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魏世子,开局定亲孙尚香 第299章

作者:老骥卧槽

  “肯定好好配合。”

  “我等不会通风报信。”

  四个老头连忙表态,甚至都不去告知秣陵,好方便曹冲去偷袭。

  “不不不。”曹冲连连摆手,“四位的好意心领,不过劳烦你们帮个忙,把这里的情况一五一十告知孙权。”

  “啊?!”四个老头面面相觑,还以为曹冲在说反话。

  试探问道:“太子殿下这是何意啊?”

  “照办就是,不必多问。”曹冲没有解释的意思。

  “喏...”

  四位老头只能领命答应下来,派人前去通知秣陵方面.

第242章 百战百胜非善战者,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秣陵。

  孙权坐在书房内,看着前线发回来的军报,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神情。

  “隔淮河而对峙,曹军南下被阻,不错不错。”孙权面露笑意,对于当下的局面非常满意。

  面对十万曹军大举来袭,孙权根本就不奢望能够击败曹军,歼灭更是想都不敢想。

  只要能够挡住,不发生冲突的情况下把曹军逼走,就足以令孙权烧高香。

  眼下双方在淮河两岸对峙,这个局面孙权就已经非常满意。

  一直保持下去,曹军粮绝退兵,就是孙权最期望的局面。

  近日以来,孙权一直提心吊胆,生怕接收到前线传来的败报,听到曹军成功渡过淮河的消息,晚上连个安稳觉都睡不好。

  时不时在梦中,就会突然听到一声:张文远在此...然后猛然惊醒。

  毫不夸张地说,张辽已经成了孙权的梦魇。

  将手中的军报收起来,孙权总算是松口气,今夜能睡一个安稳觉。

  没有返回后宅,孙权就在书房内躺下。

  天天提心吊胆,孙权哪还有心思冲女人,反倒觉得一个人睡清净些。

  而且躺下后,孙权连屋内的烛火都没熄灭。

  自从张辽八百骑夜袭之后,孙权现在畏惧黑暗,晚上睡觉都要点着灯,好似生怕张辽从黑暗中钻出来。

  盖好被子,孙权平躺在榻上,双手交叠放在小腹位置,孙权缓缓闭上眼睛进入梦乡。

  “吴侯...吴侯...”

  朦朦胧胧间,孙权听到有人在喊他。

  猛然睁开眼睛,从床榻上惊坐而起。

  “吴侯!吴侯!吴县急报!”

  门外响起砸门的动静以及急促的声音。

  “进!”孙权不假思索道。

  “哐当!”

  等到孙权的允许后,房门被大力推开,一名信使来到床榻前下拜。

  “什么事情?!”孙权脸色难看道。

  夜半惊醒,任谁也不会有好心情,更何况此前孙权还有心理阴影,最忌讳半夜三更遇事。

  “吴侯,大事不好!”信使快速道:“五万曹军杀入吴郡,此刻已经占据吴县。”

  孙权直接愣住,呆呆看着信使,一言不发。

  半晌后,孙权甚至掐了一下大腿内侧的嫩肉。

  “嘶...”贼疼,完全不是在做梦。

  “你说什么?再说一遍!”孙权忍不住说道。

  “五万曹军杀入吴郡,此刻已经占据吴县,不日就913会杀到秣陵城下。”信使快速重复,还不忘重点道:“此事千真万确!”

  “哪来的曹军?哪来的曹军?!”孙权破防了。

  十五万主力大军都在淮河前线,现在五万曹军绕过淮河、长江两道防线,凭空出现在江东腹地,这特么不是开玩笑么?!

  “告诉我!!!”孙权咬牙切齿,为掩盖心中的恐惧大声咆哮,“曹军是从哪冒出来的?!”

  “回吴侯...”信使咽了唾沫,结巴道:“从...从海上...”

  孙权顿觉眼前一黑,天旋地转。

  “噗通。”

  身子一软,孙权直接从床上跌到地上。

  “吴侯小心!”信使见状连忙将孙权搀扶起来。

  然而孙权此刻就如同一滩烂泥,双腿发软,根本不受控制,战斗站不稳。

  哪怕有信使搀扶,依旧无法稳住身形,控制不住从地上倒去。

  人在极度恐惧之时,两股战战再正常不过。

  五万曹军出现在江东腹地,绕过了主力大军,绕过淮河、长江,走海路陆地江东,孙权岂能不知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江东的末日,他孙权的末日来了

  “统兵...统兵之人...是谁?”孙权出言发问。

  “大魏...不,魏国太子曹冲...”

  “噗通~”

  曹冲的名字如同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孙权再次跌坐在地,搀都搀不起来,趴在地上瑟瑟发抖。

  人的名,树的影。

  汉末时期,天下间最响亮的名号是谁?

  官渡之战前无疑是袁绍,而官渡之战后自然是曹操。

  但近些年来,曹冲的大名后来者居上,成为当今天下的“顶流!”

  孙刘联军两次惨败,都是被曹冲暴打而战败。

  倘若是其他人领兵进入江东,孙权还不至于如此绝望。

  可若是领兵之人是曹冲...威慑力不亚于曹操亲自统兵前来,孙权想死的心都有了。

  眼下秣陵就五千守军,武将就保镖周泰一人。

  五千打五万,周泰打曹冲,用脚趾头想都赢不了...

  “曹军...曹军到哪了...”孙权趴在地上断断续续问道。

  “回吴侯,还在吴县呢。”

  “还在吴县?”孙权眼中蓦然生起希冀之色,急切问道:“你确定?!”

  “千真万确。”信使肯定道:“曹军进入吴县后便驻扎下来,没有行军动身的打算。”

  “快!快!快!!!”孙权激动道:“给前线传令,让他们立刻赶回秣陵救援!”

  前线到秣陵的距离,与吴县到秣陵的距离,两者相差并不大。

  而且前线的大军还能走水路快速回来,这无疑让孙权看到一线生机。

  “喏!”信使立即领命而去。

  “还有机会...还有机会...”孙权趴在地上兴奋不已。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恐惧也好,兴奋也罢,各种各样的情绪慢慢褪去,孙权终于从地上慢慢爬起来。

  这时,孙权才后知后觉,身上的睡袍已经被冷汗浸透,恐怕拧一下就能直接挤出水来,可见孙权刚才骤然得知消息后的恐惧。

  挣扎着爬回榻上,孙权趴在床上,大口大口喘息。

  “总算是还有机会...大军快点回来吧...”孙权心中祈祷。

  曹军停留在吴县,而没有直扑秣陵而来,无疑让孙权在绝望中看到一线曙光、生机。

  然而孙权并不知道,这一丝的生机曙光,是曹冲故意留给他的陷阱,就等着孙权一步踏进来。

  其目的很简单,就是让孙权去命令前线撤军,让前线的江东军自乱阵脚,放弃淮河防线而撤退。

  只要江东主力军撤退,曹军主力就能轻松渡过淮河,然后在平原上追上撤退的江东军。

  试想,十万曹军精锐老兵,在平原上追上十五万江东新兵蛋子。

  啧啧,那画面有多血腥,根本不敢去想象。

  届时,肯定是单方面的吊打和屠杀。

  而江东军不撤还不行,因为不撤退秣陵就是死局。

  撤,江东军主力会遭遇曹军主力追杀,在平原上直接被打崩。

  不撤,曹冲率军兵临城下,擒贼擒王。

  不管撤还是不撤,这一战曹冲已经是必胜局面。

  ......

  吴县。

  清晨。

  曹冲从奢华的大床上醒来,睡得非常舒坦。

  由于江东腹地没敌军,而且也不着急去往秣陵,所以曹冲眼下十分惬意,昨晚让大军舒舒服服休息一晚上。

  在陆家侍女的服侍下,曹冲洗漱更衣完毕。

  走出房间时,顾陆朱张四家的老头早已恭候多时。

  “让你们准备的事情如何?”曹冲随口问道。

  “回太子殿下,粮草已经准备齐全,运粮的民夫也全部到位,随时听候殿下差遣。”

  曹冲此行没带多少粮草,毕竟上岸后也没办法运送。

  不过没关系,一开始曹冲就没打算自己带粮草,而是把主意打在四大世家身上。

  不仅要让四家出钱粮,而且运粮的民夫也由他们负责,毕竟依附世家的佃户无数,他们手中要钱有钱,要粮有粮,要人有人。

  让四大世家帮自己解决后勤问题,想必他们会非常乐意。

  实际情况也确实没出乎曹冲的意料,五万大军往这儿一站,对方可谓相当配合,指哪打哪,百分百服从太子殿下的命令。

  “你们四家的直系族人集中起来没?”曹冲再度发问。

  “回殿下,全都集中起来了。”陆老头试探道:“不知殿下有何安排?”

  “去海边坐船离开。”曹冲淡淡道。

  “去哪?”对方下意识追问。

  “尔等如此配合我工作,自然是让你们成为大魏子民,把你们接去邺城享福。”曹冲理所当然道。

  四个老头闻言脸色大变,没想到竟是如此安排。

  世家,俗称地头蛇。

  他们(cbbb)所有的家产、基业、土地、人际关系,全都是在当地。

  一旦背井离乡,就相当于被抄家,被连根拔起,会失去一切的一切。

  地头蛇离开本地,非但不是过江龙,反而会成为落毛凤凰。

  中原的世家已经被削过好几拨,荆州的世家也因庞统之事,趁机收拾了一遍。

  曹冲不可能容忍江东世家在大魏保持超然地位,拿他们开刀也是必然。

上一篇:风流皇太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