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魏世子,开局定亲孙尚香 第336章

作者:老骥卧槽

  “麟儿计将安出。”曹操眼睛一亮。

  “阿翁,科举看似对世家有利,但必须建立在一个前提下,那就是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世家才能鹤立鸡群。”曹冲继续道:“倘若全民读书识字,在百姓庞大的人口基数下,世家的优势就会荡然无存。”

  宗室、外戚数量有限,无法与全天下的世家大族抗衡。

  同理,天下世家的数量同样有些,也无法与无尽的百姓抗衡。

  在庞大的人口基数下,民间会源源不断涌现天才人物。

  “让全天下人都读书识字,这怎么可能?”曹操摇头道:“上哪弄那么多书籍,别说书籍,就算是空白竹简,也不可能满足人手一本。”

  “这事儿阿翁不用担心,孩儿自有办法。”曹冲自信满满。

  “好,权当麟儿能办到这一点。”曹操继续提出异议,道:“可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普及教育完成之前,世家依旧拥有绝对优势,这点如何解决。”

  “简单。”曹冲轻笑道:“世家可以通过考试,但具体多长时间考试一次,还不是咱爷们说了算?”

  “先通过科举制的提议,然后实行一次,让世家大族尝到甜头。”曹冲继续道:“但下一次考试的时间,咱们直接定在十年后。”

  “世家空有一肚子学问,可咱们不给他们考试的机会,如之奈何?”曹冲坏笑道:“等到十年后,普及教育有了效果,再来一次考试,想必民间就会涌现大量人才。”

  “十年一次,如此选官,会不会太漫长了些。”曹操忧虑道。

  “嗐~”曹冲摊手道:“第一次隔十年,下一次就一定要隔十年?还不是咱一句话的事儿?”

  “咱们可以定下十年一次的规矩,若出现官员短缺现象,可以临时开办‘恩科’。”

  “就跟大赦天下似的,喜得贵子了...天子过寿了...或者哪哪有祥瑞了...”曹冲耸耸肩,“随便找个借口,就能开办一次‘恩科’,用来为朝廷筛选官员。”

  “倘若出现冗官现象,也可以长时间不举办科举,找个借口拖延几年时间。”

  “哈哈哈~”曹操听过后抚须大笑,“妙妙妙!”

  “既然麟儿考虑如此面面俱到,为父就没什么疑惑了,问题的关键就出在普及教育上,只要麟儿能够解决,真就是万事大吉。”

  “阿翁放心,保证没有问题。”曹冲成竹在胸。

  “好!”曹操一拍大腿道:“下次上朝时,为父就提出科举制,料想定然可以通过。”

  “正好天下一统后,各地大量人手不足,需要一批官员上任,正好借机举办一次科举,顺便让世家尝尝甜头。”

  不用想也知道,第一次科举时,参加之人大部分都是世家子弟。

  而能通过考试之人,恐怕九成都是世家子弟,会导致大量世家子弟进入官场。

  但不管是曹操还是曹冲,对此都并不担心。

  这种情况出现一次两次,甚至三次五次,都算不得什么大事儿。

  只有世家次次垄断科举,那才是危及国本的大事儿。

  就算不实行科举,依旧实行察举制,基本上大部分名额也会被世家包揽。

  东汉一直实行察举制,不也活了二百年么。

  所以短期内被世家包圆名额,算不得什么大事儿。

  曹操自信能够压得住,曹冲自信也能压得住。

  毕竟世家在父子二人手中,可谓被削弱得够呛,说元气大伤也不为过,想要缓过来需要很长时间。

  恢复尚且需要时间,更别说发展到巅峰期,那需要更长时间.. .

  只要在曹冲死之前,解决普及教育的问题,那科举制就算真正推广成功,世家大族日后就不再是威胁。

  因为下边考上来的庶民太多,世家自然也就没了优势。

  “咱爷们分一下工。”曹冲笑道:“推行科举,以及举办第一次科举的事情,就劳烦阿翁来负责,孩儿专心负责普及教育的事情。”

  “没问题。”曹操颔首答应下来,“麟儿尽管放手施展,剩下的交给为父即可。”

  父子二人商议过后,曹冲随即离开御书房,去往将作监。

  既然老爹已经回来,科举制着手推广,一些事情就要提上日程。

  例如造纸术和印刷术,想要普及教育,硬件才是无法绕开的话题。

  知识必须有足够的载体,才能广而告之,单凭口口相传肯定不行。

  而竹简造价太高,显然也同样不合适。

  并且竹简需要誊抄,想要家家户户一本四书五经,把全天下会写字的人集中在一起誊抄,也无法满足如此大的需求。

  纸和印刷二者相结合,才能保障普及教育的基础。

  没这两样东西,说再多也是白扯。

  抵达将作监后,曹冲将毌丘兴和马钧喊来。

  此二人一个负责管理,一个负责技术,是将作监的首脑。

  “眼下,有一个重要任务交给将作监,事关大魏兴亡,你们必须重视起来,而且还必须保密。”曹冲肃容说道。

  毌丘兴和马钧闻言凛然,毌丘兴开口道:“还请殿下吩咐。”

  “开始全力改良造纸术,达到让我满意的程度为止。”曹冲出言吩咐。

  曹冲并未提前让将作监研究,其目的也是为了保密工作。

  先让老爹那边通过科举制的推行,造纸术和印刷术再问世。

  不然这两样东西先问世,可能会让一些聪明的世家之人,敏锐察觉到其中的猫腻,届时反对科举推行反而不美。

  曹冲并不担心将作监的能力,印刷术的原理很简单,印玺问世已经很多年,无非是将一个个印玺组合排列而已,完整的印刷出一段话。

  至于造纸术,虽然要比印刷术复杂得多,但依旧不是什么难以攻克的难题。

  东汉的蔡伦,最大的成就是什么?

  改良造纸术!“改良”二字要划重点。

  纸张,在西汉就已经出现,东汉的蔡伦改良一番。

  发展到时下,造纸术其实已经非常成熟。

  只是大家没有专门再去攻克这个项目,没人去再度改良工艺。

  历史上,造纸术自然演变,到西晋时期就彻底取代竹简,成为主流的书写载体。

  眼下曹冲下令改良工艺,在将作监无数工匠的奋力下,提前把造纸术完善出来,达到西晋时期的工艺,肯定没多大的问题。

  因为现在就已经趋近于成熟,努力一把就能得到成果。

  “殿下放心,将作监一定研制出让您满意的纸张!”毌丘兴做出保证。

  一1.1旁的马钧也重重点头,显然在二人眼中,这个任务并不算太难。

  随后,曹冲又把印刷术的原理,以及活字印刷术的点子,传授给技术人员马钧。

  联想到刚才的造纸术,马钧立即明白印刷术的用意,兴奋道:“妙...妙...妙哉!”

  “切记保密!”曹冲严肃道:“这事儿你们办成了,日后少不了你们的赏赐,而且天下学子受益,也会念你们的情分。”

  “届时青史留名,香火祭祀,更是不在话下。”

  毌丘兴闻言苦笑,摇头道:“儒生眼高于顶,岂会真心感激我等匠人?也就殿下真心看得起我们。”

  曹冲下意识先要反驳,但随即想到历史上的蔡伦和毕昇,好像也没听闻科举学子感激他们,立庙供奉更是无稽之谈。

  归根结底,蔡伦一个太监,毕昇一个匠人。

  地位如此低下,哪怕弄出来造福学子的纸张和印刷术,学子们也不会去感激,说到底还是观念问题。

  说来可笑,古代科举高中之后,考生最感激的是“监考老师”

  从来没教书育人,就担任了一下主考官,就能成为万千学子的“座师”,与中榜的学子有了师生名分。

  念及此处,曹冲立即警醒,绝对要杜绝这种现象出现。

  参加科举的考生,必须只能是“天子门生”才行,绝不能跟主考官扯上什么关系,平白让别人摘了桃子。

  至于匠人的地位问题,曹冲心中一动,提点道:

  “儒生瞧不起你们,是因为你们仅仅是工匠,倘若你们自称墨家子弟...不就能跟儒生平起平坐么?”

  “当真可以如此?”毌丘兴闻言瞪大眼睛,激动得浑身颤抖!

  “有何不可?大魏可没说一定要独尊儒术,更没说罢黜百家!”.

第269章 罢黜独尊,恢复百家,新墨家打响第一枪!

  自汉武帝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方针,一直延续到当下,历经三百年的时间。

  三百年光阴,足以让人们“习惯成自然”。

  自然而然认为,就该独尊儒术,就该一直这样。

  但曹冲显然不愿看到这样的局面,不想这种禁锢一直持续下去。

  历史上,自从汉武帝定下独尊儒术的基调后,历朝历代都贯彻下去。

  到明清时期,儒术对于思想的禁锢已经达到骇人的程度。

  后世之儒,早已面目全非,跟先秦之儒背道而驰。

  甚至说当下的儒学,早已不是真正的孔孟之道。

  道家和道教是两个东西。

  前者是老、庄的哲学思想,先秦时期就已经诞生。

  后者是张道陵创建的宗教,如今传到张鲁的手上,也就是天师道、五斗米教。

  同理,儒家和儒教也是两个东西。

  前者是孔、孟的哲学思想,后者是董仲舒服务统治者弄出来的‘宗教’。

  也就是从董仲舒开始,儒开始越来越畸形,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对于统治者而言,自然更喜欢董仲舒的儒教,因为这套东西非常利于统治。

  但曹冲是穿越者,想法肯定与历朝历代的皇帝不同。

  儒教再如何利于统治,统治又能持续多久呢?

  撑死了三百年的玩意,无论用儒教如何去禁锢思想,终归跳不出大一统三百年的定数。

  一个封建王朝从建立的那一刻,同时也就注定会走向灭亡,并不是以个人的意志而转变。

  从秦始皇开始,皇帝们都想自家江山千秋万代,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既然如此,那么独尊儒术的意义,在曹冲看来并不大,更不是必须之事。

  尊不尊儒术,也就三百年的事儿。

  与其禁锢思想,不如百家争鸣,免得这片土地上的百姓越来越麻木。

  况且不用儒教的一套,依旧可以用儒家的思想。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点是儒家一直提倡的事情。

  在儒家的观念中,从来不讲什么众生平等,君主的地位就应该最高。

  不过有一点,儒家虽然不讲平等,但讲“对等”。

  这句话原本的意思:做国君的要像国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子的样子,做21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

  孔子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角色。

  君、臣、父、子就是各自的角色,进行社会定位。

  角色不同,责任也不同。

  每一个都要各安其分,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社会自然就会稳定、安定。

  君臣关系、父子关系是相互的、双向的对等关系。

  要求“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君仁臣忠,父慈子孝。”

  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君有君的义务,然后才能要求臣对你忠。君要按照礼的要求对待臣子,要有仁爱之心,那么臣子回报国君以忠诚。

  孟子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上一篇:风流皇太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