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魏世子,开局定亲孙尚香 第70章

作者:老骥卧槽

  “你们还有没有什么补充?”曹丕看向四友。

  陈群三人见状,齐齐看向主意最多的司马懿。

  “就战事而言,没有什么好说的。”司马懿缓缓道:“虽然曹冲是咱们的敌人,但他对于战局的分析很精准。”

  “荆州被江东牵制,我军先锋应该可以轻松建功。”

  “可恨!”曹彰骂骂咧咧道:“我等在前线拼死拼活,这小子耍耍嘴皮子就有军功。”

  众人闻言一阵无语、无奈,但却也无法抹杀曹冲的功劳。

  单凭曹冲刚才议事献策,此战获胜后定然会有军功,这点毋庸置疑。

  “这没办法,咱们拦不住曹冲建功,也不可能把人家嘴巴堵上。”曹丕甚是无奈,“能抢下这次出征机会,已经实属不易。”

  “倒是有个让曹冲吃瘪的办法。”司马懿突然说道。

  “哦?!”众人全都眼睛一亮,曹丕更是快速追问,“仲达有何妙计?”

  说罢,曹丕又面露迟疑,“可别又偷鸡不成蚀把米啊。”

  上次算计蔡琰婚事,可谓让曹丕遭到重创,都有心理阴影了,生怕这次再不成功。

  “公子放心,此番咱们不用亲自下场,只需推波助澜即可。”

  “愿闻其详。”

  “《禁酒令》”司马懿继续道:“如今禁酒令已经形同虚设,咱们可以借此来攻击曹冲。”

  “疯了?!”曹丕惊骇道:“禁酒令可是父亲下达,如此岂非攻讦父亲吗?”

  “所以我们要推波助澜。”司马懿沉声道:“自然不能将火往丞相身上引,曹冲也是禁酒令的支持者,为此还在铜雀台与孔融对骂,咱们完全可以祸水东引。”

  “能行吗?”

  “公子安心,肯定可以。”司马懿自信道:“众人苦禁酒令久矣,而且如今私下里谁还遵守?”

  “慑于丞相之威,无人敢多说什么。”

  “但若是引到曹冲身上,想必那些好酒之人,绝不会口下留情,会把曹冲骂得体无完肤。”

  “最重要一点,此事不用咱们出面。”司马懿阴笑道:“咱们只需推波助澜,想必孔融定然会跳出来。”

  “孔融连丞相都不怕,肯定不会放过这个攻击曹冲的机会。”

  曹丕若有所思,“借孔融之口诘难曹冲,咱们置身事外。”

  “正是!”司马懿重重点头,“届时公子已经出征,这事儿根本攀扯不到您身上。”

  “` 〃大多数人心里都抵触《禁酒令》,到时候群起而攻之,对曹冲进行口诛笔伐。”

  “虽然无法造成人身伤害,但也足以让曹冲焦头烂额,名声败坏。”

  “好!”曹丕一拍大腿,“就这么办!”

  曹丕司马都是那种老阴比性格,看到有机会就忍不住算计。

  哪怕上次因算计蔡琰而吃大亏,但眼前有机会还是忍不住。

  嗣子争夺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声望,或者说是支持率。

  借《禁酒令》之事,借孔融之口攻击曹冲,无疑是打击曹冲声望,这对曹丕的诱惑非常大。

  “不过我出征后,这事儿谁来操办?”

  虽然是借刀杀人,但也需要在暗中出手,推波助澜。

  “公子放心,我留在邺城负责此事。”司马懿主动请缨。

  “好!仲达办事我是放心的,此事就交由你负责。”

  ......

  新野。

  “继母欲害我性命,孔明先生救我!”刘琦跪在诸葛亮面前苦苦哀求。

  诸葛亮一脸为难,“此乃刘荆州之家事,我又岂敢妄言?公子莫要为难在下。”

  “见死不救,岂非君子之为?”刘琦急忙道:“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出汝之口,入吾之耳,有何不可?”

  诸葛亮犹豫一下,道:“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

  刘琦闻言立即道:“先生之意是让我离开襄阳?可我又能去往何处?”

  “黄祖身死,江夏需要有人前去驻守,公子大可主动请缨。”诸葛亮轻摇羽扇,“且驻守江夏,抵挡江东,必然要有足够兵力。”

  “公子若去往江夏,刘荆州必然给予兵权。”

  “如此,一来远离继母蔡氏,二来兵权在手,公子何惧之有?”

  “先生妙计!”刘琦兴奋瞪大眼睛,“多谢先生救命之恩。”

  刘琦对着诸葛亮练练叩首,诸葛亮却转过身子,“公子言重,我不曾教过公子什么,还请离开吧。”

  “是是是,此事断然不会传出。”

  刘琦再度拜谢,便匆匆离开新野,返回襄阳城。

  等到刘琦离开之后,诸葛亮快速找上刘备。

  “孔明来了,刘琦公子走了?”刘备不由问道:“可曾帮刘琦献策?”

  “主公,我劝刘琦镇守江夏。”诸葛亮大概说了一番。

  “嗯,外出避祸,不失为良策,孔明果然有办法。”

  刘表的续弦蔡氏,更喜欢幼子刘琮,一直劝说刘表废长立幼,故而刘琦前来找刘备求救。

  刘备也没办法,便让刘琦去求助诸葛亮,才有刚才的那一幕。

  “主公,眼下实乃取荆州之绝佳机会!”诸葛亮拱手道。

  “何意?”刘备微微蹙眉。

  “荆州兵败江夏,大将黄祖身死,孙权更是下令屠城,荆州可谓实力大损。”

  诸葛亮继续道:“我让刘琦去往江夏,定然会带走襄阳兵力,届时襄阳定然空虚,主公若趁机南下进攻...”

  “取襄阳易如反掌!”诸葛亮抱拳道:“还请主公莫要耽误,速速行事。”

  《隆中对》中有一句: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诸葛亮一直在劝说刘备拿荆州,让刘备占据荆州为基业,为此不懈努力。

  刚才给刘琦出计策时,也是顺势而为。

  把刘琦以及荆州军调去江夏,如此襄阳必然空虚。

  新野离着襄阳近在咫尺,刘备骤然发难,夺取襄阳确实不费吹灰之力。

  诸葛亮这计策,不可谓不妙。

  “不。”刘备坚定摇头,“我与景升兄乃同宗兄弟,岂能夺他基业?此不仁也,我宁死而不为之!”

  “主公!”诸葛亮急了,“此乃天赐良机,若不取之悔之晚矣!”

  对于谋士而言,最操蛋的一件事,就是主公不采纳他的计策,尤其是不采纳正确的计策孙。

  刘备正欲再说什么,关张二将匆匆而来。

  “大哥,北边有动静,曹军欲南下荆州,现已经盘踞宛城,离新野一步之遥。”.

第89章 诸葛亮的第一把火,曹冲决心杀孔融(2/20)

  曹军来袭!

  此言一出,刘备、诸葛亮脸上都露出凝重之色。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隆中对》说的很清楚,不可与~曹操争锋。

  刘备目前太过弱小,与曹操争锋无异于以卵击石。

  “具体什么情况?”诸葛亮立即问道:“对方出兵几-何?”

  “探马来报,兵力在两万左右。”关羽抱拳道:“主将帅旗为曹,应该是曹操的宗室武将。”

  “两万不算多。”诸葛亮心里一松,“看来仅仅是对方的先锋军。”

  “军师可有计策?”刘备发问。

  “江东进攻江夏,把曹操的注意力吸引而来,看来曹操这是要分一杯羹。”诸葛亮分析道:“定然曹操看出荆州空虚,故而趁机发兵。”

  说到此处,诸葛亮面露无奈之色。

  本来如此良机是想让刘备抓住,奈何刘备直接拒绝,现在反而是曹操盯上这个机会。

  “孔明,此事休要再提。”刘备坚定道:“如今曹贼来袭,咱们更应该将注意力放在曹军身上,不要再想那些事情。”

  “主公大义。”诸葛亮抱拳领命。

  虽然刘备拒绝了诸葛亮的建议,看似非常愚蠢,但这也正是刘备的人格魅力所在,令诸葛亮钦佩不已。

  关羽、张飞见状面面相觑,不知道二人在打什么哑谜。

  “新野小县,难以据守,敌众我寡,如之奈何?”刘备看向诸葛亮问策。

  “主公莫慌。”诸葛亮起身取来一幅地图,摊在桌面之上。

  四人围在地图前,诸葛亮开始讲解。

  “新野不足以守,咱们不能坐以待毙。”诸葛亮继续道:“曹军先锋来袭,定然立功心切。”

  “咱们可以出城作战。”

  “啊?”刘备大惊道:“对方兵多,野战恐不是对手啊。”

  “自然不是对手。”诸葛亮笑道:“故而咱们落败、诈败,在曹军眼中就会显得很正常。”

  “我军败退,曹军定然穷追不舍。”诸葛亮手指点在地图一处,道:“此地名为博望坡,如今正值春季,两侧树木茂密。”

  “诈败之后,将曹军引诱至此地,一把火下去...定教曹军灰飞烟灭!”

  “好!”刘备拍案叫绝,“此计甚妙!”

  “末将请战!*2!”关羽、张飞同时开口。

  “不妥。”诸葛亮立即摇头。

  “怎地?军师莫不是瞧不上我们兄弟?”张飞顿时急了。

  “怎会?”诸葛亮摇头失笑,“正因云长、益德名震天下,故而不能派遣你们。”

  “尤其云长。”诸葛亮反问道:“那曹军将领说不定与云长是旧相识,若看到云长落败逃走,会不会感到奇怪?”

  “以你二人的武艺,诈败、遁走太过违和,恐怕会令敌人生疑心。”

  关羽、张飞面面相觑,没想到因为名声太大,反而不能出战。

  “那依军师之见,这才该派谁人前去?”刘备不由问道。

  “子龙。”诸葛亮脱口而出。

  “军师还说不是偏心?”张飞不满道:“子龙兄弟的身手,完全不弱于我们兄弟,难道子龙诈败就不违和吗?”

  “可敌人不知子龙身手几何。”诸葛亮笑着解释,“子龙不同你们二位,在天下间没什么名声,一介“无名小卒”落败,不也很正常么。”

  “好了。”刘备当即道:“你们两个也别有意见,军师言之有理。”

  “此番,就让子龙领兵,诈败于曹军之手。”

  诸葛亮轻摇羽扇,道:“二位将军也不必失望,子龙诈败之后,这伏兵之事,还需要两位将军来啊。”

  二人面露喜色,抱拳道:“还请军师下令。”

  “云长埋伏于博望坡山林间,待到敌人就位后,便点燃大火。”

  “益德埋伏于后,待到曹军欲撤时,截断曹军退路。”诸葛亮自信满满道:“届时再让子龙杀个回马枪,曹军便是瓮中之鳖,只能束手就擒!”

  “有孔明在,我无忧也!”刘备大喜过望。

上一篇:风流皇太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