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魏世子,开局定亲孙尚香 第207章

作者:老骥卧槽

  刘璋的想法倒也不错,刘备确实不可能投降曹操。

  因为刘备已经假投降过一次,故技重施对曹操肯定没效果。

  “刘益州,可是想趁机夺回汉中。”诸葛亮直接问道。

  “正是!”刘璋看向刘备,“若有汉中在,益州自成一国,曹贼纵有百万雄兵,也休想攻进来。”

  若说长江是天堑,那秦岭就是天狱。

  “刘益州请我主前来...”诸葛亮轻笑发问,“是想让我主挂帅?”

  “正有此意!”刘璋迫不及待道:“玄德征战多年,不像我从未上过战场,而且我早就听闻关、张二位大将,皆有万夫不当之勇。”

  “料想让玄德挂帅,加以关、张两位将军统兵,区区张鲁应该不在话下。”

  “哈哈哈~”张飞闻言大笑,拍着胸脯道:“刘益州有眼光,绝对不成问题。”

  “玄德,你的意思呢?”刘璋看向刘备,希望得到一个正式答复。

  “入蜀以来,季玉对我多有照顾,只恨没机会报答季玉之恩情。”刘备诚恳道:“蒙季玉不弃,看得起我刘备,愿为前驱,效犬马之劳,以报答季玉一二恩情。”

  “太好了!”刘璋见状大喜过望,“有玄德在,我就能待在成都高枕无忧了.. . ”

  刘璋不禁开始幻想,他能一直坐在益州之主的宝座上,让刘备替他抵御外敌进攻,他躲在后方安心享乐。

  岂不知,当兵权落到刘备手中时,就意味着益州之主要换人咯。

  ......

  江东,秣陵。

  “北边传来消息,天子第二次下诏册封曹操为魏公。”孙权放下手中的情报,看向堂下众人,“都说说吧,我等该如何应对?”

  “主公。”张昭立即发言,道:“江东应当派人前去祝贺!”

  带投大哥不愧是江东“鸽派”,一举一动都透露着怂劲儿。

  别管出啥事儿,反正先示好就完了。

  若你敢带兵前来进攻,那我就敢直接投降。

  “张公何出此言?”周瑜愤怒道:“难道我江东男儿没有血性吗?!”

  “匹夫之勇,没什么值得称道。”张昭连连摇头,拱手对孙权道:“主公与曹公有姻亲关系,何必把关系搞得这么僵?”

  “张公之言...也不无道理。”孙权看向众人道:“此前,小妹从邺城来信,曹冲顺利成为嗣子。”

  “若曹操称公,那曹冲就是世子,香儿就是世子妃。”孙权继续道:“这对于江东而言,确实是一件有益无害之事,当初答应这门亲事,还是真是选对了。”

  这笔投资简直血赚,可以说孙家的女子,已经有母仪天下的苗头了。

  周瑜闻言没再开口,冷静下来想,这实打实是一件好事儿。

  “张公。”

  “臣在。”

  “既然你提议前去祝贺,不如就由你带队前去,如何?”孙权直接道。

  “固所愿,不敢请耳。”张昭自然是满口答应下来。

  “那就散了吧。”孙权说罢自顾自起身离开。

  若放在以前,孙权可没这个底气,要先恭送张昭、周瑜离开。

  但现在嘛,“大乔被掳”事件后,孙权的权势得到提升。

  而后周瑜又在江夏战败,孙权顺势对其做出降职处罚。

  虽然仅仅是象征性,但对于周瑜的威望是个不小的打击。

  孙权借这个机会,又收回一部分兵权,现在腰杆硬气多了。

  “恭送主公。”

  随即,江东群臣纷纷散去。

  但周瑜和鲁肃对视一眼,没有离开,反而是朝孙权追去。

  不出所料,孙权就在后殿等他们前来。

  “兄长、子敬快坐。”

  等二人坐下后,孙权主动开口道:“江东需要与曹操维持友好关系,但不意味着咱们要对曹操投降。”

  孙权不介意多留条后路,但这并不意味着孙权会束手就擒。

  能在江东当草头王,谁也不会去曹操那边当阶下臣。

  所以鸽派的意见要尊重,鹰派同样需要支持。

  “主公,曹操称公、称王,这一系列下来,定然会耗费不少时间。”周瑜快速道:“我们应当抓住这个空档期。”

  “公瑾兄长不妨明言。”孙权示意周瑜继续说。

  “江夏!”1.1周瑜沉声道:“这个地方必须夺回来,不然咱们的压力太大,曹军随时都能顺流而下,直接进攻江东,长江天堑形同虚设。”

  “能行吗?”孙权有些信心不足。

  上次江夏之战,最终以孙刘联军落败而告终,孙权难免会迟疑。

  “主公不必顾虑。”周瑜信心十足道:“荆州不过三万驻军,兵力并不算多,能分摊到江夏的就更少。”

  “而且咱们的人已经打听到,驻守荆州的是曹仁和于禁,此二人全都不善于水战。”

  在周瑜的视角里,水战的地板砖就是蔡瑁,低于蔡瑁的统统可以视为不会水战。

  于禁对水战有点了解,但在周瑜看来就是个门外汉,根本不足为惧。

  反倒是曹冲,给周瑜留下很深印象。

  虽然曹冲水战的能力,距离周瑜同样非常大,但架不住曹冲越打越厉害,这点就太可怕了。

  “兄长可有把握?”

  “有!”周瑜直接道:“愿下军令状!”

  距离江夏之战,差不多也快两年时间。

  江东不仅恢复折损的实力,并且还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钱粮方面同样充沛,完全有能力发动一场大战。

  “若如此,会不会害死张昭啊?”鲁肃不由提醒道。

  “为君主而死,也是他的荣幸。”周瑜不假思索道。

  张昭那边出使曹操,周瑜这边谋划江夏。

  张昭正出使呢,江东跟江夏打起来了,张昭大概率没好果子吃。

  “这...”孙权不禁有些迟疑,害死张昭终归不妥。

  就在这时,有人匆匆来到近前。

  “主公,蜀中传来急报!”

  “发生了什么事情?”

  “刘备在成都发动政变,而今益州已经易主!”

  “什么?!”孙权、周瑜、鲁肃全都震惊不已.

第179章 代汉者,第四道册封诏书,汉皇刘协密诏谋划

  相较于历史上,刘备耗费三年时间,外加折了庞统才拿下益州。

  这次在诸葛亮的谋划下,前后耗时一个月时间,益州便直接易主。

  倒不是卧龙、凤雏能力差距大,而是刘备的心态出现变化。

  西北平定,曹操称公,这两件事都刺激到刘备的神经,让刘备生出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故而在行事方面,完全听从诸葛亮指挥,只想着尽最快速度拿下益州。

  在刘璋给予刘备兵权后,刘备快速与军队熟悉,然后假意前去进攻张鲁。

  走到半路上,刘备恳请刘璋前来犒军,并设下鸿门宴。

  刘璋不疑有他,开开心心去犒军,然后直接被刘备拿下。

  最高明的计策,往往看起来非常简单,但越是简单就代表越是有效。

  历史上,鸿门宴这种计策庞统也献过,可惜刘备死要面子没采纳,足足耗费三年才拿下益州,其间折损无数钱粮兵马。

  这次在诸葛亮的主导下,鸿门宴轻轻松松拿下。

  擒贼先擒王!

  外加刘备入蜀已经有一段时间,张松、孟达、李严、法正这些二五仔,早就对刘备芳心暗许。

  在这些益州官员的帮助下,局面很快就稳定下来。

  那些忠于刘璋的益州官员,由于投鼠忌器,最终也只能屈服,免得害死刘璋。

  “没想到啊。”孙权唏嘘道:“本以为江夏战败后,刘备要么身死,要么亡命天涯,没曾想是去了蜀中,并且还夺了刘璋的基业。”

  “乱世之中,刘备也算得上一位英雄。”周瑜中肯评价道。

  “主公、公瑾。”鲁肃立即拱手道:“刘备既然有了基业,那么孙刘就能继续联合!”

  作为外交达人,鲁肃这方面的嗅觉非常灵敏,立即看到联手的可行性。

  “如今天下除了曹操之外,就剩咱们和刘备两家,曹贼势大,孙刘合则两利。”鲁肃请求道:“主公,属下愿意走一趟西川。”

  孙权没有发表意见,听完后看向周瑜。

  周瑜见状稍作沉吟,道:“主公,子敬的办法可行。”

  “单单咱们只能进攻江夏,而咱们和刘备联手,或许就能打整个荆州。”

  孙权听完后陷入思索,好似在心中权衡着什么。

  半晌后,孙权缓缓开口,道:“派遣张昭前去示好,在曹操称公后,江东直接对其称臣!”

  “主公?!”周瑜、鲁肃蓦然瞪大眼睛,显然被这个决定震惊到。

  孙权摆手打断,继续道:“子敬前去成都接触刘备,两家合力进攻荆州,至少要把曹操逐出南方!”

  二人闻言一愣,这才恍然大悟。

  “主公是要迷惑曹操?”周瑜随即问道。

  “然也。”孙权微微颔首,“称臣不过是面子问题,咱们不要面子,只要实惠。”

  “称臣迷惑曹操,然后对荆州发动偷袭!”

  大魏吴王妥妥实用主义者,面子什么的根本不在乎。

  周瑜、鲁肃对视一眼,都觉得这个办法不错,大有可为。

  “兄长开始整军备战,子敬即刻动身去往成都。”孙权下达命令。

  “喏。”

  ...

  许都,皇宫。

  刘协坐在龙椅上,御笔亲书一道圣旨,然后加盖传国玉玺。

  “丁典军,劳烦传达一下吧。”

  赫然是第三次册封魏公的诏书,刘协写好后交给丁斐。

  丁斐,出身谯县丁家,丁夫人的族亲。

  曹冲四友之一的丁谧,就是丁斐的儿子。

  此人在担任典军校尉,负责在许都“保护”天子刘协,统领皇宫一切事务。

  典军校尉,当年可是曹操当过的职位。

  如今让丁斐担任,还肩负如此重任,可见曹操对其信任。

  丁斐这种人在后世名声不显,但绝对是曹操绝对信任的心腹。

上一篇:风流皇太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