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魏世子,开局定亲孙尚香 第300章

作者:老骥卧槽

  尤其江东的世家,已经被孙权“惯坏了”。

  对于这种尝过“兵权”滋味的世家,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而且相较于中原世家,江东时间还占有“天高皇帝远”的优势,更不能置之不理。

  将其连根拔起,迁到河北,无疑是除杀人外的最好办法。

  四大世家开城投降,在道义上曹冲不能把他们物理超度,那么迁走无疑就是最优解。

  “殿下,我等小民,世代居于吴中...”老头讨价还价道:“以老朽之见,我看还是不用麻烦,权当为大魏镇守边地。”

  话说得挺漂亮,但话里话外的意思,无非就是不想搬走,不想失去他们经营百年的根基。

  曹冲笑眯眯看着四个老头,咧嘴道:“这是通知,不是商议,别搞不清楚身份,非要孤派遣大军“护送”你们上船吗?”

  四个老头闻言心中一寒,不待他们说什么,曹冲继续道:

  “真要是到了哪一步,万一船只在海面上遭遇风浪,船毁人亡这种事情可不好说啊。”

  本来还想继续纠缠几句,此言一出,四个老匹夫顿时噤若寒蝉,再也不敢多逼逼赖赖一句。

  “殿下放心,能去往大魏京城,乃是我等的荣幸。”

  “是啊是啊,殿下一片好心,我等万万不会辜负。”

  “不用殿下派兵护送,我们这就全部离开。”

  “您放心,绝对不会留下一个族人。”

  四人七嘴八舌开始做保证,生怕曹冲不答应此事。

  “如此甚好,甚好!”曹冲面露满意之色,“诸位放心,此番配合大魏行事,到了邺城自然少不了封赏。”

  “叩谢太子殿下大恩。”

  “去吧。”

  “喏。”

  等到四人离开后,曹冲派人喊来张昭、甘宁以及夏侯尚。

  “张公在吴县负责大军后勤,确保大军行军途中所需粮草。”

  “兴霸押送各大世家离开,把他们送回河北境内,不得有误。”

  “伯仁随我开拔,前往秣陵。”曹冲做出安排。

  张昭和夏侯尚都抱拳答应,甘宁显得有些不情愿。

  确实,送世家回邺城这事儿,怎么看也不如留在江东有油水。

  “这次打江东不会有什么军功,把这些人平安送回去,算你一功。”曹冲当即说道。

  “殿下莫不是骗末将?这么大的江东打下来,能没有军功?”甘宁有些不信,“末将送便送了,殿下也用如此哄骗吧?”

  “你这匹夫。”曹冲笑骂道:“实话告诉你,在我的设想中,这次打江东死不了几个人,能有多少军功?”

  “别得了便宜还卖乖,就说去不去吧。”曹冲没好气道:“你要是真不乐意,伯仁你去送这些人离开,让这匹夫留下。”

  夏侯尚闻言不假思索,就要抱拳答应下来。

  “别介!”甘宁连忙阻拦,赔笑道:“既然殿下这么说,想来是为末将好,末将岂能不识抬举?”

  “送人而已,不但没危险,还有一份军功拿,谢殿下抬爱。”甘宁连连拜谢。

  “算你这憨货识趣,去吧。”曹冲摆手道。

  “喏。”

  安顿好一切,甘宁率军领着世家出海离开,返回河北。

  海面留下一些兵力驻守,吴县给张昭留下一些并未维稳。

  剩下四万大军,曹冲领着夏侯尚朝秣陵方向进发。

  “殿下,要不要急行军?”夏侯尚坐在马背上问道。

  从吴县离开时,从世家家里找到一些马匹,正好提供给大军使用。

  “不用,慢慢走便是,咱们又不是来打仗的。”曹冲轻松道:“慢一些抵达秣陵,让孙权认清楚形势。”

  “等咱们到了之后就不用等待,孙权自然会开城投降,此战就算落下帷幕。”

  曹冲早就开始对江东布局,这次来确实不是打仗,而是前来收获胜利果实。

  “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曹冲教诲道:“百战百胜不算善战,不动刀兵就能让对方屈服、投降,才是真正的善战。”

  夏侯尚闻言苦笑,“殿下教我也是白教,末将连百战百胜都做不到,何谈不战而屈人之兵呢?这也太难为末将了。”

  “这趟能学多少学多少,不必勉强。”曹冲呵呵一笑,“一代开创,二代守成,日后好好教育第三代就行。”

  “那末将定要好好学习殿下。”夏侯尚一本正经。

  “怎么说?”

  “争取多生一些儿子。”

  “哈哈哈~”

  在轻松欢快的气氛中,大军朝着秣陵方向缓慢进军。

  ......

  淮河前线,江东大营。

  “报~~~秣陵急报!!!”

  信使快速冲入中军大帐,对着帐内众人大喊道:

  “五万曹军走海路登陆江东腹地,兵锋直指秣陵,吴侯有令,速速回军救援!”

  “轰!”

  原本正在大帐内议事的众人,听闻这个重磅消息后直接炸锅。

  一石激起千层浪!

  “完蛋!”

  “竟然走海路,绕过了淮河、长江?”

  “嗨呀!这该如何是好哇?!”

  江东诸将全都六神无主,唉声叹气,感觉无力回天,如同世界末日来临。

  “诸位!”信使大声道:“曹军还在吴县,眼下回军还来得及,或许能够抢先一步返回秣陵!”

  此言一出,无数人升起希望。

  但鲁肃一句话,就打消众人的希望,道:“河对面的曹军不会坐视咱们离开,定然会纠缠上来。”

  大帐内再次陷入死寂,所有人都一筹莫展。

  就在这时,一直没开口的陆逊突然说道:

  “我有办法!!!”.

第243章 铁锁横江?荆州水师出动!江东末路之时。

  “伯言有何计策?”

  众人纷纷投来视线,询问陆逊有什么办法应对。

  “分兵。”陆逊言简意赅道:“只能分兵回去,这是唯一的办法。”

  “分多少?留多少?”鲁肃出言发问。

  “我带十万大军继续在淮河这边阻敌。”陆逊沉声道:“左都督率五万大军回去救援秣陵。”

  简而言之,陆逊统帅世家兵留下,鲁肃带着孙家兵离开。

  “分兵之后...恐怕有危险呐!”鲁肃提醒道:“曹军可不好对付,要不一起撤回去?”

  “不可能!”陆逊直接拒绝,“曹军不会给咱们这个机会。”

  “十五万大军一起撤退,看似人多势众,实则臃肿,咱们的新兵肯定会乱。”

  陆逊继续道:“等咱们撤退时,曹军轻松渡过淮河,在平原上追击我军,结果想必不用多言...”

  众人心中凛然,在平原上与曹军打对攻,脑海里立即浮现合肥之战的结果。

  惨不忍睹!

  “唯有依靠淮河,才能继续阻敌。”陆逊紧接着说道:“咱们的水军在淮河上,才能发挥出最大实力,尽可能与曹军拉近战力。”

  “而只有在淮河上,曹军的战力才会降低!”

  “此消彼长之下,咱们才有资格与曹军对决,而淮河是重中之重!”

  众将闻言连连点头,感觉陆逊这个小年轻说得非常有道理。

  “左都督带五万大军回去支援,只要守住秣陵不失即可。”陆逊沉声道:“对方走海上登陆江东腹地,后勤补给会是一个问题。”

  “只要拖延一定时间,料想曹军就会败走,届时再来支援前线即可。”

  “眼下也只能如此。”鲁肃重重点头,“前线这边,就全权交予右都督负责了。”

  “战将都给右都督留下,“九一三”我只带五万大军离开,守城不需要将领,还是留在前线为好。”

  鲁肃说着看向诸多淮泗派系的武将,吩咐道:“我走之后,诸位务必要听从右都督军令,不得怠慢。”

  “眼下是江东生死危急时刻,谁若敢在这时候犯浑,休怪军法无情!”

  “喏!”众人连忙抱拳领命。

  淮泗派系与世家派系不对付,但眼下这个局面,必须双方精诚合作,才有可能争取到一线生机。

  鲁肃也是在提醒下边人,这时候千万不要闹矛盾。

  定下计策之后,鲁肃也不再耽搁,立即领着五万孙家子弟兵离开。

  淮河这边只剩下十万世家兵,继续隔岸与曹军主力对峙。

  而江东这边的异动,也第一时间被曹军察觉。

  北岸,曹军大营。

  瞭望塔上,夏侯惇、夏侯渊、张辽三人并肩而立,眺望南岸的敌情。

  “此前太子送来消息,已经抵达江东。”张辽分析道:“眼下敌军分兵撤回一部分,显然是得知后方情况,要赶回去救援啊。”

  曹冲还没上岸时,就派遣船只给这边送信。

  之后等到孙权接到消息,又是几天以后的事情,故而淮北的曹军肯定比对岸的江东军先收到消息。

  “对方撤走多少?”夏侯惇独眼不方便观察。

  夏侯渊大约预估一番,道:“估计四五万吧,淮河这边留下的兵力应该还在十万。”

  “毕竟咱们也是十万大军,想要牵制住咱们,江东至少留下相同的兵力,料想被文远教训之后,江东肯定不敢托大。”

  “哼,十万江东军能挡得住十万大魏雄师?”夏侯惇面露不屑,“若非仓舒不许开战,非要强渡进攻不可。”

  “话说,仓舒到底是在如何谋划呢?不让咱们渡河进攻,岂非眼睁睁看着敌人分兵?”

  “谁知道呢。”夏侯渊也不解,“反正仓舒这小子聪明,咱们听令就是,免得坏了曹冲的谋划。”

  此前曹冲派人来通报,除了告知海军登陆外,还要求曹军主力继续按兵不动。

  只要对方不是全军撤走,就无需强渡淮河,避免不必要的战损。

  眼下江东军还剩下十万,明显附合曹冲所说的条件,曹军主力也只能继续按兵不动,目送鲁肃带兵离开,只牵扯江东大部队。

  “二位将军,莫不是忘记咱们在江夏的五万大军?”张辽出言提醒道。

  “子孝麾下的五万?”夏侯渊闻言一愣,“难道文远知道仓舒的计划?”

  张辽摇头失笑,“您二位是叔父尚且不知,末将如何知晓太子的心思?”

  “只不过以太子的聪慧,肯定不会无视荆州的五万水军吧?”

上一篇:风流皇太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