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魏世子,开局定亲孙尚香 第114章

作者:老骥卧槽

  “眼下敌军突然来袭,显然来不及赶制火箭,末将以为还是发射普通箭矢,就算无法点燃对方战场,但也能起到压制作用。”于禁抱拳说道。

  “不可!决计不可!”郭嘉连忙阻拦。

  “为何?”曹操不明所以,“奉孝有何见教?”

  “资敌矣!”

  “资敌?”曹操一脸疑惑,“何来资敌之说?而且不放箭,我军如何御敌?”

  “主公且看。”郭嘉指着江面,“如此浓雾我等看不清楚,难道对方就能看清楚?”

  “继续。”

  “试想,倘若敌军的目的真是劫营。那么借大雾掩护,完全可以无声无息靠近然后再发动偷袭。”郭嘉反问道:“何必弄出动静而暴露自身,这不是给咱们提醒么?”

  “对啊。”曹操顿时觉得有道理,“若对方是来偷袭,更应该悄悄的,何必故意击鼓呢?”

  “没错。”郭嘉振奋道:“此乃敌军虚张声势之计。”

  “目的呢?”曹操问道:“对方大半夜搞这么一出戏,究竟是何目的?”

  “借箭!”郭嘉继续道:“大雾弥漫,对方猜到我军谨慎起见,断然不会下水,那么箭矢就是唯一的反击方式。”

  “一旦射出,这些箭矢就白白便宜对方。”郭嘉沉声道:“今夜咱们射出去多少箭矢,来日这些箭矢就会射向咱们,断然不能如此资敌。”

  “嘶...能说通,但站不住脚。”曹操皱眉道:“奉孝何以如此笃定?”

  确实,郭嘉这种临场预测,直接道破敌军目的,听起来都有些邪门。

  但接下来郭嘉的话,让曹操感觉更加邪门。

  “此乃冲公子之料敌于先!”郭嘉斩钉截铁道。

  别说曹操感觉邪门,郭嘉这时候更觉得邪门。

  这玩意还没开始打,怎么连过程都知道了?

  “你和麟儿有书信往来?”曹操还以为郭嘉去信,跟曹冲说过前线情况,然后曹冲基于书信内容判断。

  “不曾。”郭嘉沉声道:“不瞒主公,虽然非常不可思议,但这是开战前在襄阳时,冲公子做出的预测。”

  “荒唐!”

  “荒谬!”

  “一派胡言!”

  一时间,周围众多谋士纷纷斥责,觉得郭嘉简直是在信口开河。

  “我知道你们不信,主公也不信,其实我到现在还有些不信。”郭嘉快速道:“但究竟是真是假,咱们一探便知,派遣船只去江心查看情况。”

  “不可。”于禁直接拒绝道:“万一遇到埋伏怎么办?”

  “那就派一艘船!”郭嘉呵斥道:“打陆战知道派遣斥候,水战就不明白这个道理吗?!”

  “一艘走舸入江,不过三五士卒,能有多大损失?”

  于禁闻言一窒,不知该如何反驳。

  到底还是不习惯水战,于禁的指挥能力严重下降。

  “郭祭酒,就算冲弟对你有救命之恩,你这未免也太离谱...”曹丕不悦道:“军国大事,岂能儿戏?”

  “就算是冲弟提前预测,万一不对该怎么办?”曹丕抱拳道:“父亲,孩儿认为还是莫要冒险,直接用箭矢射击便是。”

  “做好战斗准备。”曹操沉声道:“严守水寨,派遣斥候去江心查看。”

  “主公不可啊!”

  “主公三思!”

  “主公切莫意气用事!”

  一时间,无数文臣武将纷纷劝阻,感觉曹操太过胡来,一听到宝贝儿子就选择无条件信任。

  曹操见状不由有些动摇,这时候蔡瑁突然开口。

  “丞相,我判断对方不像是进攻。”

  “继续。”

  “如此大雾天气,对双方都有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开战,尤其当下还是夜晚。”

  “一旦开战,犬牙交错,基本上不分敌我,打起来很有可能自己打自己。”

  “雾天水战,如同雨天骑战,都是兵家大忌,决计不会如此行事。”

  此前在襄阳,蔡瑁欠了曹冲一个人情,眼下刚好还上,蔡瑁也是在替曹冲说话。

  “言之有理。”曹操沉声道:“何况咱们说了半天,你们有没有察觉一件事?”

  “什么?”众人疑惑不解。

  “声音!”曹操紧接着解释道:“声音并没有变大!”

  “倘若对方一直在接近咱们,那么声音就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响亮。”

  “可眼下声音没有变化,这说明什么?说明对方没有靠近咱们,更像是一直停留在某处。”

  此言一出,众人皆静。

  侧耳倾听鼓声,发现确实没有渐强,而保持原有声音大小。

  “主公观察入微。”立即有人拍马。

  “若无奉孝提醒,我也无法注意到。”曹操摆手道:“执行军令!”

  “主公...喏!”

  于禁本还想说些什么,但对上曹操的眼神,直接就怂下来。

  作为水军统领,于禁今日才下达第一道军令,然后就被直接驳回。

  尤其被驳回的原因,还是因为曹冲、郭嘉一系的谏言,这让于禁心中更加抵触。

  哪怕抛开事实不谈,于禁都不想遵从,更愿意直接下令放箭。

  奈何曹操心意已决,于禁终归是个外姓武将。

  倘若再敢摆不清楚位置,那么下一秒他就会被直接拿掉。

  随着军令下达,曹军顿时严阵以待,全力戒备,做好防守工作。

  其实曹军挺擅长这些,只要能够脚踏实地,曹军的战斗力绝对杠杠的。

  十五万大军密密麻麻站在水寨各处,披坚执锐,引弓架弩,但凡视线内出现敌人,就会遭受狂风骤雨般的进攻。

  江面上,船舱内。

  诸葛亮与鲁肃相对而坐,二人煮茶闲聊。

  “有一会儿了吧?”诸葛亮朝舱外看去,“看来曹军的水战素质,比我想象中还低,这么半天都没射箭迹象。”

  “孔明,船上都是稻草,你也不怕对方放火箭?”鲁肃饶有兴趣问道。

  “江畔潮湿,曹军若有常备火箭,定然无法点燃。”

  “若无常备火箭,自然也无从发射。”诸葛亮淡定自若,“子敬出仕江东,难道这点常识不知?”

  “我不擅兵事,何况有公瑾在,这些也轮不到我操心。”鲁肃缓缓摇头。

  “快放箭吧。”诸葛亮感慨道:“十五万大军,一人不到十根箭矢,就能凑够百万箭矢,也就一眨眼的工夫,不等曹军反应过来,咱们就能撤了。”

  其实诸葛亮玩的就是出其不意,趁着大雾天气来袭,然后敲响战鼓,做出劫营姿态。

  措手不及的情况下,曹军定然会箭矢压制。

  不需要多,基本上不到一盏茶时间,百万箭矢就能借到手。

  随着时间推移,等曹军方面察觉不对时,诸葛亮恐怕已经返回。

  到时候曹军方面估计都搞不清楚状况,恐怕还会认为己方箭矢火力太猛,成功将来犯敌军逼退。

  如此,借箭就算是神不知鬼不觉。

  二人闲聊间,曹军方面派出走舸,循着鼓点声快速而来。

  随着距离快速拉近,浓雾中船只的轮廓越来越清晰。

  “船停着没动啊...”

  “甲板上有人...不对!是假人!”

  曹军斥候很快发现异常,对方船只不但没动,而且甲板上都是一些稻草人。

  真正的大活人都在舱内击鼓,避免借箭时被射死。

  “走,速速回报。”

  片刻后,走舸返回曹军水寨。

  “报~~~”

  “启禀丞相,敌军船只停靠江心未动,没有丝毫进攻之意,且甲板503上布满稻草人,船舷处悬挂草席。”

  “果然!”曹操一拍大腿,又骂道:“对方就是来骗咱们箭矢的,险些中了对方奸计。”

  “奉孝!”曹操激动道:“麟儿到底如何预知此事?”

  “主公,眼下不是说这个的时候。”郭嘉提醒道:“咱们还是想办法解决敌人较好。”

  一想到没有现成的火箭,曹操就是一阵郁闷,挥手道:“去去去,出动战船将对方赶走。”

  “一点风吹草动就大张旗鼓,没点沉稳气度,如何统帅大军?”

  于禁低头挨训,心里那叫一个郁闷。

  刚才还夸他有大将之风,一扭头就变成没沉稳气度,前后反差未免

  “还愣着做什么?是等我去开船吗?”曹操训斥道。

  “得令。”于禁连忙回神儿。

  江心。

  诸葛亮喝茶都喝饱了,但曹军还是没有放箭,心下顿时纳闷。

  “怎么回事儿?”

  曹军一直不射箭,反轮到诸葛亮沉不住气,起身推开窗户。

  “孔明小心,万一箭矢来袭,免得受伤。”鲁肃好心提醒。

  “子敬放心。”诸葛亮随口答应一声,但没放下窗户,而是朝外望去。

  但很可惜,大雾弥漫,诸葛亮什么也看不见。

  “会不会出变故?或者说对方发现。”

  “不应该啊。”诸葛亮眉头紧锁,“大雾弥漫,曹军不知虚实,如何发现咱们的底细?”

  实则走舸来时,诸葛亮这边甲板空无一人,完全没发现曹军斥候来过。

  突然,诸葛亮眯起眼睛,感觉雾气中隐隐约约有什么东西。

  定睛一看,顿时大惊失色。

  “不好!”诸葛亮急忙道:“撤!快撤!对方杀出来了!”

  “啊?!”鲁肃急忙起身,对士卒下令道:“起锚!起锚!撤!”

  然而多少有些为时已晚,由于大雾的缘故,诸葛亮看到曹军时,双方的距离已经非常近。

  临时起锚,然后再开船后撤,时间上有些来不及。

  “上钩索!给我逮住他们!”于禁咬牙下令。

  为了发泄一下愤懑,于禁亲自领军前来。

  诸葛亮这边本就没带多少兵力,双方一经接触,顿时被逮住七七八八,全被钩索缠住不得逃走。

  也幸好诸葛亮所在的船只较为靠后,而曹军开船的技术有些拉跨,最终得意侥幸逃脱。

  不过带出来的百艘战船,九成九全被拿下,让曹军方面白捡便宜。

上一篇:风流皇太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