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魏世子,开局定亲孙尚香 第208章

作者:老骥卧槽

  无他,这哥们救过曹操性命,能不信任么?

  “第三封了。”丁斐笑眯眯接过圣旨,“还真是麻烦,要不陛下直接把第四封也写好?”

  “放肆!”一道苍老的叱骂声响起。

  开口之人名叫伏完,大汉国丈,当今皇后之父。

  丁斐斜眼看去,冷笑道:“国丈,怎么个事儿.. ?”

  “丁典军息怒。”刘协忙起身打圆场,“国丈就是这个脾气,见谅见谅。”

  “哼!”丁斐冷哼道:“看在陛下的面子上,不与你这老货计较。”

  说罢,丁斐拂袖而去,前去派人给曹操送圣旨。

  而在丁斐离开后,刘协和伏完对视一眼,伏完缓缓道:“陛下,老臣近来思女心切,还望陛下应允皇后出宫省情。”

  “也好,正好让皇后替朕探望姑母。”刘协顺势答应下来。

  伏完的妻子是阳安大长公主,汉桓帝的女儿。

  汉桓帝和汉灵帝并非父子关系,汉桓帝无子而亡,灵帝是以宗室身份继位。

  故而汉桓帝的外孙女,嫁给汉灵帝的儿子,不存在什么伦理问题。

  “臣遵旨。”

  丁斐虽然走了,但周围还有很多侍卫,君臣二人没敢多言,就此匆匆分别。

  刘协径直返回后宫,不多时皇后伏寿出宫,理由则是回家省亲。

  上报给丁斐后,丁斐也没理由阻拦,只能放行。

  大长公主府。

  伏寿返回家中,先是回到卧房当中,然后从肚兜里掏出一份密旨。

  刘协用血书所写,加盖传国玉玺,托伏寿带出宫交给伏完。

  有过一次衣带诏事件,自然会对这方面加强防范。

  但刘协总归还有办法,伏寿毕竟是皇后,丁斐不可能对其搜身,更不可能扒光伏寿的衣服检查。

  虽是傀儡,但皇帝、皇后的身份,依旧是天然优势,能带来一定的便利。

  “父亲,陛下密旨。”

  伏寿从卧房出来,将血书交到伏完手中。

  “陛下,臣无能啊!”看着鲜红的血书,伏完老泪纵横。

  曹操篡位进行时,作为最大的受害者,刘协不可能无动于衷。

  换作任何一个人坐在皇位上,都不可能无动于衷,谁甘心把皇位让出去呢?

  “陛下说什么?”阳安大长公主问道。

  “第三封圣旨已经下达,第四次册封时,曹贼就会领旨。”伏完沉声道:“届时曹贼必定会前来许都,陛下命我发动人手,对曹贼进行刺杀。”

  “啊?”伏寿惊呼道:“这能行吗?”

  “能不能行,这是最后的机会了。”伏完肃容道:“若坐以待毙,只能亲眼看着曹贼行篡逆之事,吞并大汉江山基业。”

  伏完是妥妥的保皇党,妻子是汉桓帝的长女,女儿是刘协的皇后,绝对是刘协最坚定的支持者。

  而现如今,随着身边的臣子被一波波清洗,伏完是刘协最后的倚仗。

  “你回宫告诉陛下,此事我会操办,让陛下不用担心。”伏完看向女儿,道:“你不宜出来太久,免得引起丁斐疑心,稍坐之后便返回皇宫。”

  “女儿知道了。”伏寿点头答应下来。

  取代汉室,称公其实是最重要的一步。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正是这个道理。

  反倒是后续的称王、称帝,只要稳扎稳打一步步来,基本上就是水到渠成。

  作为篡位的第一步,称公必然会引来最激烈的反扑。

  反倒是称王、称帝时,基本上都已经认命,知道大势已去。

  随后伏寿离开,返回皇宫,而伏完则开始秘密联络一些有志之士。

  四百年大汉,心向汉室不计其数。

  从伏完的态度来看,他并不担心帮手的问题。

  随着曹操称公的消息传出,天下间一时风起云涌。

  ......

  邺城。

  城中主干道上,此刻人满为患,水泄不通。

  侍卫们围住一片空地,周围百姓们则全都在看热闹。

  “真是邪门了,又有东西从地下长出来。”

  “还是石碑吗?这次上边是什么字?”

  “好像是一个“者”字。”

  近来邺城出现一个怪事,原本好好的街道上,某日突然冒出一块石碑。

  并非那种从天而降,而是从地里一寸一寸长出来。

  有百姓不信邪,可住在周围的百姓,是亲眼看着石碑长出来,不由得他们不信。

  每个石碑上则有一个字,第一个是“代”,第二个是“汉”,这次是“者”。

  “代汉者?”

  “这什么意思啊。”

  “有人要代替大汉?”

  百姓们议论纷纷,认为这是上天在昭示什么。

  “你们发现没有,好像朝廷每次下旨封丞相为公,地里边都会冒出来一个石碑啊。”

  “咦?!好像还真是那么回事儿啊。”

  “莫非老天爷在预示,丞相就是代替大汉之人?”

  一时间众说纷纭,但人们已经将这神秘的石碑,与近来连续被封公的曹操联系在一起。

  这自然是在装神弄鬼,但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提前为曹操称公造势。

  丞相府。

  曹操手里拿着第三道册封圣旨,不出意外还是拒绝了。

  此时此刻,曹操的心思根本不在这上边,全在爱子弄出的石碑上。

  “奉孝,今天又长出来一个石碑?”曹操不由问道。

  “嗯。”郭嘉回答道:“三座石碑,连起来是“代汉者”。”

  “你知不知道这个怎么弄?”曹操煞是好奇,“这石碑好端端,怎么能从地里边长出来?”

  “你跟我说实话,是不是校事府晚上偷偷去拔出来的?”

  郭嘉面露无奈之色,苦笑道:“丞相,卑职还想知道原因呢,真不是我派人去拔出来的,也非校事府所为,确实是石碑自己长出来。”

  “为解心中疑惑,臣还特意派人盯着。”

  “那就没半点征兆?”曹操百爪挠心,“我问过那小崽子,可他就是不告诉我,气煞乃公了。”

  “要说也有。”

  “什么?”曹操忙不迭追问。

  “典满、许仪两位将军,晚上会过去,给石碑浇水,然后第二天石碑就会长高。”

  “嘶!”不听还好,一听曹操更加惊奇,“花草树木浇水能长高,这石碑如何做到,莫不是水的问题?”

  “臣也是这么想的,还特意弄了点尝尝。”

  “怎么说?”

  “就是普通的井水,我喝了一坛子,什么感觉没有,典满又随便弄来一些井水浇上去,然后第二天就又长高一些。”

  “¨. 这小子越来越邪门啊。”曹操不由问道:“人呢?今天还没见他呢。”

  “应该在铜雀台,说是去养凤凰了。”

  “啧~”曹操面露得意之色,“不管了,反正这祥瑞都是麟儿孝敬我的,我安心受着便是。”

  “也不知道下个月还会冒出什么石碑,总不会是我的名字吧?”曹操说着面露期待。

  “主公不必刨根问底,总之您的祥瑞绝对旷古烁今。”郭嘉笑道:“单单是我了解到的,就足以称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更别说还有我不知道的内容。”

  “哈哈哈~我儿孝也!”曹操闻言更加开心。

  铜雀台。

  一处宫殿内,无数白狐、白鹿在殿内肆意嬉戏。

  “哇~”

  “好多诶!”

  曹冲领着孙绍和曹叡两个小崽子,进入大殿后二人大呼小叫。

  “吼!!!”

  突然,一声咆哮传来,两个小家伙被吓的一哆嗦,急忙缩在曹冲身后。

  循声看去,一个大铁笼当中关着一头老虎,全体毛发雪白。

  不远处,还有许多铁笼子,里边关着白熊和白狼。

  正常而言,华夏大地上没有这种白色动物。

  北极熊、北极狐等白色生物,只存在于北极圈。

  这里的动物之所以变白,无非是得了白化病,正常并非这种颜色。

  由于稀少、稀奇,这些得了白化病的动物,被人们视为祥瑞。

  “啧,还敢叫?”两个小家伙被吓到,这让曹冲有些不爽,吩咐道:“揍一顿!”

  “喏。”

  许仪、典满两个大壮汉,穿上重甲就冲进笼子里。

  “嗷呜~嗷呜~”

  不多时,威风凛凛的白虎就发出惨叫,被二人堵在笼子里一顿暴揍。

  “扔进去个白狐,看看这厮还敢不敢下嘴。”曹冲吩咐道。

  一个白狐被丢在笼子里,看到白虎后浑身哆嗦,但白虎并未袭击白狐。

  白虎刚抓来时,攻击性非常强,曹冲就让人训练。

  扔进去一个白狐,只要白虎敢咬死,就要挨一顿毒打。

  白虎也不傻,次数多了,也就知道这玩意他不能咬,咬了就会挨揍。

  白熊、白狼等食肉动物,同样经历过这种训练,眼下都知道白狐、白鹿有人撑腰。

  “继续训练,每日喂饱他们,让这些畜生能和谐相处。”曹冲出言吩咐道。

  “喏。”负责人赶忙答应下来,保证道:“公子,再有一个月时间,绝对没问题。”

  “嗯。”

  看过之后,曹冲领着两个孩子来到高台广场上。

  “叔父,这是什么?”曹叡看着眼前的“大鸟”问道。

  “一会儿你就知道了。”曹冲对士卒吩咐道:“扔出去,看看能飞多远。”

上一篇:风流皇太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