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魏世子,开局定亲孙尚香 第112章

作者:老骥卧槽

  阵前,四人相互对峙。

  “谁是黄忠?”张辽提刀发问。

  “老夫便是。”黄忠反问道:“你这后生何故知晓我名?”

  “废话少说,今日斩的就是黄忠。”张辽一夹马腹出击。

  “狂妄!”黄忠闻言大怒,一抖缰绳迎上前。

  “徐某不斩无名之辈,速速报上名来。”徐晃提着大斧指向魏延。

  “哼!某家魏延,今日便教尔等知晓厉害!”魏延说罢高呼~,“驾~”

  对面徐晃听闻魏延姓名,不由面露喜色,抡着大斧就迎上前。

  “当!”

  大斧与长刀重重相击,魏延顿觉虎口传来钻心疼痛,两条手臂开始打-摆子。

  “哈哈,再吃我一斧!”徐晃大叫着再度来袭。

  “劲儿真大!邪门了。”魏延暗骂一声,只能硬着头皮对上。

  另外一边。

  数回合结束后,黄忠面色沉重,“后生的马不错。”

  “哈哈哈~”张辽闻言大笑,“老头骑老马,搞得我胜之不武似的。”

  黄忠年纪挺大,须发皆白,而他胯下的战马,也谈不上太好。

  南方不产马,本就没有什么好马。

  而黄忠目前又是个无名之辈,也搞不到什么好坐骑。

  他座下的马儿,甚至还不如虎豹骑的制式战马。

  年龄和坐骑方面,黄忠双双陷入劣势。

  提起三国,人们潜意识都认为五虎将是第一梯队,其实张辽的武艺也绝对不逊色。

  白狼山封神,以少胜多斩蹋顿。

  更别提合肥之战时,更是张辽的高光时刻。

  领着八百人冲击十万人营寨,打赢还不说,张辽甚至能做到二进二出,前后冲了孙十万两遍。

  张辽要是武艺不够,早就死在万军之中。

  加上曹冲送黄骠马给张辽,有了坐骑方面上的加持。

  再配合双边马镫、高桥马鞍的操作性。

  张辽打黄忠,在场面上根本不落下风,可谓旗鼓相当。

  “后生休要猖狂。”黄忠说罢拔马后撤,看似像是要逃。

  张辽见状眉毛一挑,“哼,公子已经交代过,这老头箭术过人,不可深追。”

  当即大声道:“老匹夫不战而逃,那我可就算你输了。”

  正在后撤的黄忠身体一僵,没想到张辽竟然不追,而且还用言语激他。

  这下黄忠有些傻眼,本来是想佯装逃遁,等张辽追上来时。

  再突施冷箭,来上一手回马箭,打张辽一个措手不及,奈何对面不上钩,黄忠就有些抓瞎。

  “谁说乃公要逃。”

  黄忠无奈只能停步,然后站在原地弯弓射箭,直奔张辽而来。

  “嗖!”

  张辽一偏脑袋,轻松躲开。

  双方之间隔着一段距离,张辽完全可以反应过来。

  倘若张辽刚才追击,那么张辽和箭矢就是相对运动,并且距离会很近,人根本反应不及。

  现在么,张辽一边后撤,一边闪避箭矢。

  黄忠虽然百步穿杨,但张辽并非死靶子。

  “公子,那边快分出胜负了。”

  在典满的提醒下,曹冲朝徐晃那边看去。

  之间徐晃双手举着大斧,直接踩着马镫站起身子,对着魏延就是一顿哐哐猛砸。

  “该死!”

  魏延憋屈至极,忍不住仰天怒吼。

  打到此时此刻,他终于意识到一件事。

  他与徐晃的武艺差距没想象中那么大,不至于被从头到尾吊打。

  但他发现徐晃能双手持武器,不用一只手握马缰绳,更能踩着马镫直接站起来借力。

  单手持刀的魏延根,根本扛不住徐晃疾风骤雨般的进攻。

  “恶贼!”魏延恼怒道:“你不过仰仗外物之力!”

  “哈哈哈~”徐晃仰天大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个道理南蛮子都不懂吗?”

  另外一边。

  黄忠发现张辽不上当,射了几箭之后,便只能继续跟张辽近身肉搏。

  “没悬念,这下赢定了。”曹冲看着战局作出判断。

  曹冲虽然没武艺,但是眼界、招式方面都是顶级。

  徐晃那边完全没悬念,完全就是一边倒压着打。

  张辽这边的情况,看似旗鼓相当,但实则基本上也胜负已定,因为黄忠体力是个大问题。

  “住手!”

  一声大喝,徐晃、张辽同时停下。

  曹冲带着哼哈二将上前,拱手见礼道:“黄老将军、魏将军。”

  黄忠、魏延得到喘息之机,不由靠拢在一起,面露疑惑之色。

  再继续打下去,不出一盏茶时间魏延就落败,而黄忠最多一炷香。

  偏偏对方在占尽上风时叫停,这让二人尤为不解。

  “此乃丞相之子,邺侯。”张辽出言介绍。

  二人对视一眼,手持武器抱拳行礼,“见过君侯。”

  “二位不必多礼。”曹冲笑着摆手,“今荆州已归顺朝廷,我不愿大动干戈,致使生灵涂炭,百姓离乱。故约定斗将定胜负。”

  “不过我观二位将军乘劣马,也无上好马具,极大限制两位的实力,未免有胜之不武之嫌,所以叫停斗将。”

  “二位武艺过人,我看不弱于张、徐两位将军,不如就此罢手,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曹冲如此行事,完全是给黄忠、魏延留面子。

  再打下去,魏延必然被生擒活捉,而黄忠多半得累趴下。

  既然想要收服二人,没必要太过折辱。

  差不多给个台阶,还能获取二人好感。

  “那这战事...”黄忠有些迟疑。

  “老将军贪心不足。”张辽笑道:“胜负未分,但胜负已分,难道公子一片好心,就换来老将军抵赖行径?”

  黄忠面露惭愧,说好了斗将分胜负。

  刚才虽然没分胜负,但再打下去肯定是他们这边输。

  “这样吧。”曹冲适时开口,“请此地主官出城一见,我与他面谈如何?不知二位能否信得过在下的人品。”

  “公子高义,手下留情,我等自然信得过。”魏延当即说道。

  “此事老朽作保。”黄忠拍着胸脯道:“现在就回城请府君出来一见。”

  “好,二位将军请便。”曹冲颔首示意。

  “公子不怕我等一去不回?”魏延忍不住问道。

  “我观二位,一脸正气,定然不是那种耍赖小人。”曹冲继续道:“荆楚之地多豪杰,季布一诺千金,名垂青史。”

  “二位将军既然也是荆楚之人,想必不输当年季布。”

  “公子放心!”二人郑重抱拳,随后拔马而去。

  没办法,曹冲都把本地名人搬出来,二人要是真耍赖不出来,那丢人丢的就不仅仅是他们两个脸,是整个荆楚之地的颜面。

  “公子,您不担心?”

  张辽看着二人远去的背影,压低声音问道。

  “自然担心。”

  “那您还放他们离开?”

  “先要让此二人诚心为我效力,难免要赌一把。”

  曹冲也知道自己在赌,尽人事听天命,自己已经把能做的事情都做到最好,就算最后无法成功,那也是命数使然。

  不同于陈到已经追随过刘备,曹冲无法彻底收服,只能用其力,而不能获其心。

  但黄忠、魏延不同,曹冲更想得到他们的效忠,成为自己日后的助力,而不仅仅是单纯效力。

  说话间,城门再次打开,二将拱卫着一人来到近前。

  “长沙太守韩玄,拜见邺侯。”韩玄径直下马行大礼。

  曹冲见状翻身下马,亲自将韩玄搀扶起来,“太守不必多礼。”

  简单寒暄几句,曹冲直接道:“刘表已死,刘琮束手,今我父率十五万大军下江东,这荆南之地命我率骑兵平定。”

  “我不愿再惹刀兵,府君可愿和平解决?”

  “愿意!愿意!”韩玄忙不迭答应。

  城中本就没多少兵力,一听曹操有十五万大军,韩玄顿时头晕目眩,哪里还敢违抗。

  本来,荆南这边就是表面臣服,没敢公开反抗曹操,彻底归顺也是理所应当之事。

  “既如此,那再好不过。”曹冲承诺道:“府君可保留职位,朝廷绝不会过河拆桥。”

  “谢公子大恩。”韩玄闻言激动不已。

  来荆南之前,曹操大手一挥,直接让爱子便宜行事,荆南一切事务全权负责,曹冲有这个权力去许诺。

  荆南这边没啥油水,人口、耕地很少,也不是什么兵家要地。

  为稳定的处理方法,自然是一切保持不变。

  只要愿意投降,那就宽大处理,保留原有职位不变,确保荆南一切稳定。

  要不然,换一个新官员走马上任,又得花费时间来了解当地情况。

  “公子,城中已经备下酒宴,不如入城?”韩玄邀请道。

  “不了。”

  韩玄闻言顿时面露失望之色,但曹冲紧接着说道:“军务在身,我还需去往其他三郡,不过有件事要麻烦府君一二。”

  “您吩咐,下官绝不推辞。”

  “劳烦府君备下庆功宴,等到平定其他三郡后,定然来长沙,找府君讨一杯酒水喝。”

  韩玄闻言顿时大喜,没想到曹冲这么给面子。

  拍着胸脯道:“您放心,庆功宴定然为公子备好,就等您莅临长沙。”

  “多谢多谢。”曹冲紧接着话锋一转,道:“朝廷正是用人之际,我观魏、黄两位将军身手不俗,自当随军建功立业,不知府君可愿割爱?”

上一篇:风流皇太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