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魏世子,开局定亲孙尚香 第265章

作者:老骥卧槽

  “好主意!伯言妙计!”孙权拍手叫好,“如此便可一劳永逸解决问题!”

  一时间,众人世家官员面露笑容,而淮泗派系那边则没什么好脸色。

  ......

  成都。

  刘备也在开会,议事讨论征兵事宜。

  刘焉、刘璋父子在蜀多年,基本没遭遇过大战事,府库里边的存粮堆积如山,如今全都便宜了刘备。

  “报~~~”

  一名传令兵快速而来,来到殿内下拜道:

  “启禀玄德公,北方传来情报,十万曹军从关中进入陈仓道,意图进攻汉中之地。”

  众人纷纷色变,刘备急切问道:“统兵之人是谁?”

  “曹。”传令兵答道:“具体不知。”

  “定然是曹操无疑。”诸葛亮脱口道:“十万大军出动,帅旗为曹,肯定是曹贼本人亲至。”

  “这下麻烦了!”刘备脸色铁青。

  就像曹操认为刘备是英雄,刘备同样认为曹操是奸雄。

  英雄也好,奸雄也罢,都说明他们的本事不小。

  刘备从来不会小觑曹操,听闻曹操提兵十万进攻汉中,第一反应就是张鲁完蛋了。

  而汉中丢失,就意味着益州大门被曹操夺走,日后想要进攻蜀中无疑非常方便。

  刘备的第一反应就是不能让曹操得逞,可眼下刚刚在荆州惨败,根本没有那个实力去掺和战事。

  “这该如何是好啊!”刘备急得满头大汗。

  先是被曹冲掐灭复兴汉室的希望之火,眼下最后一点火种,难不成还要再被曹操扑灭?

  “主公!”诸葛亮猛然起身。

  “孔明可有计策?”刘备眼眸中迸发出希望之色。

  “臣亲自走一趟汉中,愿为主公说服张鲁归降。”

  “能行吗?”

  “能!!!”.

第218章 孔明出使汉中,曹冲回归邺城,二乔主动侍奉

  汉中,南郑。

  张鲁身着朴素道袍,盘腿坐在蒲团上打坐,好似在修行一般。

  “主公。”阎圃从外边进来,来到旁边蒲团坐下,道:“魏公提兵十万前来取汉中之地,不知您如何打算啊?”

  张鲁缓缓睁开眼睛,道:“汉中弹丸之地,曹公大势已成,开城献降便是。”

  “贫道也无心争霸,日后传教足矣。”

  “若直接投降,也不失为上上之策。”阎圃点头赞同。

  这年头,除了孙刘还想着跟曹操叫板,张鲁这种小诸侯哪有作对的胆子呢?

  刘备是想复兴汉室,不管强弱都会与曹操作对。

  孙权则是舍不得父子三代人奋斗的基业,但也知道交好曹冲留退路。

  张鲁的想法很简单,十万人杀过来,既然挡不住,那就投降换富贵平安就好。

  听闻当初投降的马腾、刘琮等人,目前在曹营过得都很好,张鲁自然会心动。

  善待投降者这件事情,绝对能起到连锁效应。

  倘若每次都把投降之人杀掉,那特么谁还敢投降呢?

  “投降?我不同意!”

  话音落下,门外走进来一名武将,此人乃是张鲁的亲弟弟张卫。

  “你想做什么?”张鲁出言问道:“难道还想抵抗王师?”

  “什么狗屁王师?”张卫不屑道:“十万大军又如何?我有阳平关在手,就算百万大军前来,我照样能够拒之门外!”

  “你别胡来。”张鲁警告道。

  “大哥你就别管了。”张卫摆手道:“安心修道传教,小弟自当为大哥御敌,汉中这一亩三分地,自然要咱们家说了算。”

  “混账!”张鲁怒道:“你想要害死全家吗?”

  “大哥,天师道在汉中传播已有几十年,难道您不想继续深入百姓心中吗?难道“八九七”忍心前功尽弃吗?”

  张鲁闻言脸上闪过一抹犹豫之色,说不心动是假的。

  在汉中,张鲁的政权就是政教合一的方式。

  倘若投降曹操,日后肯定不能继续政教合一,大魏也不可能允许什么国教出现,并且捎带着汉中地区,也得恢复正常的统治,而不是政教合一状态。

  多年心血都倾注在汉中地区,现在拱手让人自会不舍。

  “你别乱来,我自有计较。”张鲁依旧没松口。

  对于投降曹操之事,张鲁还是比较坚定。

  “唉!”张卫重重叹息一声,猛然起身离开。

  本以为事情就这么结束,但随后下边人来报。

  “报~~~”

  “启禀天师,将军带着两万大军离开,直奔阳平关而去。”

  “这不是胡闹嘛!”张鲁顿时色变,“这厮非把全家害死不可,快去把他追回来。”

  “罢了,贫道亲自过去。”

  让别人去弟弟可能不理会,张鲁便决定亲自前去阻拦。

  “报~~~”

  话音落下,羽扇纶巾的诸葛亮就直接进来,拱手道:“在下诸葛亮,见过张天师。”

  显然,诸葛亮此番前来做足了功课,连称呼上都很细节。

  “有什么事情快说,我着急出去。”张鲁一脸不耐。

  “请天师归顺我主刘备...”

  “不可能!”张鲁直接打断,道:“宁做曹公家奴,不为刘备上宾。”

  “告诉刘备,他还是死了这份儿心吧。”张鲁说着挥手赶人,道:“送客。”

  “天师不妨听听我们的条件。”诸葛亮不疾不徐道。

  “我不管你什么条件,反正我是不会答应,速速离开,不然别怪我动粗。”张鲁说着就要抬步离开。

  “天师可在蜀中随意传教,我主刘备也会信奉天师教,为天师奉上五斗米。”诸葛亮直接开出条件。

  想要说服张鲁归顺刘备,那就必须拿出大手笔。

  允许张鲁在蜀中任意传教,让刘备也信奉天师道,俨然是要把天师道封为国教,这个诱惑对于张鲁而言,不得不说很大!

  对于张鲁这种传教者,教义传播四海,让更多的人知晓,无疑是他们的毕生所求。

  正在往外而去的张鲁顿住脚步,转身重新回到屋内坐下,吩咐道:“来人呐,上茶。”

  诸葛亮见状微微一笑,心中顿时有底,“多谢天师。”

  张鲁随即开始与诸葛亮详谈,没有再去阻拦张卫。

  若投降曹操,张卫在阳平关阻碍曹军,自然是非常不妥。

  可若是改为投降刘备,那张卫在阳平关阻敌,反而是一件好事儿。

  ...

  陈仓道。

  曹操一脸疲惫,看着周围的无尽大山,感慨道:“这鸟地方,连只鸟都看不到,宛如天狱一般。”

  “主公,忍一忍就好,回头兵临汉中时,估计世子也就赶来了。”郭嘉出言劝慰道。

  “嗯。”

  提起爱子,曹操面露欣慰之色,嘚瑟道:“麟儿在荆州这一战,打的真漂亮,以少胜多,差点没把孙刘一锅烩喽!”

  曹冲向来不屑于写军报,荆州之战在曹冲的军报上,只有‘赢了’二字。

  不过曹仁一五一十汇报得很清楚,让曹操以及谋臣武将得以知晓详细经过。

  “确实漂亮。”郭嘉钦佩道:“世子一到荆州,战局立马扭转。”

  “连孙刘都不是麟儿对手,孤无忧矣。”曹操抚须而笑。

  如今国内的世家也都被收拾一遍,内部基本没有大问题。

  爱子对外作战又强的一批,孙刘联手都不是爱子对手,曹操就想着现在原地暴毙,都不用担心爱子接不住江山基业。

  对于上了年纪的曹操而言,没什么比一个优秀的继承人,更能让他感到欣慰了。

  “报~~~”

  “启禀魏公,世子来信。”

  “嘿,说这小子,这小子的信就到了。”曹操开开心心接过信件,仔细查阅上边内容。

  “这小兔崽子,真是不让我这老骨头闲着。”曹操笑骂一句,不过嘴角噙着的笑容,却出卖了他内心的情绪。

  “主公,什么事情?”郭嘉好奇发问。

  “那小子不乐意来这边。”曹操笑着道:“说要去渡海灭辽东,帮我多攒些军功,好在年后直接封王。”

  “看来公孙康要遭殃了。”郭嘉笑道:“不过这样也好,主公取汉中,世子取辽东。”

  “如此,整个北方再无任何隐患,日后安心对付孙刘即可。”

  曹操也是心头火热,道:“孙刘这次都被麟儿打残,没个几年缓不过来,说不定有生之年,咱们就能看到天下一统呢。”

  “啧~”曹操唏嘘道:“看来我这个周文王,还不见得能如愿呢。”

  有生之年无法一统,曹操只能止步王爵,强行称帝也无甚意思,自然就是“周文王”。

  可若是有生之年已经一统,非强行当个“周文王”更没意思,自然要再进一步才合适。

  ......

  邺城,王宫。

  随着时间推移,王宫日益完善,已经可以正常居住。

  “孩儿叩见二位阿母,叩见先生。”

  出远门归来,曹冲照例大礼参拜三位长辈。

  “这孩子,回来怎么也不提前说声?好派人去迎接你一下。”丁夫人略带埋怨道:“好歹也是世子,还是打胜仗回来,礼节方面要注意下,得让百官去迎接。”

  “嘿嘿~”曹冲装傻道:“这不是思念阿母,想要快些见到大人嘛。”

  百官前去迎接,又得耽误很长时间,曹冲显然是故意闷声回来。

  “就你嘴甜。”丁夫人莞尔一笑,也舍不得去责怪儿子。

  “行了,拜也拜过了,去东宫看看你的妻妾吧。”环夫人轻笑道:“咱儿子还真有本事呢,除了香儿和大乔,剩下的肚子都大了。”

  “到时候就有咱们忙咯。”丁夫人笑着抱怨道。

  “诶!”曹冲不乐意道:“阿母咋还过河拆桥呢,当初可是你们一直催,孩儿这才一口气让她们都怀上,现在可不能嫌多啊。”

  “咦?”蔡琰好奇道:“听仓舒这意思,这种事情还能控制?”

  “呃...确实。”曹冲点头承认。

  三位长辈面面相觑,没想到还真可以?

上一篇:风流皇太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