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朱元璋,孙儿朱允熥重启大明 第105章

作者:寡欢太叔

  那无论是征高丽或者是打兀良哈,都会冠上不仁不义。文人们的嘴皮子,朱允熥实在是不想去招惹。

  “殿下,要不给北平下令,把流民挡在关外...”

  说着说着,詹徽就不敢再说了。迎着朱允熥可怕的眼神,詹徽硬生生把到嘴边的话,又给咽了下去。这对祖孙,对老百姓,有着异于常人的执念。

  朱允熥裹紧身上的衣服,也不回头,径直往前走,“先回宫吧,把这事儿报给皇爷爷。孤写一道乞罪的折子,一并送过去。”

  “詹徽,今年的策论,再加一题:开疆与守民平衡之论。”

第218章 流民与土地

  宫中炭火用度最少的,就属永安宫与坤宁宫。在永安宫廷议时,许多大臣冻得打起摆子。只有朱元璋,身上披着一件兽皮,怀里抱着一个暖炉。

  除此之外,就再没什么可供取暖。

  抱着暖炉,朱元璋眼皮垂下,就好似打着瞌睡。大臣们却都知道,眼前的这位老皇帝,于国事时,从未有过分神。

  “各省今年会试、殿试学子,已经尽到了京城。礼部、户部,已经着手安排住处。臣请陛下下旨,早定春闱时日。礼部可照前,去准备妥当。”

  朱元璋换一个舒服点的姿势,半睁着眼睛,去瞧董伦,“急啥,先让他们住着,朝廷又不是不管饭。”

  于国有法,参加春闱考生,可每人每月领到二两银子。

  看似不多,但用于吃、住、用,再是书、墨、笔,已经是绰绰有余。此条,只为大明洪武为先例。学子们因此,高呼万岁。

  朱元璋打一个哈欠,不耐烦的摆摆手,“还有事没,没事就散了吧。”

  户部与工部,互相看看。却由刑部尚书郑新走到前头去说,“陛下,臣有奏。北平来报,大军自过长城以来,虽与民无犯,却亦有百姓无家可归。”

  “应天府有报,几日来入应天流民,已有上千人。这些人虽身居关外,却亦是大明子民。请陛下下旨,安顿百姓。”

  应天府尹冯轩在心底谩骂郑新,说的虽然确有其事。

  但冯轩却知,征讨高丽,一直都是吴王主持。无论对或是不对,如今大军已出,又不可召回。嘴上说的是流民一事,实际上却是在弹劾吴王。

  朱元璋这才起了精气神,他皱眉听完,去问冯轩,“应天府,真有流民到了京城?”

  冯轩硬着头皮,“回陛下,确有流民。但从长城以北来的,不足三成。其余,都是从各地到京城来的。臣以为,只要应天府能妥善处理,流民也成不了大祸...”

  “有多少。”

  “臣以为,五城兵马司与应天府...”

  朱元璋没了耐心,一拍桌子,“咱问你,流民有多少!”

  冯轩腿一软,跪在地上,“这几日进城的,各地流民,共是九千八百多人。多是妇孺与老弱,精壮不多。”

  “九千八百多人...”朱元璋捏起了手指头,“也就是说,从北平那块来的,就有三千多人。听着不多,可大明建国十八年,从北平过来的流民,也不过两千多人。”

  想着,朱元璋不再理会冯轩,转头去问郑新,“这三千多人,都是去年朝廷北伐之后,才从北平过来的?”

  郑新点头,“正是。”

  朱元璋脸色变得平静许多,他轻轻舔着自己的嘴唇。一只手,习惯性的托住下巴。

  想了会儿,朱元璋回过神,“都散了吧,这事儿不准再提。也不准,再有人写折子送到咱这儿来。兵部、京师大营,都在咱手心里握着呢。咱不点头,一个子儿也发不出去。”

  “北伐,也是咱的意思。廷议的时候,你们一句话不说。个个的,尽是复议复议。现在出了事儿,就都跑到咱这儿倒苦水了。他娘的,复议你个娘娘腿儿。”

  听着骂人的话,郑新也不敢出声,低着头挨骂。

  出口骂人说脏话的皇帝,古往今来也没有几个。汉高祖算一个,朱元璋也算一个。

  待人都走光了,朱元璋深吸一口气。依然是托着下巴,目光盯着入门处,脑子里想着事情。正逢大狗端茶过来时,朱元璋问道,“大狗啊,这次打蒙古,是不是不该去。”

  大狗笑道,“回皇爷,臣不知该打还是不该打。臣只知道,臣一家老小,都是死在蒙古人的刀下。臣差点饿死时,是皇爷您收留了臣。”

  “臣多嘴,那些大臣们说的,在理也不在理。他们个个在蒙元时,就是举人。有的,甚至入朝做了官。他们对蒙古,自然是没啥恨意的。可臣不同,臣恨不得蒙古人早日给灭了。”

  “可臣也知道,有些事儿,就是不能意气用事。仗,该打就还得打。这次不打,下次也要打。没这次北伐,流民照样有。而皇爷您多打一次,子孙后代就少打一次。”

  朱元璋听完笑了,端起杯子,“去吧,把吴王叫来。还有,把那些弹劾吴王的折子,拾掇拾掇,都给扔火盆里烧了。”

  最后一句话,尤为打动朱元璋。

  他多打一仗,子孙后代就少打一仗。对于他这种,热衷于为子孙安排好一切的人来说。这句话,无疑是让朱元璋气顺许多。

  蒙古,于朱元璋而言,是世仇。

  可真正建国称帝之后,为了拉拢天下读书人,承认蒙元的正统。初衷是如此,可现在似乎是,已经有些变了味道。

  北伐是要伐的,只不过顺带灭了高丽。

  至于流民,妥善处置就是。给钱、给粮,再不成就给一块地。大明初建,社会秩序还较为稳定。只是几千个流民,又无伤大雅。

  流民之害,朱元璋更要清楚。

  他曾经就是流民,而元末的义军之中,一多半也是流民。

  朱允熥到了门口,心里忐忑不安。就这么站着,脑袋一点一点的伸长,去观察永安宫里头朱元璋的表情。他不知道,自个儿执意北伐,换来的是什么。

  但一点朱允熥十分肯定,北伐灭蒙,绝对不能半途而废。

  “孙儿给皇爷爷请安了。”

  朱允熥深吸一口气,大声说着。同时,把头抬起来,与朱元璋四目而对。

  朱元璋扔下一本还没来得及放进火盆里烧的,“看看吧,用心看。咱和你说过不止一次,做事之前,先想后果是如何。”

  打开之后,只看了一眼,朱允熥就放在一边,“皇爷爷,孙儿知错了。”

  “你哪儿错了。”

  朱允熥回答道,“孙儿执意北伐,却酿成百姓流离失所。孙儿听说,只遵化一县,就有近百户百姓,不得已过了长城,以谋求生路。”

  朱元璋顿步到朱允熥身边,蹲下去把折子扔进火盆,眯起眼睛。

  “不错,是有了流民。打长城以北来的,就不下于三千个。朝廷大军刚过长城,他们就从北平一路到了京城。流民是有了,那这仗,还打不打了。”

  朱允熥正色,朗声道,“皇爷爷,孙儿以为,即便有了流民,这仗也得继续打下去。”

  “您下旨,孙儿代父亲行政事,而父亲又是多年监国。既为监国,那说出的话便是圣旨。已经发兵了,那自然没有再收回来的道理。”

  “如今之计,朝廷该是下旨安顿流民。而大军继续往前,断不可退。”

第219章 那就打出去

  朱元璋听着,连连的点头,“说的不错,话说出口了,就不能因为大臣们的几句话,就给收回来。不然,往后谁还听你这个皇帝的。”

  “那咱再问你,朝廷北伐多次。为何只这一次,就出了三千多的流民。”

  从建国起,洪武三年、五年、十三年、十五年、十七年,共五次北伐。除十七年外,其余全是徐达挂帅。前四次,也有百姓迁入关内,是为流民。但四次出征,也只有两千流民。

  但十七年的第五次北伐,就滋出了三千多的流民。这也只是进了应天府的,还没去了别处未算在内。

  本就主张避免兵戈的文官们,就有了借题发挥的机会。

  至于其中缘由,朱允熥想不明白。

  只是换了主帅,就如此天差地别。在出征前,朱允熥一再叮嘱蓝玉,不可意气用事。此时,朱允熥最担心的,也是蓝玉霸占民田。

  “孙儿不知。”朱允熥摇一摇头。

  嘴上说着不知,心里却是猜出了半分。宋天圣年间,仁宗皇帝下旨将山东百姓,迁往燕云十六州外围。

  从此,也促成了南北交融。

  此后,南方战乱不断,北方却相对稳定。如此小民,在北平落地扎根。能让他们背井离乡的,也只有是没了耕地。

  “再想想。”朱元璋提示一句,“要是有的吃喝,没几个人愿意乱跑的。”

  朱允熥试着说出那两个字,“耕地。”

  于这个民族而言,千百年来,耕地就是命脉。它不单单维持着百姓的生活,更是维系起了王朝的稳定与更迭。再有昏庸者,也不敢在耕地上,乱作文章。

  就是因为没地,朱元璋一家被迫做了佃农。

  即便是佃农,好歹而言,也有地种。

  当地没了,要么逃跑,要么等死。而逃跑再分两种,要么跑到富庶地方,得以偷生。要么,造反。

  朱元璋点着头,神情略微有些落寞,“对啊,地没了,可不就得跑。要是不跑,就和你太祖母那样,活活饿死。”

  因此,建国之后的朱元璋,对全国土地进行了再分配。

  多数百姓,都得了自个儿的耕地与耕牛。他还下旨,任何人,不得占用民田。洪武朝,虽不比其他盛世那般。却是官民关系,最融洽的盛世。

  “流民多了,他们就要反。朝廷可征缴一次,可征缴两次。次数多了,朝廷拖也被拖死了。”

  朱元璋看向自己的孙子,“大孙,你说。这三千多的流民,朝廷该如何妥善安置。咱们做的不好,史官们骂的可是咱这个开国皇帝。”

  朱允熥思忖片刻,给出了答案,“给地。”

  “哪来的地?”朱元璋问道。

  洪武二年,户部清丈全国耕地。除去给皇家预备的外,其余全部分给大臣、百姓们。也有未分到的,就只能到达官贵人家里,做起了佃农。

  整个社会,较为平稳。那时起,全国耕地,就已经被分去了超九成。

  朱允熥看向写有“蓝玉”两个字的折子,眼前一亮,“皇爷爷,高丽啊。大明的流民,可安置去高丽。高丽地广人稀,大片的地无人可种。且那边,土地肥沃,极易长活庄稼。”

  “谁和你说的这些。”

  朱元璋来了兴趣,继续说道,“这些事儿,咱可是都知道的不全乎,你是咋都知道的。”

  朱允熥挠了挠头,“这都是孙儿先前听李成桂说的。对于咱们去高丽,他似乎还有些不情愿。他和孙儿说的,高丽国王如何无能。大片的耕地,无人可种。”

  土地兼并,这是自汉朝以来,就存在的问题。

  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想着用各种方法,去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王朝到了中后期时,朝廷与地方、地主与农户。他们之间的矛盾,就愈发凸显。土地问题,也更加严重。

  王朝末期,大批的百姓,种不得地。要么等死,要么造反。

  而新的王朝建立,土地秩序得以打散重组。很多普通百姓,都能分到土地。因此,在王朝最开始时,土地问题是最不凸显的。

  但随着王朝进入中后期,土地问题便又会出现。

  在董伦给朱允熥教书时,董伦曾对朱允熥提问,如何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

  而朱允熥给出的答案,也十分明了。并且,他也是这么去做的。那就是,打出去,征服更多的土地。

  只有土地足够多,便不再担心土地被兼并。

  到那时候,人人有地种,便不再有人铤而走险,去行造反之事。

  “只要他们愿意,便可去高丽。往后,辽东、漠北,大片的耕地,咱们大明的百姓,都能去。孙儿以为,只要朝廷敢打,百姓就不会无地可种。”

  朱元璋盯着朱允熥,半晌才回过神,“董伦就这么教你的?”

  “他娘的,好的不教,尽教这些胡乱的东西。打仗,啥都是打仗。人怎么来,粮草辎重怎么运。打一场仗,光路上就得吃了一半的粮食。”

  朱允熥笑道,“皇爷爷,若是河运甚至于海运,就不怕粮食被吃太多了。如今的大明水师,将士们可在甲板上,如履平地。船上站人,船仓运粮,一举两得。”

  这时,朱元璋也想起了在蒙元时,就出现的巨大桅船。

  “想打仗?”

  朱允熥重重的点头,“大明以武建国,为何不打。如今太平盛世,人口越来越多,耕地一共就那么点。要是不打出去,咱们大明传到百世时,耕地都不够用!”

  朱元璋脸色凝重,“你这些话,能被文官们口水淹死。”

  “孙儿不怕,孙儿怕的是,百姓无地可种,流离失所,重蹈蒙元覆辙。”

第220章 刑部大牢

  “嘿,来壶酒。这菜里连点油水都没,咋吃呀。”

  蓝玉坐在干草堆上,不耐烦的隔着木头栅栏,往外头去喊。刑部大牢,这儿关押的,多不是重刑犯。与诏狱相比,刑部大牢也就没那么多的酷刑。

  狱卒探进一颗脑袋,“蓝爷,毛大人吩咐了,不准给您吃油水,也不准喝酒。这也是太子的旨意,俺们不敢抗旨呀。”

  蓝玉不吱声了,嘴里嘟囔着几句,“又没犯啥事,何必关在这个鸟地方。”

  那边,狱卒咬咬牙,扯出自己嘴里抠出来的一大块鸡腿。挨着栅栏送进去,“蓝爷,您要是不嫌弃,先吃小的这个。再晚些时候,小的瞅个准儿,给您淘换点酒来吃。”

  鸡腿不大,蓝玉似有些瞧不上眼。倒不是嫌弃鸡腿,却是太小。塞进嘴里,也挨不着满满当当。

  “你叫啥。”蓝玉嗦起了鸡骨头。两根手指,在嘴里舔着。

  不知多少天了,蓝玉没再见过荤腥。这鸡腿,吃着无味,却也舍不得丢了。鸡肉的纤维在嘴里时,蓝玉享受的紧。

  “小的叫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