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魏世子,开局定亲孙尚香 第353章

作者:老骥卧槽

  更衣洗漱后,曹操坐在桌前开始用膳。

  看着一桌子的美味佳肴,曹操却没什么胃口。

  “不行就喝点热粥吧?”环夫人建议道。

  “嗯。”曹操微微颔首。

  在环夫人的伺候下,曹操喝下一碗热粥,通体发汗,面色红润,顿觉胃口大开。

  “这米粥果然养人呐。”曹操感慨一句,开始旋桌上的吃食。

  看到曹操胃口大开,环夫人终于放心下来。

  风卷残云般,曹操几乎吃光了桌上的东西,惬意地拍打着肚子。

  蓦然,曹操身体一僵,脸上惊疑不定。

  “怎么了?”环夫人不由发问。

  “扶朕回榻上。”曹操缓缓开口道。

  环夫人此事还没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还以为曹操就是吃撑着了。

  等到曹操当下之后,半靠着床头开口,“拟制。”

  立即有太监来到榻前跪下,听候曹操发号施令。

  “朕有头病,自先著帻。”

  “朕死之后,持大服如存时,勿遗。”

  “百官当临殿中者,十五举音。葬毕,便除服。”

  “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

  “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珠宝。”

  我有头痛病,很早就戴上了头巾。

  我死后,穿的礼服就像活着时穿的一样,别忘了。

  文武百官应当来殿中哭吊的,只要哭十五声。安葬以后,便脱掉丧服。

  那些驻防各地的将士,都不要离开驻地;官吏们都要恪守职责。

  入殓时穿当时所穿的衣服,不要用金玉珍宝陪葬。

  躺下之后,曹操突然开始说遗言。

  环夫人见状惊恐,急忙掩口,生怕大喊惊吓到曹操。

  一直到曹操停顿下来,环夫人才急忙道:“陛下...陛下...”

  “快!”曹操长喘一口气,催促道:“仓舒,仓舒,快喊麟儿来。”

  生死之间,就是如此奇妙。

  曹操昨夜抱恙,包括清早起床,都没感觉什么。

  但吃完饭之后,曹操没来由心中一动,预感到自身大限将至。

  一旁的侍者闻言,连忙冲出去往皇宫而去,着急喊太子殿下前来。

  “陛下...”环夫人双眼通红。

  “别哭...别哭...”曹操勉强一笑,反过来安慰环夫人,“人固有一死,都是迟早的事情,何必伤心呢?”

  “不会的...不会的...”环夫人泣不成声,“仲景先生是神医,肯定能把陛下医治好...”

  曹操笑而不语,没人比他更清楚自身的状态,知道已经回天乏术。

  约莫一炷香的时间,一道人影风风火火冲入殿内。

  “阿翁!”曹冲一个箭步来到榻前,急切询问道:“您感觉如何?仲景先生马上就到!”

  “来...”曹操看着爱子招手。

  看着愈发成熟的儿子,曹操脸上老怀大慰。

  多年时间过去,曹冲已经彻底退去脸上的青涩,颌下蓄起短须。

  “阿翁...”曹冲直接跪在榻前,声音颤抖。

  “别哭别哭。”曹操伸手怜爱地抚摸儿子,“已经不是小孩子咯,既然长大了就要坚强。”

  “本来还想着活到七十,等到你三十而立...”曹操惋惜道:“可惜就差几年。”

  “不过也没关系,大魏交到麟儿手中,为父一百个放心!”

  “阿翁...”曹冲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

  “想来,是你阿母等不及,催为父上路呢。”曹操轻笑道:“昨晚为父还梦到她了呢,她变成年轻时的样子,笑着对为父招手,可好看了...”

  “为父的这些妾室、歌姬...就让她们留在铜雀台住着.930..”

  “每月初一十五,让她们在铜雀台上奏乐歌舞...闲暇时间可以学作履组卖...”

  “千万别弄什么陪葬品,把为父生前的官印作为陪葬就好,尤其是洛阳北部尉和顿丘县令的官印...”

  没谈什么军国大事,反而在这些琐事上,曹操交代的非常清楚。

  一方面,曹操信得过爱子,认为曹冲可以做好一切,甚至比他做得还好。

  另一方面,性格如此,曹操本就是个洒脱之人。

  谁规定大人物在临终前,就一定要说一些大事儿呢?

  “还要一件事...为父放心不下...”曹操有些不好意思,报赧道:“你的幼弟...小干尚且年幼...就由麟儿抚养吧...”

  曹操最小的儿子,今年才刚五岁。

  名叫曹干,这名字一听就跟曹操一脉相承。

  “你嫡母葬在谯县,将我二人合葬。”曹操说着看了眼环夫人,玩笑道:“记得给你生母也留个位置,乃公就算死了...也得左拥右抱...”

  “乏了乏了...”

  曹操嘴里念念叨叨,半靠在床头的身子扭动几下,好似在调整一个更舒服的睡姿。

  又看了一眼爱子,曹操面带微笑收回视线,双手叠放于腹部,缓缓闭上眼睛。

  “等等!”曹冲突然开口大喊。

  曹操被吓得睁开眼睛,笑骂道:“兔崽子还有什么事儿?”

  “您...要文要武?”曹冲颤声询问。

  “唔~”曹操面露思索之色,“原本是相当周文王呢...没想到最后还是称帝了,那就选...武吧,文留给麟儿用...”

  用后世眼光来看,武帝肯定要比文帝霸气。

  但在谥法当中,文要比武更好一些。

  经天纬地曰文...曹操把最好的留给了爱子,自己则选了武。

  “就这样吧...不许吵乃公...”曹操笑呵呵说一句,重新闭上眼睛。

  曹冲跪在榻前身体颤抖,紧紧抿着嘴唇,好似生怕打扰到父亲休息。

  几呼吸过去,曹操的呼吸渐渐停止,原本起伏的胸膛也随之平息。

  这时,姗姗来迟的张仲景提着药箱进来,快步来到榻前号脉。

  手指搭上去旋即松开,已经是死脉了....

  溘然长逝,含笑而终。

  一代雄主曹操,就这样躺在榻上,平静的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关于身后之后,曹冲并未成全自己的孝名,大办特办,而是选择尊重父亲的遗嘱,尊重父亲的选择。

  葬礼办得非常简单,只允许大臣们哭十五声,官员军队一切照常。

  没有禁止民间娱乐,没有影响国内生产,没有增添老百姓的负担。

  明面上的棺椁,送到邺城西边的高陵下葬。

  暗地里的棺椁,则送回谯县秘密下葬,与丁夫人合葬在一起.

第281章 曹冲登基!

  “陛下驾到~~~”

  曹冲身着天子冕服,从侧面缓步走上九级玉阶。

  “臣等叩见百姓,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纷纷下跪朝拜新君。

  曹冲走到龙椅前,转身直接坐下,内心毫无波澜。

  反正也不是第一次坐,当初作为太子监国期间就坐过。

  而且在曹操晚年时期,尤其丁夫人过世后,曹操便无心政务,每次上朝都是曹冲坐在这里主持。

  自然而然,新老皇帝的权力交接没有任何意外,显得格外丝滑。

  “众卿家平身。”

  “谢陛下。”

  “拟旨。”曹冲沉声道:“大赦天下,免税一年。”

  新君登基惯例,先施恩于天下人。

  这里的大赦天下,赦免的罪犯仅限于小偷小摸,对于大奸大恶之徒并不会赦免。

  大赦天下的目的是施恩,而不是给社会添加不稳定因素。

  倘若把土匪、杀人犯一口气都放出来,肯定会危害国家,更是对法治、律条的践踏。

  免税一年就很好理解,今年秋收没有农税。

  以当下的亩产而言,高产农作物结合农家的种植技术,免税一年能让所有百姓过得很富裕。

  “陛下圣明!”群臣对此没有反对,毕竟是惯例。

  “先帝的庙号与谥号,你们讨论一下吧。”曹冲随即说道。

  虽然在临终前父子讨论过,但庙号、谥号的制定,名义上属于大臣们的权力,皇帝无权干涉。

  当然,仅限于名义上无法干涉,实则还是看皇帝的心思。

  一般除了亡国之君外,谥号都不会太差劲。

  为何?

  正常而言,都是儿孙给大行皇帝上谥号,哪怕是大臣定,但至少儿孙们都能把关。

  例如眼下,大臣们给曹操上个“厉”,曹冲能乐意吗?恐怕要把群臣的皮给扒了。

  亲儿子给亲爹上谥号,哪怕亲爹德行不足,也不会在谥号上太过苛刻,就算上不了美谥,至少也是个平谥,不可能上恶谥。

  只有在改朝换代时,亡国之君的谥号是外人来上,自然就无所顾忌。

  “陛下,先帝乃开创之君,庙号当定为太祖。”钟繇出列开口。

  尚书令如今换人了,荀攸死在曹操的前边,很早就换成钟繇。

  太祖为庙号,这几乎没有任何争议,这是专属于开国皇帝的庙号。

  “刚强直理曰武;威强敌德曰武;克定祸乱曰武;克有天下曰武......”钟繇不假思索开口。

  曹操什么庙号谥号,早在此前曹冲就派人放出风声,大臣们自然心照不宣,按照曹冲的意思来办。

  换作没能耐的皇帝,大臣们或许会在谥号一事上抬杠,以此来争夺话语权。

  但在曹冲这种大权在握的新君面前,自然是老老实实配合。

  “陛下,臣建议尊先帝为大魏太祖武皇帝。”钟繇领衔开口。

  “臣附议!!!”群臣纷纷附和。

  曹冲不置可否,并没有立即顺势答应下来,而是反问一句,“朕记得刘备的谥号是‘昭烈’吧?”

  正在谈论曹操的谥号,曹冲却突然扯到刘备身上,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实则是在提醒众人。

上一篇:风流皇太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