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魏世子,开局定亲孙尚香 第55章

作者:老骥卧槽

  你有群臣支持?我有大军支持!

  群臣百官才有多少人,跟下方的近万大军完全没得比。

  曹冲让郭嘉帮忙,派遣校事去通知伤兵营的那些人。

  伤兵营数量本就不少,再一传十,十传百,便引来更多人。

  尤其伤兵营之中,有的人本来就是什长、伍长、百夫长,具有一定号召力。

  哪怕是普通士卒,谁还没有三五交情过硬的袍泽呢?

  下方。

  曹冲压根没进行什么祭祀。反而是在士卒纷纷赶来后,与士卒们不断打招呼,然后去认识新的士卒。

  当郭嘉看到曹冲能准确喊出一部分士卒姓名时,那表情简直就像白日见鬼。

  “冲公子一直问士卒姓名,难不成都能记下?”郭嘉忍不住发问。

  “这是自然。”周不疑解释道:“问过一遍,公子就能一直记着。”

  “真的?”郭嘉咽了口唾沫,一脸难以置信。

  “祭酒不必怀疑,一开始我也不信,后来我就信了。”张辽出言作证。

  “嘶...”郭嘉倒吸一口凉气,“那日后冲公子带兵,岂非天下无敌?”

  “出征前誓师,冲公子只需挨个喊出士卒姓名,大军士气恐怕能把天通个窟窿!”

  作为曹操的重要参谋,郭嘉也是知兵之人,自然更加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曹冲负手穿梭在方阵中,每到一名认识的士卒面前就会亲切打招呼,士卒顿时激动不已。

  而遇到不认识的士卒,曹冲就会停下来攀谈。

  不单单询问姓名,还会询问家住何处,有没有成亲,有没有孩子,双亲是否健在...

  因为曹冲发现单单记下名字很好,但若能记住士卒家中情况,稍微攀谈两句,效果就会数倍提升。

  反正记忆力够好,不管多繁杂的信息,曹冲都能准确记住,并且不会忘记,自然要精益求精一些。

  曹冲打定主意,既然这近万士卒赶来,那索性就记下他们的姓名和家庭信息,趁机拉近关系,收拢军心。

  等到曹丕带人赶来时,看到眼前的一幕直接懵逼。

  近万士卒排列方阵,正在操练军阵。

  威慑!

  无论何时,哪朝哪代,军权无疑是最直接的威慑。

  或者说,拳头大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得知曹丕来了之后,曹冲优哉游哉,面带笑意走进。

  “见过诸位兄长,诸位大臣。”曹冲客客气气见礼。

  “冲弟客气。”这么多人看着,曹丕也只能还礼。

  至于群臣,态度更加客气,甚至有些人后悔此前随大流,想着来冲公子这边也很不错啊。

  “二哥祭祀结束了?”

  “嗯。”曹丕微微颔首,问道:“冲弟这是在做什么?”

  “二哥辛苦,让你见笑,小弟懒得祭祀,故而喊来大军操练,权当助兴。”曹冲态度很是谦虚,但说的都是狠话。

  能喊来近万大军助兴,好大的手笔!

  曹丕扪心自问,他绝对没有这个本事,脸上的笑容愈发僵硬,一时间不知该说什么好。490

  面对曹冲摆出来的“大拳头”,曹丕说什么也是枉然。

  因为拳头大就是道理!

  “二哥随意,我还有事要忙,失陪。”

  显摆的目的达到,曹冲也懒得跟曹丕多废话,背着手回到军阵中,继续跟士卒们攀谈。

  “父亲真是偏心!”曹真怨恨道:“肯定是父亲喊来大军,为这小子助阵,不想让二哥占据上风。”

  曹丕闻言一愣,顿时觉得曹真言之有理。

  曹冲能喊来一万大军?

  仔细想想,显然不可能。

  别说是曹冲,哪怕宗室武将没曹操允许,也断然无法调动如此多大军。

  如此想来,肯定是曹操拉偏架,帮曹冲喊来大军助阵。

  念及此处,曹丕心中既庆幸,又憋屈。

  庆幸曹冲肯定没有喊来大军的本事,显然是曹操相助。

  但有憋屈曹操偏心,眼看着好不容易占上风一次,还以如此结局告终。

  不但没能胜过曹冲,反而被曹冲带着大军恐吓,说不憋屈是假的。

  “公子想开一些。”司马懿劝说道:“其实还是您赢了,赢了曹冲,仅仅没赢司空罢了。”

  “仲达说得对。”曹丕沉声道:“支持我的人是真的支持,而支持曹冲的人全是虚假的。”

  一个美丽的误会就这么诞生,曹丕误以为是曹操帮曹冲“刷票”。

  不怪曹丕误会,等众人反应过来后,基本上都是如此做想。

  毕竟在整个曹营,除了曹操之外,谁还能调动如此多大军呢?

  任凭他们想破脑袋,恐怕也想不到,这还真是曹冲凭自己本事喊来,并未借助曹操的帮助。

  但群臣看到如此景象,心中的想法又有所不同。

  哪怕猜测是曹操帮曹冲喊来大军,但如此举动,摆明曹操是铁了心帮扶曹冲,就是为了让曹冲不输曹丕。

  群臣心中暗想,曹操如此不遗余力,他们下次再面临如此抉择,是不是该适当考虑一下冲公子呢?

  曹冲一口气喊来大军助威,哪怕群臣误会是曹操喊来,但也给他们内心造成相当程度的影响。

  尤其是荀彧,眉头已经拧成一团疙瘩,感觉曹操在继承人的问题上,太过任性胡来,他十分担心曹操会走袁绍的老路。

  对于一起打拼的基业,荀彧也有着深厚感情,不忍因嗣子问题,而导致事业分崩离析。

  尤其北征乌桓结束后,群臣上表谏言,请求曹操担任丞相。

  荀彧心里对此十分抗拒,认为完全没有必要,整个后汉二百年,一直都是三公制度。

  ‘也许该找个时间,私下跟主公好好谈谈。’荀彧心中如是想道。

  然而荀彧尚且不知,不管嗣子还是丞相,这两件事无论提及哪个,都会招惹曹操不悦。

  究其原因,还是是因为他往东走,群臣不敢往西啊!!!.

第78章 甄宓思念,夜不能寐

  铜雀台灯火辉煌依旧,不过随着祭祀结束,宴会也到了尾声。

  经历“站队”的重头戏后,众人对继续饮宴也失去兴趣。

  当下已是深夜,曹操以及老臣们年事已高,都感觉无比疲倦,元日大宴便就此散去。

  不过就算回去之后,许多人恐怕也睡不着觉。

  今晚公开站队之事,想必许多大臣都要慎重思量。

  日后再面对同样抉择,究竟该何去何从?

  司空府,后宅。

  “贱人!以后少给我惹麻烦。”

  曹丕居高临下,对着甄宓破口大骂,认为都是因为甄宓母子生事,才导致他在宴会上被曹操责骂、训斥。

  甄宓端坐不动,面对丈夫的叱骂,连眼皮都没抬一下,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对于曹丕,甄宓已经彻底死心。

  随便曹丕怎么骂,甄宓就当是狗叫。

  “骂完了吗?”甄宓淡淡道:“请你离开我的房间,日后没事儿别来打扰我。”

  “贱人!”曹丕闻言勃然大怒,“你怎么跟我说话呢?!”

  “好死不死你今天摔倒,我看你这贱人就是故意!就是趁机让我难堪!怎么不摔死你跟那个小贱种?!”

  听着如此伤人的言语,甄宓很难相信这是从丈夫口中说出来。

  曹丕之所以如此失态,其实还是因为曹冲。

  甄宓母子摔伤也罢,但偏偏被曹冲相救,无疑让曹丕更加难受。

  尤其曹冲配合曹叡,还来了一波顶级阴阳。

  今夜曹冲先是诗词秒杀曹植,大出风头。

  再痛骂孔融,说得大儒哑口无言,被曹操不断称赞。

  最重要一点,祭祀环节眼看曹丕要取胜,难得第一次压制曹冲,但最终反倒被曹冲大军恐吓。

  今晚元日大宴,本是一个值得高兴的日子,但对于曹丕而言,只有吃不完的瘪,从头郁闷到尾。

  曹丕城府确实很深,但他也是个人,需要情绪上的发泄。

  人前曹丕不好发作,但回到居所则不必顾忌,可以卸下伪装面具。

  令他痛恨的甄宓,无疑是最合适的发泄对象,曹丕对她说出再难听的话都不奇怪。

  “你若有能耐就休了我~~ 。”

  曹丕闻言一窒,他还真没这个本事,要不然早这么干了。

  历史上,曹丕也只敢在曹操去世,他成功上位之后,再行“杀妻虐子”之事。

  当下别说休妻,曹丕都不敢对甄宓动手,最多言语辱骂。

  毕竟打了甄宓,甄宓大可以找曹操、卞夫人告状,到时候曹丕依旧吃不了兜着走。

  “还有,日后对叡儿好一些,至少在人前好一些。”甄宓淡漠道:“叡儿很讨父亲喜欢,对你应该也有好处吧?”

  曹丕继续沉默,甄宓的话他无法反驳。

  甚至可以说曹叡是一张王牌,对曹丕争夺嗣子有很大作用。

  长孙聪慧,对于父亲也能起到反哺作用。

  历史上,因孙子受爷爷喜爱,父亲捡便宜成为继承人的例子,也并不在少数。

  “日后你我井水不犯河水,各自安好,做一对表面夫妻即可。”甄宓威胁道:“你若再咄咄逼人,别怪我对公婆坦白叡儿身世。”

  “你敢?!”曹丕色厉内荏,不禁头皮发麻。

  如此丑事传出,且不说颜面问题,曹丕更担心曹操对他大失所望。

  真若如此,恐怕嗣子之位永远落不到曹丕身上。

  “我敢不敢?你大可试试。”

  对曹丕彻底死心后,甄宓拿出魄力与曹丕谈判。

  作为一个母亲,她不愿曹叡从小受尽委屈。

  女本柔弱,为母则刚。

  “宓儿,刚才...此前是我不好,日后我会好好待你们母子。”曹丕违心说道。

  曹丕只不过是想稳住甄宓,打消她去找曹操、卞夫人坦白的心思。

  甄宓看着眼前态度大变的曹丕,感觉是如此可笑,看向曹丕的眼神充满鄙夷,曹丕虚伪的样子令她作呕。

  夫妻多年,甄宓早已看穿曹丕,明白曹丕并非真的转变态度,不过是她的威胁起到作用罢了。

  感受到妻子鄙夷的目光,曹丕感觉浑身不得劲。

  但还是厚颜说道:“日后我会向父亲学习,将叡儿视若己出,何况说不定就是我的孩子。”

上一篇:风流皇太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