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59章

作者:顾止

  所以对于秦皇嬴政而言,农家提出的“君臣并耕”之论虽然令他不喜。

  但是只要农家门徒子弟能够实实在在地研究出,可以使得黔首粮食亩产量变得更多的耕种方法。

  那么这就不会影响到秦皇嬴政对于农家的喜爱与重用!

  大不了他日后不去听农家的“君臣并耕”之论便是了。

  反正对待墨家的时候,他也只是重用墨家的器械研究之力,而不听墨家的“兼爱”、“非攻”之论。

  然而相比于既有令他不喜一面,同时也有令他喜爱一面的墨、农两家。

  儒家到目前为止就真的只有他的厌恶,而没有他的半点喜爱了。

  因为从儒家入秦这么些年,他除了听到儒家对于各种大道理的空泛其谈,以及一个劲地让他模仿昔日的周王朝之外,就没有看到儒家在其他方面有半点实事作用。

  但凡儒家在其他方面有一点点实事作用,那么奉行实干主义的秦皇嬴政都会让儒家去干一点点活,而不是让儒家在秦国只吃饭而不干活。

  所以在听到“只吃饭不干活”的儒家一众博士,在怒斥“吃饭之后,好好干活,最多有时候说话不怎么好听”的农家门徒子弟时。

  秦皇嬴政心中对于儒家的厌恶也是更上一层楼。

  甚至秦皇嬴政都开始想着要不要将儒家给踢出咸阳,反正“仁政爱民”这个思想理论也不是儒家独有的。

  墨家也有关于“仁政爱民”的思想理论,农家同样也有关于“仁政爱民”的思想理论。

  甚至单说“仁爱”的话,墨家“仁爱”可比儒家更彻底。

  毕竟儒家的“仁爱”是有亲疏远近、等级差别之分的。

  比如说我爱自己家里的人,远远超过爱自己村里的人。

  我爱自己村里的人,远远超过爱其他村里的人。

  我爱本国的人,远远超过爱别国的人。

  而墨家则是主张“兼爱”,我爱全世界,我对所有人的爱都是平等的,不分家人与外人,不分本国与邻国,我都是一样平等的爱。

  所以如果要施“仁政爱民”之策的话,参考墨家的“仁爱”,或者农家的“仁爱”都可以。

  至于儒家目前看来,并不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就在秦皇嬴政对儒家心生不喜的同时,在场的其他诸子百家对于儒家一众博士的行为也是同样不喜。

  一来,有儒家孟子也曾骂过他们家学派的原因。

  比如说墨家与杨朱,昔日孟子就曾大骂道:

  “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着,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

  当时孟子直接怒骂杨朱提倡只为自己,这是目无国君;墨翟主张兼爱,这是目无父母。

  目无父母,目无君主,这样的人就是禽兽。

  而墨家与杨朱便是无君无父的禽兽,并且斥责墨家学说与杨朱学说都是歪道邪说。

  如果墨家学说与杨朱学说这样的歪道邪说不立刻停止传播,孔子的学说得不到发扬光大的话,爱民墨家、杨朱这样邪恶的言论就会蒙蔽了百姓,阻塞了仁义。

  届时仁义被遏止,就像野兽吃人,人们将会相互残杀。

  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杨朱墨翟之言不亡,则天下将亡!

  而除了墨家与杨朱之外,前面孟子在与农家陈相辩论“君臣并耕”这个问题时,也是直接对农家许子骂道:

  “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

  用孟子的话来说,就是按照许子的办法去做,便是彼此带领着去干弄虚作假的事,哪里能治好国家!

  还有景春问起孟子时道:“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对此,孟子也是极为不屑道:“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嗯,直接将纵横家的思想批为“妾妇之道”。

  可以说,孟子在世时,就是儒家大怼怼,诸子百家之中就很少有不被他骂过的。

  不过这也正常,因为在他眼中,只有儒家思想才称得上是唯一正确的堂皇正道的治国思想。

  至于其他诸子百家学说,不是歪道邪说,就是“妾妇之道”,不值一提。

  而且孟子说话气势磅礴,感情充沛,词锋锐利,具有高超的雄辩艺术,其他的诸子百家中能够辩论过他的人,也是少之又少。

  所以孟子在世时,儒家也的确因为孟子而重新显赫于世。

  但是同样也因为孟子对于其他诸子百家的一顿臭骂猛批,让其他诸子百家也是暗暗记下了这个梁子,只要一有机会,其他诸子百家都会加倍踩回去。

  二来,淳于越等一众儒家博士趁着人家农家门徒子弟不在,就在背后嚼舌根的样子。

  让其他一众百家博士都不禁想起了上一次播放的天幕画面中,儒家一众博士也是如此在背后对长公子扶苏踩低他们的学派学说,抬高自己的儒家学说。

  进而让长公子扶苏对他们学派学说渐渐疏远,然后日益亲近儒家学说。

  这种行为,在其他一众百家博士看来,多少也是有些无耻了。

  你儒家看不起农家,看不起他们的学派学说,那有本事就堂堂正正地和农家、和他们辩论呀!

  辩论不过的话,直接上演全武行也可以!

  结果只会趁人不在,就背地里嚼舌根,此举与小人何异?

  还不如墨家的相里季这个老匹夫呢!

  好歹人家相里季也是堂堂正正地当着他们的面炫耀!

  其他一众百家博士又是对视了一眼,决定过后围殴墨家相里季这件事不带儒家一起玩。

  同时如果后面儒家被他们逮到机会的话,也要一起给儒家来一个狠的。

  不然都对不起当年孟子对他们的那一顿猛批臭骂!.

第九十章:如果农家当政,天下无有公卿贵族,皆是黔首。【求订阅,求全订】

  【听到许子提及昔日孟子“劳心、劳力者”之论时,太子扶苏也是陷入了沉默。】

  【作为跟随许子认认真真学习了半年农家思想的太子扶苏,自然也是知道昔日许子弟子陈相与儒家孟子的那场辩论的。】

  【同样更是知道,对于孟子那套“劳心、劳力者”的理论之说,许子到底有多么的厌恶。】

  【甚至说句不好听的,如果今天他继续坚持说孟子那套“劳心、劳力者”理论的话,那么搞不好许子就要~拂袖而去了。】

  【而对于许子,太子扶苏还是比较尊敬的。-】

  【毕竟在他所知道的诸子百家之中,能够真正不为名、不为利,选择躬身于田-亩。】

  【只为天下黔首百姓能够多收一栗一菽的,也就只有农家的许子,以及其门徒子弟了。】

  【他自己是做不到这样的事情的,但是并不妨碍他尊敬能够做到,也愿意去做这样的事情的人。】.

  【所以想了想之后,太子扶苏转而道:“许师,可有想过如果农家当政,天下会是什么情况?”】

  【觉得刚刚自己的反应有些过大了的许子,也是重新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绪,而后被太子扶苏说的话语引起了兴趣,诧异道:“你说的农家当政是什么意思?”】

  【太子扶苏进一步解释道:“就是治理天下的方式,完全按照农家的治国思想来治理。”】

  【“比如说,农家提倡‘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那就推行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甚至更进一步,让天下所有人皆是黔首百姓,而无有贵族公卿!”】

  【“大家都无尊卑、无上下,没有什么国君、贵族公卿能够凌驾于黔首百姓之上。”】

  【“同时,也没有任何的严刑律法能够再约束黔首百姓。”】

  【“黔首百姓也不用再供养什么国君、贵族公卿,自己有多少的收成,便能够尽食多少的收成!”】

  【“所有人都是自耕自种,自给自足,自得其乐。”】

  【“假如天下是这样的运行方式,许师觉得是否可行?”】

  【听着太子扶苏的讲述,许行的眸光也是越来越亮,直到最后更是连连点头赞同道:“如此自然可行!”】

  【“天下纷争,莫不是因为列国诸侯公卿而起!”】

  【“而黔首百姓只求两餐温饱,安稳度日。”】

  【“若是无有国君、贵族公卿等贪欲之贼,那么便不会有人为了利益而肆意掀起战争,更不会使得天下的黔首百姓都不得安宁。”】

  【“天下的黔首百姓也不用因为各种战争、战乱,从而与自己的亲人好友生离死别。”】

  【“而天下黔首不用再供养国君、贵族公卿的话,那么仅仅凭借自己的土地田亩的粮食产出,黔首百姓也足以满足自己一家老小的两餐温饱所需。”】

  【“同样无有严刑律法的话,那么天下黔首百姓也不用整天战战兢兢地担心自己会不会因为触犯了律法,从而遭到严厉的惩罚。”】

  【“所有人每天都可以开开心心地去耕种,然后高高兴兴地收成,一家老小其乐融融,何其幸哉!”】

  【“如此,当为农家之大治,天下之大治!”】

  【“想来上古三皇五帝之治,亦莫不过如此!”】

  【说到最后,许子的脸上更满是笑意。】

  【太子扶苏所描述出来的场景,的确可以说是农家治国思想的终极追求了。】

  【太子扶苏点了点头表示赞同,然后接着道:“那么当天下变成这个样子的时候,后续天下又会发生其他什么事情,许师可曾想过?”】

  【许子收敛了自己脸上的笑意,微微凝眉。】

  【后续天下又会发生其他什么事情?】

  【天下不是已经按照农家的治国思想达成大治了吗?】

  【还能发生其他什么事情?】

  【看着许子有些茫然的样子,太子扶苏下意识地学着他父王嬴政以往与他对讲的模样,同样伸出食指轻轻敲了敲桌案道:“天下虽然在那个时候已经达成了大治。”】

  【“但是天下往后,又真的会一直太平无事吗?”】

  【“人祸暂且不提,若是发生洪水、干旱、风霜雨雪等自然灾害,使得众多黔首百姓的粮食纷纷歉收,甚至于是绝收的时候。”】

  【“这些无以为继的黔首百姓,对于这个天下又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

  【“他们走投无路,生存不下去的时候,会不会为了求活、求存,而去抢其他黔首百姓的粮食呢?”】

  【许子摇了摇头道:“自不可如此,也不当如此!”】

  【“自己的庄稼如果歉收、绝收的话,那么他们可以去向其他那些不曾遭遇天灾,粮食丰收的黔首百姓借粮以度过灾年。”】

  【“而决不可行劫掠之事,否则如此与禽兽何异!”】

  【“同时,那些不曾遭遇天灾,粮食丰收的黔首百姓也应该借粮给那些遭遇了天灾,进而导致自己粮食歉收、绝收的百姓,此乃大义!”】

  【太子扶苏点了点头,再进一步道:“那么如果其他的黔首百姓也都遭遇了或大或小的天灾,自家的粮食也仅能够保证自己一家老小活下去,没有余粮可借。”】

  【“这个时候,天下黔首百姓又该如何办呢?”】

  【“那些已经快要活不下去的黔首百姓,他们是宁愿自己饿死也不行劫掠之举?”】

  【“还是为了活下去,而选择劫掠其他的黔首百姓?”】

  【“亦或是,为了活下去,人相食?”】

  【最后的“人相食”三个字一出,许子当即跳起来道:“怎可如此!人非禽兽,岂能相食!”】

  【太子扶苏摇了摇头道:“饥饿之极,人与禽兽又有何异?”】

  【“岂不闻《左传·宣公十五年》,宋国黔首百姓易子而食,折骸以爨?”】

  【太子扶苏读过很多的史书,至少目前秦国所有能够找到的史书他都读过一遍,并且也都记在了脑海中。】

  【而在他读过的史书之中,《左传·宣公十五年》就有记载,楚国将宋国久久围住,不让宋国的黔首百姓出来耕种,更是断绝宋国物资的出入。】

  【导致当时宋国的黔首百姓粮食绝收,最后更是困苦到要交换着吃孩子的肉,拿骸骨来当柴烧。】

  【最后还是宋王派遣元帅华元单身偷进楚国军营,直入楚国元帅子反的卧室,将子反给劫持住之后,逼得楚军退兵三十里,方才向楚国求和。】

  【而在这之后,史书之上就多出了一个词:易子而食。】

  【听到太子扶苏举出的例子,许子一愣,而后跌坐在地喃喃道:“那也不该如此。”】

  【太子扶苏点了点头,但是依然紧咬不放道:“如若不人相食,那要么挨饿等死,要么劫掠他人。”】

  【“面对天灾,黔首百姓总该有一个选择,许师认为该当如何?”】

  【许子沉默了良久,方才抬头看着面前的太子扶苏神情复杂道:“如若是我,当不可人相食,亦不可违大义。”】

  【换句话说,其他人会如何选择,他不敢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