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魏世子,开局定亲孙尚香 第54章

作者:老骥卧槽

  曹冲回头看去,笑道:“多谢二位,没让我把底裤都输掉,多少保住我三分颜面。”

  “公子大恩,末将没齿难忘,岂能不来?”张辽语气坚定。

  “救命之恩,岂能不报乎?”郭嘉紧接着说道。

  如此,二人便是文武群臣中,唯二的“逆行者”。

  除郭嘉、张辽之外,再无第三人前来曹冲这边。

  “郭祭酒。”曹冲揽着郭嘉肩头,笑道:“帮个忙呗。”

  “哦?有想法?”郭嘉眼睛一亮,“我很难想象你该如何赢这一局啊。”

  “拭目以待,不过你得帮我。”

  “没问题!”.

第77章 你有群臣,我有大军,且看谁拳头更大!

  邺城周边一处村落,此地不像城中那般热闹,但家家户户门前也挂着灯笼,用以庆祝新年来临。

  农家小院内。

  一家人围坐在桌前,父母、妻儿欢聚一堂。

  桌上的饭菜谈不上多好,但至少有一道肉菜,也算见了荤腥。

  男主人老李独自小酌,舍不得吃菜吃肉。

  妻子帮着二老布菜,而二老则会把肉重新夹到孙儿的碗中。

  至于年幼的小孙子,由于还不懂事,只顾着埋头扒饭,平日里可吃不到肉,怎么也吃不够。

  “当家的,差不多到祭祀的时辰了。”妻子出言提醒道。

  不仅只有上位者会祭祀,家家户户都有这种习俗。

  只不过上位者会祭祀天地神灵,祈求国家安定之类。

  而家户祭祖,往往祈求家人平安。

  老李从条凳上起身,一只袖管直接垂下,赫然是断了半截手臂。

  来到院中,老李按照习俗照常祭祀一番。

  末了,老李补充一句,“老天爷保佑冲公子,让他平平安安。”

  “阿翁。”孩子跟了出来,好奇道:“冲公子是谁啊?”

  “是个大好人、大善人。”老李笑道:“要是没冲公子,你爹我就不是断手这么简单,恐怕你就再也见不到我喽。”

  老李正是伤兵营的一员,因曹冲弄出酒精以及缝合术,这才侥幸捡回来一条性命。

  要不然就他的伤势,百分百要凉凉。

  “笃笃笃...”

  这时,院子大门被敲响。

  “谁啊?”妻子不由奇怪,“大过年的来敲门?”

  “说不定是邻里。”老李说着来到门前,推开门闩,拉开院门。

  门外站着一名陌生人,老李并不认识,立即警惕道:“什么事?”

  当下有户籍管制,普通人不能到处乱跑,遇到陌生人警惕十分有必要。

  不过老李很快放松警惕,门外之人亮出腰牌,说道:“校事府。”

  “敢问何事?”老李侧身示意对方进来。

  校事府这个机构不同于其他特务机构,这玩意建立的目的,本就是针对各级官员。

  之后不断发展,开始对外刺探情报。

  不过校事府并不找百姓麻烦,这个机构离百姓很遥远,除非某些地方出现流言、妖言,校事府才会关注一下民间。

  故而老李并不害05怕,还想请对方进来喝一杯。

  “不了。”校事府摆手道:“我来传话,冲公子需要帮助,你若愿意相助,直接去往铜雀台,最好多喊一些人手。”

  “嗯?!”老李牛眼一瞪,“可是有人找冲公子麻烦?”说着就要回屋里抄家伙。

  “别!”校事府拦下老李,“你别害了冲公子,只需人过去助威即可,不是跟人干架。”

  “哦,好说。”老李立即点头,“我这就过去。”

  “我还要去通知其他人,告辞。”校事抱拳离开。

  老李关上院门回到屋里,妻子迎上来问道:“什么事情啊?”

  “我出去一趟。”

  “大过年的你上哪里?”

  “铜雀台,冲公子用得着我这残废,定然要前去相助。”

  简单交代一番,老李就披上外衣,顶着寒风离开。

  他并没有孤身前去,而是在村里转了一圈,把在家休假的士卒都喊上。

  有的受过曹冲恩情,有的则没有。

  但都是同袍,还是一个村子,冲着老李的面子,也都不介意走这一遭。

  等到一圈转下来,老李领着几十号人,直奔铜雀台而去。

  相同的场景,在邺城周边不同的村子上演。

  校事府出动大量人员通知,而收到通知的士卒再呼朋引伴,最终朝着铜雀台汇聚。

  ...

  铜雀台。

  曹操坐在主位上,逗弄着怀里的曹叡。

  这种国家性质的祭祀,礼节非常繁琐,耗时会非常久,曹操也只能耐心等待结束。

  许褚匆匆来到近前,禀报道:“主公,周边出现大量人员,正朝着铜雀台方向而来。”

  “嗯?!”曹操立即警惕性拉满,“什么人?可是刺客?”

  “不是刺客...”许褚面露纠结,“是正在休假的士卒,执勤的士卒都认得。”

  曹操闻言非但没有放松,反而愈发警惕。

  刺客只能让曹操警惕,可休假的士卒则令人畏惧,谁知道是不是兵变呢?

  不好好?"

  ;,'

  休假,大半夜都跑来铜雀台,意欲何为?

  曹操微微颔首,面露恍然之色,然后对许褚吩咐道:

  “让虎卫营收好台阶位置,放那些休假士卒过来,只要没带兵器即可。”

  曹操还是非常谨慎小心,让虎卫营把守着铜雀台的阶梯,就能起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效果。

  高台在古代本就有军事作用,并非仅仅是聚会的地方,铜雀台还拥有易守难攻的战略作用。

  而没有武器甲胄的士卒,面对虎卫营的镇守,绝对不可能冲上来。

  “喏。”许褚领命离开,前去安排。

  “没想到啊...”曹操面露笑意,“这小子还能想出如此破局之策。”

  铜雀台东侧。

  曹丕一板一眼进行祭祀,群臣全都站在后边。

  几个二代宗室凑在一起,压低声音闲聊。

  “群臣都来咱们这边,这次总算让那小杂种吃瘪了。”曹真心情激动,恨不得仰天长啸来发泄心中愉悦。

  “没错,总不能每次都是他赢吧?”曹植愤愤道:“风水轮流转,也该轮到咱们占上风。”

  在诗词之道上再次被挫败,曹植已经失去心气,转而对曹冲生出怨念,颇有一种‘既生植,何生冲’的心态。

  嫉妒使人面目全非,当下曹植恨不得曹冲去死。

  如此,诸子之中就没人能超过他的文采。

  “父辈们都没下场,没人会去支持曹冲。”曹休出言附和,紧接着道:“不过我记得张辽和郭嘉好像去那边了。”

  “哼。”曹植不屑道:“张辽不过一介降将,竟还敢支持曹冲,真是不知死活。”

  “至于郭嘉么...”曹植慎重提醒道:“他手里有校事府,不是咱们能得罪之人,我听闻曹冲救过他一命,这个没办法。”

  “无论怎么说,反正就两个而已。”曹真说道:“二哥占据绝对优势,支持者方面碾压曹冲,这就足够了。”

  这时,曹丕从地上起身,俨然是结束了所有祭祀流程。

  几人当即走近,口中连道‘恭喜’之词。

  曹丕转头看着身后百官,脸上忍不住露出喜色,朗声道:“诸位大人辛苦,曹丕在此代父亲谢过诸位。”

  “丕公子客气。”

  “公子言重了。”

  “分内之事,不必言谢。”

  群臣也是纷纷回应,看起来相得益彰,气氛很不错的样子。

  “既如此,我等重回高台赴宴,正好对父亲复命。”曹丕大声说道。

  “喏。”群臣躬身答应。

  一行人离开祭祀地点,簇拥着曹丕返回铜雀台。

  当他们来到台阶前,看到虎卫营严阵以待时,都感到非常诧异。

  曹丕快步走近,看向许褚问道:“敢问将军,可是发生什么事情?”

  不得许褚开口回答,众人耳边突然传来震耳欲聋的呼喊。

  “吼!吼!吼!!!”

  喊声震天,气冲霄汉,众人扭头看去,正是从西边传来。

  “发生何事?”

  “不知道啊。”

  “过去看看吧。”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群臣纷纷往西边走去。

  曹丕神色不愉,心中快速思索,猜测曹冲又搞出什么幺蛾子。

  “公子,还是过去看看吧。”司马懿建议道:“猜是猜不出,且看曹冲弄出什么名堂。”

  “嗯。”

  一行人转道,绕铜雀台一周去往西侧。

  高台上。

  曹操双手扶着栏杆向下望去,脸上露出笑容,道:“真是没想到,这小子竟有如此号召力,日后我可得小心些,免得一不留神被他造反呢。”

  朱元璋从不担心朱标造反,曹操之于曹冲也是如此,压根就没有这种担心。

  下方,近万士卒列成方阵,曹冲赫然在操练大军。

  虽无甲胄、武器,但这么多人凑在一起,扎马步、打拳高呼,同样气势惊人,杀气腾腾。

  “若我没记错,北伐乌桓乃仓舒首次随军。”夏侯惇感慨道:“随军一次便能有如此威望和号召力,简直难以想象。”

  “是啊。”曹操大笑道:“多随军几次,全军上下不都成这小子的人啦?”

  曹冲的破局之策可谓简单粗暴,就是通过人数来碾压曹丕。

上一篇:风流皇太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