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 第825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王同却没有再给他解释什么,缓缓站起身来,“其实不用你来提醒,我也做好了辩论的准备……我可不能看着儒家被这些宵小拖进深渊……”

刘良笑了起来,“我大哥那些门客,也很想与他们好好辩论一场……”

……

此刻,躲在屋内的郑季,却是那般的不安。

先前时日里,他将自己的过错摘的一干二净,将所有的过错都放在了妻子的头上,可是庙堂的打脸来的如此迅速,很快就揭露了他的全部罪行。

他顿时就失去了原先大贤门上宾的位置。

在过去的几天里,有很多人都主动来拜见他,表示对他的关心和理解,还有几个大儒前来询问事情的经过,仿佛一时间就摆脱了豪强的身份,成为了人上人。

可是在今日,当众人得知了他做出的事情后,这样的待遇自然是不存在了。

还好,那些儒家还是愿意挺他的,虽然他的所为令人不齿,可忤逆毕竟是存在的,既然存在,那就一定要力挺,无论他的为人如何。

只是,虽然是力挺,却不会再去接触了,跟这样的人厮混,容易伤到自己的名誉。

郑季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主张上争端。

经过了长老爷一系列的革新举动,连带着思想都有了很多的进步,过去的那套严密的孝行主张,似乎都出现了无数的裂缝。

太学内,各派的大家们缓缓聚集起来。

而能让如此多人聚集起来的,自然是礼部的陆贾,今日,陆贾就要在太学内商议这次的忤逆之事。

各个学派的大佬们来到了这里,坐在了前面,那些学子们则是聚在了后方。

人越来越多,很快,陆贾四周都被各个学派的大家所挤满了。

当众人差不多聚齐的时候,陆贾方才开口说道:“诸位……今日,我们聚集在这里,是为了一件很棘手的事情。”

“长安有一人唤作郑季……”

陆贾将事情原委缓缓说出,众人也是很安静的听着。

说完之后,陆贾方才开口说道:“按着大汉的律法,忤逆是要重判的,可是,朝中有人认为,这不算是忤逆,郑季有错在先,不曾照顾好妻子,对他们殴打虐待,而他的孩子也有权与他决裂……诸位可以说说自己的看法。”

鲁儒们顿时变得义愤填膺,他们纷纷看向了坐在前方的丁宽。

丁宽还是站了出来,他没有用这件事来攻击黄老和太子,可是,如今这是学术上的争辩,他是不会避让的。

“诸位,忤逆与大汉的其他罪行一样,不是看其原因,而是看其作为……推搡生父,殴打生父,既然是发生的事实,那就一定是忤逆罪,就算郑季的行为有不正当的地方,那该由官府来判决,由他的妻来进行上诉,而不是由他的儿子来动手,这当然是忤逆罪……无论是郑季的道德,还是他们儿子的名声,都无法左右……”

丁宽先是说出了自己的看法,随即开始补充细节。

鲁儒们极为开心,纷纷起身来附和丁宽,再次将矛头对准了黄老。

在他之后,苏飞顿时起身。

苏飞看起来一点都不慌张,他认真的看着丁宽,询问道:“敢问丁公,郑季的儿子们为什么要推搡郑季呢?”

“是因为郑季要殴打他们的阿母,是为了保护自己的阿母,既然您说起了孝,那我就想要询问,这对阿母的孝,是否能算是孝呢?难道只有对阿父的孝才能被称为孝?在我看来,他们几个才是最孝顺的人,为了孝敬自己的阿母,不惜豁出生命来,这可比那些十余年不曾回去看一眼阿母,用他们的葬礼来为自己扬名的人要孝顺的多!”

“你说他们忤逆,我却说他们是真孝!”

作为跟随太子许久的大佬,苏飞并不惧这些老儒,开口就说起了自己的观点,从原因入手。

丁宽还不曾开口,就有鲁儒开口说道:“你这是强词夺理!就算是孝,也当是以父孝为先!”

“哦,那为了阿父殴打自己的阿母,算不算忤逆呢?”

“你!!!”

丁宽伸出手,制止了自己身后的人,随即认真的说道:“首先,我们要说的是忤逆的事情,而不是对父对母的事情,无论是为了阿母殴打阿父,还是为了阿父殴打阿母,只要对父母动手,显然都是忤逆……郑季纵然犯了错,可是他还是父,无论其他,子对父出手,就是不孝,就是忤逆!”

苏飞还没反驳,就有人笑着站起身来,正是儒家的申培。

申培平静的看着丁宽,问道:“按着你的说法,父亲有错,儿子也得孝敬他?那若是做父亲的想要谋反,儿子也得跟着他一同谋反嘛?若是为父亲的人做一些不道德的事情,孩子还得成为他的帮凶嘛?郑季做不道德的事情,他的儿子制止了他,在我看来,这才是真正的孝行,这就如您方才说的孝治天下一样,皇帝犯了错,大臣难道不该去制止嘛?跟着他去做坏事,甚至支持他来做坏事,这能称为孝?能称为忠?!”

“协助阿父犯错,包庇阿父犯错,这不是孝顺的行为。”

“郑季有过,他们的儿子们制止他!这不是忤逆!”

丁宽眉头一皱,却没有能及时回答。

四周的人顿时议论了起来,刚才的那番话,还是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众人议论纷纷。

丁宽迟疑了片刻,随即说道:“您说的不对!阿父若是要犯错,孩子要劝谏他,要挡在他的面前,用伤害自己的方式来让阿父清醒,这才是孝顺的,这种制止,不是说通过暴力的手段来对待自己的父母……您说起了孝治天下,若是皇帝犯下了过错,那大臣就可以去殴打他吗?可以拳脚相向吗?!大臣是要死谏的,是要以自己为代价的,而不是要伤害君王!!”

“哈哈哈~~~”

只听的对面传出了一阵笑声。

王同缓缓站起身来,平静的看着自己的师弟。

“那按着您的说法……当初秦二世是天下人的君王,他做出了很多的错事,而高皇帝将他推翻,是不孝不忠的行为?高皇帝应当跪在他的面前,请求他改变自己的过错?你先前是指责太子,现在又来指责高皇帝了?”

丁宽脸色大变,“秦二世暴虐无道,怎么能算是天下人的君王……”

“那郑季凶残狡猾,怎么能算是郑奇等人的父亲?!”

“强词夺理!!郑季乃是他们的亲生父亲无疑!这……”

“那秦二世当时难道就不是天下人的君王吗?”

丁宽目瞪口呆,脸色迅速通红,再次说道:“我们所谈论的是忤逆的事情……君王与生父是不同的,过去的事情与如今也是不同的,既然你说出这样的主张,那敢问,若是往后的大汉皇帝有昏庸无能的,你也支持带兵去推翻他吗?!”

丁宽这番话一出,连他身后的鲁儒都被吓傻了。

他们脸色苍白,惊愕的看着丁宽,额头上满是汗水。

王同却半点都不怕,“我以过去真正发生过的事情来质问你,你却说与此无关,过去与如今不同,而你却以未来那不存在的事情来询问我,想让我给出回答……那我就告诉你,若是往后大汉出现了秦二世那样的皇帝,欺压百姓,凶残无道,行如桀纣,你以为就不会有陈胜吴广这样的人出现吗?不会有高皇帝这样的英才出来拯救天下吗?!顺天者昌,凶残欺民者亡!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

“若是到那个时候,你就是如赵高费仲那样扶持无道君王的小人!!而非是为民请命的君子!!”

“你又有什么颜面高谈孝道呢?”

“还有你身后的那些鲁儒们!你们这些人趁机诋毁太子!!甚至还密谋要废除太子的位置!想要离间皇室兄弟!!你们这样的人就是大汉最不孝最不忠的小人了!!你们所看到的只有自己的利益,你们甚至连赵高费仲都不如!你们不过是郭开后胜那样唯利是图的小人而已!!”

王同火力全开,对着那些人大声谩骂。

整个太学内,一片死寂。

第851章 搬进来,抬出去

黄老众人面面相觑,你搞学术辩论就搞学术辩论吧,怎么还直接开骂了呢??

不过,想到这位也是儒家出身,众人也就习以为常了。

儒家向来就有这样的习惯,抨击学问的时候总是不忘记人身攻击,别说是王同了,就是孟子和荀子也不能例外,说着学问呢忽然就开始骂街了,从学术层次给你上升到人身层次。

比起儒家,黄老还算是比较客观的,辩论时虽然也会动手,但是不会一开口就搞人身攻击。

太学内,顿时变得静悄悄的。

大汉以孝治理天下,而儒家一直都想要夺走关于孝的所有诠释权,他们想要将孝与儒家完全绑定,将孝或者不孝的最终解释权牢牢的握在自己的手里。

这次的辩论,说的是忤逆,其实也是诸多学派对孝的不同诠释的争斗。

鲁儒们不顾一切的将这件事定义为忤逆,不是他们有多在乎郑季,多在乎以孝治国,他们只是为了自己的话语权,为了能挫败黄老的声势而已。

丁宽此刻面对师兄,却变得有口难言了。

王同将他的询问上升到了天地运行规律上,施行仁政的就能长久,暴虐的就要灭亡,这不是谋反不谋反,这是天地的规律……丁宽自然没有办法来反驳这个观点,因为这就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仁。让丁宽来反驳这个,这就有点欺负人了……他眉头紧皱,却也不是去想话术和诡辩之法,只是在认真的思索着自己的思想与师兄这套说辞的矛盾。

可他身后的鲁儒们显然是不愿意就此放弃的。

过了片刻,他们猛地清醒过来,这老头方才是骂我们了对吧??

顿时,就有人开了口。

“我们如今所谈论的乃是忤逆的事情,并非是仁政,况且,秦与汉不同,大汉身怀天命,你方才所说的乃是偷换理念,你这厮还敢说我们是小人,我看你才是有弑君之意的奸贼!不可不除!!”

他这么一说,王同顿时笑了起来,随即看向了远处。

那人乃是大汉的博士孟之后,此人阿父逝世之后,张相迎娶了他的阿母,但是与郑季不同,张苍对孟之后非常的不错,将他教育的很好……而孟之后,除却张相的继子之后,还有一层特殊的身份。

孟子的后人。

孟氏儒的传承者。

而听到鲁儒谩骂王同乃是意欲弑君的奸贼,这位孟之后的脸顿时就变了。

因为孟氏儒有个很激进的观点……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果然,孟之后迅速起身,大声的质问道:“难道王公的想法是错误的吗?!不施行仁义,暴虐无度,残害百姓的人,不过一独夫也,何以称君?!”

鲁儒顿时就慌了,荀派和公羊本来就不与他们合作,这孟派平日里虽然不被他们放在眼里,但是此刻却是不可多得的盟友,可不能直接推到敌人那边去啊,方才开口的大儒急忙说道:“并非是如此……只是此人口无遮拦……”

黄老和其余学派面面相觑,因为他们发现,自己似乎没有出手的必要了。

王同这么一开口,直接引发了儒家内部的大乱斗。

就这弑君和诛纣,孝父和孝母,就够这儒家的诸多不同理念的派系打出脑浆来了……压根就不需要别的学派来插手。

……

此刻,刘恒正坐在御史府内,轻轻吃了一口茶。

公孙弘正颤抖着说起了今日的辩论之事。

今日的辩论,大概是一定会记载在史书上的,这场对孝顺的辩论,整整持续了一天,直到现在,他们还在商谈,所谈论的内容越来越过火,沉默了许久的孟派,此刻都是火力全开,也不藏着掖着了,公然告知诸多儒家派系,在思想激进方面,你们都是弟弟!

公孙弘都被惊呆了。

“王同与丁宽的辩论持续了许久,丁宽败下阵来,向王同认输……但是鲁儒却用了诡辩之术,不肯与王同正面辩论,只是不断的用话术来挤兑他,随即黄老与名家一同出手,用诡辩来对战诡辩……最后连陆公都坐不住了,也加入了战局,来围观的人是越来越多了,您看看……这都是辩论时所记录下来的,我觉得差不多该去阻止了……”

公孙弘看起来很是担心,虽然是公羊儒,可毕竟是儒生,他倒是不在意那些鲁儒,这些人占据儒家的话语权,胡言乱语,给儒家带来了不少的麻烦,可公孙弘却很担心其他的那些儒家学派,尤其是孟之后。

这位被鲁儒激怒之后,直接就放出了很多的狠话,这些话放在如今,大多都是有些大逆不道。

王同都不敢说自己要杀君王,只是将这个总结为社会规律,但是孟派可不怕,有什么说什么,公孙弘知道皇帝向来就不是一个很宽厚的人,有些时候很爱计较,若是因为这些东西而使得孟派受到打击,公孙弘觉得未免有些太不值当了。

刘恒就仿佛是看出了他的担忧一般,笑了起来。

“弘啊……你们这些儒生啊,都是太在意外表上的东西,却忽视了内在。”

“你们很在意那些礼仪,用这些东西来分辨他人的为人……长为人洒脱,放荡不羁,因此他在你们的眼里就算不得是贤明的君王,而我的二哥为人敦厚,守礼,从不敢做出逾越礼法的事情,你们就对他百般的欣赏,认为他是真正的贤明之君……其实,皇帝没有你所想的那么不堪,这些言论传到皇帝的耳边,皇帝一定会非常的开心,说不定会将孟子的灵位再次放进儒庙里呢。”

“啊???”

公孙弘显然很是惊讶。

刘恒却很开心,手持那些辩论的内容,“这就很好……”

公孙弘看着向来稳重平静的御史公露出了罕见的笑容,心里也是明白,这大概就是御史公真正的想法,他跟那些儒家们一样,也根本就不在意什么郑季,他可能都不在意那些儒生……他所在意的只是对孝的话语权而已,可是公孙弘却又想不通,为什么御史公要反对这些呢?从这些刘姓诸王和皇帝的角度来看,鲁儒的主张似乎更附和他们的利益吧?

父父子子,君君臣臣,无论君王如何作为,当大臣都只能无条件的服从,这不是更附和这些人的利益吗?

公孙弘再次眯起了双眼。

“在想什么呢?”

“我在想,您为什么要想办法去转变这股思想……当初高皇帝以孝治国,便是将君臣与父子联系在一起,是为了国运长久……可是您……”

刘恒摇起了头,“等你有时日,可以多去看看浮丘公的书。”

“可惜啊,此人的学问,怕是没有哪个儒者能继承下来了……”

公孙弘急忙称是。

“那这些鲁儒……”

刘恒微微眯起了双眼,“且不急,再让他们辩论几天,让事情再酝酿一会……我本来只是想将他们流放……没想到啊,图谋太子,甚至敢给代王写信……这是想要教唆代王争嫡??他们也是敢想啊……光是那书信,就能要了他们三族的命……”

公孙弘也颇为感慨,“他们是失心疯了……太子的位置根本就不可能动摇……况且以代王的为人,怎么可能会帮助他们呢??”

“阿父当初开了个不好的先例……这些人大概也是发现自己的地位不断的下降,随即都能被取代,因此放手一搏吧……只是利益熏心,完全不明白这些事情到底有多危险……你带上这些东西,前往厚德殿一趟,不要急着离开,将这些内容详细的告知皇帝,嗯,说的简单些……”

“唯!!”

……

长乐宫内,王触龙正在认真的讲述着辩论的经过。

当他说起“为父孝先”的话语时,他明显的能看到太后脸上的杀意,都已经快忍不住了。

“呵呵呵,为父就是孝,为母就是不孝?原来如此啊……”

“好,很好。”

王触龙顿时停了下来,不敢再说。

吕后却又挥了挥手,“无碍,你继续说。”

上一篇:诸天从洪拳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