也要大荒城去看看那里具体的情况。今天就是知道个大概,但关于赚钱的途径,我倒是想到了一个可以赚一笔的办法,而且绝对不会涉及到咱们的底线。”
看了一眼从大荒城来的几个人,陈健问道:“北方的海岸线海图绘制的怎么样了?贸易站建立的如何?再往北的情况怎么样?”
“差不多了。不敢说内部全都知晓,但是河流的入海口、地图的纬度线之类的都已经绘制出来了。”
陈健想了一下道:“是这样。在明帝国,有一种草药很值钱。这种草药只长在纬度大约在北纬四十度到四十五度之间。至少我在泉州的时候,有人送过我几支,价格贵到离谱,主要是从北方的蛮族那里获得。我琢磨着,是不是在大荒城以北四十度到四十五度左右的地方也会有这种草药?或是类似的草药?”
第二十二章 粮食换钱
“卖药?”
陈健点头道:“卖药。我是这么想的,按照价格来看,一船的这种草药,换回来大量的白银和其余的手工业品是没有问题的。这个咱们也可以达成垄断,又能多支撑一些咱们要做的事,至少在工厂制度的问题上可以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坚守咱们的底线,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讨论这些事。不然的话,咱们就得迅速做出决定,多些时间考虑也是好的。”
一个负责在大荒城北部沿海河口建立与当地原住民贸易站的人考虑了一下道:“这倒是个办法。现在和那些原住民之间的贸易,也主要是以毛皮为主。如果可以让他们帮助采集草药,咱们收购……真要是像你说的那么昂贵,贸易站的收入又可以每年支持万余人的移民费用,或是闽郡的一些学堂开销。”
陈健笑道:“从原住民那里收购野生的,效率有些低。我琢磨着咱么为什么不种植呢?你看,咱们现在有钾肥,硫酸作坊可以适当生产一些磷肥,硝石矿一旦开采,这三种矿物肥料就算还是有些昂贵,种植粮食利润不高,但是种植这种东西难道不行?我估摸着,野生状态下,肯定长得慢。如果用矿物肥料种植,以温带种植园的模式,可能长得和黄萝卜差不多快。”
“我说这个办法主要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是支持咱们继续保持咱们的底线的,不能因为目的就放弃底线。赚钱的办法有很多,这几年我也可以把大部分精力放在这上面,这也算是自我推荐吧,我觉得我有时间也有精力和能力担任财政委员一职的。”
“再一个,大荒城的事呢,我有个想法,大家发表下意见。”
众人停下来手中的事,陈健拿出个小本子,翻了一下道:“现在闽郡正处在一种特殊的事态下,昨天我经过街头的时候,有人冲过来朝我吐唾沫。为什么呢?因为他本来在农场做工,自从一些马拉脱粒机之类的东西出现后,他没工作了,养活不了自己,涌入闽城,这事因我而起,他冲我吐唾沫也无可厚非,没冲过来刺杀我就算是不错了。”
“现在闽郡的流民、失业者、流浪者越来越多,这件事咱们不能视而不见,总要解决,这是咱们的信念。”
“怎么解决?救济?我是不同意咱们把太多的钱放在救济上,这没意义。随着时间过去越久,各行各业发展起来,度过这段变革期之后,需要的人手也会越来越多。关键的问题是怎么度过这段变革期?”
“大荒城移民是个很好的选择,可现在咱们的资金并不充足,要做的事太多,不可能把所有的钱都投入到短期毫无收益的事上,那样做咱们支撑不了太久。”
“我考虑是这样,既然和外部的资本成立了新的采矿冶金和基建的公司,可以在闽郡修建一些有利可图的运河、道路之类。这样可以容纳大量的劳动力和失业者,他们现在的要求很低,只要能活下去就行。”
“那咱们可以采用延长支付工资的手段,先让这些人参与到劳作之中,缓解一下此时造成的流民混乱情况,也避免被一些人利用反对机器的使用。”
“大荒城有粮食,只是不能变为市场流通的货物,那么只要能够吃掉这些粮食的人出现在大荒城,粮食是不是就可以变为一种有交易意义的货物呢?我们可以用粮食代币和少部分救济一样的粮食支付挖掘运河、修建楼房和冶铁厂的费用,两三年后批量移民到大荒城,将粮食以贷款的形式付给他们,再由他们的劳动成果偿还。”
“我们在闽郡可以收获道路、运河、厂房,同时可以将大荒城的粮食变为一种提前预支的货币,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船只将他们送到大荒城,就相当于大荒城的粮食参与了市场交易。之后的道路、运河、厂房也会源源不断地给我们带来长期的收益。”
“我们现在没有精力和能力移民太多的人,但是三年之后可不可以呢?既然可以,为什么不提前给那些在闽城活不下去的人提前找条活路呢?”
“成立了公司之后,我们可以用我们的粮食代币从公司兑换银币,用以支付雇工的费用。而雇工拿到这些将来才能花的钱,也能给他们带来希望,他们也会欣然接受,只要暂时饿不死就行。这就相当于募集的社会资本将咱们的粮食代币兑换过去了,银币回流在咱们手中,可以继续造船,或是投入到银币的世界继续获取利润。”
“包括闽城的一些官方出钱的改建之类的事,咱们都可以承接。那些有家庭的流民,可以允许他们的子女妻子先行前往大荒城,从事一些摘棉花、采摘、纺织之类的工作。”
“事实上,钱既没有多也没有少,只是把咱们不能变为银币的粮食变相地花了出去,或者说变相地变成了银币,换取了我们想要的劳动力。当然,除了劳动力之外的东西,咱们还要以银币购买,但是劳动可以创造财富,只不过创造的财富是不是参与到整体的流通之中的区别。”
“而一旦那个奴隶制城邦被我们改造掉,有效的劳动人口激增之下,我们的作坊工业也可以发展起来。就算是不参与一些外部的竞争,内部消耗还是没问题的。大荒城直接打破了那种小农经营的模式,不管是分出新垦地的那些人种植什么,他们总得穿衣、总得用铁、总得买玻璃之类的吧?怎么说,咱们的棉纺厂总能争得过小户的单独纺车吧?而且大片的土地存在,从事单独自用的纺织已经没有意义,得不偿失。”
众人讨论了一阵,大致上同意,陈健又道:“等我从都城回来,会把我的产业整理一下交由党产管理。每年的收益看起来不少,但是不可能把所有的钱都投入到大荒城、投入到救济这种长期看无意义的事上。一方面要扩大生产,另一方面要继续投入一些长期才能得到回报周期较长的产业,另一方面还要投入很大一部分钱将闽郡和沿海几个郡的教育拢在手中。”
“教育这件事,更是个无底洞。但是以十年甚至更长的周期来看,隐性的回报率是最高的。”
“既然咱们之前的讨论中确定了不建世外桃源,或者说世外桃源根本建不起来。那么这边的教育投入就是必须的、长期的、长久的。没有足够的知晓自然常识、咱们世界观的年轻人,咱们追求的事就不可能。”
关于教育投资这个问题,众人本意上支持的,陈健只是找出了一个符合长久目的和必要性的解释。
这也就意味着很大一部分的钱,要负责培训简单的新式学堂的开蒙和自然常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之类的年轻教师。让这种新式教师成为一种职业,开办属于党内控制的师范学校,建立以各项产业的利润支撑的新式学堂。
之前数年培训出的大量的、超额的新式毕业生,可以担任新式的教师。但是不被官方所认可,也就只能组织自己掏钱。这是无解的,没有足够的人就不能被承认,而足够的暂时不被承认的人就只能承认的组织自己花钱。
学着陈健等人编写的新教科书,与沿用之前的那些学堂里走出来的学生,必然是不同的。就算不考虑意识形态更为自由激进这样的隐性优势,那些呕心沥血编写的自然学科的基础教材也可以让这些学生在将来的竞争中更有优势。
除了这些可以直接讲、不会引起剧烈争论的原因之外,对陈健来说还有个更重要的原因。就算这边没什么事,他也必须保证有足够的贵金属储备,一旦时机成熟就要源源不断地对望北城进行支持,对明帝国进行渗透。这些计划中的新式师范学校交出来的毕业生,也将成那边自然科学教育普及的种子,可以源源不断地从望北城调人过来进修、系统培养。
会议的最后,主持者出面宣读了一下讨论后的近半年的工作重心。
陈健等前往都城的人自有要在都城做的事,而这边的重心则是整理陈健产业的账目,牵头成立矿业冶炼和基建联合公司,尽快在定下来后派人前往都城,商量海外投资的事。
在闽郡建立以新式泵鼓风机为基础的大型冶铁厂,成立下属的生铁铸造、熟铁搅拌、坩埚钢锭和农具刀具机械组装的大型联合企业。
修建一条急需的连接铁矿产区和煤矿区之间的运河,并且从成本和运输的角度制定最佳的挖掘方案。
派人拿着人参和图样回大荒城,组织一批考察队深入到北纬四十度到四十五度之间的山区或是询问当地的原住民,寻找这种可以换取大量白银的草药或是类似的草药。
在闽城的一些流动性不高的非饮用河水中大规模施撒磷肥,争取让闽城的一些内河内湖一年之内出现剧烈的变质,引起水华,达成恶臭难当的效果,从而用事实逼迫闽郡议事会决定修建新的排水系统和内河改造,容纳一部分失业者。
与之前已经争吵过许多次的进步同盟派别重新接触,联合他们让闽郡议事会同意对闽郡进行一些基础建设和拨款,以代替原本的救济计划。
尽可能在短时间内靠基础建设平息越来越多的破产小手工业者和失业雇农的愤怒,暂时度过越来越危险的、随时可能爆发空想派或是捣毁机器派的小规模武装起义的、暗流涌动的过渡期。
第二十三章 主导权(一)
前往都城的船就停泊在港口,需要前往都城的人用各种不同的方式,从闽城的各处汇聚过去。
这不是一艘普通的通航的帆船,而是和陈健一同参与了环球航行的众人前往都城参加盛大的欢迎仪式的专门船只。
都城的人很着急,他们迫切需要第一手资料,以确定今后在海外的亲疏远近和利益趋向。
闽城的很多人也很着急,对外贸易与很多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他们希望国家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以确保自己的利益。
陈健的马车就在许多人的期待或是怨恨中,缓慢而又低调地行使在通向港口的那条石子和水泥混合的硬质路面上。
马蹄铁发出哒哒的响声,马车包养的很好,即便没有轴承,却也没有发出吱吱嘎嘎的、让人烦躁的响声。
玻璃窗上挂着一层防止日晒的布帘,可以挡住刺耳的阳光,却挡不住外面喧闹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